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研究所研究员朱玫洁
近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掀热潮。
从二月至四月,青岛连发三个文件,从意见到行动计划、再到“海洋15条”,有关部门表示,要在“全市进一步营造认识海洋、走向海洋、经略海洋的热潮”,将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十四五”阶段性目标,将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为2035年远期目标。
同期,宁波也印发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行动纲要文件,提出2025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至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不仅这两座北部、东部海洋经济圈的代表城市推出新政策,位于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深圳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月,南方科技大学收到深圳发改委复函,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这意味着海洋大学正式获批,进入建设程序。据相关公告,该校今年将开始培养学生。
海洋大学作为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正式获批并开建的消息一出,青岛已有市民“担忧”深圳是否会来争引海洋人才。
时下,海洋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也是一场沿海强市间竞逐的赛跑。据统计,2021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近年,从北至南多座沿海城市表现出对海洋经济的热情,并提出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设想,综合考虑经济体量、海洋产业基础等,上海、宁波、青岛、深圳、天津等市将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赛道中的重点玩家。
深圳打响海洋人才战,青岛发布“应对举措”
在海洋城市的跑道中,青岛可能近年最兴奋而紧张的选手。
这个情况来自于“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的点名。据了解,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曾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彼时深圳与上海是担当这一细分赛道的主力。而“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没有沿用这一提法,提出“支持深圳、青岛等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
青岛相关部门对此表示,“把青岛海洋发展摆在全国沿海城市的第一梯队,对我们来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与深圳一起领携海洋发展,对青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青岛向海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是中国海洋大学,它在青岛扎根已久,使青岛在海洋领域的科研实力、人才储备都具备有相对优势,也成就了一段校地合作的佳话。
这也使青岛热心市民对于深圳建设海洋大学的动向较为敏锐,一位市民在留言板上写到:“深圳海洋大学拟采用一窝端的方式引进海洋人才,而众所周知青岛市是全国海洋科教人才的重地,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全国1/3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如果深圳海洋大学来青岛的高校、科研院所挖人怎么办,请问是否有应对举措?”
青岛相关部门回复表示,青岛拟于近期印发实施《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其中就包括了海洋人才发展计划。
5月7日,上述《意见》正式印发,共包括十项人才发展计划,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海洋人才是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主力军”。值得注意的是,该《意见》对海洋急需领域的人才的政策优惠力度高于其他领域。例如,海洋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标准给予住房补贴,分别高于其他领域博士、硕士25%和50%。
长远来看,深圳新建海洋大学将培育更多海洋科技、海洋治理方面的人才,南北海岸线上的海洋大学也能形成互动交流。从近期而言,深圳已明确提出,“加大从国内外海洋企业、涉海专业组织等吸引优秀人才的力度”,尽管上海也拥有上海海洋大学且集聚有一批人才,但考虑整体的城市吸引力,青岛或将面临更大的来自深圳的人才竞争压力,这也倒逼青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新兴海洋产业成趋势,五城各具禀赋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突破9万亿,比上年增长8.3%,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向海洋要增长的趋势明显。不过,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支柱仍是较为传统的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三者2021年生产总值分别为15297亿、7499亿和5297亿。
来源:202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相较“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壮大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这对沿海城市的海洋产业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未来要重点推进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淡化和海洋能源规模化利用等新兴产业。上述三类产业都属于高技术领域。如果要担当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也需在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这也是深圳“着急”组建海洋大学的背景之一。若该校按计划2022年顺利招生,那么从获得国家部委支持到落地运行,这中间深圳仅用了三年。深圳发力全球海洋中心的相对优势也可从深圳对该校的办学定位说开。
深圳提出海洋大学的办学定位有显著的“深圳特色”——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圳市场主体较为活跃,且拥有南海开发战略等广阔场景,整体在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方面步伐较快。深圳前海一带已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邮轮游艇、海洋金融等现代海洋服务业。
接下来,深圳有意在远洋渔业、工程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建设产业平台,包括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海洋生物医药中试平台和海洋生物基因种质资源库、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等。
青岛也谋划相关产业平台,不过相对而言,青岛更加重视巩固提升其海洋科技创新实力,对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给予高度关注。目前已计划推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入列,推进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
再看长三角,其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港口。上海港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则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尽管上述“十四五”国家层面文件并未点名上海,取而代之以青岛。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淡出海洋经济的赛道,相反上海在这方面依然最强势。
在今年挪威船级社DNV和Menon Economics发布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榜单上,新加坡蝉联第一,上海位居全球第四,也是中国排位最高的城市。目前,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任务放在临港自贸新片区,这里规划将形成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蓝色经济体系——“十四五”期间,海洋产业投资占新片区投资的比重稳定在10%左右,海洋制造业产出密度不低于100亿/平方公里。
宁波则紧紧聚焦港口,向“大港小航”的老问题下刀,破解港航服务业短板。这也是宁波的机遇所在。在最新的行动纲要中,宁波计划加强与全球知名航运金融、经纪等服务机构合作,力争在宁波东部新城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高端港航服务总部经济跨越发展。未来,宁波将进一步向航运金融业发展,例如船舶融资、租赁、保险等,一大最终目标是成为国际海洋金融中心。
最后看天津,尽管近年天津面临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但在海洋经济方面天津也有相对优势。其在海水淡化及生态技术方面起步较早,去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天津临港完成一期中试实验区建设。近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还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就涉及海洋生态修复与监测等。
总体而言,上述五城上海在海洋城市方面综合发展较强、在全球已具有影响力,其余四城各有特点,形成一定差异。但整体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制造、海洋相关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未来攻关的高地,能率先突破并开展产业化的城市,将占得先机。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