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潘贻福:以信用和让利抢滩菲律宾建材市场

舞狮开启就职典礼仪式

日前,菲律宾潘氏宗亲总会第三十二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潘氏宗亲代表团,以及菲侨界各友好社团约800人到会祝贺。来自南安乐峰镇的乡贤、有利福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贻福就任理事长。

改革开放初期,18岁的潘贻福从家乡南安漂洋过海到了菲律宾。36年间,潘贻福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在当地建材领域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从东北吕宋,到蜂雅丝兰,再到马尼拉,菲律宾的不少省份都留下了潘贻福奋斗的足迹。

作为新一届理事长,潘贻福表示,他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将竭尽全力,把宗亲总会带上一个新台阶,以报宗亲们的知遇之情。

潘贻福

带领潘氏宗亲总会走出去

菲律宾潘氏宗亲总会成立于1957年。1984年,在创会理事长潘新亨的带头募捐下,全菲各地宗亲踊跃响应,顺利购置了耸立在马尼拉华人区的国家中心大厦第16层作为会所。

20世纪90年代初,潘氏宗亲总会群体不断壮大,潘贻福也加入其中。“加入宗亲会后,结识了不少乡贤。所谓人多路广,在宗亲总会里,会员除了可以累积人脉,也能够寻求更多的商机。”潘贻福如是说。

据介绍,潘氏宗亲总会经过多年发展,很多老华侨已经在菲落地生根。为了让大家铭记家乡,每年春节和中秋佳节,总会均在会所举办祭祖庆典,以追思先贤,缅怀祖德,同时举行会员联欢大会,以联络各地宗亲,增进感情。

“宗亲总会里有很多的年轻华侨二代、三代,他们对于家乡会有点陌生。我们会经常邀请他们来宗亲会交流,他们一开始也会抗拒。但是我们通过举办活动和设立奖学金的方式请他们来宗亲会,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这个奖金都会很开心,也会更了解这个宗亲会。”潘贻福告诉记者,宗亲总会每年都会拿出100万菲币,用来奖励华校优秀学生或是补助贫困学生,目的是在宗亲总会里推崇华文,共同进步。

如今,潘氏宗亲总会已在伊莎贝拉成立宗亲联络处,同时,蜂雅丝兰联络处也在筹备中。“宗亲总会虽然有很多活动,但是较少同菲律宾以外的宗亲进行交流。这次换届,我们也特地邀请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潘氏宗亲参加,为的就是增加交流。”潘贻福表示,接下来,我们希望潘氏宗亲能够走出菲律宾,到世界各地去交流,能够站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使得宗亲总会结识更多的人。

“我们虽然是宗亲会,但是宗亲会会员也有各自的产业。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提倡‘一带一路’,菲律宾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也希望借此平台寻求推动宗亲经济发展的道路,将菲律宾好的东西带到中国去,或者将中国好的东西引进到菲律宾。”潘贻福说道。

在潘贻福看来,宗亲总会如今的壮大,离不开前几届理事会打下的根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将继续沿着他们的脚步,带领全体理监事共同努力,将宗亲总会不断发展壮大。”

18岁远渡菲律宾创业

1983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生活依旧处于贫困状态。为了改变生活状况,年仅18岁的潘贻福选择远渡菲律宾,去寻找失散多年的爷爷。“在我父亲快要出生之前,爷爷就已经漂洋过海。”潘贻福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也没有见过爷爷。“当时来菲律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寻亲。”

彼时的菲律宾也处于落后状态。初来乍到,潘贻福得到了亲戚的收留。“虽然落后,但相对那时的国内乡村来说,菲律宾的整体环境还算不错。”感受到异国他乡的美好,潘贻福决心留在这里发展。

初到菲律宾,潘贻福只能依附于亲戚,在亲戚布料行、碾米厂里打工。“要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真的不容易。首先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潘贻福一边打工,一边自学菲语。“要想在一个地方生存,掌握当地的语言是必须的。”潘贻福在很短时间内便能同当地人无障碍交流。同时,在碾米厂里,精明能干的潘贻福也很快掌握了碾米厂的运作模式。

来到菲律宾3年后,有了一定基础的潘贻福就想着要自立门户。“在碾米厂有了一些经验,于是就从米业开始做起。”潘贻福说道。然而,白手起家对于一名来菲“新侨”来说,要比别人难上许多。“首先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再者,来到这里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对整个市场动态也没有足够的了解。”

一段时间后,潘贻福的米业收购就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下去。潘贻福坦言,米业收购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从菲人那里收购大米,需要用现金去收购。而转手卖给碾米厂的时候,碾米厂却又要求赊账,这样一来回,除非有很强大的资金链来支撑,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将难以继续发展下去。”

遭遇人生滑铁卢

初创业失败,并没有给潘贻福带来太大打击。“因为年轻,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在潘贻福看来,初次创业,就当是给自己积累经验。

有了此前的创业经验,潘贻福吸取了教训,在对菲律宾整体市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后,这次,他选择了木材行业。“刚开始做木材销售,将木材从吕宋岛运送到马尼拉和蜂雅丝兰去卖,从中也赚了不少钱。”菲律宾为热带海岛,早些年木材资源较为丰富,这也是潘贻福看中木材行业的原因之一。

就在潘贻福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翘首以盼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一切都成了泡影。

当时,菲律宾南部发生洪涝和泥石流,灾情惨重,冲毁无数家园。专家将矛头指向肆无忌惮的伐木活动。在缺乏就业机会的高地,伐木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量的非法砍伐导致菲律宾森林逐渐光秃,造成山坡地不稳定,一下大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1992年,菲律宾政府第一次颁布了禁伐令。“一纸令下,所有的木材都被查封,投资血本无归,全都打了水漂。”谈及人生遭遇的滑铁卢,潘贻福很是感慨:“当事业上升到一定高度,又跌入谷底,一切又得从零开始。”

但是,潘贻福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生活还得继续”。

木材属于建材行业,多年的木材销售让潘贻福积累了一定的建材销售经验,并在建材圈结识了很多人脉关系。潘贻福想,何不从建材行业重新做起。

“当时做建材的也很多,但大部分人都想着要赚取更多的利润。为了从这偌大的市场中分取一杯羹,只能寻找不一样的经营方式。”潘贻福告诉记者,他选择了薄利多销的方式来抢占市场。在菲律宾,这种让利的模式,令他在菲律宾逐渐打开了市场。潘贻福在建材销售上站稳脚跟后,逐渐延伸到建筑和地产开发行业。

新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与上一届理事长合影

信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随着市场越做越大,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涵盖了钢筋水泥、三合板、五金等建材,日销量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产品远销东北吕宋、北吕宋、南吕宋、蜂雅丝兰、伊莎贝拉等地区。

“以前产品有从中国进口过来。后来菲律宾成立了钢铁协会,禁止企业从国外进口钢铁。国外钢铁只能从协会购买。”潘贻福表示。

在菲律宾,为了尽快打开建材市场,除了依靠广告宣传外,潘贻福打通与政府的合作渠道,与相关部门进行建材产品采购方面的合作。“我们也有承接政府工程的材料采购,使公司的产品销量迅速扩大。”潘贻福介绍道,菲律宾的基础建设工程很多是由政府统一采购材料,再分配到到各个工程项目。而选择与政府合作,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整体销量。

在菲律宾发展几十年,潘贻福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创业。对于来菲律宾创业的年轻人,潘贻福表示,要想在菲律宾发展,最主要的是要诚实守信。

“菲律宾的业务往来很多时候是靠期权支票支付。例如,支票兑付日期是一个月之后,那30天后银行账户就要有相应的钱来支付。如果出现一次空头支票,没有及时付款的话,经销商对你的信用就会大打折扣。”在潘贻福看来,没有诚信,很难在一个地方立足。

“现在南安正在大力提倡泛家居产业,作为建材商,未来我们也计划在菲律宾建设一个建材市场,产品将涵盖家具、建材、五金、石材等方面。”潘贻福表示,南安在建材上有很大的优势,希望未来能够多与南安企业开展合作交流。

虽然身处菲律宾,但事业有成潘贻福仍不忘家乡的发展,时刻关心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村里的道路也是他倡导捐资修建的。汶川地震之时,远在菲律宾的潘贻福心系祖国,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在菲律宾,潘贻福同样热心公益事业,捐赠土地给菲律宾中国商会蜂雅丝兰省分会,捐献农村校舍等。

海丝商报记者 黄睿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