X

全球布局再下一城!惠州这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收购德国企业

惠州企业海外并购,再出手!

3月20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德赛集团及德赛西威方面了解到,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经完成对德国先进天线技术公司(Antennentechnik ABB Bad Blankenburg GmbH,以下简称“ATBB公司”)的收购交割。这是这家深交所上市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的又一重大举措。

至此,德国ATBB公司正式成为惠州德赛西威的全资子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定制化的高性能天线系统的解决方案。而德赛西威也将借此机遇发力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业务。

海外出手

剑指智能驾驶

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明星企业”德赛西威是惠州国企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双子星”之一,也是一家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在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此次收购德国ATBB公司,是德赛西威海外布局的最新战果。

资料显示,ATBB公司位于德国魏玛,是德国知名的天线技术公司,拥有经验丰富、技术领先的专业团队,目前已发展成为欧洲天线市场的领先企业。

为何“相中”这家德国企业?德赛西威此前在公告中透露,此次收购源于ATBB公司与该公司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发展战略的契合。

德赛西威称,在智能驾驶汽车和车联网等趋势的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正在迅速变化,对高性能智能天线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性能的智能天线已成为实现车辆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ATBB 公司凭借着其在天线制造领域技术的积累与人才的储备,将助力德赛西威在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三大业务群战略布局的落地,提高竞争力。

此次收购,德赛西威是以现金方式收购,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不过,德赛西威并未公开透露收购价格是多少。

德赛西威称,本次收购的达成将大大增强双方在智能化产品的综合技术研发能力,特别是在信息交互无线连接这个至关重要的领域,通过运用领先、高端的技术,推动双方共同为客户提供集成有高性能智能天线的创新灵活的智能化产品的解决方案。

全球布局

已在多个国家设有子公司

作为在A股上市一年多的企业,德赛西威的表现引发关注。业绩快报显示,德赛西威去年营业总收入54.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德赛西威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大众、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马自达、大众集团、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等国内外知名大型厂商。

实际上,曾经作为德国西门子在全球布局的汽车电子研发、制造中心之一,德赛西威拥有国际化的基因。

目前,除了立足惠州,德赛西威还先后在新加坡、德国、日本以及国内的成都设立子公司。此次成功收购,意味着德赛西威国际化征程又迈出一步。

在收购完成庆祝仪式上,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表示,德赛西威的愿景是高效创新,提供专业价值,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选合作伙伴。随着收购的顺利完成,德赛西威与ATBB正式携手开启新篇章,将共同打造高质量的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网联化业务增长,为全球客户及用户挖掘核心价值。

ATBB公司总经理Dr. Weber表示,德赛西威在汽车电子领域深厚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和积累的客户资源,将帮助ATBB公司加快发展速度,更好地服务客户,向更广阔的领域和市场拓展,实现新增长。

据透露,ATBB公司提供的先进智能天线解决方案,对德赛西威发展智能网联化的业务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ATBB公司现有的管理、人才队伍、研发技术中心及市场竞争力将为德赛西威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TCL、德赛领衔

惠州企业“组团出海”

德赛西威海外并购,是惠州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惠州企业国际化布局动作频频,其中TCL、德赛是代表性企业。

2月23日,总部位于惠州的TCL在越南平阳省正式开工建设越南模组整机一体化制造基地。这个总投资超过3.6亿元的项目,将成为中国电视品牌在东南亚投资中自建产能最大的数字化生产基地。

而就在去年12月底,TCL在印度动工建设产业园,将打造印度首个模组和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

此次德赛西威成功收购德国企业,也使德赛集团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为惠州国有控股龙头企业,德赛集团拥有德赛电池、德赛西威两家上市公司,跻身销售收入“200亿元俱乐部”,也是目前惠州唯一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

目前,德赛集团已在新加坡、德国、英国、日本设立研发机构,还在越南建有制造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德赛集团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中,有30多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这基础上,德赛集团瞄准打造国际一流企业。

去年9月,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姜捷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借助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契机,德赛将加快海外布局的步伐,借助以往并购的经验,将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适时开展跨国并购,主要将瞄准有技术领先性和高端客户的企业。

姜捷当时向记者表示,将通过制定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化视野和高度;通过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推进与全球企业的战略联盟合作,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通过在全球技术优势地域布局研发组织机构,掌握国际领先技术。

根据规划目标,德赛集团计划2020年规模达到300亿元,2023年达到500亿元。今年,该公司将推进“百亿工程”。同时,推动两个上市公司平台运用,在聚焦的产业领域,积极寻求有价值的并购机遇,并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加快全球资源配置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

■观察眼

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机遇

惠州需要培育更多TCL德赛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开放型、外向型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以TCL、德赛为代表的惠州本土企业在国内相关行业中较具知名度,国际化布局也加快推进。

然而,对比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柔宇科技等明星企业云集的深圳,惠州拥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优质企业还是少得可怜。

惠州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当然需要更多一流企业来支撑,也需要培育壮大更多像TCL、德赛这样的本土企业。不仅要千方百计“引进来”,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入驻,还要积极“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惠州企业走出去将迎来新机遇。今年1月,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港澳等大湾区城市,携手合作引进来,“拼船出海”走出去。在这方面,惠州应当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毕竟,只有本土企业抢占更多国际市场,在全球更具竞争力、知名度,惠州才能更好地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

【记者】周欢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