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618”,京东强

京东此次IPO净筹资297.71亿港元,成为港股年内最大IPO。而股票代码正是“9618”,1998年6月18日,京东成立。618最初也是由京东发起,京东选在618上市,显然意味深长。

今日挂牌,发行价226港元,股价高开5.7%市场看多强烈。截止11点30,京东股价235.4港元,涨4.16%。京东公开发行股份获得178.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行股份获超额认购11.35倍。按照此前确定的公开发售每股最高236港元计算,京东此次公开发售冻结资金达到2807.6亿港元,超出了小米、阿里巴巴、网易的冻结资金规模。

京东二次上市,显然是有备而来。首先,刘强东卸任京东旗下5家公司的职务。厘清管理体系,消除自己在集团的某些不利的影响,同时京东计划在下次股东大会上修改公司章程,其中包括:一、每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以加强和股东的沟通;二、刘强东也知会公司,希望今后无论他是否出席,董事会均可以在超过半数董事出席的情形下召开。尽管刘强东接连卸任京东系诸多公司的职务引发外界猜测,然而京东股权结构显示其仍牢牢掌握控制权。资料显示,创始人刘强东持股4.485亿股普通股,占比15.1%,投票权为78.4%。腾讯持股5.272亿股股,占比17.8%,为最大股东,投票权为4.6%。沃尔玛持股2.89亿股,占比9.8%,投票权为2.5%。

当前,京东董事包括刘强东、刘炽平、黄明、谢东萤、许定波。

同时,合纵连横,资本运作频繁。5月27日,京东与快手宣布战略合作。根据协议,京东零售通过供应链合作的方式把京东零售优势品类提供给快手平台,双方共建优质商品池,由快手主播选品销售。快手用户可在快手小店直接购买京东自营商品,无需再次跳转,并能享受京东物流配送和售后等服务。

5月28日,京东正式跟老对手国美冰释前嫌,公司斥资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双方达成战略合作。除了与快手的合作,京东自身也持续各种直播,此外,一年多来,京东连续投资五星电器、迪信通、联想来酷等企业,还买1亿美元国美零售可转债,并针对不同场景打造出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数码专卖店等业态。这些都是为了拓展全渠道的合作伙伴,并开展技术、产品、营销和供应链创新,要在下沉新兴市场再造一个京东零售。

技术是下一个阶段互联网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也必然是京东花钱的重点。二次上市后的资金应用也很明晰: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投资一系列关键运营系统以进一步开发及提升零售技术与客户参与度;投资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可靠服务;投资及提升整体研发能力。 上市六年,京东从互联网新贵到零售巨头,业绩慢慢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试想,最迟一个烧钱大户能取得如此业绩,背后一定是有着深谋远虑,从京东上市到现在,无论是京东还是京东所处的行业、所服务的用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强手环伺,新锐逼宫的情况下,确实不易。刘本人也不仅仅只是明尼苏达州的一个灰暗形象。

和2014年相比,6年后国内的网上零售额的增速从50%降到了16%,疫情的影响一度降到了1.7%。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与商业环境中,京东的表现依旧算是可圈可点:

京东2019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5768.9亿元人民币,是2013年销售收入的5倍还要多;年度平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高达42.3%,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从数据上来看,京东2019年取得毛利润84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毛利率也达到历史最高的14.6%,连续六年实现毛利正向提升。而公司Non-GAAP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则全年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达到107.5亿,净利润率为1.9%,为过去6年来最高根据最新的一季报,京东2020一季度营收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市场预期;经调整净利润为30亿元,上年同期为33亿元;调整后每ADS收益为1.98元,市场预期为0.75元。

用户数量方面,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达3.874亿,环比2019年第四季度末大幅增长超2500万,较去年同期的3.105亿增长24.8%,净增加超过7600万,创行业淡季(Q1和Q3)单季用户绝对值增长新高。2020年3月,京东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6%。京东在疫情之下仍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以及供应链能力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在经历了互联网高速发展期之后,如何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挖掘增长潜力,则是观察京东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线索。

上市对企业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融资和价值认定。通过二次上市,再次融资扩大现金流,与港股、A股的同类型企业相比,美股上市企业的市盈率相对较低,二次上市有利于市场对企业进行价值重估。还有瑞幸事件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企业赴港二次上市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港交所推行上市制度改革,放开对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限制,为互联网企业赴港上市创造条件。港交所在申请流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企业上市申报时可以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可申请豁免披露部分财务信息;企业可采用秘密申请程序。

在18日上市仪式现场,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东集团满怀着感恩之心来到香港,不仅是因为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分享我们的发展成果,更是因为我们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徐雷给京东零售定下的主基调是“有质量的加速增长”。“不成长便退场,加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京东内部也在不断变迁,继拆分出京东金融后,2018年2月,京东物流获25亿美元的融资,该等第三方投资者按全面摊薄基准合共持有京东物流约19%股份,而京东仍为京东物流的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2018年6月,谷歌根据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京东投资5.5亿美元。

2019年2月,京东智能产业发展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共同成立核心基金,总募集额超过48亿元。2019年11月,京东医疗子公司京东健康与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A系列优先股融资,总额9.31亿美元,按全面摊薄基准计,占京东健康13.5%的所有权。2020年5月,京东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签署A轮融资协议,京东工业品投后估值已超2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此次交易总融资金额预期为2.3亿美元,占京东工业品完全稀释后的股份比例为10.7%。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73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1,700万平方米。

此外,在首只物流地产基金(核心基金)完成后,2020年1月,京东物流地产集团(京东物产)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合作共同成立了第二只物流地产基金(核心基金二期)。核心基金二期将从京东物产收购部分现代化物流仓储基础设施,涉及资产规模为46亿元。预期京东将于2020年下半年收回这一交易所获得的大部分资金。

京东二次上市,也是二次创业的开始,所以京东依然在路上。在今天的上市仪式现场,刘强东缺席了,这或许是一个隐喻:那些看起来不可或缺的,有时候并不一定要有一个位置在那里。

注:本文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