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LPL距离NBA还有多远?

LPL能不能成为NBA?

这是一次跟LPL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对方抛给我的问题。

在结论给出来之前我先把下文要说的几个核心观点整理一下。

1)LOL整体用户规模还是不及篮球,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观众数量;

2)观众用户年龄整体小NBA至少5岁,但并不影响消费能力;

3)没有出现SKY这样出圈甚至影响电竞产业再进一步的选手;

4)媒体报道仍旧停留在电竞媒体号上,导致社会话语权低;

5)品牌商业化的道路任重道远;

6)全国联赛缺乏城市概念,除了选手饭圈口水缺乏城市“冲突”。

7)官方号的内容推广还停留在赛事本身未出圈。

======下面都是资料整理=========


LPL200亿 VS NBA3.24亿

论观看人数,根据英雄联盟官方消息公布:

2019年LPL赛区直播观看次数突破200亿,同年整体赛事观看量超过650亿,而最新LPL春季赛的峰值PCU也比过去一年提升了70%。

那NBA呢?在这之前我们不妨看看全球顶级联赛公布的用户数据。

NFL观众1.52亿

MLB8970万

NBA3.24亿

NHL6880万

F1观众2.27亿

欧冠19.27亿

英超18.52亿

德甲11.2亿

西甲14.26亿

意甲9.27亿

法甲6.55亿



当然,直播和电视观众以及观看人次和观看人数本身就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单位不一致只能从规模上略见一斑。不过2019年某自称权威媒体曾经公布过LPL中国有8亿注册用户,以及1600万的日活跃用户。


当然玩游戏不等于看比赛的,跟许多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还在看英超NBA,但是早就不会下场比赛了一样,现在的LPL或者S赛的大量观众同样也很少会真的去操练几盘了。所以相对全球各类超级联赛,LOL的真正用户数量还是跟他们有巨大的差距,即便可能是最大用户数的LOL这个仍旧需要打个折扣。


爸爸看NBA VS 儿子看LPL

根据头条发布的NBA阅读大数据,广东省的用户对NBA相关内容的阅读数最高,80后和95前年龄段的人群最关注NBA。在年龄段上,31-40岁年龄段的今日头条用户对NBA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24-30岁年龄段用户。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对NBA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也就是说,80后和95前的用户对NBA的关注最高。这两个年龄段的用户群体,是伴随着NBA进入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对NBA更为关注。




虽然因为数据单位我们无法对比两者的用户体量,但从指数上的分析基本上可以看出在核心城市的关注度上NBA至少是LPL的两倍,同时在更具备消费能力的25-40岁的阶段NBA的占比会更加高一些。



NBA的26岁 VS LPL的21岁

根据NBA目前球队阵容排出的新赛季年龄最大和最小的球队。平均年龄最大的五支球队是雄鹿(27.7岁)、独行侠(27.1岁)、湖人(27.1岁)、爵士(26.5岁)和火箭(26.4岁),而平均年龄最小的五支球队是太阳(23.8岁)、老鹰(24岁)、公牛(24.1岁)、尼克斯(24.2岁)和凯尔特人(24.3岁)。

而LPL选手们的平均年龄为21.1岁。辅助为平均年龄最大的位置(22.1岁),打野为平均年龄最小的位置(20.6岁)。而对于召唤师峡谷中的上路而言,经验与(选手打出的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LPL目前在役的)120位选手中,只有4位选手的年龄在25岁以上分别是:EDG打野选手Clearlove、WE上单选手957、BLG中单选手Kuro和LGD辅助选手RD。因为LGD另外的辅助老将Pyl由于今年的生日没到,所以目前暂时为24岁——不愧是厂长,凭一己之力拉高了LPL打野的平均年龄~


而这选手平均年龄的5岁差也正好印证了上个章节双方核心关注数有个5岁的差距,这5岁刚好是毕业之前到刚开工作对比工作一段时间到工作有一段时间的用户。


一个不合适的对比:SKY和UZI

实话说不大敢说谁是现在LPL最知名的选手,几乎说谁都会被喷,这个跟当年SKY刚开始称王,我们愿意跟身边每个人从魔兽争霸是什么开始一直说到SKY夺冠来去解释不一样。现在在网络上如果你说你不认识UZI,那么……咳咳。


对大部分跟我一样年纪的人一样,最早接受电子竞技超级联赛是从三星的WCG开始的——虽然从各项数据而言它是没办法跟现在的S赛相比的,但是在十几年前那个有着魔兽争霸、CS、星际争霸、FIFA的全球电子竞技大赛,对我而言不亚于奥运会的规模。而那一年的SKY对于国内而言不亚于替中国拿到第一枚金牌的许海峰。


事实上,从中国承认电子竞技开始能够在选手退役后很多年都可以成为一款游戏代表人物并不多,比如Boxer,比如孟阳以及SKY李晓峰。不可否认UZI算是两位中国选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但是其本身对于电子竞技普及和知晓度的普及是不及前辈的,那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第一个披上中国国旗的电竞选手SKY对于“电竞职业化”的推动是有巨大意义,很多家长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把电子竞技作为一项职业可以说跟CCTV以及当时非常多的媒体对于SKY的报道有着巨大的关系。可以毫不客气的说,SKY是在让电竞甚至游戏出圈的重要人物。


那,为什么现在更具有人气的UZI还没有走进更多不了解游戏的人的事业呢?其实问题出在LPL的媒介和自媒体。


当然介于一些版权的问题,LPL和LOL官方可能在短时间不会在头条系上开设官方号。不过看看NBA的粉丝量相比同样也在抖音上开了帐号的IG和FPX相比也是几倍他们。


没有任何否定现在电竞媒体的意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LPL的媒介传播上出了电竞用户自己几乎没有太多的其他类别,而在关于LPL“可能是”最耀眼的选手的内容宣发上,也几乎是除了LOL自身用户之外,外部的用户也基本不知道报道在讲什么吗。同样的问题,在IG的那次夺冠之外同样如此,对于外面的人除了知道“IG牛逼”之外剩下的可能只有王思聪穿天价大衣吃面包的照片了。


摆脱不了电竞周边的LPL

在商业化这个事情上,提到NBA你能想最直接的商品是不是——AJ?

那如果提到LPL你能想到什么?傲风电竞椅、雷蛇电竞耳机、赛睿鼠标或者战马饮料……

就LOGO而言NBA选择了与历史上“关键先生”Jerry West雕像接近的形象,控球动作非常标准,也成为了50年NBA恒久不变且广为人知的标识。而LPL采用的是峡谷图形来表达召唤师峡谷内两支力量的碰撞,而这股冲击甚至强大到突破峡谷,开始影响峡谷外的世界。


当然,你还记得最早接触NBA他们的口号吗——I LOVE THIS GAME。


虽然乔丹无法完全归纳为NBA商业化帝国的一部分,但是从非直接观众可以购买到的文化产物可以发现作为极具影响力的LPL可以输出的有价值的商品还需要一些时间。


芝加哥公牛 VS 那个城市的IG?

全球所有的超级联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俱乐部都会十几年上百年的入驻一个城市成为一个他们的另外一个名片。这里,最有意思的是最近几年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带着“NY”的帽子,这个其实是New York Yankess的缩写,他是美国职业棒球中纽约洋基队的缩写。


但是,作为中国最顶级的IG、RNG、FPX先不说前文提到过的时尚表示,你认为他们代表的是那个城市?事实上,在北京、上海、成都、苏州、重庆、长沙、大连这些城市都是有着自己的战队主场的,而根据主客场规则他们也会跟联赛一样需要换城市打比赛的,但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说过大连IG或者上海FPX呢?


因为,粉那个选手粉那个战队目前全是各自的主观行为,这个就跟上海人容易粉曼联(因为上海体育放英超多),北京人容易粉AC米兰(因为北方放意甲多)。很多人开始粉LPL是跟着S赛走的,于是最早出现的几个战队粉丝自然就大——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去年拿了S赛的冠军,FPX仍旧仅是一个人气中上的战队而已。(现在还有人认为FPX是新加坡战队……)


可以说,缺乏城市冲突会让粉丝大量的涌向头部的战队,LPL就很难出现中超的陕西队那样,即便成绩揪心但是球事火爆,如果大家都每天都只关注IG VS RNG等着春晚下饭,这其实对于目前还需要再进一步的LPL是值得注意得。



结论:


对比NBA,LPL要走的路还很远。首先在文化上有走出自己的饭圈文化,作为电竞游戏头部交椅在PUGB越运营越烂的时代,随着S赛连续两年落户上海LPL还将获得更高的关注。但是如果想让它的品牌更加家喻户晓,一方面需要让头部选手出圈,另外在赛事本身的文化营销上要摆脱就游戏说游戏的舒适圈。


LPL需要自己的文化,但首先这个“你是谁”需要非LOL用户也能看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