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剑桥大学建筑系主任弗朗索瓦一行参观我馆:这里每一块砖都充满历史沉重感

3月25日上午,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主任François Penz(弗朗索瓦·彭茨)教授,计算机专家Sebastian Luetgert(塞巴斯蒂安),以及来自曼彻斯特博物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几位学者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鲁安东教授陪同下,来到我馆。张建军馆长接待了他们,并带大家参观了我馆雕塑广场及《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弗朗索瓦教授直言,纪念馆的每一块砖都很有质感,充满历史的沉重感。他还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天的参观非常触动我内心,希望战争不再重演。”

张建军馆长(前排中)向弗朗索瓦·彭茨教授(右二)一行介绍纪念馆

01

"每一个雕塑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弗朗索瓦教授一行此次来南京,是参加剑桥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的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影像博物馆空间”研讨会,活动间隙前来参观纪念馆。

张建军馆长向弗朗索瓦教授等学者介绍了纪念馆的建筑。他说,现有纪念馆东西两侧,包括扩建后的纪念馆、“万人坑”遗址以及和平公园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设计,突出遗址主题,以墙、伤痕、死亡之庭、祭奠庭院、烛之路等为建筑元素表现特定的场所精神。

他带大家参观了雕塑广场,“这里的每一件雕塑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走到一位母亲临死前给孩子喂最后一口奶的雕塑前,张建军馆长介绍说,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家的悲惨遭遇:“旁边坐着哭泣的小男孩就是常志强,他的母亲倒在血泊里,身旁的小婴儿还在吮吸妈妈的奶,等红十字会人员来收尸时,看见母亲和孩子已经冻在了一起。”

在走到孤儿寡母在日军飞机轰炸声中逃难的雕塑前,张建军馆长介绍,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吴秀兰和她的两个女儿逃难的场景:“1937年8月16日中午,三架日军飞机在中华门一带上空轰炸。当时,吴秀兰领着两个女儿走在秦淮河边,两个女儿不幸被炸死,她本人左腿被炸断,右腿被炸伤。”

随后,张建军馆长带大家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期间,他特地带大家看了吴秀兰的铜板脚印。

02

“这里每一块砖都充满历史沉重感”

弗朗索瓦教授表示,他此前曾多次来到南京,但此次是第一次参观纪念馆。他说,2002年曾读过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书《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从中第一次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历史。

参观结束后,他坦言,“我很震惊,尤其看到雕塑广场的雕塑,每一尊雕塑都呈现了当年人们受难的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还说,在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时,看到幸存者照片墙上熄灭的灯,让他感觉“有一种历史的紧迫感”。

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主任François Penz(弗朗索瓦·彭茨)教授

学者们用手触摸雕塑

作为建筑领域的专家,弗朗索瓦称,“纪念馆的每一块砖都很有质感。”他说,“纪念馆的建筑在光线强烈对比中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那些历史照片、中外人士日记、幸存者证言等最直接的原始资料比那些渲染情感的形容词令我更有触感。”

临行前,弗朗索瓦教授在我馆留言簿上留言:“今天的参观非常触动我内心,希望战争不再重演。”

03

“为‘家乡人’拉贝救助中国难民而骄傲”

25日上午到访的6名外国学者中,有3人来自德国,是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的“家乡人”,还有3人分别来自希腊、马来西亚和法国。

德国人、计算机专家塞巴斯蒂安坦言:“作为德国人,参观纪念馆前,我甚至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拉贝先生曾经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了救助中国难民,做出了这么大努力。我在参观到有关拉贝先生的版块,感到非常亲切,也为我们国家的人能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力量感到骄傲。”

塞巴斯蒂安先生全程拄着拐杖,坚持走完参观全程。据了解,他几周前遭遇车祸,腿伤还未痊愈,但他表示,“这次参观很有意义,再困难也要坚持走完!”

剑桥大学计算机专家Sebastian Luetgert(塞巴斯蒂安)

同来自德国的女研究员Janina Schupp(詹尼娜·舒普)1987年出生,剑桥大学博士。她表示,德国人约翰·拉贝在战争期间帮助中国人的义举令人感动,期待未来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作为国际和平志愿者,加入到纪念馆的对外服务中,为这段历史的传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德国研究员Janina Schupp(詹尼娜·舒普)

历史深沉而厚重

让人悲愤,也使人清醒

期待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纪念馆走走看看

近距离“触摸”这段历史

校审 | 李凌 赵伊汉

编辑 | 俞月花 刘思宇(翻译)

摄影 | 蔡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