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6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我们以为的宜居,在老人眼里,却可能没那么宜居。一个台阶,一个马路牙子,斑马线过短的绿灯,都能成为难住他们的“坎”。年轻时肩挑数十斤健步如飞走山路的徐奶奶,老了也只能轻叹一声“走不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合本报,围绕《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几大关键问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度调查,广泛征集倾听市民的意见建议和立法“金点子”,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 出行、起居、医疗、文体……老人宜居环境是系统性全方位的。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直言,“不要狭隘认为,老年宜居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它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老人都宜居才是真正的宜居之城。” 老人的尴尬“一层台阶就像一堵墙,上下都是折腾老骨头”昨一早,在湖滨北路人民会堂前的人行天桥,84岁的徐小红,拄拐杖,一级一步,缓缓往上。不时有赶着上班的年轻人,两级台阶并一级,从她身边大跨步而过。 徐小红住振兴社区,穿越湖滨北路,这是她必经的天桥,“一层台阶就像一堵墙,上下都是折腾老骨头。”有次要到路对面买药,眼巴巴看着药店就在面前,但实在爬不动天桥,她只好叫了辆车,带她绕过去。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方斌做过实地调研,他发现,湖滨北路从湖滨中路口到东渡路口,两公里的路程没有一个斑马线,只有天桥。直到地铁2号线开通,在这段路设了两个站点,有电梯,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过街,“但是,除非正好就近,否则要绕几百米,对老人来说还是难。” 这些年,全国各地,老人艰难爬台阶的视频,频上热搜。年轻人眼中,不是事儿的台阶,却让很多老年人徒叹“爬不动”。 记者随机调查了岛内的10座人行天桥,台阶高度不一,有的8厘米、10厘米,有的较陡,达到16厘米,一座天桥上下台阶级数平均达100级左右。 截至去年底,我市市政道路人行天桥共157座(不含BRT过街天桥),带电梯的仅一座,位于金山路弘爱医院门口。部分天桥在规划时预留了垂直升降梯的位置,但因为预算、使用率等各方面综合原因,建成投用时没有配套电梯。
“请来消防员,临时把单元门给拆了”去年底,厦门两个高三女生,雨夜为一对过天桥老人撑伞的视频,在网上爆红。 两位老人步履蹒跚,顺着湿滑台阶往下挪,两位姑娘紧随其后,帮老人撑伞。仅是这么一段短短台阶,老人走了十几分钟,后面堵了一堆人,但大家都没催,耐心跟在后面。这段温暖了全国网友的视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老人出行的困难。 事实上,出一趟门,老年人难以跨越的“坎”,除了天桥,还有很多。许多斑马线,绿灯只有15秒,腿脚不便的老人只能勉强“走个半场”。一些公交站没有候车椅,即便有也较矮,老人站久了,腿受不了,坐久了,站不起来。有的BRT天桥,只有上行电梯,下行还是台阶…… 有的老旧小区,单元门窄小且不能完全推开。家住万寿的许先生就遭遇一次突发状况,“父亲生病了,叫来救护车,结果,抬着老人的担架出不了单元门,最后请来消防员,临时把单元门给拆了。”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中有79.2%的老年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房。有的老人难于爬楼梯,甚至一个多月没下过楼。在厦门,这个情况也不少见。
立法的探索“城市要让老人有路可走”没电梯的天桥,过矮的候车椅,太高的马路牙子……不经意间的疏忽,成为挡在老年人面前的一道道障碍,并指向一个词——老年宜居环境。 《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草案)》三次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高度关注这个问题,提出诸多意见建议。 法规草案专设宜居环境部分,对公园公厕等场所提出适老要求。比如,公园应设休息座椅,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等公共场所,有条件的也要设座椅。道路、公共设施、住房、小区,应让老人能无障碍通行。 方斌认为,老人出行,没电梯的过街天桥已是突出问题,但法规草案对此暂未有相关规定。他建议增加相应条款,对新建天桥从规划源头考虑配备升降电梯,对已有天桥进行适老化改造。“分批分步推动,人流密集地先试点加装电梯。实在无法加装的,也应在天桥附近规划斑马线,让老人有路可走。”“现在不适老以后还得改,代价更大”“老年宜居环境,应是全局、系统的。”律师陈雪说,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无障碍电梯,他们的需求来自生活方方面面。 市人大代表、奥佳华集团董事长邹剑寒走了全国很多城市,并把自己“设置”为老年人状态,去体验各种公共场所、社区里的设施。他发现,住、行、医、养,老年人都有诸多不便。 “各城市运行和发展长期以来的基础是年轻型社会,环境建设大多基于年轻人口的需要,这个惯性依然没变。以前盖房,盖个七八层,没想到要装电梯。建天桥,长长的台阶,没想到老人走不动。大理石广场铺得很漂亮,没想到太滑老人容易摔倒。红绿灯设置,按交通有序循环来考量,没想到老人走那么慢。”邹剑寒说,现在很多的宜居,是成年人的宜居,不是老年人的宜居。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林刚坦言,一个个“没想到”,暴露的正是观念上的普遍缺失,“建设老人宜居环境,不是高配,应是标配。” 邹剑寒建议,要有前瞻性,把老年人宜居环境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未来建设中,与新城建设、城市更新有效结合。“现在如果不适老,以后还得改造,代价更大。”“不要光好看,老人说好用才是真的好”有个小区适老化改造,阶梯改坡,建起轮椅坡道。结果,要么转弯的地方太窄,轮椅过不去,要么坡度太大,坡道变滑道,把老人惊出一身汗。最终,轮椅坡道成了摆设。这并非笑话。林刚直言,由于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开展时间还不长,设计标准还是碎片化,不规范不专业,有的地方适老化改造反而制造了新障碍。 邹剑寒认为,立法中,对于老年宜居环境,首先应当考虑科学性专业性,应把“安全、便利、舒适”作为老人宜不宜居的关键指标。法规出台后,政府部门要有配套措施来落实。“不要光追求好看,适老化效果好不好,老人最有发言权。”区人大代表、金尚社区党委书记陈素珍建议,应多让老人参与宜居环境建设,多听他们的意见,“他们说好用,才是真的好。” 林刚认为,适老化改造要追求“平实小”,就近就便、先易后难、迅速行动,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建设老年宜居环境,并非都是‘烧钱’”南华社区党委书记朱小梅,多年在基层,她提到一个问题:老年人往往对孩子孙子很大方,对自己却很抠门,花小钱装个扶手都舍不得。记者调查发现,适老化改造,常常卡在经费上。 “财政要多扶持,但全部由财政支出或全部来自爱心公益,既不现实也无法长期持续。”邹剑寒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引导,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出台融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市场主体参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60岁以上老人2.6亿。邹剑寒说,“不要认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都是‘烧钱’,这既是老人的刚性需求,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与之相关的康复辅具、健康科技、设计服务及金融服务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基层的实践老年友好型社区 2035年实现城乡全覆盖厦港新村。80多岁沈阿姨,腿脚不好,在家摔过几次。3年前,她对自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设计师为她在墙上安了一排平行扶手,连接客厅、卧室、卫生间,并在卫生间安了一个壁挂式沐浴椅。“非常方便,我每天可以坐着慢慢搓澡。” 这些年,我市不少居民、社区、机构,已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方面开始了探索。 海洋新村,老旧小区,也是典型的老年人密集小区,60岁以上老人超过20%。2017年,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楼道口的台阶被改为缓坡,加装了扶手,院里增加了休闲凉亭、老人健身区。厦门市中医院正建设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在大门口设置了轮椅,腿脚不便的老人或患者可以随时拿取,还预留了老人挂号窗口。坐诊的医生,都会专门预留3个-5个现场号给老年人。 厦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多融入适老化元素。记者在调查中看到,我市大多数人行道入口采用了斜坡设计,公园里设置了不少长椅方便老人,新建的公厕安装了无障碍设施。 林刚说,今年,市卫健委在全市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就是要从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满足老年人需求。到2035年,我市要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乡全覆盖。 【他山之石】适老化措施全面推向普通居住区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国家,也经历了老年宜居环境“补短板”的阶段。 2012年,香港宣布一项新政,要在全港天桥加装电梯,以方便长者出行。上海的人行天桥,有一半装了电梯,对于另一半,最近也正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拟确定天桥加装电梯的原则。 美国实施了“积极老龄化健康社区计划”;英国提出建设“终生社区、终生住宅”;新加坡专门设计能满足全生命周期或多代居住需求的住房,将适老化措施全面推向城市普通居住区。 【声音】 网友“Chen”:老人的出行,涉及路权问题,我们不应把路都让给车子,要多考虑行人,考虑出行不便的老人、孩子、残疾人。 网友“蓓蕾”:医院附近的人行天桥一定要有电梯,生病上医院还得爬楼梯,真的很痛苦。 黄先生:公交车站点要设置带扶手的座椅,有的虽然有,但高度不合适,老人等车时想坐着休息都很不方便。 林女士:新加坡的天桥不算宽敞,但很人性化,有电梯有顶棚。我们的天桥很多横跨十字路口,夏天过天桥又晒又难走,天桥除了加装电梯,最好还能有顶棚,遮阳避雨。
(记者 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