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罗芳伯:建立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与华盛顿齐名的世纪伟人

今天的中国很少有人知道, 海外漂泊的华人也曾经在外辟土建国。

在18-19世纪的东南亚,有一个华人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梁启超先生将他列为中国海外殖民八大伟人之一

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将他视为偶像。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把他当作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

他,就是罗芳伯

01

破落书生立鸿鹄大志

罗芳伯,原名芳柏,1738年出生在广东嘉应州(现称为梅州)的一个小山村。

少时,罗芳伯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再加上又学文习武,是个会功夫的读书人。有书记载“遇事勤奋,乡里称之”。

跟无数传统中国的普通士子一样,罗芳伯的愿望是金榜高中,进入仕途。于是他一边为生计劳碌奔波,一边年复一年地寒窗苦读,然而他屡试不第,渐渐开始对科举仕途生出绝望的念头。

科场失意的人或隐居书院,或啸聚山林,或行游天下,而处在当时出洋已蔚然成风的广东,罗芳伯选择了下南洋

他作了一首金山赋来开启他第二次人生价值的追寻:

“盖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衷。地虽属蛮夷之域,界仍居南海之中。岁值壬辰,节界应钟。登舟自虎门而出,南征之马首是东。携手偕行,亲朋百众;同舟共济,色相皆空。” 还把此次下南洋称为“予自忖曰:既从虎门而出,定直达乎龙宫。”

金山,就是婆罗洲,如今的印尼加里曼丹岛。

曾经婆罗洲的黄金储量丰富,长久以来,总有人尝试着淘洗这里的砂石。两百多年前,罗芳伯所生活的时代,采金活动正处在高潮期,吸引着大批北方对岸的华人移民接踵而至。大约从1750年起,华人就成为当地金矿中的唯一劳动力。1774年,34岁的罗芳伯登陆婆罗洲。

02

成立兰芳公司

当时,华人在婆罗洲上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对内,华人间因同属于不同的采矿组织而相互斗争;对外,不仅有土著苏丹对华人劳工的压榨,还有婆罗洲土匪、海盗侵扰,印尼的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当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初时,罗芳伯只是一个教书匠,后来罗芳伯团结华人,成立了华人的自保组织——兰芳会,后与当地土著首领联合,迅速平定了兰腊、万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盗,击退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罗芳伯和兰芳会的名声日益兴旺。在罗芳伯帮助土著苏丹征讨有功后,苏丹便将东万律之地归他管辖,在他管辖下的百姓有10万余人。兰芳会逐渐成为当地最强的华人自卫组织。

1777年,罗芳伯和广东潮州人陈兰伯设立兰芳公司。罗芳伯被下辖民众拥戴为第一届“大唐总长”(又称“大唐客长”),敬称为“芳伯”,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这里的兰芳公司,含义跟今天我们理解的“公司”(Company)并不一样,兰芳公司是集武装、行政、司法、税收、经济贸易等诸多职能于一身的类政府实体,类似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罗芳伯成立兰芳公司之前,就已经有多家类似华人公司存在。

但不同于其他的公司,兰芳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兰芳公司有自治政府、国号 “兰芳大总制” ,自治政府内有独立的行政系统与司法系统,有众人认可的习惯法,有民选的领袖,有武装力量,当局向辖地民众收税,同时为居民提供治安、公共建设、公共教育、开拓与维护市场等职能

也正是这一特别之处,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中文翻译官格鲁特和施好古将兰芳大总制称为“共和国”。虽然有研究争议称,兰芳大总制下,只有祖籍梅州和大埔县的客家人才能被推选为领袖,这有悖民主,但后来的研究学者还是将兰芳大总制界定为“共和国”。

1793年6月8日英国伦敦出版的《泰晤士报》在第一版报道了兰芳公司,文中说:

“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元首即罗芳伯的神奇贡献,贵在与当地婆罗洲苏丹有机联络在一起,协调各族民众,推行原始的雅典式的共和体制,经济亦有规模发展。国力虽后于西方诸国。其意义却不逊于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主共和走向······”

03

为政贡献

在政治上,罗芳伯领导的 “兰芳大总制” 民选领袖、议事权与执事权分立、共同体自治,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最早的民主政体雏型。罗芳伯及其继任者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长达百余年,为世界反殖民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经济上,罗芳伯重视经济发展,发展交通,提高农耕技术,振兴农业,把荒山野岭变成肥沃的农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罗芳伯大力发展教育,创办学校,从清朝聘请一批著名儒生前来教学,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知识水平、文化生活。在纪年上,他大胆推出了自己的兰芳式纪年,体现自身主体性和法统。

兰芳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官员平时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

罗芳伯的的“共和”治理经验从何而来?

荷兰汉学家高延研究称,

兰芳公司“实质上是中国村社组织在海外的重建。中国传统村社制度具有它自己的独立性与共和民主倾向,这是被历代中国统治者所认可的;正是村社制度孕育培养了下层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建立独立平等社会组织的能力”

1795年,罗芳伯在坤甸逝世,终年58岁。1886年,“兰芳大总制”被荷兰帝国吞并。

罗芳伯和他一手创建的兰芳共和国虽然不在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并没有遗忘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客属侨领所建立的功勋。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以他为自豪。据说在坤甸一带纪念罗芳伯的庙宇俯拾皆是。每年到了他的诞辰日以及忌日,当地人总会到庙中祭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祭拜景观。在他家乡广东梅州,人们建立了罗芳伯纪念堂。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兰芳园内的罗芳伯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