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优客工场IPO:"行业鼻祖"WeWork凉凉,"中国学徒"却想提前上岸?

作者 | 王玥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近日,优客工场被传秘密提交招股书,计划年前美国上市。在共享办公行业遭遇模式大考的当下,优客工场选择此时上市的决定让人倍感意外,因为它的美国“老师”WeWork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考验。

上市折戟、估值跳水、创始人出局……两个多月以来,堪称行业“开山鼻祖”的WeWork遭遇的困境令人触目惊心。本周,这个昔日 “全球独角兽”、“创业明星”也不得不以接受百亿元规模再投资、估值砍去6/8、创始人出局的 “耻辱条约”迎来了它的最终结局。

可以说,当下的共享办公行业所面临的质疑正处在“巅峰时刻”。那么,有着国内行业“独角兽”之称的优客工场,为何还要在此时站上风口浪尖呢?

急速前进的中国 “独角兽”

与大西洋彼岸那只“疯狂的独角兽”类似,国内的优客工场也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爆发型的增长。

2015年9月,优客工场的第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在北京阳光100社区开业运营。

4年后的今天,优客工场已经在全球44个城市设立了约200个社区,除了国内一二线及准一二线城市,其触角也已经远伸到海外市场,陆续进入了纽约、新加坡、洛杉矶等城市。

即便如此,这一数字仍然与优客工场的目标有一定距离。去年年底,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的三年,优客工场还将扩展到全球40个国家的350个城市,提供近20万个工位,实现总办公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

在一路不断加速的疯狂扩张背后,是紧锣密鼓的融资活动。

据天眼查显示,成立4年以来,优客工场共进行了19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48亿元——这个数字在目前国内的共享办公领域,无人出其右。

而若以优客工场去年11月份超14亿元(2亿美元)D轮融资的情况来看,当时其估值已经超过了210亿元(30亿美元)。

细数优客工场的投资名单,不乏红杉资本中国、真格基金、歌斐资产、亿润投资、中投汉富、创新工场等国内顶级明星投资机构。而这其中大部分的“资源”——无论是亿润投资的赵彬、阳光壹佰的易小迪,还是真格基金、红杉资本等机构的掌门人,据传都与优客工场创始人相识多年,是后者朋友圈的常客。

资深地产人与明星朋友圈

相比一般“从0到1”的互联网行业创业者,优客工场的毛大庆此前已在地产圈深耕20余年,在行业内颇具名气。

据公开资料显示,毛大庆是北京大学的区域经济学博士后,1995年曾参与创办了北京凯德置地;2009年,毛大庆正式加盟万科,从高级项目经理一路攀升至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任职期间,毛大庆曾将北京万科的年销售额从40亿元做到200亿元。

2015年,毛大庆嗅到共享办公行业的机会,于是宣布辞职,同年创办了优客工场。

多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也让毛大庆在地产圈积攒了大量资源与人脉。从优客工场过往的融资历史来看,这家公司自创立之初就没“差过钱”。

去年,“不差钱”的优客工场甚至还接连收购了7个竞争对手,包括洪泰创新空间、无界空间、wedo联合创业社、Workingdom、爱特众创火箭科技和方糖小镇。这些企业在被收购时,均已颇具规模。

以优客工场的融资进展和估值,计划进行IPO并不奇怪。实际上,这也不是优客工场第一次传出IPO的消息。

早在2018年5月,毛大庆就曾表示过,“公司一年内就将实现盈利,预计将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上市,地点是香港和上海二选一”。

消息不了了之,直到今年2月初,有外媒报道称,优客工场计划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赴美IPO。不久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优客工场计划于2020年赴美IPO,金额约为2亿美元。

如今,上市传言再度袭来,但优客工场面临的外部环境却已迥异……

“鼻祖”上市受阻,行业正逢“至暗时刻”

两个半月前的8月14日晚,共享办公“行业鼻祖”、有着行业风向标作用的WeWork也开启了自己的IPO征程。

今年初,软银向WeWork注资20亿美元,使得后者的估值一度飙至470亿美元,成为今年继Uber之后,第二大待上市的独角兽。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WeWork披露招股书后,舆论却瞬间转向,国内外媒体、研究机构像“剥皮”一样卸下了WeWork的“外衣”。

——几十亿美元的持续亏损、相继离职的高管、富有争议的创始人、甚至关于地产公司还是科技公司的争论,都让投资者们对这家披着科技外衣的共享办公公司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最后直指WeWork的估值虚高和商业模式是否立得住脚。

历时两个半月之后,WeWork这场IPO闹剧终于在本周落下了帷幕——上市计划终止、创始人亚当·诺依曼出局、估值砍去6/8……目前,WeWork不到80亿美元的估值,甚至要比其迄今拿到的融资总额(120 亿美元)还要低。

从470亿美元估值跌到80亿美元的WeWork成了资本市场的警示故事,与此同时,近年来通过“烧钱式扩张形成市场规模后,以虚高估值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和明星企业家的创业神话也开始备受质疑。

共享办公这个由WeWork吹大的风口,也似乎正有着以WeWork终止IPO来阶段性收尾的趋势。

百亿估值饱受争议

WeWork出事后,有人把问题归结于“行为逐渐不正常”的创始人;有人怪一味强调“扩张”的投资人孙正义太着急;甚至是急于获得回报的资本市场太贪婪……

无论如何,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Uber和Lyft“上市后暴跌”以及目前WeWork估值跳水的情形后,投资者们愈发对共享经济行业以及虚高估值产生了质疑。

而优客工场选择在此时递交招股书,是已经做好接受严苛投资者们检视的准备了吗?

目前,优客工场尚未发布数据业绩报告,不过“估值过高”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据自媒体GPLP披露,在其获得的优客工场募资材料中显示,2017年优客工场的营业收入为1.67亿元,彼时估值近百亿。

与之相比,WeWork2017年的营收为10亿美元,对应估值为200亿美元,市销率为20倍P/S,如果按照同等比例计算的话,那么优客工场的估值应为33.4亿元人民币(1.67乘以20),即使按照30倍P/S推算,优客工场的最高估值也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根据外媒消息,优客工场目前已经委托花旗集团和瑞士信贷负责其上市事宜,并已于9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在正式的公开营销程序开始前召开了初步会议试探投资者的反应。

而决定其最后能否如愿IPO的,无疑是潜在投资者的反馈。你觉得优客工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能否冲击IPO成功呢?欢迎在文末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