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本小说堪称金庸晚期精品,却冷门到几乎不为人所知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少年三分侠骨气,随公尽去九重天。

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金庸大侠驾鹤仗剑西去,留下一联十四字的十五部杰作与无限叹惋。

说到金庸作品,大家第一想到的大多都是不断翻拍的大热剧,比如《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部比较冷门,但同样经典的金庸小说——《连城诀》。

《连城诀》在金庸小说中是相当独特的,它虽然被定义为武侠小说,但实际上,《连城诀》并非一部传统的武侠小说。

这是一部"无侠"之作,写满了人性的贪婪和复杂,几乎可以说是超越了武侠小说范畴,思想极其深刻。而在夺宝模式的情节下,《连城诀》同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构思,相当具有可读性。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也曾经这样评价:"它写出了贪欲可以让人丧心病狂到何等可怕的地步,把师徒、父女等人伦关系全部破坏干净,令人震撼。"

《连城诀》原名《素心剑》,最初于1963年刊载在《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的《东南亚周刊》,讲述了农家子弟狄云蜕变成为武功高手、最后隐居雪原的一段传奇而苦情的人生。

狄云堪称金庸小说中的"最惨"男主人公,他是"铁锁横江"戚长发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为人质朴,待人真诚,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过着平静幸福的农家生活。他最初武功低微,从师父戚长发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唐诗剑法),在万府做客时又从师叔"陆地神龙"言达平那里学得"刺肩式"、"耳光式"、"去剑式"三招,后来从义兄丁典那里学得《神照经》,最后从血刀恶僧处得到《血刀秘笈》练成绝世武功。

慢着,既然狄云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最后也学得一身神功,可以"笑傲江湖"了,那么为什么要说他是金庸笔下最惨男主呢?

请听小编细细道来。

狄云本是农家子,是"铁索横江"戚长发随手拣来的孤儿,他憨厚老实,视师父为亲生父亲,与戚长发情同父子——这当然是狄云单方面的一厢情愿。"铁索横江"戚长发是何许人?这外号表面上是说他武功了得,善于守御,敌人攻不进他门户;而事实却是这戚长发聪明机变,厉害之极,只要是谁惹上了他,他一定挖空心思的报复,叫人好似一艘船在江心涡漩中乱转,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而戚长发的演技太好,狄云只当师父是大字识不得几个的村汉,并在无意中卷入万、戚同门师兄弟因利害冲突而勾心斗角的漩涡中;又因比武获胜,遭万家忌恨和诬陷,打入死囚牢中,受尽人间难以想像的痛楚与折磨。

也许是傻人有傻福,也许是真心换真心,狄云的憨直傻气得到了与他同住死囚牢的狱友丁典的信任,丁典与他结为金兰兄弟、助他越狱成功,却在凌退思的陷阱中飞快地逝去……狄云死里逃生,又险些成为恶僧宝象的充饥之物,侥幸反杀,下一步的诬陷紧跟而至:狄云因为身着宝象僧衣,被"江湖大侠"们误认是"血刀恶僧",要他代其受过,随后又卷入了江湖魔教血刀门与其他正道侠客的纠纷中,正应合了一句老话——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连城诀》全书充满了一股悲愤之气,读来如鲠在喉,令人不忍卒读。偌大的江湖,竟没有几个好人!细细数来,书中纯粹而正直的好人满打满算不过四五人:狄云、戚芳、水笙、丁典、凌霜华;坏人却是各有各的坏,各有各的丧心病狂。

比如"坏得顶天立地"的血刀老祖,他在电视剧里的造型怕是会吓哭很多小朋友。血刀老祖坏得一如既往,坏得理直气壮,坏得真诚坦荡,读过原著的朋友可能还会觉得他坏得很可爱!这一切都是拜金庸栩栩如生的描绘所赐。

比如道貌岸然、人面兽心的荆州知府,堪称金庸武侠最狠毒之人,为了藏宝图竟狠心将亲生女儿凌霜华活埋。

再如一系列正派豪侠,不论是"铁骨墨萼"梅念笙门下的"五云手"万震山、"陆地神龙"言达平、"铁索横江"戚长发,还是"落花流水"四侠,几乎没一个好东西!随着金庸妙笔所述情节的发展,这批正派豪侠一个接着一个地撕下了人皮的面具,露出了野兽的本真面目。最终为了梁武帝宝藏,所有禁不住诱惑的人们永远地沉沦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金山银海里,无法自拔,疯狂到底。

金庸先生在刻画人性的变异与变态时,将无奈写成了现实,将遭遇写成了必然,一杆妙笔把人性的角逐拿捏得恰到好处,并在结局时仍然照下一缕阳光,让这个悲惨世界不至于沉沦压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