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推荐收藏」比肩BAT,揭秘万亿平安帝国背后的科技版图

不久前,有读者留言让小观写一写平安的科技布局。说实话,一开始小观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今天的平安实在是太大了,要梳理清楚一个帝国在科技上的战略和版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果从传统企业中挑出一家能够与BAT等互联网巨头,在科技上比肩的,大概平安是实至名归的一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安这个案例是值得探究的。

今天的这篇文章不求有的放矢的观点,但求客观全面的呈现一个走过30年风雨企业的互联网蓝图。以下,enjoy!

Part.1

平安的互联网征程

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成立,主营深圳市范围内的财产险业务,是当时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在此后的30年里,先后加码证券、银行、投资,成为一家全牌照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

同在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似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科技的创新就根植在了平安的血脉中。

而这种血脉,与平安的掌舵人马明哲密不可分。这位预言了“信用卡和现金将消失”、“中小金融机构前台将被互联网平台取代”、“互联网金融99%都是‘皇帝的新衣’”的金融大佬,被誉为是金融里最懂互联网的人。

关于马明哲,平安内部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而外部则评价,如果你想知道未来金融商业要发生啥,去看看马明哲在做什么。可见其对于商业创新的洞察,以及平安的高速运转。

10年前,平安科技的成立奠定了此后平安集团的科技化基调,由此走上大刀阔斧的互联网之路。2009年,平安集团正式推出一帐通功能,开启一个账户打通各业务账户场景;2011年,陆金所成立,成就了中国最大的线上财富管理机构。

2013年,马明哲指出,科技对金融业旧模式的颠覆势不可当,中国平安的最大对手不是金融企业,而是科技公司。这一年成为平安清晰确立并大举实施战略架构升级与创新的第一年,同年成立平安好车主。

2014年,平安互联网战略进一步完善,马明哲归纳了三点:频率、流量、价值转换,任何人的生活都与六大方面紧密相连,即资产、金融及投资,医疗健康,房屋,车子,教育和旅游。中国平安选择在前四个领域构筑生态圈,进行垂直精耕市场。

也是在这一年,平安好医生诞生,并在今年成功于港交所上市,成为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

由此,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战略基本成型:立足于社交金融,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实现“管理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的功能,推动客户迁徙。

2015年,承载平安后续的金融科技服务布局金融壹账通成立。

2016年,马明哲在讲话中明确,不再局限于平安内部的综合金融,而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向全行业开放,全面开启平安3.0时代

2017年开始,中国平安年报上就主提了在“综合金融+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下,聚焦“大金融资产”、“大医疗健康”两大主题。

可以看到,10年来平安一直对于科技的发展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紧跟潮流趋势,有针对性地广撒网,通过科技的创新力量,实现对现有业务的升级,从而扩大生态版图,巩固壁垒。

Part.2

平安的五大生态圈

根据平安的新10年战略规划:将在“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下逐步实施“金融+生态”战略。通过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及区块链等五大核心技术支撑“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建设,深度聚焦金融科技和医疗科技两大领域。

马明哲曾经分享过,在选择和建立新生态时,平安会有的放矢,遵循“入口、门槛、规模、价值、可复制”的五大原则,从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是入口,必须是行业和生态的核心和主要抓手;其次是门槛,平安要进入有能力构建起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第三是规模,进入的行业规模必须是巨大的;第四是价值,未来必须可以实现价值转换的领域;第五是可复制,建设未来完全可以向全球发展并快速复制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的建设上,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玩法不同,中国平安大多通过新设的独立子公司、完全按互联网的模式去开放运作。

金融服务生态圈

平安的金融生态圈主要以陆金所和金融壹账通为载体。

• 陆金所

陆金所成立于2011年9月,英文名称Lufax,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早期,陆金所以P2P业务为主,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资产管理平台。

从最新的公司架构来看,陆金所上市的主体——陆金所控股在2016年完成了旗下“三所一惠”的布局,包括陆金所、重金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前交所(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普惠金融(平安普惠)的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数3684万,同比增长18.0%;累计贷款金额7925.02亿元,管理贷款余额3137.47亿元,较年初增长8.8%。资产管理规模为3852.12亿元,较年初下降16.6%。

2018年上半年,陆金所曾聘请五家投行参与其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预计筹资不超过50亿美元。但受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关的政策的影响,出于上层对遏制金融风险的要求,陆金所推迟了上市计划。

不久前,有消息爆出,陆金所完成新一轮13.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了380亿美元。

• 金融壹账通

金融壹账通成立于2015年,是平安孵化的四大独角兽之一,是由平安壹账通、前海征信、银行壹账通三大业务整合而来,前身为平安金科。

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平台、生物识别等核心科技,金融壹账通建立起了智能银行云、智能保险云、智能投资云和开放平台四大产品系列101个产品,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驱动的业务解决方案。

智能银行云围绕贷款、生活场景、收单金融、理财产品,帮助银行经营客户,实现零售转型;

智能保险云在理赔和运营领域输出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保险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已正式推出“智能认证”与“智能闪赔”,并与23家保险公司签约;

智能投资云覆盖信托、私募、基金、证券,根据不同行业,构建不同企业风险特征动态画像;

• 2017年5月金融科技空间站开放平台首发上线APP自助插件、大数据应用、智慧金融服务三大板块21项产品。

今年2月,金融壹帐通完成6.5亿美元首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80亿美元,其投资方以IDG、SBI集团等境外投资者为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金融壹账通已为441家银行、38家保险公司、近2200家非银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一季度金融机构风控查询量超1.8亿人次。

可以说,金融壹账通在平安的科技金融对外战略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平安向科技平台转型的重要载体。

医疗健康生态圈

在保险办医中,泰康和平安表现得最为活跃。泰康在医养领域投资1000亿的豪言在业内广为流传,平安则凭一己之力短短3年就催熟了一家市值400亿的港股上市公司。大医疗健康一直是平安的大战略之一。此前由平安好医生切入,平安健康已经下出了一盘产业链闭环的棋。

主打线上门户的移动互联网问诊平台“平安好医生”为C端用户服务,承担着主要的线上引流功能。

线下的“万家诊所”,主要服务线下医疗机构B端客户,为诊所、药店、体检中心等赋能的平台,同时也把握了医患的线下入口。

医保与商保双管齐下,打通成为整个医疗服务闭环中的支付方。

平安医保科技则通过对支付方提供控费服务、精算服务、医保账户服务、医疗资源管理、健康档案应用等全方位的医保、商保管理服务和科技支持。

平安健康云通过依托云平台与试点城市上百家医疗机构合作,建立病人的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收集病人数据和案例。

• 平安好医生

2013年,为了圆自己的医疗梦,马明哲从阿里挖来了王涛,并带来一支阿里铁军。次年,平安好医生成立。坊间传言,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给了王涛三年时间,要求把平安好医生打造成行业老大。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香港上市,成功登上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的宝座,任务算是初步达成。

平安好医生APP作为中国平安实现“大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上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在线购药、健康直播、健康咨询以及健康计划、慢病管理等服务;在线下提供健康到家、送药上门、体检、基因检测、齿科以及医护上门等服务。

好医生主营业务分为4块:

家庭医生服务:工智能辅助自有医疗团队及外部医生透过合作医院网络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主要包括在线咨询、转诊及挂号、住院安排及二次诊疗意见。这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这块业务是1,其他业务是后面的0。

消费型医疗业务:一次性的体检、基因检测、美容等业务,包含个人和团体客户。这块主要是面向线下机构收取流量推广费。

健康商城业务:医药电商,自营+平台。截至2018年6月30日,健康商城合作商户超500家,商城业务的收入达到6.28亿元,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健康管理及互动业务:制订各种健康计划(如血压管理、体质调理、瘦身减肥、美白淡斑)、工具及活动(如步步夺金、上课领金),并向用户推荐个性化内容(如健康头条、讲堂、课程),以协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为2.28亿,同比增长18.3%;月活跃用户(MAU)达4860万,同比增长51%;月付费用户(MAU)达140万,同比增长44%。上半年日均咨询量为53.1万人次。

• 平安医保科技

成立于2016年,平安医保科技是中国平安的四大独角兽之一。这家最年轻的独角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上半年A轮融资获11.5亿美元,投后估值达88亿美元,已超过平安好医生目前港股市值和金融壹账通的估值。

2016年9月份成立的平安医保科技,主要为医疗系统提供控费、精算、医保账户、医疗资源管理、健康档案应用等管理服务。其医保服务已覆盖超过200个城市,商保服务接入医院超2300家,“城市一账通”APP已上线53个城市

平安医保科技目前的业务模式,从服务对象来说可以归纳为四方:为政府医保(G端)、商保公司(B端)提供智能云服务、为产业链上的医疗供给方(H端)提供智能化数据服务,同时还为个人用户(C端)实现线上社保服务、医疗服务、多层次保障服务、城市综合服务提供科技支持。

汽车服务生态圈

在汽车领域,平安也试图构建一个闭环,通过做好养车、用车等一站式车后服务,解决车险低频的问题,将车险用户圈定在保险公司主导的生态圈里,避免线上线下的尴尬分裂。

平安在汽车生态的最重要布局主要是两个:平安好车主和汽车之家。

• 平安好车主

2013开始,平安产险按照既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围绕车主消费需求场景,注重用户体验,从“车保险、车服务、车生活、车娱乐”四个维度切入,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初步形成了车主生态体系。

2014年11月,“好车主”APP上线。平安产险通过“平安好车主”APP链接内外部的车生态服务资源,与全国上万家4s店、修理厂、保养连锁店深度合作,打造出了一个涵盖车险、车服务、车生活的一站式用车综合服务平台。

截至2017年10月31日,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突破4200万人,月活跃人数突破936万,持续领跑汽车工具、车后服务两大领域。可以预见到的是,平安好车主App正在成为一个平台级的入口,或者说是未来车生活的统一入口。

• 汽车之家

平安好车主由平安自建,汽车之家则是在投资层面的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汽车之家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领先的汽车互联网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选车、买车、用车、换车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2016年6月25日,中国平安正式宣布,以16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7.4%的股权,正式成为汽车之家最大的股东。近期,又有消息透露,平安通过QDII换汇直接增资或通过增持Yun Chen 10亿美元,间接投资汽车之家。

平安在汽车生态领域野心十足,不完全统计,平安在汽车O2O领域布局的企业已达十余家,既有车慧网、淘汽档口、虎贝尔这样的O2O电商平台,也有携车网、有壹车、e车洗等汽车保养维修平台,更有滴滴快车、宝驾租车这样的出行O2O平台,从买车、用车、车险、保养维护的生态链几近完整。

智慧城市生态圈

2017年9月,平安科技成立智慧城市事业部,次年成立了一家专注智慧城市建设的子公司,并把它作为整个集团的重要战略项目进行推动。

平安智慧城市的布局,可概括为“1+N”平台体系,即1套智慧信息平台,集成平安全球领先的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四大创新科技,以此来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生活、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等,覆盖城市治理及市民生活中的各大领域。

房产金融生态圈

在房产金融生态圈中,平安通过旗下的平安好房及房产交易所与开发商、业主、买家等合作,不断简化交易流程,为各方在融资及房贷方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平安好房的业务包括新房买卖、二手房买卖、租房业务、好房宝业务、好管家业务五大板块,其中个人通过该平台买新房,不用付费;二手房买卖、租房业务,都是个人对个人模式,免佣金;好房宝是一个类似于余额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好管家业务则是实现通过这一平台寻找家政员。

Part.3

平安的五大科技

作为最早布局互联网保险的传统保险公司,平安应该是所有保险公司中科技属性最强的公司,其智能保险领域的应用也是最全面的。

在其科技开放日中,中国平安提出了将以五大核心技术(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平台)为基础,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竞争力,搭建生态圈与平台,并对外输出创新科技,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平安对于科技金融方面,不是孤立的看某个或者某几个新的技术,而是运用金融科技为平安前、中、后台,不同业务的经营全流程带来颠覆性变化。

生物识别

平安生物识别主要是通过脸谱、声纹、微表情。平安对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进行了3年多的探索,数据显示,其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达99.8%,声纹识别文本相关准确率达99.7%,流感、手足口病预测精度达90%以上,慢阻肺预测精度达92%;医疗影像研究在国际医学影像领域权威评测LUNA排行榜上,分别以95.1%和96.8%的精度取得“肺结节检测”和“假阳性筛查”的双世界第一。

人脸识别累计调用量超过10亿人次,覆盖金融、医疗、生活服务、安防等200多个集团内外部场景;声纹识别在App登录、身份核查、黑名单识别等10多种场景上线;微表情通过远程视频实时抓取客户微小的表情变化,智能判断并提示欺诈风险,已在普惠业务的贷款审核等金融业务中得到全面应用。

人工智能

作为“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集团将人工智能排在五大核心技术之首。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代理人管理、保险电销、客户服务、车险理赔、风险管理等场景。

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推出“智能保险云”产品,包括“智能认证”“智能闪赔”两大产品,面向全行业开放。

智能认证主要是利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建立起生物档案,完成对人、相关行为及属性的快速核实。该技术使保险行业从保单制跨越实名制直接到达“实人、实证、保单”三合一的“实人认证”。

智能认证对可快速对代理人、投保人的相关行为及属性进行核实,从而使得保单销售过程产生的纠纷大大降低。而“理赔难”的问题则通过实人认证技术结合线上智能化,处理时效由三天提速至30分钟,由此带来的客户满意度提升使保单加保率提高了一倍。同时,智能认证技术可覆盖保险公司90%以上客服环节。

“智能闪赔”是“智能保险云”面向行业开放的另一核心产品。智能闪赔利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大数据挖掘逻辑规则,通过车损图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动计算损失项目、损失程度和损失价格。

目前,平安科技深度学习团队推出了智能闪赔、平安声纹、平安票据OCR识别、平安语音识别、平安语音合成、问答和物理机器人、平安医疗影像等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尖刀产品。

谈到AI,我们总是想到百度、阿里,但事实上平安的AI实例也十分强大,并且开始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例如,平安肺结节智能读片技术获LUNA评测世界第一,平安AI作曲在世界AI作曲国际大奖赛中夺魁。在国际医学影像顶级会议ISBI举办的IDRiD眼底图分析竞赛中,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科技的平安颖像平台表现优异,斩获硬性渗出物(EX)分割任务世界第一,出血(HE)分割任务世界第二,以及微动脉瘤(MA)分割任务世界第三的好成绩。

平安在人工智能上的落点看似是为具体业务而生,但实际是一个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无论是平安医保科技还是金融壹账通,它们的人工智能产品都较为成熟,并且是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

早在2015年,平安便开始做区块链相关研究。2016年,马明哲在平安集团执委大会宣布,区块链将是平安未来进军的重点。同年4月,中国平安正式加入R3分布式分类账联盟,也是中国首家加入该联盟的金融机构。

平安在区块链层面的落地主要是金融壹账链BaaS平台。

2017年7月,由平安区块链团队打造的区块链服务平台(BaaS)在平安金融云(fincloud.pingan.com)正式上线。可解决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同步的问题和数据放在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平台上的安全问题。

平安的BaaS平台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区块链系统架构,包括基础层、核心层和开放API。基础层支持数据输出和保管、后台管理、外部系统适配。核心层是平安投入最大的部分,主要实现同态加密,分片存储,私钥管理和跨链传输四方面。由于平安集团内部有保险、银行等投资类业务,所以将这些接口API分类进行输出。包括账户API、产品信息API、交易信息API、资金信息API。

在系统架构上是第二层服务平台。该平台是连接平安业务场景的桥梁,该层能够实现信息存储、资产发布登记、资产交易转让、资产对账清算,以及BaaS web服务。

第三层是业务场景,例如同业资产交易,个人信用护照,中小企业贷款,主账户,企业支付计算。

2018年2月,金融壹账通对外推出了最新区块链解决方案“壹账链”。据介绍,该解决方案主要借助加密信息可授权式解密共享技术,可支持国密算法的异地快速一键部署,大大降低了中小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获得高性能区块链底层设计服务的成本,并进一步为监管部门创造了透明、高效的监管环境。在落地层面,壹账链平台已在黑名单共享、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一账通、小微企业贷款平台、资产平台等有多个场景投入使用。

大数据

平安目前聚焦于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按照这个战略布局,大数据的应用也集中优势资源聚焦这两块,力争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平台。

其中在大健康领域,很多应用场景已经使用了大数据技术,例如基于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智能健康技术,如疾病预测、健康管理、精准医疗等。而在大金融方面,大数据的运用主要侧重于风险管理,例如风险控制、保险定价、欺诈识别、精准营销、运营优化等。

云计算

平安云隶属于中国平安,为企业提供从底层基础设施到软件应用的全套云服务。2018年,平安科技对外发布平安云,向客户提供Iaas、Paas、Saas云计算全产业服务。平安云跟其他云平台最大的区别是其具有很强的业务属性,如果从业务角度来划分,主要分为三大类,金融、医疗和智慧城市

在保险领域,主要有三个方向的解决方案。

新保险中介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架构设计的中介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使中介业务更灵活。

新保险展业解决方案:使用投保展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获客,增加销售机会。

新保险公司开业解决方案:帮保险公司提供云上保险解决方案,满足监管验收要求。

Part.4

光环背后是10年深耕

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平安累计投入500多亿元,研发金融科技、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主要领域是平安生物识别、平安大数据、平安AI+脑、平安壹账链、平安云等。而在未来10年,至少会再向科技研发投入1000亿元。

除了巨额的资金投入,其在人才的招揽上也是不遗余力。业内流传,平安基本没有挖不来的人。据说,马明哲求才若渴,只要被他盯上,他可以让猎头公司的高管在你办公室楼下的咖啡店办公,天天找你说喝杯咖啡,直到打动你。

有数据曾显示,目前,中国平安前100名高管中国际化人才占比超过60%,均来自国际顶尖企业,平均经验超过20年。这些“空降兵”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巴西、韩国等国的外藉人才,他们来自麦肯锡、高盛、汇丰、花旗、阿里巴巴、华为、新鸿基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前高盛(亚洲)的主席胡祖六曾评价:“平安在人才国际化方面,是中国做得最好的企业”。

在科技人才方面,则更注重锁定人工智能领域和大数据领域的顶尖专家。2013年--2018年,平安科技招揽了在美国计算机视觉领域颇有名望的肖京博士,曾在微软被称为“云计算一哥”的方国伟,在IBM从事医疗科技研究15年的资深专家谢国彤博士……如今的平安科技包括23,000多名科技专才和逾1,000多名顶尖科学家。

在巨额的投入之后,平安开始迎来科技的收获期。

今年前三季度,平安实现归母营运利润856.37亿元,其中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00.4%至54.03亿元,占比达到6.3%,而去年同期仅为0.9%。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8534项,较年初增加5504项。

截至2018年9月30日,集团互联网用户量超 5 亿,同比增长 19.4%其中APP用户量4.49亿,同比增长44.0%。平安个人客户及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同时,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1.82亿,同比增长18.7%,其中32.5%的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客户3,336万,其中34.8%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

从以上数据来看,经过长达10年的培育,平安开始收获创新带来的红利,科技已成为传统企业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长点,可以给公司的价值带来飞跃式的提升。

Part.5

平安的App帝国

除了生态帝国和科技帝国,平安还缔造了一个“App”帝国。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早期平安以“广撒网”形式将APP作为试验田,边行边试,意图寻找一条移动获客的有效途径,由此造就了一个数量庞大的App矩阵。

根据小观不完全统计,应用市场内至少有48个与平安相关的App。根据其基本功能,主要分为4类:

细分金融业务应用(比如银行手机银行、证券交易APP等各业务条线直属功能功能);

企业内部应用(比如快乐平安、财酷、知鸟等平安员工报销和OA等办公应用);

综合互联网应用(基于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向外界传递平安互联网金融理念,如壹钱包、一账通等);

提供给集团内部工作人员或合作伙伴使用的,用以缩短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的底层技术类APP。

平安集团各个移动端APP端口,都设置了平安内部各式各样金融生活服务的链接,客户一旦下载了平安的一个APP,就可以在上面随时随地与集团旗下各公司直接互动,寻求服务。将客户留在自己的生态内,或许是平安花大力气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出发点所在。

今年以来,平安APP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十几个。可见随着平安的尝试、投入,APP们也在重新洗牌。因为数量庞大,平安的App也受到冗余混乱的诟病。但作为一个金融帝国移动互联网战略的载体,似乎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些App承载的是集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深的交叉获客与深度经营使命。

如业内人士分析,平安的互联网转型路径可以概括为:围绕核心数据场景,快速布局并进行商业试错;低频场景挖掘高质量用户,带动高频产品销售,高频场景快速形成用户池,高频刚需产品提高粘性,高频客户为低频产品快速导流;集团内部客户迁徙战略,降低各机构业务获客成本、拉高各产品的平均营收及利润,同时增加用户粘性。

比肩BAT,平安是有底气的,通过上篇,我们可以总结出平安转型互联网,发展科技的四大优势:

• 大量真实生活数据

平安的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覆盖了8.8亿人口,涵盖金融、交通、教育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数据。基于大数据的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核心。

• 丰富的业务应用场景

平安创建的生态系统所涵盖的城市已达数百个,相应的业务应用场景可达数百万。随着生态圈的构建,平安的金融服务将会更精准、更高效的融入各种场景之中,为生态圈的共生共赢注入持续的动力。

• 具备雄厚实力的人才

据数据统计,平安目前有五家研究机构、2万多名科技专才、逾1千多名顶尖科学家及两个海外研发中心。

• 长期投资

平安用每年收入的 1%,投入金融科技及医疗科技的研发。过去十年的资金投入已超过 70 亿美元,而未来十年,这个数字将达到 150 亿美元。而相对传统同业,平安健康的利润增长和净资产高收益率水平,使平安能够对科技进行重大的长期投资。

综上,平安在场景的丰富度、数据的深度、以及围绕客户以及经营主业的关联度上都是比较深入的。相信在未来科技竞争的时代,平安借助自己的特点,有机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汽车生态圈、医疗生态圈,平安对内打造生态闭环,构建壁垒;对外平台化转型,输出技术与服务,催生新的业务模式,拓展边界。其转型互联网的战略与思维,值得传统金融企业借鉴与研究。

而对于科技化浪潮来临的今天,手握着入场券的平安,未来更可期。赢科技者,赢未来。

附平安相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