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潮汕兄弟联手闯法国,创办起西欧最大华商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黎没有唐人街。因为巴黎没有唐人街入口的标志性建筑中华牌楼。巴黎首位华人议员,13区华人副区长陈文雄,这位祖籍普宁的潮汕人为此上下奔走了很多年,2015年在他的多方争取之下,唐人街中式牌楼项目的预算计划,终于是审批通过了,至今还在为建这个牌楼而努力。


▲ 陈文雄

  而在其周边国家的城市中,英国伦敦、利物浦,荷兰阿姆斯特丹、海牙,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唐人街都建有中华牌楼,据悉位于里昂Guillotière街区也将兴建唐人街入口大门。


  13区的陈氏兄弟集团的第一商场,是集团的“旗舰店”,也是巴黎唐人街的标志。陈氏兄弟公司陈克威笑言:外地人来巴黎13区,想要看看唐人街,当地人一般会指着陈氏商场的方向。他说,经常有旅游大巴停在商场门口,虽然游客只是匆匆看一眼,他也感觉非常欣慰。


▲ 陈克威


  陈氏集团第一商场就成了巴黎唐人街的“牌楼”。事实上,陈氏兄弟集团也是欧洲华商的“牌楼”,它不仅是西欧最大华商企业之一,在法国500强企业中,它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在法国零售业界,更是赫赫有名。


  走进陈氏商场,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消费者已经占了很大比例,已经不能再用“华人超市”来定义它。


  从30平小商铺到欧洲亚洲食品中心


  陈克威、陈克光兄弟祖籍广东潮州普宁县,父亲陈仲卿只读过两年乡村私塾,清朝末年,潮州地区沿海一带,许多人迫于生活,纷纷去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闯天下。陈仲卿先生14岁就加入了这支南下大军,随同乡前往泰国。


▲ 陈克威和陈克光兄弟


  14岁就敢于漂泊海外,这是何等的胆量和气魄!初到泰国,陈仲卿在乌汶府一家杂货铺打工。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一位精通汉学的老板。老板看他天资聪颖,勤于上进,便热心施教。仅上过两年私塾的他如沐甘露,欣喜异常。


  1931年,陈仲卿先生看准时机,在泰国乌汶府首次创业,经营亚洲食品和土产,其店名取其兄陈昆卿与弟陈仲卿两人的中间一字叫“昆仲和”。


  1934年,陈仲卿先生的长子在老挝出生。这就是几十年后声震海外的法国陈氏兄弟集团的领航人、陈氏兄弟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先生。


▲ 陈克威


  1953年,陈仲卿先生的四子陈克光在老挝出生,1971年在老挝高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公费留法。1976年,陈克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高等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如果没有战乱,他将成为老挝最优秀的电子工程专家。


  1952年,17岁的陈克威看到父亲刚过40岁就因操劳过度累弯了腰,很不忍心。为了减轻父母重负和支持10个弟弟妹妹的学业,他放弃了高中学业,他开始经商,先是开杂货店,两年后转投实业,利用老挝中部丰富的森林资源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后来又开起了碾米厂等,与父亲共同负担起家庭的重担。如今陈克光先生谈及此事依然万分感慨:“若无当年大哥、二哥的无私奉献,我和三哥是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受印度战争的影响,父亲在老挝的事业是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无奈之下,大哥陈克威就带着一部分家人来到了巴黎,和在巴黎留学的四弟汇合,二哥陈克齐去了泰国,三哥陈克群去了澳洲,各自开创事业了。


▲陈克齐


1975年,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克威告别老挝,漂洋过海来到法国,打算与在法国读书的四弟陈克光联手闯荡。兄弟二人首先想在的巴黎第13区开办餐馆,但由于没有经验,租下店铺居然没有煤气。餐馆开不成,两人在1976年于巴黎第12区租赁了一间30平方米的商铺,从泰国运来各种食品,创办起了专营亚洲食品进口和批发生意的法国陈氏兄弟有限公司。商铺一开业,通过华人和华文报纸的传播,当年营业额就达到300万法郎。


  兄弟两人的并没有停下脚步。上世纪70年代后半叶,由于东南亚难民陆续涌入法国,越来越多的亚洲人聚集到巴黎13区,一时间,巴黎13区的亚洲商品售量激增。他们于是开始新的布局:仅靠进口和批发食品是远远不够,要设立连锁超市直接卖货,才能走上永续经营之路。



  1981年,在巴黎第13区IVRY街区,由3000平方米废弃火车货运站改造而成的亚洲食品连锁超市开张了,这是巴黎有史以来第一家华人经营的亚洲食品连锁超市,专门销售来自泰国、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特色食品。1987年,法国陈氏兄弟有限公司的总营业额一举突破2.7亿法郎大关,成为首家荣登法国著名大商业企业“龙虎榜”的华人企业。


  回忆起当时的突破性成功,陈克威先生认为,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服务是制胜法宝。陈氏百货商场主要经营的是食品加工和进出口,面对的是特定的消费群体——亚洲移民。由于专一和灵活性的经营特点,不仅拥有特定的客源优势,同时又保证了效率和品质。陈氏商场不仅坚持父辈“薄利多销”的经商之道,而且始终坚持以信誉为重,尊崇商业美德、维护公司信誉的最高信条,由此商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先进科学管理技术的采用,也让陈氏集团如虎添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陈氏兄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美国IBM电脑系统,实现帐目、发票、文书工作电脑化以及法文、中文并用的程序。



  2002年,陈氏公司在巴黎投资数亿法郎兴建的2万多平方米的公司总部大楼落成,集行政、批发仓储、门市等为一体,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及东南亚食品零售和批发中心之一。


  今天,陈氏公司有超过4万平方米货仓。公司和旗下位于巴黎市内和大巴黎地区的各家超市,经营零售和批发业务,包括干货、冻品、饮料、新鲜蔬菜水果、瓷器、餐具和工艺品等。陈氏品牌已经成为广大顾客认知和喜爱的品牌。


  从家族企业到成为欧洲最大华企之一


  陈克威、陈克光兄弟在欧洲风声水起。他们在亚洲的兄弟喜讯不断,特别是陈克齐于1976年创建的泰国世界进出口公司,效益卓著,以后又建立了泰国农产品加工厂。陈氏兄弟在亚洲的业务发展,推动了他们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时至今日,陈氏兄弟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华人企业之一。


▲法国陈氏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右二)、陈氏传媒公司董事长陈克光(右一)


  陈氏家族成员共同努力,造就了陈氏家族辉煌的事业,也赢得了华侨在海外的声誉和地位。如今,陈氏兄弟公司已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产品代理商之一。在法国财经杂志《锦标》2008年七月出炉的法国富豪五百强排行榜中,经营零售超市及全欧批发业务的法国陈氏兄弟公司创办人陈克威、陈克光成为惟一的上榜华人。谈起成功的要素,陈克光说,中国文化也是陈氏企业文化的核心,遍布四大洲的家庭连锁企业的合作和支持,促进了家族事业的共存与发展;传统的经营思想必须同现代科学管理相结合;看清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决策。巴黎13区华界和政界一直在为建唐人街中华牌楼而努力。如果这个牌楼建成,巴黎的唐人街才算有了一个象征。然而,陈氏兄弟集团这个“牌楼”,早已经矗立在欧洲华人心中。


▲陈氏兄弟公司在巴黎近郊的办公大楼


  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东南亚难民到法国定居,带来了亚洲文化和亚洲饮食习惯,为“陈氏兄弟公司”提供了商机。兄弟俩当即决定,迅速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由只搞批发改为批发和零售并举。1981年8月15日,巴黎第一家专营亚洲产品的超级市场--陈氏百货商场在13区正式开业。此后,公司业务稳步发展,营业额蒸蒸日上。据法国权威杂志《新经济学家》和《发达》的统计,陈氏兄弟公司1987年的总营业额突破2.7亿法郎,荣登法国著名企业“龙虎榜”。如今,这家商场已具日吞吐量达200万吨的规模,日均两万消费者光顾。


▲谭天星(右二)拜访陈氏兄弟公司,陈克威(左三)、陈克光(左二)


  陈氏兄弟以敏锐的商业眼光,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不失时机地开拓业务,先后新开了4家百货公司和两家餐馆。如今,公司在巴黎大区开办多个食品超市。他们还和在泰国的另外两个兄弟联手在香港、法国和泰国建起一个跨国进出口集团公司,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人企业之一。陈氏兄弟在法国的公司从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进口上万种商品。


  在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陈氏公司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营业额超过同期法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


▲潮籍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与法国陈氏兄弟公司董事长陈克威握手


  陈氏兄弟的业务能飞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们坚持“为顾客的需要着想”和“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在主要服务于亚洲移民的同时,他们特别注意满足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在饮食上的消费习惯。为提供法国食客需要的餐饮酒,陈氏公司专门聘请法国酿酒师,研制出一种适合法国人口味的葡萄酒——“中国之夜”,受到法国人的青睐。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陈氏兄弟公司”制订了新的发展战略,决定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调整投资方向。从1990年起,公司开始向科技、运输和传媒等领域投资,如今已完成了把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引入法国、在中国河北唐山建立“豪门”啤酒生产基地等项目。“陈氏兄弟公司”的非凡业绩得到了法国社会的认可。1991年10月,以促进法、中经贸合作关系为宗旨的法中委员会正式吸收它为会员。该委员会共有会员几百家, “陈氏兄弟公司”是它成立以来吸收的第一家华人企业会员。


  “以食为媒”:陈氏“海外仓”带出中国文化


  如果说法国的陈氏兄弟公司,是中国食品在欧洲最大的“海外仓”之一,应该没有多少人反对,特别是生活在法国的华人。


  有人曾在天涯论坛发帖说,中国的食品说是出口到国外,其实就在中国超市卖,就卖给中国人。


  其实呢,走进陈氏兄弟公司在巴黎13区的超市,你就会看到,有时候法国顾客居然比华人还多。也会看到不少法国朋友把“老干妈”、“王致和”等放进购物车。陈氏兄弟公司成立时,做的是亚洲食品进口和批发零售生意,最初的顾客群的确就是在法的华侨华人。



  陈氏兄弟公司副总经理陈勤说,“海外仓”的建设,中国食品应该占有其重要的位置。因为,第一,外国人可以通过中国食品,了解中国文化;第二,“华二代”、“华三代”也可以通过中国食品维系与祖籍国的感情,只要中国味道能留住他们的胃,就能留住中华文化在他们心中的根。他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后代喜欢中国食品,从而也影响了更多的法国人喜欢中国食品,这让人很欣慰。


  陈勤认为,“海外仓”的建设不应该是孤立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应该遥相呼应。他举例说,他的叔叔陈克齐在泰国创立的世界进出口公司很多年前就上市了,另一位在中国香港的叔叔陈克群创建的昆仲和有限公司,开拓了全球40多个国家的市场,成为香港食品出口著名商号。陈氏四兄弟将中国香港、泰国和法国的陈氏企业联合起来,遥相呼应,形成了庞大的国际网络,更加高效有力,这个巨大的“海外仓”将更多的中国食品推向了国际市场。当然,一起带出去的,还有中国的文化。


▲ 陈氏兄弟公司成为巴黎篮球队的官方赞助商,陈克光(中)

  

  如今,每年的新年、春节,13区总会出现陈氏兄弟的彩灯与贺年条幅,为民众送上美好的祝福。2016年,陈克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老挝奋斗到了41岁;来到法国,又奋斗了40年。”时代变化太快,总感觉跟不上“潮流”,所以每天他都在学习。他说,互联网经济现在虽然是潮流,但“陈氏兄弟”更注重实体经济。他的这种思维,也与中美一些企业家“回归实体经济”相呼应。


  陈氏兄弟公司:与新中国同行


  “华商的发展与祖籍国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做亚洲食品的企业,法国陈氏兄弟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离不开中国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中法关系的不断发展。我们既是中国的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面向世界的展示者。这就是中国发展国富民强的开向法国民众的一个窗口。”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著名旅法华人企业家、法国陈氏兄弟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在接受采访时感慨。


▲ 陈克威


  “中法都是美食大国。而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克威认为,“对于我们华侨华人来说,做餐饮业、食品业,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增加当地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认可的重要途径。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就走得越来越近。而法国人也可以通过华侨华人事业的发展看到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让大家更关注与中国相关的企业,也对中国的产品更感兴趣;与之相辅相成地,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所以陈氏公司越发展越大,不断满足当地人对中国货物日益增长的需求。”陈克威这样认为。


  陈克威曾多次应邀到北京出席国庆庆典,每次都让他倍感自豪和骄傲,提升他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表示,中国的发展让世界惊奇,也是经济学上的奇迹,更为人类的和谐发展造福。


▲2019年1月16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余劲松一行与陈氏兄弟集团陈克威(左四)等高层合影。


▲余劲松公使在陈氏兄弟集团副总经理陈勤陪同下,参观陈氏超市。

  他1984 年第一次回到中国时,在广州住的宾馆周围还没有路灯。但是十几年后再去广州时已经是不夜城。1991 年他第一次到上海,浦东新区刚刚设立,还是一片荒芜。5 年过后,1996 年再次去到上海,发现这里已是高楼大厦林立。1998 年,中国改革开放20 年的时候,法国专家预测到2000 年,中国市场一年会卖出200 万台汽车,大家当时还感到很震惊,可现在已经一年就卖出2000 多万台车。


  中国高铁开通不到10 年,运营里程已经有2 万5 千公里。其中运营时速可达300公里的线路,总里程超1 万公里,占世界66% 以上。“我想,世界上所有的预言家,都不会预料到中国今天的发展。”陈克威脸上洋溢着自豪。



  如今,巴黎13区华界和政界一直在为建唐人街中华牌楼而努力。如果这个牌楼建成,巴黎的唐人街才算有了一个象征。然而,陈氏兄弟集团这个“中华牌楼”,已经矗立了40年。

来源:新华网、中国侨网、创业家、欧洲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