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4天成交7.8亿元!广州艺博会“吸金”秘诀在哪?

为期4天的第24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简称:广州艺博会)12月2日闭幕,在过去的这个周末,琶洲的艺博会展馆成了市民游客热衷的“打卡点”。交易额与观展人气等量齐升,共同构成了本届广州艺博会的独特风景:全程吸引了约28万各界艺术收藏者、爱好者进场,近2万件优秀艺术品及多场主题文化艺术活动异彩纷呈。

作为广州文交会板块中重要的文化项目,广州艺博会被誉为中国艺术市场的“风向标”,本届广州艺博会总成交额约7.8亿元,为艺术市场回温注入有力“强心剂”的同时,也见证文化名城广州孕育文化艺术展会品牌的创新之路。

现场交易火爆 艺术市场回温明显

广州艺博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4届,近两年在广州文交会期间举办,对外展示广州乃至大湾区文化艺术产业最新发展成果,积极塑造湾区人文艺术品牌。本届艺博会以“多元艺术,彩绘生活”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50家艺术机构。俄罗斯主题馆、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时尚非遗等多个主题展区及十二大主题单元,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活力。

开幕首日,广州艺博会交易额就达1.5亿元,这给国内艺术交易市场回温释放出强烈信号。亮眼的交易数据背后也可一窥中国文化艺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浓厚的艺术氛围、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不期而遇的艺术家,这三者构成了广州艺博会给大众的“印象标签“。艺术经典历久弥新,展会通道中许鸿飞的名作“肥女”吸引了俄罗斯青年伊万在雕塑前久久凝视。不远处的俄罗斯主题馆内人气高涨,多位俄罗斯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汇聚其中。展会最后两天,16幅俄罗斯艺术家作品以100多万元的高价被藏家购买。

第二次参加广州艺博会的王凡飞在本届艺博会总销售量达200多万元,两幅大画分别以50万元、60万元的高价被藏家预订,另有数十张作品被成功收藏。

来自法国的艺术家landreau是首次来广州艺博会参展,还特别带上儿子女儿同来广州,他惊叹于广州艺博会观众的艺术素养之高,在艺博会售出的两幅作品分别以3.6万元成交。数天的广州之行,landreau和家人对这座城市“一见钟情”。据悉,多个艺术机构与多位艺术家已在艺博会现场接到了第二年全年的艺术创作订单。

培育多元化发展土壤 学术性为“造星运动”注入动力

一间间布置精致的展厅里,艺术品触手可及,人们相谈甚欢。走进广州艺博会就会发现,这里仿佛一个文化艺术“大客厅”,对艺术家而言,更像一场以艺会友的聚会。与广州艺博会结缘六年的胡明德深有体会:“艺术家要适应市场,但不可急于求成,要敢于尝试。”

在艺博会上收获大量粉丝的胡明德此次带来5米长的新作《雨润青山倚云开》,描摹雁荡山胜景,清新而灵动。“我只画我见过的景致。”胡明德说,因此每年他都有数月时间游历世界各地写生创作,在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设立个人工作室,并通过在国外办个人画展积累知名度。

“带到这里的,一定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作品。”身为广州画院特聘画家,长期埋头创作教学并坚持学术探索,参与艺博会也可视为胡明德走出书斋,拥抱行业市场、向公众推介的艺术尝试。

在艺术家IP打造的过程中,广州艺博会呈现的多元化探索使这场“造星运动”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艺术家的与时俱进也成了艺博会给予的“养分”。随着艺术朝多元化发展,藏家的眼光不断提升,艺术家必须精进技艺、扩展视野,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文化帮扶也是本届艺博会的新方向。四川大凉山的绿陶非遗省级传承人王继兰第一次到广州参展。走出大山后又回到故乡继承传统工艺,她带来的40多斤绿陶茶具古朴而别具一格,在展位上引来了不少广州市民的垂询,第一天就顺利卖出四套。此前也参加过多个展会的王继兰非常看重广州艺博会的平台,有机会对接广东的合作资源,拓展绿陶非遗的市场化、产业化空间。

美育氛围弘扬传统文化 文旅与艺术要素跨界流动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艺术与文化风景,作为城市艺术发展助推器的广州艺博会,探索推动城市美学的复兴与发展。艺博会一系列配套活动颇具新意,市民参与感更高。其中,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潘深亮、上海文史馆馆员单国霖等专家对馆内展品做现场导览,详细深入的艺术知识讲解,将艺术普及和美学教育融汇一体。

“艺术互动”是本届艺博会的一大看点,“广州好”公共艺术大型装置现场,市民挥笔而就的场景格外引人注目。以木棉花点缀的“广州好”展厅近100平方米的多维创作空间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创作热情,让观众随意涂鸦的签名墙上,一笔一画填满彩色心声。主办方表示,“让艺术沐浴市民”是策划“广州好”公共艺术主题展的主要目的之一。这件作品还将在艺博会闭幕后在其他公共空间衍生,续写“广州好”的故事。

“这是我参加展会以来所见到的人流最密集的一次,虽然人很多,但他们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驻足停留在画前仔细欣赏,就连小孩子都看得很入迷。只要是喜欢艺术的我都会很耐心地给他们解答,为他们讲解我很开心。”厦门大学油画教授唐绍云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博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文旅、艺术跨界的成功蝶变,展会期间多项活动所引流的人数几乎达到历届之最,间接推动国内100多个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线上搭建交流对接平台,促进艺术品等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与开发,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力求打造可满足藏家、艺术家需要的服务体系。广州艺博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创新升级,并以此提升广州文化艺术的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参展商则用“投票”的方式表达认同。据悉,明年春季广州艺博会展位已经被预订1/3。

对话广州艺博会总监彭文斌

广州何以引领南中国艺术品交易风向

“广州艺博会的举办日期在年底,可说是收官之作。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下,看到艺术家们带着整个市场低迷的忧虑,参加艺博会两天下来,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广州艺博会总监彭文斌欣喜地说。

第24届秋季广州艺博会7.8亿元成交额的“成绩单”一出,业界纷纷视作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回温的重要信号。广州何以逆势发力,在艺术品交易、文化艺术消费市场上独领风骚?应该说,艺术平台品牌的塑造积十年之功。昨天,南方日报记者对话广州艺博会总监彭文斌,解析广州艺博会“吸金”秘诀。

南方日报:艺术品交易是广州艺博会在全球艺博会里最大的竞争优势,今年提出“六位一体”的服务水平提升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彭文斌:来参加艺博会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最关注的第一位是成交。包括专业经纪人团队展售、著名艺评家评论、现场拍卖、线上线下立体秀、艺术学术体系与市场体系定位等六个方面的服务体系正是是广州艺博会“艺术红点营销”的六脉神剑。

广州艺博会要从过去的“销售展位”转变为“销售服务”,首先要把人吸引过来,既聚焦高净值、精准定位艺术品消费人群,全球艺术机构、商协会等人士;同时满足大众艺术普及需求。艺博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美学教育,很多市民携家带口来看展,小朋友们其实就是未来的艺术品收藏消费人群。我们这次把十万张惠民票的一部分派发到中小学校,推出名家导览的活动,做好艺术普及的工作。

南方日报:广州艺博会推行艺术普惠的力度逐年加大,今年现场还推出了当代艺术品拍卖活动,部分艺术品是无底价拍卖,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彭文斌: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要打造一个“老百姓买得起”的艺博会。这次拍卖的艺术品挑选出来以后,我们跟艺术家谈好,低价起拍或无底价起拍的方式,推广这些艺术惠民的作品,它的价格相对来说更加亲民,通过拍卖让大众参与艺术品交易。

南方日报:广州艺博会近年朝国际化方向迈进,在海外推广和参展商比例方面如何布局?

彭文斌:我们做一个广州本土的文化展会品牌,广州艺博会的国际化路径是我们这10年一直坚持的方向。每年艺博会国外参展商的比例都会保持在30%,像我每年都会带着团队在全球的十几个国家进行境外的艺术交流。

广州艺博会在全球的艺博会里一直以来都是交易量最高的,我们把控艺术的学术品质也让参展艺术机构、艺术家产生比较大的收益,像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艺术家,他们愿意跟着艺博会成长,所以我们的回头率达到70%,每年有一半的展商是主动报名参展的。

南方日报:艺博会融入广州文交会以后,近两年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提升?

彭文斌:其实,文化艺术必须要抱团发展。加入文交会,各个板块的大型项目、文化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是最大红利。通过各项资源对接有效提升人气和影响力,对展会品质乃至最终的交易收益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艺术市场环境,为艺术多元跨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刘丹颖

责编: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