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除了合作共建智慧城市 深圳还可以向新加坡学什么?

新加坡曾经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城市治理等方面,为深圳提供了“学习样板”。如今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提得更多的是合作、共建。10月15日上午,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等四个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在重庆举行,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与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常任秘书杨颖仪签署关于新加坡-深圳智慧城市合作倡议的谅解备忘录。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智慧城市方面,新加坡在住房保障、海洋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对深圳来说依然是“师父”,尤其在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将给两座城市带来更多的合作空间。

动态

以智慧城市合作为新起点

在本周举行的四个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上,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全面梳理高层共识落实情况和务实合作进展,重点围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区域发展合作、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等交换意见,规划下阶段合作方向和重点。

而在会议期间,中国国内的各座城市与新加坡也有着城市之间的“定向合作”。而对于深圳来说,与新加坡合作的关键词就是智慧城市。根据此次会议上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深圳和新加坡将在数字互联互通、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合作和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区等重点领域探索全面合作。

根据媒体报道,陈如桂还会见了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兼主管贸易关系部长易华仁。陈如桂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契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将智慧城市打造成为智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科技创新的大平台,携手建立大湾区、东南亚乃至全球智慧城市合作的新平台、新模式,更多地集聚国际资源,为推动构建全球智慧城市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推动中新双边合作作出新贡献。

易华仁则表示,希望以智慧城市合作为新的起点,聚焦重点领域,更好地推动区域合作,争取早日取得更多务实成果,实现共赢发展。

发力

技术交流、企业合作等

今年5月份,深圳举办了“2019深圳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位国外政要、嘉宾汇聚深圳,共同分享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理念与手段。全球近千座城市在建智慧城市,为什么是深圳在牵头举办世界级别的智慧城市论坛?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在活动的开幕式上就表示:“世界期待深圳在未来几年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智慧城市领导者。”

不光是深圳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铆足了劲,新加坡也把建设“智慧国”当作目标。在5月份举办的论坛上,新加坡咨询通信媒体发展局助理局长林慧贞说,新加坡与深圳的发展有相同之处,而未来为了构建这个社会,需要从三个维度: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来努力。林慧贞同时指出,新加坡建设“智慧国”,把伙伴关系放在了极其关键的位置上,政府和企业之间、公民社会的企业关系的共同合作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那么深圳和新加坡怎么在共建智慧城市上发力呢?首先,就深圳近些年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就介绍,近年来,深圳全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着力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实现了宽带网络全覆盖,成为中国第一个5G独立组网的城市,被誉为“最互联网城市”等等。

也就是说,深圳有足够的实力成为新加坡的合作伙伴,而未来深圳和新加坡合作的看点,主要还是集中在技术交流、企业合作、人才流动这几方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载体”,还要“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以及“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延展

“组屋制度”可供深圳借鉴

智慧城市是开启深圳与新加坡的“未来想象空间”,但是两座城市之间可以合作的地方远远不止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可以作为合作的抓手,将共建的理念渗透到多个领域。

首先是可以跟新加坡取经学习“组屋制度”。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就制定并实施了《新加坡建屋与发展法》,明确了政府发展公共住房的方针、目标,同时还颁布了《建屋局法》和《特别物产法》等,加上1953年颁布的《中央公积金法》,有效地解决了居民无力购房的难题,为组屋制度实施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为了学习新加坡在解决购房难问题上的先进经验,深圳市有关主管部门先后多次派遣考察团到新加坡实地学习考察。去年6月5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文件,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170万套住房。按照住房供应比例测算,未来17年时间有70万套商品房供应,而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占新增住房总量的近六成。被称作“二次房改”的这一次探索,根本上是为了解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政策一经推出,就立即有专家把深圳的住房市场改革与香港、新加坡的做出了比较。深圳市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深圳市建筑建材类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胡建文就撰文指出:“新加坡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快速发展等挑战,新加坡组屋制度的成功为世界公认,其关于制定住房政策的理念,政府对组屋的高度重视以及半个多世纪持续地投入土地、财政、人力等资源用于组屋建设管理,严谨周详的制度设计及严格执法,对组屋品质及环境不断改善的追求等做法都值得深圳市认真研究和深入学习借鉴。”

对于如何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来解决深圳的住房问题,这是一个可以长期研究的话题。

两座城市经济发展比较

2019年上半年新加坡GDP约为12253.69亿元

整个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同比增长0.6%(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了1.1%),GDP总量约为2455.96亿新加坡元,按照上半年与美元、人民币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807.11亿美元,12253.69亿元人民币。

2019年上半年深圳GDP约为12133.92亿元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深圳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12133.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7.4%。可以看到,深圳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国上半年GDP增速的6.3%,缩小范围至广东省内,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5%。

观察

双方互动交流频密

进一步务实合作

仍待掘进

实际上,自从建市之初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多次组织大批官员赴新加坡考察学习。1983年深圳特区初创时,时任深圳市长的梁湘就率领市领导访问过新加坡,研究如何办特区。1990年,时任深圳市长的郑良玉率团访问新加坡,研究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到了1998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张高丽,派考察团到新加坡进行深入了解,研究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并将这一经验运用到了深圳的国际花园城市建设。2007年,深圳市政府组织9个专项考察小组129名成员,分三批到新加坡“跨海取经”,学习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而近年来深圳主官与新加坡政府高层、学者之间的互动也是高频次的。例如今年5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就会见了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一行,会谈中提到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双向经贸投资,深化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方面务实合作,促进两地交流。而到了10月份,市长陈如桂在深会见新加坡国立大学校董会主席谢福华一行,双方表示将聚焦健康科技、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合作。

从政府层面的经贸合作到延揽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合作,两座城市的合作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有了全新的改变。但对于深圳来说,与新加坡在营商环境、全球金融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排名中,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的排名则在第78位,而在今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新加坡位列全球第四,深圳则位列第九名。

未来的深圳,在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下,怎么继续向“老朋友”、“学习样板”学习、合作,值得全方位思考。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