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派个4000元还要兴师动众,香港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点击关注橙新闻

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香港

图:香港政府网站截图

香港政府最近一直在做件大事,就是推行智慧城市,不过这个概念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香港特区政府早在2017年12月,就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勾勒出未来五年的发展大计。

这个蓝图看起来很宏伟,包括了方方面面,港府还进行了一项全面研究,就“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经济”等六个主要范畴提出短、中、长期发展建议。

图:香港政府网站截图

目的呢,就是将香港建设成为世界领先智慧城市,利用创新及科技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增强香港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

哇,听起来好牛逼的样子!

可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比如说,去年政府宣布派钱,向没有受惠于当年预算案“派糖“的人士补发4,000港元。终于有钱发了,于是广大市民等候一年,终于在最近开始接受申请。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图:星岛

这本来是欢天喜地的事情,但在看到申请方法后,橙子君现在就这个表情。

这次派钱大概有300万市民可以拿,然而政府只接受实体投递申请表格,申请者需要到网站或到指定地点索取,还要交齐3项证明文件,通过审查,收到申请结果通知后才正式拿到这4000块钱。

(这钱……不好赚啊)

然后呢,要处理300万份实体表格,首先要寻找安全可靠的储存空间,还要花费大量人手去输入资料,再逐一审核,所以,需要高达3.3亿港元的行政费用。

图:香港政府网站

在如今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港府这种老派的做法,让橙子君感到怀旧,像是穿越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据说,香港政府目前仍有逾1,300款大大小小的表格,仍然不能以电子方式递交,只能是市民人手投递。

这么说来,国内的个税APP,应该是给政府省下了一大笔钱……

别提“智慧城市”,房子都买不起

最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发布了最新报告《互联城市:亚太地区市民的意见》,橙子君一眼就看出来亮点,啧啧,其实甭提什么智慧城市,香港市民最关心的,还是房子!

——有63%的香港受访者认为,政府首要任务是提供可负担的居所!包括重建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和活化楼宇!

毕马威这个调查是2018年11月,访问香港、上海、首尔、墨尔本和新加坡的4,192名居民,探讨发展智慧城市中市民最重视的领域,以及他们预期城市更加“智能化”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51%的受访居民认为,创造一个拥有完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良好生活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排名第一;49%的受访者认为提供和改善居民医疗保健服务是关键,排名第二;看重交通出行的则排行第三。

左起:杨全盛、毕马威环球基建服务亚太区主管兼中国基建行业联席主管Julian Vella

除了居民住房之外,支援企业家措施方面,多达77%香港受访者表示,发展智慧城市的关键是改善获取资金的途径,为创业者或研发活动提供更多优惠措施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关键优势。

看了上面政府派个钱都费那么老大功夫,橙子君觉得,政府是不是可以自己先把各项工作改进一下电子化程度,不论是对内的政策还是对外签证,都追求高效便捷,才好谈让科技走进生活。

毕竟现在大部分市民早已习惯在网上申请信用卡、交易股票、买买买……

不过,香港政府近年逐步推出“一站通”、“医健通”等电子系统,的确是一大进步,但相比起其他地区而言仍然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小题:本地市场的诸多挑战

过去几年当中,香港智慧城市发展不够快的问题在哪?原来,开放数据是拓展智慧城市的重要根基,但香港一直被批数据开放不够。

智慧城市联盟主席杨全盛则指出,虽然政府近年发表《智慧城市蓝图》,最近又提出开放政府数据时间表,但私人市场仍不愿意开放数据。事关不少企业都担心开放数据会衍生出责任问题,比如资料不准确引致市民不满。

比如,运输署去年推出“香港出行易”APP,可惜里面还没包括巴士公司的实时资讯。(这种APP谁要用啊!)

有来自英国的实时交通资讯平台表示,本地开放交通数据落后,香港市场难做。他们与电车公司及港铁合作,取得实时到站时间、车务状况等资料,但巴士、绿色小巴等交通数据仍不齐全。

图:大公报

看来,香港在智慧城市这条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阔别三年,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2.0归来!》

《暗访 | 在香港药店用普通话买药,竟然全买到山寨货!》

《曾志伟日本出车祸撞上香港警察高层!“琛哥”这个麻烦怎么破?》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香港的“公务员”为啥那么抢手?》

更多香港新鲜资讯,尽在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