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回眸厦大百年:“嘉庚建筑”不只是那一座座楼

中新社厦门3月17日电 题:回眸厦大百年:“嘉庚建筑”不只是那一座座楼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3月的厦门,春意盎然。徜徉于厦门大学(简称“厦大”)“嘉庚建筑”楼群之间,更是难得的一次心灵涤荡。

这些中西合璧、雄伟壮观的建筑楼群,远不只是一座座楼房那般简单,其间积淀了一百年来一代代厦大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堪称是著名爱国侨领、厦大校主陈嘉庚爱国兴学精神的折射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厚载。

厦门大学发祥地——群贤楼里,厦大百年校史展正在这里举办。陪同参观的厦大相关人士告诉中新社记者,群贤楼群是厦大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倾资、主持修建的第一批建筑楼群,“五位一体、一主四从”排开,自东向西分别为映雪楼、集美楼、群贤楼、同安楼、囊萤楼;居中的主楼群贤楼,曾是厦大办公与集会中心。

群贤楼由爱国华侨富商黄奕住应陈嘉庚与时任厦大校长林文庆之邀而捐建。据厦大史料记载,原本校主陈嘉庚应允以捐资人命名该楼,黄奕住却建议将这一大楼称为“群贤楼”,取王羲之《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句,寓意对厦大师生的赞誉和期望。

如今,群贤楼群被辟为厦大校史馆、鲁迅纪念馆等场地。在群贤楼前广场正中央,厦大创始人陈嘉庚雕像矗立,雕像基石上刻着“陈嘉庚(1874—1961)”“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等金色大字。陈嘉庚雕像正前方,是2017年8月完成改造的演武运动场以及正对着大海的新校门;新校门与陈嘉庚雕像、群贤楼群主楼和五老峰最高处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蔚为壮观。

“新校门和校牌的揭幕启用,实现了校主建校之初建设一所‘从海上一眼就看到’的‘壮观的学府’的宏愿。”陪同记者参观校园的一位厦大老师颇为自豪,她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中,群贤楼就包括在内,“作为厦大人,深感与有荣焉。”

对于迄今犹存的“嘉庚建筑”,厦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邬大光认为,“嘉庚建筑”不但外形美观,内在和谐,尤其是每栋建筑冠以独特的名字,有的源自经典著作,有的出自典故,有的则与历史人物有关,透着典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穿行于这一座座建筑,就如置身于中华古典文化的殿堂。”

厦大建校80周年之际,泰国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香港校友黄保欣、吴丽英伉俪,新加坡华侨吴定基、李织霞伉俪,以及侨居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侨胞和香港同胞共同捐资建造的嘉庚楼群落成启用,彰显嘉庚精神接续传承、历久弥新。

陈嘉庚心系桑梓、倾资兴学的大爱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代厦大人,激励校友、侨胞和社会热心人士薪火相传。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原副院长陈荣岚说,菲律宾中文函授生佘明培先生及其夫人捐资为母校兴建体育馆;印尼中文函授生林联兴先生为海外教育学院捐建多功能教学大楼,展现了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夕阳西下,记者来到当年嘉庚先生倾注心血最多,也是“嘉庚建筑”中最为壮美的建南楼群,赫然入目的依然是“一主四从”的格局,却更为雄浑壮阔。建南楼群主楼为颇具中西合璧独特魅力的建南大礼堂,每年毕业盛典均在此举办,见证了一代代厦大学子惜别母校走向社会。

“咚、咚、咚……”悠扬的钟声传来,陪同老师指着远处、高挂在建南大礼堂小天台上的一个黑色大铁钟对记者说,厦大敲钟传统已从建校之初延续至今,日夜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厦大莘莘学子,成为中国高校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建南钟声每天都在美丽的厦大校园响起,周而复始,连绵不绝。(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