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惠东:高山云雾绕 悠悠春茶香

惠东县茶业行业协会负责人赖秀云(右1)到茶园给茶农支招助销售。

三月采茶茶叶香,清明过了雨前忙。春雨绵绵,又到了采摘春茶的时候。有着近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的惠东,近段时间正是各茶园春茶的采摘期,很多茶园,都能看到采茶工的身影。在惠东的几个山区镇,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一些茶农因茶而致富。

仙人茶每公斤8000元供不应求

惠东县宝口镇联合村南坑村民小组的村民,家家户户忙着采茶炒茶。南坑村村民制作的茶是曾经闻名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火烧窑茶。2015年,这里生产的宝溪口高山有机茶获得“广东十大名茶”。

村民蓝强家的茶园,可采摘面积约有100亩。由于管理到位,今年春茶的品质非常好,产量增加30%。不过,今年采茶工工资上涨了,但春茶销售价格没上涨。清明节前,他家制作约500公斤春茶,都被老茶客订完了。最受追捧的春茶是仙人茶。蓝强家的高山茶园,栽种有超过2000棵仙人茶树。

仙人茶,在惠东,有着不一般的传说。仙人茶也叫山子茶,属亚乔木的野生茶,传说是葛洪仙师亲手栽种,在惠东生根已1500多年。惠东多祝、白盆珠、高潭、宝口等地高山地区,都有野生的仙人茶。联合村的山上也生长有仙人茶,每年春季,村民就要爬几个小时山路上山采茶。由于仙人茶极受众人追捧,为了方便采茶,蓝强和儿子,爬上高山,在悬崖峭壁间寻找野生仙人茶,并移栽到茶园。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移植成活了2000多棵仙人茶。与普通茶树相比,仙人茶叶子挺秀直立,叶片比较尖细。由于质优量少,今年仙人茶的春茶销售价格在每公斤8000元左右。自家制作的近10公斤仙人茶春茶,是供不应求。

南山龙岩寺闭门谢客,老茶客电话订茶

位于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海拔1164米的南山,森林资源保护完好,雨量充沛,云雾缭绕。从山涧渗出的山泉,如一条条银色缎带从半空中飘落至青山苍翠中,滋润着这里的山茶园。

南山的茶园散布在始建于明崇祯13年、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的龙岩寺四周,有新茶树,也有超百年树龄的老茶树。传说,南山的老茶树是历年来寺里的和尚所栽种,和尚自己采茶,自己炒茶,自己喝。所以,用这种茶树制成的茶,也被称为“和尚茶”,因其长在南山云雾山中,更多人称其为南山云雾茶。清明时节雨纷纷,南山连绵多座峰顶,弥漫着浓厚的云雾。云雾从上往下,缓慢地“滑”向山腰处,南山上的大片茶园,也很快被云雾包围,景与物朦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茶农采茶。采茶茶农是从山下专程上山采茶,制茶人是南山龙岩寺管理人员许观全。这里的茶是用柴火来炒,炒出来的茶是又紧又细又香,受到很多香客追捧。受新冠疫情影响,龙岩寺闭门谢客,但也有不少老茶客,专门打电话订购南山春茶。

南山脚下惠东县南山仙茗生态有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茶园(下简称仙茗茶园),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加工技术示范基地。合作社栽种有250亩左右的茶树,呈梯田状的茶山一处接一处。茶农也在园内忙着采摘春茶。茶园种植的多是台湾金萱品种,还有少量的宋种(凤凰单丛茶中的一个品种)。仙茗茶园为了保持品质,茶园没有用农药和化肥,而是采用有机肥。受去年冬季干旱影响,虽然有春雨滋润,但茶园里的茶芽大多长不高,只有宋种相对来说,茶芽长得比较好,嫩绿肥厚。一棵4年树龄的宋种茶树,就能摘下一斤茶青。“茶园很大,但采茶工不够用,有些茶芽都变老了,还没来得及采摘。”仙茗茶园采用柴火炒茶,春茶带有浓浓的火香味。“很多熟客,就是喜欢这种火香味。”仙茗茶园负责人吴秀娣表示,对于春茶的销路,基本不用担心,制出来都能卖出去。仙茗茶园里今年预计产出1000多公斤春茶。

横坑村受疫情影响,经销商难入村采购

惠东县白盆珠镇横坑村的绿茶,因味甘耐泡,备受茶客的追捧。横坑村四面被莲花山脉环抱,云雾经常笼罩在横坑山间,年均相对湿度达80%,空气负离子浓度高,生态环境非常好。这里的村民,早在清初就开始种茶,村民们把茶叶拿到外面销售,茶叶回甘浓郁且持久,很受欢迎,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横坑茶的名气逐渐传开来。

因近现代战乱茶叶市场萎缩,横坑人种植茶叶的规模大面积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喝茶成为人们健康与休闲生活的重要部分,茶叶市场再次扩大。或是对祖辈耕耘过土地的眷恋,或是在边远山区寻找一条符合本地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横坑村村民重新大面积种植横坑茶。

据了解,目前横坑村种有3000亩茶树。整个村子年产茶叶约有15万公斤。往年,春茶的销售价格每公斤可卖1000元,其他季节的茶叶每公斤也能卖到600元,不少村民靠种茶致富。

惠东县茶业行业协会会长赖秀云家乡就在横坑村。她表示,横坑村的茶叶大部分销往海丰、陆丰等地。每年春季,都有不少外地茶叶采购商入村,现场看茶品茶下订单。今年受到疫情影响,采购商无法入村现场看茶,茶叶销售难以打开。“春茶基本上靠老客户是可以销售很大部分,但产量最高的夏茶,就担心出现销售问题。”

积极开展网上直播,促进产销对接

赖秀云告诉记者,惠东目前有可采摘茶青的茶园2万多亩。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多祝镇、安墩镇、宝口镇、高潭镇等山区镇。按茶叶亩产约50公斤计算,惠东年产茶叶约有150万公斤。每年惠东的春茶最受欢迎。受去年冬季干旱影响,今年部分水源不足的茶园春茶产量减少,一些茶园甚至还未开始采摘春茶。水源足的茶园,情况稍微好一些。春茶作为全年最上等茶叶,销售价格是最贵的,尚未能采摘春茶的茶园,损失会比较大。

春茶采摘,也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往年,到了春茶采摘时期,就有很多外地采茶工前来帮忙采茶。受疫情影响,外地的采茶工无法过来帮忙,只能请本地帮工。本地帮工工资高,熟练程度不如外地采茶工,采茶的成本比往年高了不少,茶叶的制作成本也是水涨船高。因疫情,采购商无法前来茶园看茶订购,茶叶销路也出现一定难度。为了能打开销路,协会引导茶企茶农转变营销理念,除了传统销售渠道外,积极开展网上直播、网上卖茶,也收到一定效果。此外,还及时给老客户发布春茶供求信息,促进产销对接,实现点对点直接采购。

来源 | 东江时报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如丹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