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在去年2021举办的切尔西花展上,一个来自中国的花园一举夺魁,这就是这期我们的主角“广州花园”(Guangzhou Garden),还记得去年秋天中国的各家媒体纷纷报道是切尔西花展有史以来第一个获最高奖的非欧洲花园。
小蚂哥承认广州花园有着极高的设计水准,合理的植物配置,但是它却并不是第一个获得金奖的中国花园,其实早在2008年,由拿督黄纪达基金会赞助,中国设计师邵帆设计的失觅园就斩获了金奖,只不过当时切尔西在中国的影响力还很小,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
失觅园这个项目构思非常巧妙,邵帆构想了一幅宋代园林的发掘考古现场,整个花园是下沉的,半地下的,人们走下空间仿佛就穿越了时空,不过由于时间久远,网上能找到的资料确实有限,等我找到了足够的资料再来和大家分析这个杰作。
让我们回到广州花园。评委 RHS 主席解释说:“广州花园是一个真正有灵魂的花园。高大通风的空间、潺潺的水流和层层叠叠的凉爽绿色植物的组合,完美结合,即使是最烦躁的灵魂也能得到抚慰。”
“广州花园”由英国顶级的景观设计事务所 Grant Associates创始人、著名园艺设计专家 Peter Chmiel先生和Chin-Jung Chen联手打造。
Grant Associates的名字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他们的作品你一定看到过,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海滨湾花园)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最大的“花园”项目,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景观项目。
新加坡海滨湾花园
你可以登陆https://grant-associates.uk.com/(需梯子)来查看他们所有的经典作品
Anyway,背靠英国传统而强大的园艺实力,Grant Associates在景观中经常通过植物的大胆使用而取胜,广州花园总面积220平方米,是本届花展面积最大的展示花园,包含了乔灌木、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共60种,约3000株。尽管植物很多,但却并不显得杂乱,反而有一种翠色欲流的统一感,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分析。
设计理念
纵观每年的切尔西花展获奖作品,有一种很重要的设计手法就是“移天缩地”或者叫做“文化剪影”。和中国园林把大自然缩小到私家园林一样,这类花园尝试把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浓缩为一个花园,所以你会发现花园的每一个元素都会是这座城市某个角度的映射。
广州花园显然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代表,下面的平面图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有明确的文化含义。
公司创始人Peter Chmiel在接受《欧洲时报》专访时表示,整个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广州自2005年起逐渐从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逐渐转变为最清洁城市之一的历程。
广州曾经一度被雾霾所困扰
事实上,2019年5月1日,PeterChmiel及其团队就来到了广州,并在广州居住了一段时间,专门感受广州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的最新成果,为这次设计寻找灵感,也积累关于广州风土人情的经验和感受。在广州的这段时间,广州珠江新城极具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广州优秀的自然环境成为了PeterChmiel设计的灵感。
珠江新城
去过广州的小伙伴都能感到极具现代化的城市并不是光秃秃的,而是和自然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城市好像是立体的,人与动植物都能有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为了表现这种人类活动与动植物的活动交互而独立,彼此包容又相互融合,花园至少需要以下三点:
为全生物服务的、净化空气的树林;
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与能源的水塘;
为人类提供休憩的场所与遮蔽处。
以上三点是对于广州花园最基础的想象,那么设计团队怎么组合树林、水塘和休憩场所呢?这就需要我们大致理解广州的城市规划了。让我们展开一张广州的地图:
广州市的中心珠江新城是广州天河CBD的主要组成部分。天河CBD是国务院批准的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另外两个为北京CBD与上海陆家嘴CBD)。可以说珠江新城集中展现了广州现代化的一面,是广州当之无愧的“中心”。
北面是广州白云山,白云山的绿化覆盖率已达95%以上,白云山共有绿化面积4.2万亩,每天可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放出2100吨氧气,可供近300万人正常呼吸之用,被称为广州的“市肺”。白云山空气质量已达国家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国家0类标准,地表水质也达到国际规定。一些山涧水、泉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南面是广州的海珠湿地,湿地能够调节水分平衡并且吸收有毒物质,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上生活着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所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海珠湿地总面积1100公顷,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副其实的广州“绿肾”。
在“广州花园”的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肺、心、肾”的纵向设计布局,“北肺”树林引入了白云山的葱绿,“中心”中心塔则是珠江新城CBD、花城广场的艳丽,“南肾”则是海珠湖、海珠湿地的生态。
所以广州花园在空间上遵循了城市自然地形,北面地形稍高,代表白云山,中心是城市的CBD,南部水面逐渐扩大成为湿地。
广州花园从象征广州北部森林片区的“城市绿肺”开始,到广州中央商务区“城市之心”,再到广州南部城市边缘湿地片区“城市蓝肾”,所有区域由象征母亲河珠江水的潺潺溪流相连接,形成一幅“人类生活幸福、经济健康发展、生态丰富多样”的现代城市蓝图。
广州花园的从设计理念上把城市的区域比作人体的器官,这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设计的意图,理解成本很低,你想想如果把这些概念变成“生态森林”,“雨水花园”普通游客不一定能够很快理解,这种深入浅出的设计理念对于甲方也易于接受,学到了,学到了~
当然单纯把地形缩小重现是不完整的,设计团队还需要从“肺、心、肾”中创造出更加具有辨识度的元素。
“肺”绿色的森林
肺在花园中体现为沿边缘种植的乔木,将花园用高大的绿荫围绕起来,让人有在深林谷地中行走的感觉。
花园主体树木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大乔木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栓皮槭(Acer campestre)、垂枝桦(Betula pendula)、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作为骨架,提升花园的城市碳中和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水杉,一种原产于中国珍贵落叶针叶树种,他在英语中有一个美丽的名字Dawn Redwood(黎明红木),新鲜的绿色针叶在秋天变成红褐色,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在园内出色的造景应用,唤发人们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识。
周围高大的树木形成了山林谷地的感觉。
莎草(Cyperus rotundus L.)、大戟草(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和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ex Heller)植物构成了绿色的地毯。
这其中还点缀着一些中国的特色植物,如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和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这些物种都有助于清洁水和空气,并提供一个有弹性的栖息地。
通过天上的绿色与地下的绿色营造了一个立体的自然空间,同时还具备了很多广州特有的植物要素。
“肾”蓝色的湿地
肾在花园中体现为眼花缭乱的水生植物营造的湿地氛围。
种植水生植物以改善水质的湿地,包括水勿忘我(Myosotis alpestris F. W. Schmidt)、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木贼草(Equisetum hyemale L.)和漂浮植物。踏石可以让人们近距离体验水。
这其中木贼草(Equisetum hyemale L.)是原产于中国的多年生常绿草本,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
木贼在景观中经常用于条形的种植来减轻建筑或者构筑物的重量感,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还是太刻意了,还是种在水边更加舒服。
对比一下是不是觉得木贼还是水边的好。
睡莲与梭鱼草、鸢尾也起到了美化水面的效果。
“心”与自然共存的CBD
园内建筑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编织结构,形似鸟巢,亦似细胞植物结构,灵感来自建筑和自然的融合,象征野外栖居地。主建筑分别为中心塔、游玩塔、自然野生塔、自然观赏庇护塔,兼具游客社交、教育、娱乐或休息功能和动物的抚育、栖息、玩耍功能。
这些构筑物就像广州天河CBD现代的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中心”与自然共存。
塔身结构应用3D打印技术,由压制、压层、蒸和弯曲的可降解材料制成,这种层压材料不仅非常坚固耐用、美丽自然还可循环回收利用。五个大小迥异的巢式塔高度从1.7米到8.5米不等,每个塔都利用双曲拱形受理原理搭建轻盈而坚硬的外壳。
镂空的塔楼状设计意在勾起人们对广州建筑天际线的印象。五座镂空竹塔以景观“花园”城市为中心,供野生动物和人类使用,
每座竹塔由垂直对齐的曲线立柱构件组成,用弯曲螺旋条的支撑网格包裹,这些需要用手使其弯曲到位并固定在立柱周围。
每座竹塔的网格图案各不相同,以不同的比例重复出现和变化。在最大和最小的塔上,缠绕成连续的规则图案,中间的则覆盖着较短的条带,呈现出一种随性的感觉,较大的结构设有长凳和观景台,它们的样出现。
总体目标是创造一个轻盈的网格结构,其几何形状与其结构作用相协调,使用网格壳的原理来提供刚性、弯曲的结构。
自我观感与总结
广州花园给我的整体印象是自然,这种自然是不加雕饰的,朴素单纯的美,没有过多人工的装饰,有一种自然的野性,这点是很难的。
我随便找两张同届切尔西的花园让大家看看,
大部分的花园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背景,这样才能显示出植物的形态之美。植物的数量也被严格的控制才不会显得杂乱。
花园本质上就是人工化的自然,所以很多和人关系紧密的花园都相当的整齐,比如2016LG智能花园。
那些植物只会出现在人想看到的位置,每一株植物都在人的视觉中恰到好处。这种花园当然有其价值,但我想说的是广州花园是少有的反其道而行之的花园。
人活动的空间被尽力压缩,植物在数量及种类上都非常多,以体现出自然野性美。
在颜色上,广州花园也极为克制,试图打造出中国山水清秀素雅的景致,沼泽鼠尾草精致的蓝色花朵,在白色和绿色的调色板中在其余草本植物和草上方跳舞,竹塔增加了视觉的层次。漫步其中,宛如置身山水田园间,流水潺潺,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单纯的颜色让人的视觉转移到了形状各异的植物形体上。
整座花园看起来简单清爽,却又暗藏玄机,看似自然随机的植物种植,几乎每一种都有净化的功能,再加上可回收毛竹材料搭建的庇护所式建筑。这一切都与全球园林和城市建设趋势不谋而合,也代表中国园艺与国际热点逐步接轨、走向领先。
一本好书在引人入胜的表面情节之外,一定会暗藏一条不易被人察觉的隐形故事线,而把这个理论放在设计中就是形式与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广州花园做得非常不错。
最后说两点我认为的不足之处,一是竹塔立意很好,但最终的效果我认为并不精彩,没有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了创意;二是我人文于花园主题过于宏大,很可能脱离了人民的生活,要知道切尔西花展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家的花园中享受片刻的宁静,而这种以城市为主题的花园,虽然设计精彩,但普通人很难采用,由于缺少了很多功能区,大部分的面积都是植物与水体也让广州花园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棒”,但无法转化的作品。
好了,无论如何,广州花园的设计加深了我们对整体城市规划的理解,也让我们认识到贴近自然、置身自然的未来城市模式。
最后我把广州花园在Grant Associates官网上的资料都放在后方,本文大部分资料都在自于此,大家可以参考。
这期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切尔西历年的获奖作品正在整理,大家有想看的留言给我,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都看到这里了,说明你是真的喜欢广州花园,还不点赞,不点不是中国人!
点赞越多,干货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