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两大巨头ofo和摩拜格局初定,但从市面上的消息来看,负面消息仍不断。此前有ofo裁员、高管离职、现金流断裂等,被美团纳入麾下的摩拜也是麻烦事不断。有消息称,尽管王兴承诺“不会裁员,给期权”。但是,随着公司创始人之一王晓峰的离开,还是让摩拜员工心态发生了变化。
有媒体报道称,摩拜全国运营人员进行裁员,绩效工资卡得很低。还有消息称,摩拜挪用用户押金以及拖欠供应商贷款等。
共享单车行业的“坑”真的是如此巨大吗?这么大的一个“坑”,到底应该怎么来填?
投资人也不是傻子,今年以来,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共享单车从此前的不计成本,到现在试图回归盈利的初衷,到头来,这笔账,最终还得算到用户头上。
不过,想法是好的,如何盈利却是一个难题。
逃不脱的裁员厄运
一旦没有钱,就拿员工开刀,这似乎成为不少野蛮生长企业的通病。
此前ofo盛传的裁员、降薪一说,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次,连背靠美团这棵大树的摩拜也未能幸免。
被美团收购后,摩拜内部迎来了激烈的变动,有媒体报道,摩拜“每天都有人提离职”。
尽管王兴在4月11日参加摩拜单车的全员大会时明确承诺“不会裁员,给期权”。但是,有媒体在当天采访了一名摩拜的员工,对方表示,“今天还有几个提离职的。”
事实上,摩拜员工人心不稳从去年冬天就开始了。彼时,摩拜长时间没有拿到新的融资,车辆投放大幅减少,订单量下降。裁员的消息也不断传出。当时有消息称,摩拜全国运营人员进行裁员,绩效工资卡得很低。还有媒体报道称,摩拜挪用用户押金超过60亿元,拖欠供应商贷款10亿元等等。
公司经营的压力,在向每个员工传导。一件小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有摩拜员工当时向媒体表示,“我们原先寄快递都是寄顺丰,后来只要不是急件,都不让寄顺丰。
与阿里划清界限?
摩拜不平静,ofo也没好到哪里去。盈利、盈利还是盈利,似乎成为了力求独立的ofo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上述背景下,ofo宣布了百城盈利,按照ofo?B2B业务负责人邵毅的解释,公司的实现盈利是这么来的:基于ofo的高频使用率,可将用户流量直接导流至广告商的线上或线下。
不过,ofo方面还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与芝麻信用合作的信用免押金政策。
信用免押金取消后,用户需额外购买95元“福利包”才可继续免押金骑行,或者直接缴纳199元押金。值得注意的是,95元福利包将直接冲入余额,且不可退回。
这个逻辑是不是不太对,一方面需要广大的用户量来维持自身的盈利水平,另一面却取消了信用免押金,这对用户量是有影响的,更何况,在摩拜以及小蓝、哈罗均取消押金的背景下。
对于上述行为,ofo方面有关负责人在回复《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公司已上线新一代信用积分体系,通过自有数据建立更加智能和完善的用户信用考评机制。
按照ofo方面推行的新的评分系统,其实也并没有免押金,这与芝麻信用分直接拥有免押金的优势,对用户的吸引力还是有所区别的,有用户在与记者交流时就反馈称,ofo虽然投放量巨大,但是损坏率也是巨大的,骑单车是为解决三公里之内的出行难题,可是扫码寻找好的自行车竟然能花费达半小时,这个节省时间的意义就已经不大了。
再来看看这个表述,ofo自建用户评分体系,这摆明了是要和之前的芝麻信用撇清关系,说白了是这么个意思,“根据信用分这个评定标准是好的,但是这个标准ofo要自己来定,不需要蚂蚁金服来提供。”从ofo的一系列举动中,与阿里决裂之心似乎更加坚定了。
ofo这么强硬,蚂蚁金服也不是吃素的,蚂蚁金服方面的回应称,合作伙伴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何使用信用能力,“我们非常尊重合作伙伴的商业决定,蚂蚁金服会持续看好共享单车行业。”
除了ofo,蚂蚁金服还有亲兄弟哈罗单车不离不弃。
6月1日,蚂蚁金服子公司上海云鑫以14.68亿美元估值,向哈罗单车增资20.6亿元。此次增资后,蚂蚁金服占股比例上升为36%,为哈罗单车第一大股东。而永安行的持股比例从10.2%降至8.9%。
控制投放量
6月19日,国内移动大数据平台Trustdata发布《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仍是共享单车用户的核心使用区域,用户规模占比达75%,三、四线城市用户规模较小占比仅有25%。
从上面的报告来看,共享单车仍聚焦在一、二线城市,而如何能在一、二线城市盈利才能决定公司整体的盈利情况。
不过,再从数量上盲目投放似乎开始不起作用了,“不到1年时间,进入北京市场的共享自行车企业达到了15家,也就是半年时间增长了235万辆。期间,已经逐步暴露出共享自行车无序竞争投放、乱停乱放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铁站、公交车站、交通枢纽、大型商圈等区域,出现车辆大量堆积和占道的现象,给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北京市交通委停车管理处副调研员胡海明说。
在上述背景下,2017年9月份,北京市下发通知,要求暂停共享自行车新增投放。“有企业因资金不足或经营不善,自动撤离北京市场,比如酷骑和一步单车。”胡海明表示,“北京市目前(共享单车)的量非常多,但是活跃度不到50%,我们看到有一半车在闲置,停着没人骑,造成大量的浪费。下一步我们采取减量调控,依据每月各共享自行车企业的车辆运行状况数据,责成相关企业收回长期闲置的冗余车辆和破损车辆。
按照活跃度50%的水平,以及控制投放量的规定来看,要想提高用户的使用率,似乎开始变难。而要盈利是基于用户的使用频率的,这直接传导至在能否盈利的问题上,似乎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海外困局
国内负担还没解决,国外的负担也不轻。
共享单车在国内火起来后,便马不停蹄地进军了海外,2016年年底,ofo率先在新加坡开展共享单车服务,随后摩拜、小蓝单车也纷纷出海。
事实上,在欧洲许多国家,共享单车已普遍存在于各大城市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品牌共享单车的“出海记”似乎并不顺利:法国巴黎市政府计划以“商业用途占用公共空间”的名义,对无桩共享单车运营商进行征税,并希望为这个日益火爆的市场设立管理框架。
不过,从优势来看,中国品牌的无桩共享单车模式在英国尚属首创。但是任意停放恐破坏市容、挤占公共空间,行人安全隐患升高和单车的偷盗损坏问题,也成为它们在英国受到质疑和担忧的主要来源。
有报道称,工党领导的剑桥市议会对此感到非常担忧,他们认为ofo等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已经很难阻挡。但是,这种随停模式,可能会带来麻烦,尤其是对行人和其他自行车使用者带来困扰。
或许是因为共享单车海外业务不顺,ofo开始寻找新业务,近日,记者从ofo内部获悉,戴威对内宣布其将直接领导ofo国内和国际化业务。行业人士认为,这或许与网传ofo在海外探索共享电动滑板车业务有关。
戴威在6月11日给ofo海外事业部全员发布的英文邮件中,宣布管理国内业务外,也将统领海外业务。
戴威称海外市场是ofo在中国市场之外的第二大增量市场。几天前,曾有媒体报道称ofo将在美国推出电动滑板车和电单车业务。据媒体报道,美国共享电动滑板车收费标准为1美元起用,每分钟收费15美分,平均每天每辆可收费24美元左右。共享电动滑板车在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或许成为戴威统管海外业务的另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