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他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能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日子

新电影是不是已经快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精神食粮严重匮乏

不能出门看电影怎么办?

没有关系

小编来解救你

新的电影看不了,悄悄告诉你还有老电影

爱看老电影的小编今天又要为大家推荐一部修复过的老电影啦

保卫黄河中央乐团合唱团 - 穿过硝烟的歌声 男女声合唱


有一首歌听着旋律都会跟着唱起来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

熟悉的歌词

激荡的旋律

还记得在《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里跑男团在黄河边上合唱这首歌吗?

跑男团兄弟各个唱得热泪盈眶

这首《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

通过对黄河的赞扬,表达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

旋律热情、自豪而又悲壮

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壮观风貌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

把黄河的精神通中国儿女的精神有机的、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什么样的音乐家可以演奏出这样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音乐呢


今天就来说说冼星海的故事

每个成功的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别的童年


小编在去了解冼星海的时候,注意到一部刚刚修复过的老电影《星海》

讲述的就是冼星海童年的故事

由《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执导

同时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重点献礼片

我们一起去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童年都在干些什么,都在经历些什么

电影中,冼星海(苏嘉航饰)诞生在澳门疍家小渔船


先来科普一下

疍家,是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由于他们经常生活在游船上,他们的脚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略有差别,因而得一矮化称谓“曲蹄”


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母亲看到湖边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

所以就给他取名“星海”


一直到6岁,他基本上都是在澳门长大的

幼年的冼星海也随着母亲在海上漂荡

在祖父忧伤绵长的箫声中

在渔民喜忧参半的民谣中,冼星海一天天长大

那时,疍家的人经常会被人看不起

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冼星海还没出生父亲就被海水吞噬

外公惨死在大海里母亲又被渔霸欺负

生活逼迫母子二人远走他乡去新加坡谋生

小编不禁感叹这命运

但是没有关系

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命运只会助他成长


生活里那些声音在他的意识里都是音乐的一部分

生活的贫寒没有阻挡他才华的展示


我们6岁的时候是不是在家人的呵护下无忧无虑

而小星海为生存去为葡国音乐家送外卖

使他接触到西方音乐和小提琴

别人家的孩子送外卖也是为了可以学习


曾经从外公学吹竹笛中感悟到音乐的情趣

从妈妈黄苏英(徐若瑄饰)身上他感受到人生要学本事的重要

起初妈妈对他学习音乐特别反对


可是

他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这一切妈妈都看在眼里,并被小星海的执着感动着

所以,如果热爱,什么能够阻挡你的梦想呢

家境的困难更激发星海对毅志的磨练

在新加坡星海巧遇恩师肖友梅(苏有朋饰)

使他在学习音乐方面得到了很大启迪和帮助


肖老师对他说:

“音乐是世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祖国的”

这句话大概一直深藏在星海的脑海里

剧照

星海的音乐才能得了张扬,生活的艰难让他们再度启程

在新加坡,母子两人整整度过了6年

冼星海在学校努力学习,功课一直很好

而最令他着迷的是音乐课

这让他从小在祖父的箫声和教堂唱诗班里获得的音乐感受

有了发展的天地

他还参加了义校的唱诗班和管弦乐队


他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爱与支持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1918年,母亲黄苏英想方设法来到广州

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学习小提琴

正式开始专业学习音乐

剧照

在电影中

当母子踏上回国的船上,星海望着海的那一边

为母亲送上一份“爱的献礼”

音乐是他最好的表达方式

将乐谱写在白色的围巾上

在船上为妈妈演奏

那激昂的乐曲震撼了在座的所有人

星海的妈妈流下了再也控制不住的热泪

到这电影就结束了

可小编看的意犹未尽


这是一部彰显了母爱的电影

徐若瑄曾坦承角色对于她来说最难的是母亲这个身份

她当时并没有结婚生子,很难体会。所以拍摄前她收集了很多黑白片,甚至字幕都是手写的,关在房间里自己看

第3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洛赛克这样评:

“该片所传达的中国文化价值令人感动,在中国母亲身上的伟大母爱是人类共同的美德”


也是母爱最终成就了他

冼星海

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经历不幸的命运

但却充盈着他的生活阅历

把这些都写入他热爱的音乐中

终成为一代音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