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长信传媒新加坡上市,影视+演艺双核驱动下的出海新势力

沉寂许久的影视创投市场再迎好消息,今日,长信传媒于新加坡申请IPO成功,在新交所正式上市。据其招股书显示,长信以每股0.66新币的价格,计划发售2170万股,其中私下配售部分是1870万股,公共发售部分为300万股。



这家由国内知名编剧、导演、监制郭靖宇创办的影视传媒公司于2018年成立后,陆续产生了一系列高影响力内容作品,在剧集赛道逐渐为人熟知,并在新加坡开设了子公司。


尤其在今年,《最美的乡村》、《最美逆行者》等扶贫、抗疫题材作品在主旋律市场表现优异,以《小娘惹》为代表的年代传奇作品更是成为了中新马三地跨国协作、内容出海的排头兵。


且观察其招股书后娱乐资本论发现,除了影视业务,长信传媒在线下演出市场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自去年起长信开始涉足演唱会领域,并成功举办了李荣浩“年少有为”世界巡演,并成为了周杰伦在中国(不包括港澳)、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的演唱会巡演总统筹。


综合来看,长信传媒在影视和线下演艺市场互相补足的双核打法,在内容出海上的开拓与深耕,是其业务稳健增长并于新加坡成功上市的关键。


影视、演艺双核驱动,

两条腿走路的长信传媒


观察招股书,长信传媒的财务数据呈现出一种健康的增长态势,自2019年起,公司展现良好的盈利能力,总收入为660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3亿),毛利为1881.6万新元(约合人民币9408万)。而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颇为严重的2020年,尽管其上半年收入相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其毛利为1955.8万新元(约合人民币9779万),同比增长超过64%。



这样增长迅速的财务数据,也和长信传媒的双核体系息息相关。此前郭靖宇在接受小娱采访时曾表示:“不敢再把长信继续定义为剧集公司,因为我们公司确实两条腿走路,一个是演唱会,一个是剧集,互相之间产生了非常好的互相补贴。”


本次公布的招股书信息也很好佐证了这一观点,尽管当前不少从业者对长信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影视剧制作公司,可事实上,今年其线下演艺业务已然为长信贡献了良好的现金流。


据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长信传媒的演唱会制作业务为公司带来了1478万新元(约合人民币7390万)的收入,在上半年收入中占比近40%,相较2019年涨势迅猛,已然成为了长信的另一条供血“大动脉”。



观察长信股东结构可以发现,其三位创始人中有两位都具备线下演艺领域的经验,这样的企业基因也是其自2019年切入线下演艺市场,便能够迅速占据份额的关键。


长信传媒的创始股东杨峻荣,本身就是杰威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同时,长信在新加坡打造的演唱会团队也拥有20年承办演唱会的经验。正是因此,长信拿下周杰伦在新马澳等地的演唱会制作权益也变得顺理成章。


借助承办周杰伦演唱会积累的经验,包含李荣浩在内的一众计划前往海外地区举办演唱会的艺人,纷纷向长信抛来了橄榄枝,也形成了一种在演艺领域的良性循环。


据悉,当前长信传媒的演艺业务根据地以国内为主,从剧院到体育馆、体育场、实景演出均有涉猎,也会参与国内部分演唱会的投资,并与国内各大经纪公司、保利演艺集团、中国对外演艺集团、爱奇艺等合作方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即使是在疫情对线下演艺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的今年,长信也在疫情好转后与爱奇艺《尖叫之夜》演唱会展开合作,并完成了《灵魂摆渡之永生》音乐剧的国内巡演,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高度认可,售票情况良好,基本处于“秒空”状态。



而明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疫情的平复和演艺行业的全面恢复,增长强劲的线下演唱会市场也有助于长信传媒在演艺领域的业绩进一步走高。


新加坡上市背后:长信的内容出海路


在另一条影视制作业务线上,长信也始终保持着稳定的收益,并在近两年不断实现向海外多个国家输送中国的优质内容IP,举起了“文化走出去”的旗帜。


自成立以来,长信制作团队便被业内视为收视率的保障,也在国内有着广泛的观众盘。郭靖宇更是凭借着多年的内容制作经验,在业内有着“传奇剧王”之称,只要是经他手编剧、导演的作品,没有不叫座的。


仅是今年一年,他参与的《绝代双骄》、《大侠霍元甲》、《最美的乡村》、《小娘惹》、《最美逆行者》等各个类型的项目均获得了高热度,也在剧集领域产生了强影响力。


这些作品也是近两年长信传媒在武侠剧、传奇剧、主旋律赛道深耕的代表,除此之外,长信也制作出品了古装偶像剧集《天舞纪》,在青春领域进行了尝试,进一步托宽其内容赛道。



在不断产出优质作品的基础上,长信展开了内容出海的步伐。在去年亚洲最大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ATF亚洲电视论坛与市场上,长信传媒拥有一个独立展台,并作为除主办方外最大的参展商,带着“南洋三部曲”和“武侠风系列”参与。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也和长信长年来布局内容出海领域,并在新加坡本地成立内容制作公司的长线出海策略相关。以长信计划打造的“南洋三部曲”为例,这三个项目都聚焦在新加坡的华人故事,第一部《小娘惹》翻拍自新加坡经典同名作品,后两部均为原创故事。


如今,《小娘惹》已经成功返销新加坡,长信也长期在新加坡承接内容定制项目,其旗下的热门悬疑IP《灵魂摆渡》已经完成了出海版《灵魂摆渡·南洋传说》的拍摄,是爱奇艺海外站面向新马地区用户定制的内容,目前正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



值得关注的是,长信的出海也并不局限在作品本身,为了更好展现出南洋风情,长信曾在马来西亚耗资655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275万)打造了一条占地6英亩的南洋街,不仅供长信自己拍摄,也向一众海外制作公司出租。


“内容出海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仅是成品做文化交流,我们拍摄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交流。”此前在采访中,郭靖宇曾如此告诉我们。据悉,未来长信在南洋的艺人布局,线下演出市场,选秀布局和艺术教育领域的相关探索会以组合拳的模式多头并进。


当前,长信在新加坡的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1.4%增长至2020年上半年的78.5%,显然,海外市场在长信的业务布局中占据的位置正愈发关键,这也是长信选择在新加坡上市的重要原因。在新加坡本地主营业务的比重增加、当地较为稳定长期增长的金融市场环境和中新建交3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的影响因素,都综合促成了这次长信在新交所上市。



未来,随着长信在海外业务布局的多元化结合,这家新锐的出海势力也有望成为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代表。


发力互动剧、微剧,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长信的创新与可持续生态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长信的影视制作业务还是线下演艺业务都处于泛文娱生态之中,也受整个行业的种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可经历了2018到2020这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颇大的三年,长信传媒依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财务能力,也验证了这家公司的长期可持续理念。


观察其影视制作条线可以发现,长信传媒始终秉持着“内容为本”的创作理念。即使是在影视行业泡沫化严重的数年,郭靖宇团队也没有进行诸如“大IP+流量演员”等风口上的类型尝试,也并未在资本市场盲目扩大投融资。


相反,无论是在网剧初兴起时代进行《灵魂摆渡》这样的高投资网剧试水,还是在近两年专注主旋律题材打造了《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等高口碑作品,都反映了长信紧跟时代,在作品类型、创作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据其招股书显示,长信传媒当前也在更多新内容赛道发力。过去两年,除了传统剧集,其在主旋律、生活题材的网络电影领域也打造出了系列优质作品,其中的《我来自北京》系列更是已经成为了长信传媒的创新型网络电影IP。而今年其内容IP《灵魂摆渡》和线下演艺结合诞生的音乐剧作品在市场的大受成功,同样也验证了影视与演艺结合的可能性。


同时,据小娱了解,长信传媒也在互动剧、微剧等赛道进行多元化尝试。今年年底,长信传媒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微短剧开发,进行10分钟以内的微剧的批量创作,互动剧的剧本也正在开发过程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用户对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互动化消费习惯逐渐普及,这样新型的内容产品有助于长信传媒抢占新型赛道,占据用户内容消费的心智高地。


更重要的是,郭靖宇此前曾在采访中透露,新型产品创作的过程同样也是长信传媒进行人才挖掘、培育的过程:“在短剧制作中表现优秀的,我回头就让他拍网络电影,网络电影也表现优秀,可以直接拍电影。如果是故事讲得清楚,情节安排紧凑的,也可以在付费网剧上做TO C尝试。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


可见,借助新型产品,长信传媒也有望源源不断为公司内部的创作团队输送新生力量,积攒人才储备,这样的人才队伍培养,也是长信构筑长期主义发展,保持可持续生态的重要举措。


综合来看,长信传媒在新加坡的上市是其业务布局、出海战略和经营理念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也给当前“寒冬”中的影视行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尽管当前市场外部大环境不免对影视公司造成影响,但市场尊重高质量的作品和内容,长信这样秉持“以内容为王”的公司,仍然可以做到逆势而为,在创投市场展现更多的文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