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7日,三年前班长在新加坡提了个问题,也是自己的记者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个瞬间。
2015年的今天,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习马会”,我有幸全程参加了报道,并在会后马英九先生的记者会上提了个后来被全世界媒体广泛转载报道的问题。
因为这个记者会是全球直播,而美联社拍摄的那张我提问的照片又被很多国际媒体选登,连《参考消息》用的也是这张照片,那段时间,班长还真的红了一阵子!如今三年过去,班长想跟大家分享这场记者会背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半个位置、一个话筒、两个问题、三生情义。
1
半个位置
首先,为什么是半个位置?如果大家看过直播,可能会注意到在时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那场记者会,我是和一位年长的资深记者同坐一张椅子的。600多名记者参加记者会,现场只有不到100张椅子,我有幸抢到了第一排中间的最有利提问的位置。
而记者会快开始前,站在旁边无从落脚的台湾TVBS电视台执行副总经理杨盛昱先生挤到我旁边。他也是一位资深的记者,见证过1993年的汪辜会谈,这一次是搭马英九的专机到新加坡再次见证历史的。我看到新闻前辈过来,赶紧起身让座:“杨总,您坐我这里好了,我站着就好。”杨先生说,这么重要的时刻你占到这么好的位置,我怎么好意思坐,咱俩各坐半拉屁股吧。于是两个大老爷们就这样一人坐半个位置坐了一场记者会。
我还开玩笑说,张主任应该点咱俩提问啊,你看,我们俩坐的这姿势,不就是当前两岸关系最好的写照吗?同坐一张椅子,谁突然站起来那个椅子就会失去平衡,就像两岸必须要有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
而两岸记者可以这样挤在一张椅子上,不也正是这三十年来两岸新闻交流累积的信任吗?就像两岸领导人能在新加坡会面水到渠成一样。
张志军主任的记者会后,紧接着就是马英九先生的记者会。这时,杨先生才在我旁边有了座位。而我能在马英九记者会上被点到提问,和这半个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在记者会主持人说“下面我们把提问机会给一位大陆记者的时候”,我旁边的杨先生很明显地看着主持人、很大动作地用手指了指我。主持人是马英九办公室的发言人,杨先生作为台湾资深媒体前辈,就是受马英九之邀和他一起搭专机过来的。
2
一个话筒
因为要随时做出镜连线和采访,我在记者会上一直拿着有东南卫视台标的采访话筒。在记者会主持人不断点台湾记者提问的时候,当他目光扫到我,我都会故意把话筒举到胸前让他看到;在他预告下一个问题要留给大陆记者的时候,我又一次把话筒拿起来,并且用右手指了指话筒,他看到还点了点头。于是就有了那个让很多同行羡慕的提问机会。
回过头想想,其实那个提问机会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因为我个人的人品大爆发,而是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陈以信先生也和很多台湾民众一样,对这个带着东南卫视台标的话筒并不陌生,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感。
这个话筒在台湾9年,在很多灾难面前,在突发事件现场,在很多两岸重要新闻发生的时候,都会出现在台湾的电视新闻直播画面中。
在连战先生大陆破冰之旅的时候,两岸两会恢复会谈的时候,海协会会长第一次踏上台湾土地的时候,这支话筒都活跃在镜头前;在莫拉克风灾的时候,东南卫视记者拿着这支话筒徒步跟随大陆救援队走到“被灭村”的小林村对面发出报道;
在大陆旅行团在苏花公路发生车祸时,这支话筒是第一批突破封锁线发回了现场报道;在台南地震、高雄气爆、八仙尘暴的发生的第一现场,都有这个台标话筒出现在台湾的电视新闻里;尤其是这支话筒连续七年,每周深入台湾的街巷、夜市、乡村、工厂,带回“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亲情乡情报道……台湾很多同胞,看到它的时候内心是温暖的。
我想主持人看到这个话筒的那一刻,很可能也会像我在台湾的春节花市里碰到返乡过年的台商跟我说一句,“谢谢你,叶先生,让我每天通过你的节目了解家乡的点滴”;或者是南机场夜市里的卖果汁的美兰阿姨,每次看到我都要塞给我一大杯果汁,开心地说,很多大陆游客都是因为看了你的报道来喝我的果汁;
或者是台南旅行公会给我发来感谢信,感谢我为他们澄清台南人民并不是糟糕的“台独”分子,台南大部分人民其实很热情好客;或者是我每次离开台湾时,酒店大堂总有几杯不知名的朋友送来的我爱喝的珍珠奶茶,上面写着“谢谢你告诉大陆观众真实的台湾”;
或者是像蒋渭水的孙子蒋朝根先生,一位民进党的铁杆支持者,在看了我们做的多集《台海抗日记忆》之后,终于答应来上我的节目谈祖父蒋渭水先生的抗日事迹,并且在节目中批评民进党某些媚日的政治人物,“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站起来了,他们还要再向殖民者跪下去”……我不知道主持人看到我的话筒的感觉是不是和这些情感一样,但我想至少他看到这个台标的感受是没有敌意的,可以信赖的。
而杨盛昱先生指着我希望主持人点我提问的时候,也不仅仅是为了感谢半个位置的情谊,而是两岸媒体记者近30年的深入交流合作积累下来的信任。
3
两个问题
说到提问,一些同学可能有疑惑,叶班长在马英九记者会上不是只提了一个问题吗?其实我在站起来之前,准备的问题原本是“两位这次在新加坡互称对方先生,如果抛开其他身份,单单是习先生和马先生,通过今天的接触的第一印象,马先生会觉得可以和习先生成为好朋友吗?”
以当时台湾媒体的生态,这个问题肯定会上头条,但是当时记者会点到我,之前有太多台湾记者已经开始问一些跟这次领导人会面不相关的问题,甚至开始八卦化地提问。
于是在被点到起来提问的一瞬间,我突然有个强烈的想法,我要把记者会的主题往回引导,(这应该也是主持人职业病)。同时,班长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被点到提问的大陆记者,要在记者会上体现一下大陆主流媒体记者的高度和格调。在拿到话筒的那一刹那,我便硬生生把原来的问题憋了回去,临时调整思路提出大家看到的问题:“这次您跟习先生在新加坡会面,大家都说是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上了新平台,您的构想中,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平台、新篇章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而马先生的回答很诚恳,直接点出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高度,就是要让领导人层面形成制度化的经常性的沟通;也达到了我想把话题引回主题的目的。
会后,我旁边的杨先生和后排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记者联谊会理事长、东森新闻资深政治记者黄暐瀚也拍着我的肩说:青林这个问题问得好!
尽管我知道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面是咱们自己的家务事,但是在记者会的现场聚集那么多世界上各大媒体的资深记者,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国际舆论场,能让中国记者在这个国际舆论场里表现出该有的从容自信和格调。尽管提问的时候还有点瑕疵和磕巴,但班长对自己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
4
三生情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
作为一名驻台记者,自己本身就是两岸新闻交流的一部分,是新闻的采访者、历史记录者,也是新闻的当事人。在台湾工作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两岸新闻交流、两岸人民交流、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分。我们在台湾一个个地和台湾同胞拉近半个位置的距离,不就是建立起一个一个心灵契合的连接纽带吗?两岸新闻交流31 年,我参与了三分之一,未来的路上我还是不想缺席,能让自己的新闻理想和家国情怀连在一起,已经是三生有幸!
三年前,马英九回答我的提问的时候,给两岸关系现状做了个诠释,认为两岸已经发展到领导人可以会面,未来应该要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形成制度化的定期会面。而这一点,三年后的蔡英文并没有做到,甚至她选前许下的“维持现状”的承诺就变成了一句谎言。
三年前,一切曾看起来会越来越好,但班长和马英九先生对话中那种向上的力量,在今天的台湾却就像经济和民生一样化为泡影了。但是班长坚信,蔡英文答不了的这个问题,最终要由台湾同胞来答。而我们对台湾同胞的答案,仍然持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