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球青年诺贝尔奖”美誉、世界上最难申请的奖学金——罗德奖学金传出喜讯,14名在网申和两轮线上面试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候选人齐聚上海,上周末在参加了两天紧张的最终面试后,最终决出了四名佼佼者,他们全部是女生,巧合的是,给她们颁奖的也是女性——有“哈佛女孩”之称的汤玫捷,她也是罗德中国奖学金理事长。
这也是被称为“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罗德奖学金进入中国已然第五个年头。
2019罗德晚宴终选候选人合照
这四位幸运儿将于2020年入读牛津,开始激动人心的罗德之旅。
(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1 、高隽
高隽来自“雾都”重庆,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环境事业。她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全球环境国际班,专业排名第一,曾作为2018年全校10位英华学者之一赴牛津访学一年。
高隽积极投身环境领域实践,曾开展中国九省光伏实践调研,并于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展示成果;曾与越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发水质监测仪和水质地图app,以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清洁水”;曾前往山西平遥为三个村子的村民搭建除砷净水装置。作为清华十佳社团清源协会副会长,她曾举办两届模拟气候变化大会,吸引14国、29所高校的青年共商气候变化问题;也曾发起清华第一次环保主题TEDx沙龙,传播环境知识与环境意识。高隽潜心环境研究,参与发表一篇甲烷排放时空分布的SCI论文,出版一本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数据集,在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实习期间研究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同时,她作为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与团队开展关于空气污染和交通出行的大型社会实验。
高隽是清华艺术体操代表队成员,曾于首都高校艺术体操比赛获奖。也曾作为环境学院健美操队成员,与团队共夺清华马杯健美操冠军。
高隽深刻意识到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联,计划在牛津攻读经济学硕士,以期用经济学手段分析环境政策、改善环境治理。
2、严严
严严目前就读于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专业排名年级第一,此前曾就读于材料科学专业。她大三时曾赴牛津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并于斯坦福大学James Gross教授的心理生理学实验室参与有关睡眠与情绪调节的研究工作,获得极高评价。
她在心理学、文学、教育等领域寻找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关怀,在自己所在的国内外社区中,为弱势及少数群体运维了多个社会公益项目。她的本科研究及发表涵盖了额叶偏侧化、灰霾风险感知与精神压力、情绪能力训练等主题。她曾担任南京大学凝眸文学社的主编,致力于在校园中普及文学和诗歌,也曾担任莫言等作家在牛津和大英图书馆的陪同口译。在个人生活中,她通过持续的文学阅读和创作,勇敢又舒展地探索世界。她多次在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及相关平台助教、评审和辅导各类心理课题,并在南京、台湾、牛津郡等地辅导弱势青少年。
严严希望以认知机制和神经指标为着眼点,推进情绪和焦虑障碍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改进现行诊断标准。她计划前往牛津精神病学系攻读临床与治疗神经科学的硕士学位。
3、张园
张园目前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就读,本科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建筑学院与新雅书院,曾两次获国家学学金,并获2018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她曾六次担任新雅通识课程助教,现任新雅2019级辅导员。
在米兰理工大学交换学习期间,她带领小组完成洛莱托地铁站公共空间设计,为难民提供临时安置点。她曾在陕西富平县支教调研,在山西长子县测绘古建,在安徽板桥村设计建造。在一系列北京老旧社区、城郊地带的改造设计中,她则致力于为老人、为打工者、为异乡人营造温暖的栖居场所。此外,她所写的《五十年代历史中的人民大会堂》被第16届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接收。她的本科学位论文以《红楼梦》为中心,探讨中国古典空间与空间性的问题,获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张园成长于山西西社村,关注社会流动和变迁中人与空间的关联。她立志成为一名扎根社会的建筑学家,借助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中“家”的概念与空间问题。
她计划前往牛津大学攻读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
4、周晓睿
周晓睿成长于湖南省岳阳市,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巴黎政治大学,攻读历史学与中东研究双学位。就读于巴黎政治大学时,她获得了13门科目的单科第一名。在国大就读期间,她连续两年荣获新加坡国立大学颁发的“田家炳基金会奖学金”,并取得了人文社科学院NTUC金牌(全院第一名)和乔治·伯格斯纪念奖(历史系第一名)的成绩。
她联合发起了“启挚学舍”,致力于为来自湖南省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三毕业生设计、提供本土化的人文博雅项目。她还担任了湖南开思教育论坛外联部负责人,也曾服务于PEER毅恒挚友设立于湖南省溆浦县的暑期项目。她从四岁开始学习扬琴,多次在校园内外参加比赛与表演,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乐团的成员。她热爱以摄影的方式观察世界,多次担任大型校园活动的摄影师,并联合发起了“World Views·观世界”摄影新闻项目。
晓睿计划在牛津攻读当代中国研究与女性研究硕士学位。她相信“看见“与 “记录“的力量,也希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历史洪流中千千万万“普通人”生活的见证者。
罗德中国奖学金理事长汤玫捷:
“ 罗德奖学金来到中国的五年间,到本届为止已经选出了20位出色的中国罗德学者,在统计学、法律、政治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新闻传媒、环境保护、精神病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犯罪学、戏剧艺术等多个领域深造。今年进入最终选拔的14位终选候选人涉猎领域也极其广泛,包括建筑学、比较文学、翻译学、商科、计算机学、数学、新闻传媒、心理学、历史学、创意写作、神学、哲学、基因学、环境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中东研究、大数据研究等各个方向。能见证这些出类拔萃的中国青年齐聚一堂,实属罗德中国之幸。这些终选候选人与其他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中国青年申请人,都以他们过人的学业成就、丰富多样的经历、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注关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学子多元化的追求、深切的社会责任感与和为理想而奋斗的赤子之心。我们祝贺四位最新的罗德学者,期待她们在牛津书写精彩纷呈的人生新章节。我们也衷心感谢所有申请者,给了我们聆听你的经历和梦想的机会,并感谢所有申请者的推荐人和各轮评委投入的时间、精力与热情。”
罗德奖学金 | Rhodes Scholarships
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有“全球青年诺贝尔奖”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罗德奖学金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致力于为世界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未来领导者。每位罗德奖学金得主每学年可得到覆盖任何专业研究生或第二本科学位项目全额费用的奖学金与生活费,合计每年近6万英镑,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罗德学者在罗德公馆(Rhodes House)交流共处。罗德奖学金116年的历史中,已培养出8000多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罗德学者,包括众多科学界、公共服务领域、商界等方面的领袖人物。近年来,罗德基金会还与多家杰出组织合作建立了以下机构:曼德拉罗德基金会(Mandela Rhodes Foundation)、大西洋研究所(Atlantic Institute)、施密特科学研究员(Schmidt Science Fellows)项目,以及“施密特未来”慈善计划(Schmidt Futures)与罗德基金会发起的旨在培养15至17岁、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的青年人的Rise项目。
罗德奖学金申请要求:
1. 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公民都能参与中国地区席位的申请;
2. 申请者需已具有本科学历,或正处于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当其通过罗德奖学金开始在牛津学习时,年龄需在19到25岁之间(今年的罗德奖学金得主将在2020年9月底入读牛津大学);
3. 申请者需符合罗德奖学金的申请标准:
1) 学习优异;
2) 精力充沛,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可体现在体育、音乐、辩论、舞蹈、戏剧、艺术追求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包括涉及团队合作的活动中的表现);
3) 求真、勇敢、富有责任感、同情并保护弱势者、善良、无私、具备团队精神;
4) 品格优秀,具备领导意识,关心人类同胞。
来源:罗德奖学金官微
文字整理:陈研(2018年中国罗德学者,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2019级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