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30 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

有三个朋友都创业:一个是卖家电、一个卖房子、一个做移民。都来请你做合伙人,你选哪个?

或者有三家公司:一个做区块链、一个做教育培训、一个做创业服务,都请你来做总经理,你选哪个?

我再举两个例子,陈轩毕业后去企业做销售管理。做了两年后,有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做旅游,一个是去做营销咨询。我该怎么选?

还有我本科毕业时拿到五个offer:一个同仁堂做销管、一个招商局管中小企业联合会、一个联邦快递做财务助理、一个是亚都做管理培训生。我该怎么选?

亚马逊的光头贝佐斯说过:你的选择,定义了你自己!

但对于纠结的你来说:到底该怎么选呢?

(一)

说说上面三位创业的朋友的现状吧:

卖家电的,现在家里一堆家电。对国际各品牌如数家珍:什么索尼的电视、博世的冰箱、松下的牙刷… …

但每天抓生产、抓销售、抓管理,忙忙叨叨既没工夫陪孩子,也没精力照顾老人,都甩给老婆,虽然混了十多年,贵为高管,总觉得钱不够用,见了渠道还得装孙子。

卖房子的呢?有7套房子了,老婆变成喜欢瑜伽的包租婆。去他家的无敌海景房,喝点汾酒,谈玄论道,确实很享受。现在每套房子都涨了十几倍。现在做做理财,做做投资,已经不怎么出来做事了!

做移民的大哥,是北上深高端会所的常客,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自称“贩卖高端人口的高端人口贩子”。喜欢红酒洋妞、喜欢撸串滑雪、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无所不通,智商情商已经修炼到了化境。

他的朋友圈,大都是晒图,今天和肯尼亚总统打猎,明天去塞班陪玩。闭环已经做成,一年卖掉几十个人,剩下的就是闲云野鹤、享受生活

三个朋友选了三个不同的商业,其实选择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品质。而商业选择的本质,其实是金融模式的选择!

(二)

一切商业模式的本质,其实都是金融模式。而金融模式最核心的,其实是你的现金流撬动能力。说白了,通过你的产品,你能把多少钱套进来?去年京东的营收是3623亿,全年净利润50亿。所以刘强东牛嘛!

资本的底线是保值增值。它对现金流是充满病态的渴求。一家公司每年营业收入100亿,利润-10亿;另一家公司营业收入500万,利润100万,你觉的,资本对哪家公司更感兴趣?

资本不怕你要钱,但你要让他看到希望。你不能靠资本本身去生存和扩张。前者是内生增值,后者是外延拓展。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你要借用资本来创建和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商业之井打出来了水,就躺下来歇歇脚,雇佣一帮脚夫,疯狂搂钱。这时候,你才是资本眼里的上帝。随便你怎么怼他。

去年有家风投老总放出话来:“创业公司年营收增长达不到100%,他连看都不看的”,很多人听着别扭,其实很有道理。

有了喷薄昂扬的现金流,公司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创业公司的财报都没法看,所以用PS还是好用的。“流水才是钱,其他都不算”。你看京东的利润率才1.3%,但挡不住老百姓的钱使劲往京东冲啊。

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你连现金流都没有,凭什么估值?如果没有增长,风投靠什么赚钱?

很多人对“风口”嗤之以鼻,认为太没有立场。其实风口意味着蓝海和颠覆,意味着在既得利益的格局下,找到了撬动现金流的机会。所以即使摩拜和OFO亏成这样,也没人能否认其商业本身的价值。

2009年,帮泰山在线做全套商业策略、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当时李总说:「我们没有竞争对手!我们没有对标企业!我们要颠覆整个行业」。9年过去了,印象和冲击依然很深。

回到创业的选择上,卖家电能撬动多少现金流?一个家电就几百几千,一个房子多少钱?一年别多卖,在北上深卖掉200套房子,流水比80%的上市公司都高。

所以链家厉害嘛!最近除了推贝壳网花钱花的不要不要的,还要顺带手100亿,把北京盈科中心的房子收了。财大气粗!不得不点赞!

所以创业要找能最大程度撬动现金流的项目,这才是正道!

(三)

那什么样的创业才能搞到最多的现金流呢?或者说如何构建商业模式才能抓到最多的现金呢?

A:撬动现金流,最强大的要素是技术!

苹果2017年卖了2292亿美金。谁不眼馋?但有几个人能学得了苹果的技术?

技术是商业最大的竞争力。也是对销售费用最大的对冲。

没有技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槛。只能玩运营。早年还有山寨苹果专卖店的,但有意义吗?

把自己整形整成乔布斯也没用。苹果真正的护城河在技术。

比如随拍的创始人周杰凌,没做过什么广告,就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放了产品的思路和创意,就被全世界的经销商轮番邀请和骚扰。轻轻松松卖掉了几千万。

B:撬动现金流,第二强大的要素是产品利润

卖饮料,我们团队卖了700万罐。但远远比不上兄弟团队卖掉200套别墅。孰难孰易?

大家看清楚,不是利润率,而是真真切切的利润额。实业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都是11%,既然都差不多,为什么不卖贵的呢?

流量越来越稀缺,竞争越来越加剧,产业格局日趋稳定。留给创业者的时间和资源越来越少。但好处是:老百姓越来越有钱、追求越来越审美化、个性化和体验化。所以还是要大胆地卖贵的东西。

人生就是出来卖的,卖的东西一定要选好!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能卖钻石就不要卖衣服,能卖房子就不要卖钻石。

咱们要卖一个、顶一个、赚一个!

C:撬动现金流,链条越短、离钱越近越好

新加坡物流公司开始甩卖OFO自行车。我当时感慨:实业的链条太长,即使策略正确,但价值链上每个环节在初期都是失控的。你所谓的正确的策略都被扭曲和衰减掉了。

2013年一堆创业者去做P2P,为什么?融资成本12%,放贷收益42%,没有任何物流库存,只要做好风控、搞个平台、找几个做运营不就行了?

钱进钱出赚到钱!多清爽。去年比特币,让几个哥们顿时身价暴涨。之前有哥们昨天还吃沙县小吃,第二天ICO发币回款了130亿,刨除运气,离钱近、链条短才是最大的优势嘛!

中国企业为什么喜欢“做大做强”?为什么喜欢成立“集团公司”?这里面的逻辑是:“用钱赚钱最轻松最简单!”。大公司或者集团公司就是一个壳,有了这个壳,企业老总就可以很方便地融到低成本的现金,然后呢?在集团内部重新分配这笔资金。

说到底,还是现金流游戏。

金立董事长刘立荣,在金立手机现金流极度紧张时,2017年12.18亿(几乎是金立全年净利润)购入南粤银行9.3%的股份、半年内升值40%;2014年斥资7.1亿前海拿地,又购入微众银行3%股份;又投资12亿建造金立大厦(现在价值20亿)。

三年涨了三倍呀,同志们!

现在实业的玩法,都是用实业做现金流,用金融实现资产增值!手机的链条太长,需要不计血本地砸开市场。要不然没戏!所以俞雷的套路是对的。

D:撬动现金流,预付费、粘性强是关键

教育培训也是和现金流做朋友的玩法。学生黏性强,报了名,至少要学一两年吧。而且每次都是预付费。多好,杜邦公式中的OTHER’S MONEY!

创业服务赚得是挖金矿的人的钱。离欲望很近,而且商业模式足够轻盈。不仅仅是预付费,而且以投资的概念对冲掉高昂价格敏感。你看牛文文总,短短5年多时间就上了创业板,一年做到了2个多亿的营收。

总之,把创业当金融来看,很多事情就云开日出,朗朗清清。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