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心有邦国,饶老与汕头的不解之缘

昨天,立春后的汕头迎来今年最冷天气,也传来了汕头市荣誉市民饶宗颐先生仙逝的噩耗——著名国学泰斗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在香港家中去世,积闰105岁。

饶宗颐老先生籍贯广东潮州,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锺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称饶宗颐老先生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而他更是潮汕人的骄傲。

饶宗颐先生爱国爱港爱乡,毕生倾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长期以来,他关心支持汕头发展,呕心沥血推动潮学研究,不遗余力向世界传播潮汕文化,是他,树立坚定了潮汕人的文化自信。心有邦国,饶宗颐老先生与汕头有着不解之缘。

情牵桑梓,他为潮学研究倾尽心血

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出生于潮州大户人家,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深厚,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便是他父亲饶锷所建。少年时代,饶宗颐就在天啸楼里自学,经过父亲栽培,他自小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饶老先生曾说,他是命里注定要做学问的人,他有五个基础是来自家学,包括写诗填词、写骈文散文;写字、画画;目录学;儒、释、道和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生于斯,长于斯,饮着韩江水长大的饶宗颐情牵桑梓,对潮汕文化研究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作为饶宗颐老先生的“粉丝”,在饶老身边当“义工”近30年的国际潮团总会执行秘书长林枫林告诉记者,饶老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潮学研究,特别是侨批文化研究方面,饶宗颐总是不遗余力。“饶老先生特别鼓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要开展侨批文化研究,当时他提出三步走,先普查收集民间侨批,再进行侨批研究,然后要让侨批走向世界,申请‘世界记忆遗产’。”林枫林说。为了推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饶老先生多次举办潮学专题讲座,甚至亲自选题进行调查研究,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屡树新帜,不断拓宽人们的学术视野,开辟潮学研究的新境界。饶老先生还以香港和汕头为基地,积极向世界传播潮汕文化。在饶老学术旗帜的招引下,“潮州学”不仅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课题。

致力教育,他为汕大建设奔走出力

饶宗颐老先生对汕头的教育事业,也是重视至极。林枫林回忆说,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陪同饶老先生奔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拜访大学学者,请他们从学术上支持汕头大学,促进汕大文史方面的学科建设。汕头大学的教授老师到香港拜访饶老先生,他也是热情接待,听他们讲学校的现状,也为他们学术方面的问题答疑解惑,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饶老与汕头金中也结下不解之缘。在金山中学,有一座“国学大师饶宗颐校友雕像”,那是2017年汕头市金山中学140周年校庆活动时揭幕的。金中是饶老先生的母校。早在1930年秋天,14岁的饶宗颐以优异成绩考进省立金山中学就读。1944年,金山中学时任校长詹昭清特聘饶宗颐回金中任教。母校校庆,年逾百岁的饶宗颐还专门赠予母校贺岁书法作品“百年金中”。

心系汕头,他为小公园保育活化点赞

一直以来,饶老先生不管身在何处,总是心萦故土,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潮汕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为弘扬潮汕优良传统文化、振兴潮学事业呕心沥血,使潮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极大地提高了潮汕三市,特别是汕头市的知名度,促进了汕头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饶老先生对汕头的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2001年8月8日,汕头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授予饶宗颐“荣誉市民”称号。同年12月26日,汕头市政府举行授荣仪式,时任市长李春洪向饶老先生颁发了“汕头市荣誉市民”证书和金钥匙。

多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香港拜访饶宗颐老先生,他总是热情相迎,关切询问家乡近况。2016年7月,汕头市党政代表团到香港拜访饶宗颐、陈有庆等旅外知名潮籍人士。座谈中,陈良贤书记代表汕头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汕头发展建设的旅外潮人潮商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并向潮籍乡贤通报了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和近期的重点工作。饶老先生在听取汕头将下决心年内动工保育活化小公园片区、打造海内外潮人共同精神家园的情况后,不时竖起大拇指,多次鼓掌,对市委、市政府近期的工作表示肯定。

“饶老先生十分关心汕头,尤其是侨文化发展。”汕头市外事侨务局局长陈鹏告诉记者,他多次跟随市领导到饶老先生香港的家中拜访,近距离感受到饶老先生的大家气质,十分儒雅,和蔼可亲。每当市领导介绍家乡发展情况时,饶老先生总是认真倾听,当听到经济文化和城乡面貌有喜人变化时,老先生就会竖起拇指点赞。

昨天下午,饶学联汇、饶学基金、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联合发布饶宗颐教授仙逝公告,内文称:

饶学联汇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大紫荆勋贤饶宗颐教授于二零一八年二月六日凌晨零时四十五分安然仙去,积润105岁。

饶宗颐教授为中国近代极具影响力学人,他在中国传统学术十多个领域,如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简帛学、宗教学、艺术学等,具有筚路蓝缕之开创成就。在艺术上,亦为绘画及书法大师,绘画方面开创西北宗山山水画法及荷花新技法;在书法上则自甲骨,以至篆、隶、楷、草等各体,具写出自己面目,世称“饶体”。

饶宗颐教授百岁高龄,仍属神清气朗。他远游法国巴黎。又在月前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之“莲莲吉庆”展览。本月六日凌晨,在家人围绕之下,无疾西去,可谓福寿全归。

大师驾鹤仙逝,人间再无饶宗颐,天上又多文曲星。饶公千古,汕头人民永远怀念您!

本报记者 方晓旻

饶宗颐生平

饶宗颐,字固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

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

1937年,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刊于《岭南学报》

1935~1937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

1943~1945年,任无锡国专教授;

1947~1948年,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1949年,迁居香港;

1952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1962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

1963年,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

1965~1966年,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1968~1973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2~1973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

1973~1978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于1974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1978~1979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1980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1979~1986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1981~1988年,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

1994年起,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同年获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特别奖,并将全部奖金捐赠香港中文大学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

1998年,获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国学大师荣衔,并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首任荣誉院务委员;

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2001年,获得俄罗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年获“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2005年,书写《心经》,并由当代著名篆刻家唐积圣先生镌刻,“心经简林”树立于香港大屿山昂平一址;

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聘请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并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终身成就奖;

2011年,获澳洲塔斯曼尼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2013年,荣任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亚洲首位获得此荣衔的汉学家;

2011年12月,经西泠印社选举担任第七任社长;

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