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缅怀大师,向艺术致敬——赵无极

1921年,赵无极出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北宋皇室燕王家族。赵无极自小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

1935年,赵无极14岁,进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 具象”时期。

1941年,赵无极留校任教,并在重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1947年,他在上海举办了个人画展。

1948年,他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他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并认识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梵思娃。

赵无极 1949 马上夺魁

1949年5月,赵无极在克勒兹画廊举办了巴黎的首次个人画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把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即一九五零年代中期是赵无极艺术、人生的交叉点。他四处游历,流连博物馆,广结欧美艺术家、画廊主朋友,博物洽闻。渐渐地,他撇弃具象叙事的克利风格,在1984年创作出第一张非叙述性作品《风》,迈向短暂的甲骨文时期,进而发展到六十年代的纯粹抽象写意。《岛》正作于此过渡时期,为其艺术进路作出重要铺垫,难能珍贵。

赵无极 1956 岛

徐徐散落在画面上形似甲骨文的符号,让赵无极自由拓展画面空间。它们排列灵动,在厚重油彩所建立的深邃空间上浮游表面,让艺术家多重实验其空间构造。这些「符号」有见中国水墨的钩、勒、皴、擦,细腻而尖锐,宛如在蓝白缥缈交界泛起浪花的线条,与赵芾《江山万里图卷》乘风扬帆的磅礡不分伯仲。细心留意符号的置放角度和其本身的组构方式,可见中国传统山水画赵伯骕《江山秋色图卷》的散点透视和俯瞰视角,聚散相宜而虚实平衡。这亦有赖赵无极转化、升华抽象主义、立体主义对空间的解析、重塑,达到多点视角交互穿插,多重空间重迭并置,为艺术家六十年代开始彻底解构空间埋下伏笔。

赵无极 1954 夜

透过空间、光暗效果,符号塑造了《岛》浪漫超然而茫然深远的意境。这种「符号」为赵无极自创,似与甲骨文、钟鼎文大有渊源,染有「大盂鼎」铭文所盛载的沉重历史。孤岛可能是符号的隐喻:簇簇符号错落有致,乍看似零乱杂沓,然而象牙白色块与藏青蓝色块之间、此团「符号」与彼丛「符号」之间鳞次栉比,有如以符号把种种文明、文化连结起来,意境几近文艺复兴伟大诗人约翰.邓恩的作品:「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 在大海里独踞 /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 连接成整个陆地」,充满胸怀东西古今的人文精神。

赵无极 1951年 蓝色夜航

蓝色多次出现在赵无极的美学论述,他认为蓝色沉静内敛而潜藏变化万千的层次。他对蓝色的赞叹与他对「水」的情感不谋而合。年少时,赵无极整天盘桓西湖,观赏水天交际的瞬息万变、光在水波天界的艳漾。念兹在兹的「水」意象都投射到创作里,例如与《岛》同期而作的《河》、《沼泽》、《水之音》,尽显赵无极对水及周遭景物为画题的青睐。

赵无极 1955 晴空万里

赵无极创作生涯于1950年代后期逐渐转入抽象,不再依赖符号形体,而是透过艺术家内在感受,将自然的本质及能量转化为充满无限可能组合的色彩关系。赵在其自传中提到,他发现符号和色彩间不必有界限,因色彩是有生命的,关键在于如何藉由色彩之间的结合来表达空间深度及动感,引发视觉与心灵感受;这不仅让他得以摆脱具象法则的限制,更使他笔下的抽象色彩表现蕴含想象与深度,散发出超越物质的生命力与有机氛围。

赵无极 1956——1957 大地无形

赵无极 1957

他开始以不同以往的角度阅读德拉克洛瓦 (Eugène Delacroix) 等大师的绘画语言,对色彩、光线、空间、动感的实验与探索一直持续到60年代。这个充满自信、毫无犹疑的重要转向,清楚展示于《02.11.59》 精彩夺目的光色表现(1958年他开始仅以完成的日期为画作命名)。

赵无极 02.11.59

《02.11.59》中浓厚的亮黄色油彩与对比之黑色缠绕周旋,中央则以灰白色突显明暗层次,宛若一个「放光的中心点」,自周围幽暗深邃的空间中迸出光芒且向外扩散;充满力度的笔触线条流动聚散,犹如光线在大气中跃动的轨迹,观者彷佛在其导引下感受到黑暗燃亮的动态瞬间而屏息。 在布局上,黑、白、黄三色为主的交错线条于画面中轴线凌空而立,致密交迭的笔触由中心的激越向两侧逐渐缓和,背景则以大笔刷出隐约的色彩层次变化,整体彷佛连绵耸立之山峰般雄浑壮阔,气势奔腾,充满动感。赵无极以自然为本,提炼出中国山水中对于自然能量与动势的描写性笔触,同时进一步地追求更纯粹的视觉张力及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

赵无极 5.11.62

1960年代中期,赵无极的名声达登峰造极,他质本心源,融合中西文化美学精粹而创生的抽象巨作,让他确立了在东西艺术史学上的荣光与高度成就。法国著名华裔文学家程抱一曾言:赵无极的艺术命运,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它与数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这一根本的事实非但不曾削弱艺术家个人探索的价值,反而使之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事实上,得益于其人的作品,中国绘画于其中滞留了超过一世纪的漫长期待似乎得以结束。于中西方之间早应发生的真正共生,第一次出现了。此无疑是对艺术家最高的礼赞。

赵无极 8.1.65

该时期赵无极于海内外的大展不断,如1965年他先后在德国的福克翁博物馆(Museum Folkwang)与维也纳的阿伯蒂娜艺术收藏馆(Albertina Graphische Sammlung)举办了大型的回顾展。

赵无极 30.09.65

1967年,他更受邀参加法国圣保罗的玛格基金会(Maeght Foundation)举行的「十年活着的艺术1955-1965」(Ten Years of Living Art)大展,与渥荷(Andy Warhol)和李奇登斯坦(Roy Richtenstein)等一时期风起云涌的西方艺术名家一同展出。这回,首次登上拍卖市场,出自欧洲重要私人收藏的《18.08.67》。

赵无极 18.08.67

自1958以至1970年,《10.11.58-30.12.70》 历时12年始完成,起始于赵无极结束摸索阶段的集大成时期,承载着他1950年代绘画的具体成果。无彩度的黑与白堆砌出多层次的色相变化,以黑代表虚无之境界,以白示意希望与光明,不仅复兴东方传统中适意而非再现的生命之气,更在光影之间进行了一场东方与西方诗性的对话。

赵无极 10.11.58-30.12.70

《10.11.58-30.12.70》在中国绘画的传承上,成功传达了其所追求的气韵生动。而根据王季迁先生,生动的传达建立于各种要素的组合上,如黑与白、有与无等。这些组合是自然的创造,并非刻意的安排;这种感觉不但是活的,也是动的。《10.11.58-30.12.70》在长时间的绘画过程中不停地修改与增减,使其产生了与西方抽象绘画截然不同的特性。不同于波拉克遍及全面(allover) 的平面性 ,赵无极表现了中国绘画独有的生发中。一如高居翰所言,黄公望画中 的皴线与轮廓相杂,山石迭加在坡面皴纹之上,山体分块与质面肌理相互冲突等特殊结果,非但没有妨碍到山水结构的表达,反而奇妙地赋予此山水一种生发中的造化运行感,为山水之内在生命作了一个全新的视觉诠释 。

赵无极 01.05.70

在偌大的画布上,先施以一抹温暖的粉肤色,再以橙橘的大笔刷,大胆地将画布分为上下两个天地,此令人联想起元代倪瓒山水画中一河两岸的三段式构图。而在画面的中心,白与黑色的笔触与那纤细若春蚕吐丝般的绵延线条在震颤、在飞舞、在竞速奔驰,它们在画布上的轨迹仿若指挥家激昂、变化多端的手势,又若苏轼笔下带着万千力度张驰的行草,在笔锋的交会之间,激起绚烂的火花,画境令人联想起在炙热大地上万马奔腾的一种动感,全速地朝向未来前进,作品若言说了艺术家对于生命的赞叹与激情。而在那大片的橙橘色彩上,艺术家巧妙地交揉进与之对比的青绿,让空间感再推进一层。在画作的左下与右下两方,赵无极更以似神来之笔般地用刮刀分别抹上了一块黑与橘红色彩,让画面更为激跃,并在整体的重心上做出完美的平衡。

赵无极 三联作《1985 年6月至10月》

《1985年6月至10月》尺幅非同寻常,其诞生契机源自国际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之邀请。赵无极与贝聿铭同样出身民国时期大家族,父亲俱为大银行家(赵无极父亲赵汉生职至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行常务董事,贝聿铭父亲贝祖贻乃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创办人之一),两位国际华人大师1952年于巴黎皮耶勒布画廊一见如故,自此展开了长达六十多年的珍贵友谊。

赵无极 25.06.86

1964年,赵无极在他的纽约旅程上与贝聿铭夫妇重逢;随着贝聿铭的建筑事业不断发展,他更多次邀请赵无极为旗下项目创作壁画:1979年,贝聿铭接下北京香山饭店的工程,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设计一座面向国际的重要门户,他即邀请了赵无极为饭店大堂的关键位置设计两幅水墨四条屏壁画,成为中国现代建筑与绘画的联璧绝唱;1980年,贝聿铭接获新加坡莱佛士城的重要工程。这项大型工程自1969年起首度提出,由于耗费巨大而一度搁置,直至1980年才正式交由贝氏设计,并在比邻新加坡莱佛士酒店的莱佛士书院原址动工,历时六年而成为至今新加坡的地标式建筑群;1985年,随着莱佛士城渐告完工,贝聿铭在本年五月邀请赵无极亲临视察,并在主楼大堂的巨大墙壁上创作壁画,与另外两位西方大师凯利及诺兰的杰作,构建新加坡当时最重要的一个现当代公共艺术收藏。经过仔细商讨,赵无极决定创作一幅2.8米乘10米的三联屏壁画,并在浙江美院讲学三星期之后,旋即回到法国专注创作,经历五个月的不懈努力,《1985年6月至10月》终于在十月正式问世,其先在当时代理赵无极作品的巴黎法兰西画廊展出,艺术家更在开幕当日,同时发布重新增订出版的1978年由好友雷马利编辑的大型个人画册,并以本作担当封面,足见他对本作深以自豪,认为最能代表自己此时的艺术面貌;展览结束之后,《1985年6月至10月》于1986年在莱佛士城正式开放,直至2005年莱佛士城大规模翻修重建为止,一直公开展出,成为狮城建筑风景在线最璀璨的冠冕。

赵无极 05.10.91

氲化醇,齐物神游,随着人生观、宇宙观的改变,赵无极在创作时放开了霸悍无匹的力量,更惬意地徜徉于绘画之中,反而收获更逍遥的自由,以至于色彩和笔法亦随之变化,无境时期之初,艺术家在水墨的虚白世界中获得灵感,转化成七〇年代油画上的白色调子,经历长达十年的养精蓄锐,至八〇年代更焕发出丰富神彩:此时,艺术家重新踏足神州大地,久违了的江山风雨,再次滋养了他的身心,早年作品常见的铜录与群青,至此融入了浪漫温柔的粉色调子,灵善若水、圆通似禅,如空山雨后的青石苔痕、村坞野寺的叆叇晨曦;颜料经过更多的稀释,流动性大大增加,使得画面色彩更富透明感,饱含珍珠般的粼粼华光,与姹紫、粉橘、明黄诸色的交汇也更为细腻,空间营造更显氤氲醇厚;潇湘隽逸的点甩泼洒,取代了摧枯拉朽的线条,棱角渐趋隐伏,灵气却相应俱增,处处注满宇宙的呼吸和生命的气息。( 2013年4月9日,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赵无极 18.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