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企签署肯尼亚地热能电厂工程总包(EPC)合同。随着肯尼亚干旱状况的持续(水电发电量下降),以及该国对地热能项目的投入,目前,地热能发电已成其最大的发电来源,占该国总发电量的近46%。
4月8日,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新加坡子公司开山可再生能源(KRED)与肯尼亚公司Sosian Menengai Geothermal Power Limited(SMGPL),签署了肯尼亚门南盖伊火35MW地热发电厂的采购与施工(EPC)工程合同,以及运营和维护协议两份合同。合同金额为别为6500万美元(约合4.37亿人民币)和1805万美元。
上述项目位于肯尼亚裂谷省首府纳库鲁北部的门南盖伊,该地拥有门南盖伊火山(Menengai Crater),该火山是肯尼亚第一大、非洲第二大破火山口(火山口的一种)。因此,该地蕴藏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门南盖伊火山(来源:谷歌地图)
据开山可再生能源所签合同,其需负责地热发电厂设备的设计、工程、采购、施工、安装、启动、测试与融资业务,并培训雇主员工运行发电厂,并需对项目进行长达14年的运维。
地热能发电在肯尼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肯尼亚国家统计局(KNBS)数据显示,2017年,地热能发电首次成为该国第一大发电来源,占据肯尼亚总发电量的45.9%。
而另一方面,因为肯尼亚持续的干旱状况,此前该国最大的发电来源,水电的地位逐年下降。2017年,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9.9%,贡献了总发电量的26.8%。
地热发电(绿色部分)在肯尼亚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制图:Think GeoEnergy)
根据KNBS数据,2017年,肯尼亚总发电量总比增长3%至10.36万Gwh,而地热能发电量则同比增长6.1%。但是,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目前,该国的电力普及率为75%,这表明,仍有四分之一的肯尼亚人民无电可用。
2018年12月,肯尼亚政府启动了肯尼亚国家电气化战略(KNES),计划在2022年前,让全部肯尼亚人民能够用上电。除该国电网扩张计划外,该战略还强调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在离网、微网解决方案和分布式光伏系统,为偏远地区居民和商业活动提供电力。
全民电力普及,是肯尼亚政府“The Big 4”战略和肯尼亚愿景2030的关键要求,该国发展制造业、提升卫生和教育水平等目标,都有赖于充足、可负担和可靠的电力供应。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地热能,被委以重任。
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因此都拥有较大的地热能开发潜能,是目前非洲大陆上唯二积极开发地热能的国家。
在开发方面,肯尼亚要远远领先于邻居埃塞。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2007年至2017年十年间,肯尼亚地热发电装机量累计为672.9MW,远高于埃塞的7.3MW。
但肯尼亚国家能源部首席秘书Joseph Njoroge在2019年3月曾表示,肯尼亚1万MW的地热资源中,目前只有约600MW已开发。肯尼亚的地热能仍然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本次开山可再生能源签署的项目,隶属于肯尼亚政府全资拥有的肯尼亚地热开发公司(GDC)的门南盖伊地热项目。据GDC官网介绍,该项目主要由非洲开发银行(AfDB)出资,分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计划产能为100MW,预计于2027年全部完工,整个项目的产能预计可达1600MW。
项目一期工程曾于2011年2月开工。在一定延迟后,其与3家独立发电厂(IPPs)签署了电厂协议。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了160MW的产能。
门南盖伊地热项目的钻机(来源:GDC官网)
SMGPL为GDC授权的门南盖伊地热项目3个35MW发电厂的开发商,目前隶属于肯尼亚钢铁综合巨头Devki集团。
而本次开山可再生能源签署的EPC合同,即为SMGPL三个发电厂中的一个。据开山股份上述公告,SMGPL已与肯尼亚国家电力公司(KPLC)签署了购电协议(PPA)。
此前,2018年6月,SMGPL曾分别与中国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机械设备工程(CMEC)、韩国西方电力分别签署了另一项35MW电厂的EPC合同和25年的运维合同。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签署35MW门南盖伊地热发电厂EPC合同(来源:国机集团官网)
近年,中国企业努力在非洲地热能开发中占据一定位置,以争取工程总包、设备供应合同为主,其实,其他国家也早已进入肯尼亚这个非洲的地热能开发潜力最大的市场。
在肯尼亚地热能的发展在门南盖伊地热项目中,GDC授权了三家私营发电公司在当地进行电厂开发。除肯尼亚本土的SMGPL外,另外两家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分别为美国Ormat Technnologies,和澳大利亚的Quantum Power。
而资助GDC进行地热能开发或为GDC提供技术、培训支持的,除了非洲本土的肯尼亚政府、非洲开发银行,还有法国开发署(AFD)、欧洲投资银行(EIB)、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等。(文/谢雯雯 责编/刘冰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