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济源示范区市情

愚公移山,济水流觞,历史和现代辉映;王屋峻美,产城融合,生态与产业共赢。

营商济源

勤劳智慧的济源人民以“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精神营造了一方改革开放的热土,打造了中原大地的一座靓丽新城。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在全域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城市发展活力十足,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文旅济源

济水与黄河共同哺育了华夏文明。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黄帝祭天、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均发源于此。济源人文底蕴深厚,拥有济渎庙、阳台宫等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原历史文化名城”。王屋山位尊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沁园春”词牌名因沁水过境而得名。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在此建都“原”;历时数百年的古轵国居“天下名都”之列;秦朝置轵县;隋开皇二年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公元596年设济源县。李白游历济源叹“山高水长,物象万千”,白居易夸赞“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文彦博赞济水“横贯黄河自不浑”。济水养育了中国北方山水画派开山鼻祖——荆浩、“茶仙”卢仝、唐名相裴休等历代先贤。


济源北倚雄壮太行山,南眺柔美母亲河,是得天独厚的“双阳福地”。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5%,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世纪工程--黄河小浪底、黄河三峡、五龙口、小沟背等一批国家级知名景区。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着中国北方最大的猕猴群落。这里既能赏太行王屋蓝天白云,又能听济水泉声叮咚。作为首批创建成功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济源正全力打造“一山一水一精神”全域旅游品牌,使济源变得更加优美宜居。


产业济源

济源工业实力强劲,是亚洲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优特钢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济源矿用机电产业基地”和“中国(济源)新能源汽车基地”。以智能、绿色、中高端为方向,济源着力打造有色循环经济和现代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豫光连续10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济源钢铁、金利集团等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万洋集团等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清水源、金马能源等4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在河南,平均每4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就有一家在济源,河南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前10位有3家在济源。

济源不断强化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环保科技、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济源有技术国际领先的、国内唯一的纳米杂化材料研发基地,国内最大的水处理剂生产企业,国内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研发基地,以及以富士康科技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济源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形成了畜禽养殖、蔬菜制种、烟叶种植、薄皮核桃、绿色生物农药制备等特色产业,引进双汇、伊利,培育了中沃实业、阳光兔业、丰之源科技等一批农副及深加工龙头企业。济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是国家级出口种苗质量安全示范区。济源冬凌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药效成分种类多、含量高,品质上乘,已实现产业化。2017年,济源的冬凌草种子搭载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进入太空,成功实施航天诱变。

济源服务业发展迅速。作为传统服务业的餐饮业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近几年,餐饮品牌化建设风声水起,“中国黄河鲤鱼之乡”“河南土馍之乡”名扬中州,为济源赢得“河南省传统餐饮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现代物流业快速转型发展,国内最大的“无车承运人”平台、内陆无水港、综合保税区B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在全力推进。铁路口岸企业河南中兴物流打通了济源至青岛港、济源至连云港铁海联运双向班列的进出口通道,“两仓”成功运行,年到发标准集装箱100多万吨,未来还将开通至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国际班列,集装箱吞吐量将达500万吨。

济源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坚实。多年的工业基础为济源产业发展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济源职教园区是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独具特色,每年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1万多名。同时,作为河南省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济源水电气暖等生产要素充裕,价格低廉。

亲商济源

济源着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在全省启动“企业服务110”系统,利用“互联网+”,24小时动态跟踪企业困难的解决;率先在全省启动“两不接触”服务,全程为企业代办项目各种手续;率先在全国实行城区公交全免费,实现全民低碳绿色出行。济源高度重视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高效廉洁的服务、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新加坡联合钢铁、印尼力宝、富士康、中国建材、中国兵装、中国煤科、中外运等大批外来投资企业。富士康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力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叫响了“济源速度”。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济源赢得“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开放济源

2017年,济源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为济源注入新活力。济源将进一步夯实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了专项优惠扶持政策,高标准谋划实施了中国白银城、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三大项目,统筹推动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经济新格局。

——加快中国白银城建设。立足有色金属产业优势,推进金、银及铜锌合金深加工,建成集首饰生产—研发设计——检测检验——贸易流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全国最大最有特色的金银首饰生产基地。

——加快先进钢铁产业园建设。围绕优特钢、不锈钢延链补链,引进轴承、紧固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进一步完善“锻件—基础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专用设备—成套机械”的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基地。

——加快纳米材料产业园建设。以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为主要技术依托,以纳米硅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纳米碳材料三大基础产业为主,加快推动纳米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大力发展中下游产业,打造千亿级纳米科技产业集群。

——完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城乡一体 产城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深化文旅融合,推动中央游憩区(城展馆-科技馆-世纪广场-文化城-图书馆-篮球城)、“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区、特色美食街区、特色小镇、老街、民宿等精品项目全面开花,打造乐居、乐游、乐养的旅居慢城和花园式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

愚公移山,敢为人先,携手济源,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