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迪拜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
每五年举办一次的世博会,举世瞩目;每次为期六个月,回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天天爆满!本届世博会园区位于迪拜西南部,192个国家地区参展,展览期间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预计世博会期间或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
2020迪拜世博会的展馆,将能带给我们持续6个月的漫长奇观!人类做过最浪漫的事,就是天马行空地畅想未来,再亲手将“科幻”变为“现实”;目前,大部分的展馆结构建设已完工,硬核的钢架构架让人心潮澎湃。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能欣赏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品尝各种美食;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就是5年一次国家馆“吐槽大会”!我们提前来赏析下,世界各国在这里落下了什么设计宝贝?
俯瞰即将开放的迪拜世博园
造型大气组类
阿联酋馆--Santiago Calatrava设计
阿联酋馆全身洁白,结构层次分明,由鬼才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设计。建筑造型虽然长得像只虫子,但设计灵感其实是来源于猎隼。猎隼还是阿联酋国徽上威风凛凛的“颜值担当”。
俯瞰阿联酋馆
正俯瞰阿联酋馆
阿联酋馆
阿联酋馆还配备了卡拉特拉瓦的独特设计标签——会动的结构羽翼;场馆共4层,占地15000㎡,设计主题为“连接思想,创造未来”;建成后,它将是阿联酋一个长久的地标建筑。
动态阿联酋馆
阿联酋馆结构羽翼
英国馆--Es Devlin设计
英国馆名为“诗亭”,是一个20米高的锥形展馆,由舞台设计师Es Devlin设计。它一连串突出的板条,从一个中心点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圆筒形立面。
英国馆“诗亭”
英国馆“诗亭”
横向的LED灯将滚动展示诗歌,特别的是,这些诗歌都是由人工智能写成的。
英国馆“诗亭”的诗歌
英国馆“诗亭”内部效果
阿塞拜疆馆--Simmetrico设计
阿塞拜疆馆对环境的关注,体现在其 “平均,精益,绿色” 的设计中。从正面看,犹如一颗正在萌芽的种子。
阿塞拜疆馆正面
而阿塞拜疆馆的背面,却是有着叶脉般的屋顶外观。
阿塞拜疆馆背面叶脉样的屋顶外观
建筑内部的结构也如同经脉一样,舒展有致。
阿塞拜疆馆内部结构
奥地利馆--Querkraft设计
奥地利馆由维也纳建筑事务所Querkraft设计,一个个相互交织的锥形物组成了建筑形态;它的主题是 "释放个人和社区内的潜力,塑造未来",旨在探讨在未来如何恰当有效地使用资源。
奥地利馆建筑外观
展馆内部体验丰富,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空间感受。尤其是被截掉的锥形头部,打下大小不同的光影效果,给每位游客提供了最佳观展体验。
奥地利馆内部结构和光影效果
中国馆--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设计
中国馆名为“华夏之光”,以中国传统灯笼为设计理念,每一处细节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是这次最大的国家展馆之一。
中国馆组委会下设专家委员会,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先生担任设计总顾问,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灯光总设计沙晓岚先生担任艺术总顾问。
中国馆“华夏之光”
中国馆将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和机遇” 为主题,呈现包括“天眼”FAST、北斗卫星、5G技术在内的众多创新科技。
夜间的中国馆“华夏之光”
中国馆“华夏之光”外墙设计灵感来源于活字印刷术,每到夜晚,便会上演绚丽多彩的灯光秀。
中国馆“华夏之光”外观效果
中国馆将围绕“探索与发现”、“沟通与连接”、“创新与合作”、“机遇与未来”等四部分,展示着对人类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
中国馆“华夏之光”内部效果
捷克馆--Formosa AA
捷克馆外部造型是一个蘑菇状的“彩带”,很吸人眼球。
捷克馆夜间效果
不同环境下,还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色调。
捷克馆外观
捷克馆内部
卢森堡馆--Metaform 设计
卢森堡馆造型取自“莫比乌斯带”,源源不断没有尽头,只有无限循环。这隐喻了卢森堡是一个研究循环经济、社会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活力国家。
卢森堡馆外观
卢森堡馆灯光
建筑内部设计了多种趣味性的交互场景,让人们在绿意中畅想游玩。
卢森堡馆交互式的内部设计
阿曼馆--Adi Architecture设计
阿曼馆设计灵感来源于乳香树,以此突出乳香对阿曼的重要性。
阿曼馆
阿曼馆
瑞士馆--OOS设计
瑞士馆造型是呈现为一个倒锥形,上面映衬着他们的国旗。
瑞士馆
瑞士馆
西班牙馆--Amann-Canovas-Maruri
西班牙馆的锥形结构,利于展馆通风,在形态上与奥地利馆有些相似。
西班牙馆
西班牙馆外观局部
西班牙馆内部
西班牙馆内部场景
暧昧空间组类
新加坡馆--WOHA设计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森林国家,它的展馆很好展示了这一点;展馆被一大片的植物所覆盖,在沙漠中形成最耀眼的绿洲;更重要的一点,它可以利用太阳能转化为能量,在展出期间能自给自足。
充满绿色生机的新加坡馆
新加坡馆内部结构
新加坡馆内部
德国馆--LAVA, facts and fiction设计
德国馆的屋顶既悬空又通透,减少了对游人的压迫感。多变的体块穿插,营造出丰富的体验空间格局。
夜晚的德国馆
德国馆外观
德国馆内部气氛
波兰馆--WXCA设计
波兰馆以模块化的木构单元为基础,做出了体积大但看起来很轻盈的形体。
波兰馆
波兰馆内部景观
荷兰馆--V8 architects设计
荷兰馆
荷兰馆
荷兰馆内部
瑞典馆--Alessandro Ripellino Arkitekter、Studio Adrien Gardère and Luigi Pardo Architetti设计
瑞典馆
瑞典馆内部
瑞典馆内部仰视
巴西馆--JPG.ARQ, MMBB and Ben-Avid设计
巴西馆
巴西馆内部
巴西馆内部
巴西馆内部结构
比利时馆--Assar Architects and Vincent Callebaut Architectures设计
比利时馆外观
比利时馆外观局部
比利时馆内部场景
加拿大馆--Moriyama & Teshima
加拿大馆
趣味外观组类
美国馆--Fentress Architects设计
美国馆呈现出简洁的圆筒形,具有一种科技与力量结合的美感。但是这弧形的外边,全围绕的大屏幕,是不是和中国馆颇有几分相似呢?
夜景美国馆
美国馆情景天台
美国馆外观
美国馆内部
意大利馆--Carlo Ratti, Italo Rota, Matteo Gatto, F & M Engineering设计
意大利馆名为“帆船之美”,顶部覆盖着三艘翻覆的船体,犹如展馆为一块水立方。半透明的展馆外表皮,让人好奇内部展览的航海内容。
意大利馆“帆船之美”
夜晚俯瞰意大利馆“帆船之美”
空中俯视意大利馆“帆船之美”
意大利馆“帆船之美”外观
日本馆--Carlo Ratti, Italo Rota, Matteo Gatto, F & M Engineering设计
日本馆
日本馆内部
日本馆
沙特馆--Boris Micka Associates设计
沙特馆
沙特馆侧面
沙特馆
沙特馆的夜景
土库斯曼馆--Tekmil设计
土库斯曼馆俯瞰
土库斯曼馆侧外立面
土库斯曼馆夜晚外立面
俄罗斯馆--Tchoban SPEECH, Simpateka Entertainment Group设计
俄罗斯馆
多彩 俄罗斯馆
白俄罗斯馆--Tchoban SPEECH, Simpateka Entertainment Group设计
韩国馆--Mooyuki Architects设计
泰国馆--Index Creative Village设计
泰国馆
泰国馆
新西兰馆--Jasmax设计
新西兰馆
简洁至上组类
法国馆--Atelier du Prado Architectes and Celnikier & Grabli设计
俯瞰法国馆
夜晚的法国馆
法国馆内部场景
芬兰馆--JKMM设计
芬兰馆
芬兰馆内部
秘鲁馆--Habitare设计
秘鲁馆
秘鲁馆内部
秘鲁馆内部场景
摩纳哥馆--AODA, OOS设计
摩纳哥馆
摩纳哥馆
摩纳哥馆内部
挪威馆--Rintala Eggertsson Architects, Expomobilia and FiveCurrents设计
挪威馆
挪威馆外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