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姓氏起源」百家姓——郑姓起源

欢迎大家阅读“百家姓在线”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郑氏的起源与发展

一、始祖 (上古时期)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注:郑姓出自姬姓,源自郑国,为黄帝后裔。这已经成为郑氏子孙的共识。黄帝,少典的儿子,原姓公孙,因为生于姬水而改姓姬,名轩辕,后人称为轩辕黄帝。黄帝曾经率领中原部落联盟的军队,打败炎帝部落,擒获蚩尤于翥,建都有熊(今新郑市)。黄帝又南征北伐,第一次把许多部落统一起来。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极大,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第四代后裔叫后稷,后稷母亲是姜塬。传说姜塬有一次外出游玩,见地上有个大脚印,就好奇地在脚趾处踩了下去,没想到就怀孕生下了后稷。后稷后来成为掌管农业的长官,教导民众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得到了帝尧的赏识,后人尊他为农业神。

后稷的后裔在他所奠定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向前发展,到周武王姬发的时候,周族的势力大大膨胀,周武王灭商,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到周厉王时期,出现“国人暴动”,西周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挽救祖宗基业,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姬静于公元前806年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木或林(今陕西华县东),后迁移到拾(木或林附近),郑国诞生,姬友谥号“郑桓公”,并让他在朝中任司徒。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仍在朝中担任司徒,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故,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王畿东部的成周附近,济、河、洛、颖四水之间,土地富饶,交通方便,仅存有虢、郐等十邑小国,可以作为容身之地。据专家考证,济、河、洛、颖四水之间,虢、郐十邑之地,指的是今天以河南新郑、荥阳、新密为中心的东起郑州、东南到扶沟、西至巩义境内的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郑桓公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先采取贿赂手段,使虢郐等十邑小国答应各划出一部分地方让他存放财产和族众,使郑国在东方发展有了立足之地,史称这一历史事件为“虢郐寄孥”,即“桓公寄孥”。荥阳京地有郑家砦、老郑坟寄孥遗址。郑桓公完成了“寄孥”大业后,西周朝廷发生巨变,周幽王十一年(前771),西周发生“犬戎之乱”,周幽王葬身骊山。桓公为国捐躯,葬在陕西华县(今华县西关螺丝钉厂内)。

二、郑恒公一脉相承 (周朝 郑国)

一世祖:郑桓公 西周初,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封庶弟姬友于郑地,

其地在今陕西省华县东,后迁居河南荥阳新郑。

二世祖:郑武公 掘突袭位,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举国东迁,并初都于京(京又称上都、大邑),先后灭了虢、郐两国,并把附近的鄢、补、丹等其他8个小国纳入郑国的版图之中,建立东方新的郑国。

三世祖:郑庄公 在位时期,郑国势力发展到巅峰,郑庄公扮演了春秋小霸王的角色。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历史上很著名的事件,一是“周郑交质”,一是“射王中肩”,足见郑国影响力之大。

四世祖:郑昭公,郑历公

五世祖:郑文公 郑文公四十一年(前632),郑、楚联军与晋军战于城濮(今河南开封附近),结果大败。随后的郑国一时依附晋国,一时依附楚国,倒也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郑穆公 由于过于亲近晋国,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派兵偷袭郑国。郑国爱国商人弦高在滑(今河南偃师南)遇到秦国军队,急中生智,假装犒劳秦军,将贩运的12头牛与4张熟牛皮献给秦军将领,并声称是奉命而来,使秦军误认为郑国已经作好了应战的准备,于是撤军,为郑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郑成公

郑子产 中兴功勋郑子产。又名公孙侨,郑成公之子,年幼参政,很有见地。郑国攻打蔡国,俘获蔡国将军。国民都很高兴,惟独子产很忧虑,别人问他为何不高兴,他说:“一个小国凭借武力打败了强大的楚国的盟国,如果楚国来兴师问罪,就只好顺从楚国,顺从了楚国,晋国又来兴师问罪,这样就永无宁日了。”人们听说他的话,无不为他的忧国忧民的胸怀所感动。郑简公时期,郑国国势日益衰退。子产为相,奉行法家,奖励勤俭,惩罚懒惰,采取严厉措施征收赋税,改革土地制度,得到人民的拥戴,使得郑国逐渐有了中兴的迹象。子产最大的成就是制定了铸刑书,以法治国,施法不避亲,肃清当时权臣乱政的现象。在外交方面,子产坚持不卑不亢的和平外交政策,首先缓和了与东邻宋国的关系,又派人出席晋、楚、齐等国在宁国的会盟,使郑国与周边诸侯关系缓和,从而为郑国争取了较为和平的环境。子产在发展教育上,提倡学以致用,与国家政治联系到一起。在用人方面,也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任人惟贤,与当时天下名士孔子、叔向等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孔子周游列国,见到子产,深为子产的言行所折服。后来子产去世,孔子称他为“古之遗爱”。

郑简公

郑定公

郑献公

郑声公 郑国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社会风气良好。

十三世祖:郑纟需 公 公元前408年,韩国夺取郑国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完成了对郑国的包围,此时纟需 公又被迫把国都迁回京城。

十四世祖:郑康公 被韩国侵并。共传十四代,国君二十三任,立国四百三十年。

注:

桓公死后,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举国东迁,并初都于京(京又称上都、大邑),先后灭了虢、郐两国,并把附近的鄢、补、丹等其他8个小国纳入郑国的版图之中,建立东方新的郑国,并继承父职,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推行“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为主要内容的“武公之略”,主要措施是: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并在东虢西部虎牢关设立制邑和成皋邑,作为郑国的西北门户。营造和扩建京城,现在的京城遗址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总面积3平方公里,显示巍巍大都之宏伟气魄(当今建有“京襄城遗址生态园”470余亩)。正在郑武公雄心勃勃推行“武公之略”的时候,周平王收回了虎牢以东的一块地方,迫使郑武公不得不到郐国故地营建新都。公元744年(周平王二十七年),新都未成,积劳成疾,不幸身亡,在位二十七年,死后葬荥阳三皇山上,此后三皇山就叫广武山。

郑武公之后,势力正在上升的郑国发生了一次大的动乱,事情发生在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与叔段之间。郑庄公封弟弟叔段于京(今荥阳京襄城),叔段在母亲武姜的支持下,在京城扩张势力,企图夺取郑庄公王位。武姜则在国都中作为内应,结果叔段被郑庄公所败,郑庄公将自己的母亲武姜流放到远离国都的城颍(今河南禹州境内),并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但不久便原谅了母亲的过错,演出“黄泉见母”佳话。在今新郑、荥阳、新密等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京襄城现有黄泉见母的阴司涧遗址。


随着内乱的平定,郑庄公在位时期,郑国势力发展到巅峰,郑庄公扮演了春秋小霸王的角色。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历史上很著名的事件,一是“周郑交质”,一是“射王中肩”,足见郑国影响力之大。郑庄公在位之初,就继承了父亲郑武公的传统做法,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扩充军队,开疆拓土,与齐国等强国结盟,先后攻占卫、宋、陈等小国的部分土地,并利用在周朝任司徒的权力谋取利益,引起周平王的不满,为了制约郑庄公,周平王利用虢公参政牵制郑庄公,周郑从此互不信任。为了维护局面,商定互相以儿子作为人质,周平王将王子狐抵押给郑,郑庄公将太子忽抵押给周。这一事件,使得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降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称为“周郑交质”。公元前719年,周平王死,周桓王即位,免去郑庄公在周朝中的司徒职务,并率领诸侯国攻打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击退了周王的进攻。郑庄公在位43年,郑国的疆域空前扩大,东建启封,南建栎邑,威胁宋、许。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其中,郑庄公为了加强对东面宋国的进攻,修建启封城,后来成为开封县和开封郡的治所。

郑庄公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为争夺王权进行了长达27年的争斗,以郑昭公、郑厉公废立为标志,郑国权臣干政使国力大受影响。到郑庄公孙郑文公即位时,已经难以和当时的诸雄抗衡。为了求得生存,郑文公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先加入齐国势力集团,抵御楚国的进攻,后又依靠楚国抵御齐国,郑文公四十一年(前632),郑、楚联军与晋军战于城濮(今河南开封附近),结果大败。随后的郑国一时依附晋国,一时依附楚国,倒也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郑文公当政时期周王室发生了“子带之乱”,周襄王被从东周京城赶出,跑到郑国避难。郑文公把周襄王迎接到郑国的京城,此后郑国的“京城”也被后人称为“京襄城”,现在京襄城村还有周襄王的遗迹“御路岗”、“老王门”。

郑文公之后,郑国进一步走向衰落。郑穆公时期,由于过于亲近晋国,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派兵偷袭郑国。郑国爱国商人弦高在滑(今河南偃师南)遇到秦国军队,急中生智,假装犒劳秦军,将贩运的12头牛与4张熟牛皮献给秦军将领,并声称是奉命而来,使秦军误认为郑国已经作好了应战的准备,于是撤军,为郑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郑简公时期,郑国出了一位有名的政治家郑子产。其时郑国南有强大的楚国,北有晋国,西有秦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尊严,子产联盟周边宋、卫等小国,抗衡诸侯列强,同时也尽量作到对大国的友善,使边疆得到了几十年的安宁。子产改革田制,重新编制公私田亩与农民住户,承认田地私有,并给予私田的占有者合法地位,极大刺激了农业生产;他还对兵赋进行了改革,保证了国家的兵源。子产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贡献是 “铸刑鼎”,将法律条款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对贵族的不法行为做了限制,维持了郑国社会的稳定。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余年,先后辅助了简、定、献、声四位君主,期间郑国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社会风气良好。

子产的中兴政策,惠及了其后郑国的好几代君主。但到了郑纟需 公时期,郑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眼中的肥肉,不时有晋、楚等强国来侵占郑国的领土。频繁的战乱,使得郑国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商人大量外逃。韩国对郑国的威胁也日益严重。公元前408年,韩国夺取郑国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完成了对郑国的包围,此时纟需 公又被迫把国都迁回京城。郑康公时期,郑国国力进一步衰败,韩国乘机攻占了郑国大片国土。郑康公十一年(前385),韩国攻占了郑国的阳城。前375年,韩国军队兼并了郑国的全部国土,杀掉了郑康公,郑国灭亡。

郑国灭亡后,郑国后裔纷纷逃离家园,郑国公族从此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为郑姓。郑桓公15世孙郑鲁率部分公室人员、军队、民众逃到陈、宋之间,自立为“南里君”,以国为氏,郑鲁公被称为郑姓的受姓先祖。而国破后留在郑国故土的郑国人士,以郑康公叔父郑宙为代表,也以国为氏。韩国灭亡郑国时,郑宙被俘。韩国为了笼络原郑国人的人心,封郑宙的儿子郑据为践土君,负责祭祀郑武公的陵墓,其后裔散居于京、制等地。武公陵之南广武原,逐渐形成为规模宠大之郑氏祖茔。 除了郑国灭亡后以国为氏形成的郑姓外,郑姓还有许多与郑国有牵连的来源。其中在郑国建国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祀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泰山附近的少许地方作为祭祀泰山时沭浴更衣的场所,并留下宫室人员驻守在今山东费县附近,这些人的后裔也以国名郑为姓,据考证这是山东最早一支郑氏人士。另外郑国东迁中原后,还有部分郑国的臣民和公室人员留在了原地。“犬戎之乱”时,他们之中的部分人逃到今陕西汉中地区,这些人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南郑”。为了怀念故土,不少人也以国名为氏,此支后来成为陕西南郑县郑姓的主要来源。

郑姓的主要来源是郑国灭亡后,郑国人以国为氏。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姓,历千余年,其来源恰如长江黄河,分支源头多元化。如唐代由鱼姓而来的郑注;明朝马姓而来的航海家郑和;还有鞠姓、邹姓、段姓改姓而来的郑姓。郑姓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发生过改为其他姓氏的情况,如郑姓改为驷姓、冯姓、游姓、国姓、印姓、罕姓、经姓、司姓、喻姓、兰姓、堵姓(据查他们大都 为郑国公族之后)等,也可称桓武后裔。由此而使得郑姓与之发生了纠缠不清的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

(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泰山附近的少许地方作为祭祀泰山时沭浴更衣的场所,并留下宫室人员驻守在今山东费县附近,这些人的后裔也以国名郑为姓,据考证这是山东最早一支郑氏人士。)

三、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郑氏先祖排序

上接十四世祖:郑康公 序

十五世祖:郑鲁 率部分公室人员、军队、民众逃到陈、宋之间,自立为“南里君”,以国为氏,郑鲁公被称为郑姓的受姓先祖。

十六世祖:郑据 仕魏为大夫。居住在陈、宋两地之间。

十七世祖:郑无悔 仕魏为新筑大夫

十八世祖:郑安平 初仕魏,后携范睢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

十九世祖:郑微 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

注:(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

二十世祖:郑显,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荥阳,汉王刘邦二年降汉。

鲁公世系的昌公,即郑昌,初为楚守荥阳。刘邦二年,因为项羽封当时任吴县令的郑昌为韩王。郑昌认为分封已不合时宜,因而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征伐讨平中。楚汉之间的战争进入第三年,“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荥阳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部将郑忠对刘邦建议说:“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忽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 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

二十一世祖:郑荣 ,陈(今河南淮阳)人,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败于汉,刘邦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以便授官,独郑荣怀念项羽不肯登记,被汉逐出,忧愤而死。

二十二世祖:郑当时 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先后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郑当时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郑当时一次推士,因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迁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

大司农郑当时。汉陈(今河南淮阳一带)人。年轻时“以任侠自喜”,尤其是解救了梁孝王的将领张羽之后,更是“声闻梁、楚间”。汉景帝时期为太子舍人,为官清廉,广交天下门客,不分贵贱老幼,凡来门下客均以礼相待,常设客馆,上敬长者,下育少年,众人尊称为“郑庄”。甚至皇帝都知道他的“郑庄”名号,汉武帝时为大司农。郑当时重视兴修水利,尤其是重视黄河水利的修建,造福了黄河两岸的百姓,受到人们的爱戴。郑当时为官廉洁,去官之后,两袖清风,家无余财,因此更为天下称道,以至他的家族也由于他的缘故而人丁兴旺,开始成为显赫世家。

二十三世祖:郑韬

二十四世祖:郑仲(江都太守)。

二十五世祖:郑房,汉中大夫,次子远迁沛;

二十五世祖:郑季,官至赵王相;

二十六世祖:郑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荥阳,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

二十七世祖:郑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迁至荥阳,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为现居荥阳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

注:

秦汉郑姓的播迁

分散各地的郑氏后裔,经历了亡国的阵痛之后,依靠勤劳与智慧很快又发展繁衍起来。

为秦统一六国又立新功。

先说居住在陈、宋两地之间的鲁公之后。鲁公之后琚,仕魏为大夫;琚公之子无悔,仕魏为新筑大夫;无悔公之子安平,初仕魏,后携范睢奔秦,封关内侯大将军,后为赵兵所困降赵,封武阳君;安平公之子徽,未随父降赵,而继续仕魏,并因拒秦兵之功,封新筑君,魏亡为庶民;徽公长子显,初为秦吴县令,后随楚项王起兵讨秦,受封韩王,又称郑韩王。郑韩王为楚守荥阳,汉王刘邦二年降汉。

滞留荥阳的儒公之子宙,在韩灭郑时被俘。韩国为贿赂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封宙公之子据于嚣山之阳的荒僻之地(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或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称郑王之墟(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跑到赵国,为赵媾秦,助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初国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修筑鸿沟大渠,后奉韩王之命游说秦修渠,意在疲秦,使其无力伐韩。国公终于将渠修成,反使秦得水利,国力更强,统一了六国。

在两汉时期成为经学名士

中国历史进入秦汉大统一时期后,郑氏也随历史的发展,以中原为轴心,向周围辐射播迁。

鲁公世系的昌公,即郑昌,初为楚守荥阳。刘邦二年,因为项羽封当时任吴县令的郑昌为韩王。郑昌认为分封已不合时宜,因而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征伐讨平中。楚汉之间的战争进入第三年,“楚汉相争,鸿沟为界”,在荥阳北广武山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部将郑忠对刘邦建议说:“楚军强盛,应高垒深堑固忽战,待敌疲劳时再出击。” 刘邦纳其言,果获大胜。

昌公之子荣,陈(今河南淮阳)人,参加了项羽起义,项羽败于汉,刘邦要求原项羽部将注册登记,以便授官,独郑荣怀念项羽不肯登记,被汉逐出,忧愤而死。

荣公之子当时亦为陈人,行侠仗义,汉景帝时拜为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先后任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位列九卿。郑当时对待宾客惟恐不便,对待长者惟恐不尊,对年轻人惟恐屈才,他常说:“宾客来到,无论贵贱,都要接待!”故《汉书》作者班固说:“张译之守法,冯唐之论将,汲黯之正直,郑当时之推士,不如是,亦何以成名哉?”郑当时一次推士,因轻信谗言而失误,被人弹劾,下狱治罪,赎买出狱,废为庶人。不久又被起用,迁任汝南太守,任上病故,家无余资,靠亲友接济办了丧事。

当时公之子韬,韬公之子仲(江都太守)。仲公之长子房,汉中大夫,次子远迁沛;房公之子季,官至赵王相;季公之长子奇,官至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迁回荥阳,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奇公之长子积(华县令)迁至河南新野,为南阳郑氏始祖。以后失谱,历经数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迁至荥阳,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为现居荥阳郑氏人数最多的一支。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又播迁周围县、乡、村。1992年,台湾郑氏宗亲访问团一行23人,寻根谒祖,曾到此祭祀,盛况空前。

二十九世祖:郑宾 居山东高密

三十一世祖:郑众,

三十二世祖:郑安世 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

注: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四、二十六世祖郑奇次子一支

奇公 之次子:郑禾犀,官至后汉西河太守;

禾犀公之长子:郑宾,居山东高密,汉光禄大夫;(29世)

宾公 之三子:郑兴,河南开封人,后汉经学家,靖南将军;

兴公 之 子:郑众,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后汉书》有传;

众公 之子:郑安世,后汉车骑将军;

安世公之长子:郑琳,后汉车骑都尉,次子亮(亮孙冲为晋太傅,宗光公,卒后谥成);

琳公 之子:郑熙,

熙公 之长子:泰,次子浑。

东汉末期的郑泰与郑浑兄弟。郑泰与郑浑都曾经得到曹魏统治者的重用,为家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泰:字公业,荥阳郑氏望族世家之后。幼读经书,深明世道。其时是东汉末年,乱世之秋。郑泰先为权臣何进部下参谋。何进认为西凉兵马善战,欲召其首领董卓进朝。郑泰认为董卓专权残暴,不宜重用。何进不听,郑泰为避祸辞官。后来董卓进京,果然成为东汉政权的大害。董卓掌握政权以后,山东诸侯群起攻之,郑泰为避免战火殃及百姓,设计使董卓没有发动战争。董卓欲迁都长安,郑泰率族人设计谋杀董卓,失败后投奔袁术。董卓死后,郑泰率领族人回到荥阳。

注:

奇公之次子禾犀,官至后汉西河太守;禾犀公之长子宾,居山东高密,汉光禄大夫;宾公之三子郑兴,河南开封人,后汉经学家,靖南将军;兴公之子众,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因维护了汉朝尊严,拜为中郎将,《后汉书》有传;众公之子安世,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之长子琳,后汉车骑都尉,次子亮(亮孙冲为晋太傅,宗光公,卒后谥成);琳公之子熙,熙公之长子泰,次子浑。

1、 郑浑公一支

郑浑后裔:郑崇、郑泰子郑袤都依附魏晋朝廷,使家族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得以发展。在晋代末年,荥阳郑氏在外迁过程中,有一支郑浑的后裔曾经一度向黄河以北迁移,后来又回到荥阳,成为北朝隋唐时期荥阳郑氏的主体,族人先后在十六国中的赵、燕以及北魏等国为官,并获得了较高的名位。

燕国 :郑豁 位登三公,

孙子辈:有兄弟四人郑涛、郑晔、郑简、郑恬。

郑晔 :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

郑简 :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

郑恬 :定居大索(荥阳城),成为中祖;

郑涛 :定居陇西,成为西祖,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郑氏四祖”。其后又经十余世繁衍,北祖晔公世系官位显赫,继承了温公在荥阳所创下的基业。晔公为北魏建威将军,生六子:白麟、小白(茂)、叔夜、洞林、连山、幼麟。原来留居荥阳的一族与北祖杂居并联宗,人称“七房郑氏”。

幼麟即郑羲:北魏孝文帝时累官中书令、衮州刺史,后为秘书监。

其次子郑道昭:一支,在数代之后发展成为了可以左右朝政的大族。

书圣郑道昭(?~516)。字僖伯。北魏诗人、书法家。又称为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人。郑道昭出身名门,年幼聪敏,从小受到高人指点,喜欢作诗。郑道昭所作《中岳赋》,为北魏孝文帝所爱,称为天下第一。自此郑道昭得到了中岳先生的称号。郑道昭的书法为时人称道,孝文帝下令全国学者学习他的书法,后人称之为“魏体”。郑道昭崇尚儒学经道,喜欢山水,随处留有他的石刻,如北魏光州云峰诸山摩崖石刻,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一,为后代学习者所重视,云峰诸山也因此成为书法界朝圣之地。郑道昭也是北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赋大多留在云峰山、大基山、天柱山的摩崖上,内容多为抒发爱国热情。郑道昭另一突出成就是帮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提倡“礼乐”和“文教”,推行儒学教育。

北祖晔公六世孙:郑译 和隋文帝杨坚有同窗之谊,他积极帮助杨坚取代北周成为隋朝开国皇帝,

北祖晔公七世孙:郑元寿 以城归唐,后封唐太常卿、宜州刺史、沛国公等,曾五代出使突厥,坚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郑译父子为隋唐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唐郑姓的繁盛与南播,经历了东、西魏和北齐、北周的动乱以后,荥阳郑氏在隋唐时期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荥阳郑氏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北祖、南祖、中祖发展壮大,在朝廷中的势力,其他豪门王族无人能及。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6名状元、8位驸马、9位宰相,人称“郑半朝”。

出 自第三房: 郑洞林 之后的郑姓人由于是隋朝的开国功勋而首先显贵。

郑晔的四世孙: 郑幼儒 一支也先后显赫起来,郑幼儒一支就出了7位宰相,分别是郑王旬瑜、郑馀庆、郑覃、郑朗、郑延昌、郑从谠。

2、 郑泰公一支

曹魏征东大将军:郑泰 南迁江南各地的郑姓,郑泰子郑袤。

三国时期 :郑庠 因任东吴车骑常史、东安太守,举家迁居扬州丹阳,成为南渡始祖。郑庠。字文序,河南荥阳人。少年时高操、聪敏、多才。后为吴国车骑长使、平南将军,迁东安太守。晋惠帝时,迁居安徽寿春(今安徽青县一带)。晋怀帝永嘉元年率领族人渡江,居住在江苏丹阳郡陵县(安徽室城市宣州区)桑莘里长手寺,为渡江始祖。郑庠子孙众多,繁衍福、泉、建、温、秀等州。晋悠帝建兴四年,任信安令。墓葬遗址尚存,在信安县西门外白水镇。

西晋末年 : 郑昭从荥阳入闽,迁居福建永泰,曾担任泉州和建州刺史,是福建郑姓始祖。

唐初郑昭的后代:郑露与堂弟郑庄、郑淑辞去官职,自永泰迁居莆田,在莆田南湖建立学堂讲学,发展教育,被誉为“南湖三先生”。南湖派成为郑氏南迁后影响力最大的支派。其子孙散居福建各地,其中莆田郑姓多为郑露的后代,居仙游的为郑淑的后代。到明代弘治年间,仙游的郑姓分居到泉州、南安,播迁福建、广东、浙江、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南湖成为荥阳郑姓南迁的第二祖地。

隋唐五代郑氏南迁:可以确定的有五次:

一是:郑至道 任县令,迁居浙江天台,后裔繁衍至今;

二是唐玄宗时期,荥阳画家:郑虔 被贬浙江台州,被现在浙江临海的郑氏尊为先祖;

怪才郑虔(685~764)。字若齐,唐代荥阳人,盛唐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曾经任左监门录事参军、广文馆博士,时人誉为“高士、名士”。郑虔年少聪颖,杜甫有《荥阳冠儒众》称颂他。郑虔工画、善诗、长于书法。寓居长安时,因贫无纸,以慈恩寺的柿叶学书法。现在王方庆宅院、兴善寺木塔等地都有郑虔的画迹。郑虔的书画为唐玄宗喜爱,当时的名士杜甫等人欣赏。郑虔的文章被人与美酒相比。郑虔精通地理,对山川险要、物产风流无不知晓,著有《天宝军防录》。郑虔还通晓医药。才高八斗而安于清贫淡于名利,与杜甫、苏源明等文人墨客为友,尤其与杜甫交厚,杜甫曾经多次赋诗为郑虔鸣不平。郑虔死于临海,墓葬在临海东乡白石金鸡山。后人为纪念他,在此修有“郑广文纪念馆”。

三是:郑时中 随陈元光入福建开漳,其子孙散居福建和广东等地;

四是唐僖宗光启年间:郑可远 等人随王潮兄弟入福建,后裔分布于闽西、闽南以及广东的部分地区,成为当地郑姓大族;

五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后,河南光州固始人:郑磷、郑晋等人投靠王审知的闽国,成为福建郑氏始祖的重要一支。

南方的郑氏以:郑泰世系为主,名人辈出,长久不衰。据粗略统计,此时名列史册的郑氏历史名人:宋朝有87人,元朝有20人,明朝有120人,清朝有57人,共计284人。到明清时期郑氏的发展中心已转移到福建中南部,

入闽始祖:郑昭(出自郑浑)一支已经分衍出莆田派、仙游派、兴化派、桃源派、神山派、白沙派、东湖派、西山派、钱园派、平湖派等。成为荥阳郑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分支,在福建、广东、浙江乃至台湾地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南宋史学家郑樵:为首的莆田派。明清时期,其后裔播迁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1104~1162)。字渔仲,福建莆田人。我国南宋时期历史学家。早年家贫,但他醉心于学问,无意官场。精通天文、地理、经学、礼乐、文字、音韵、草本等知识,被称为“夹氵祭 先生”。他特别注意实地考察,常常将经籍上的知识与生活中发现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研究,而不满足咬文嚼字的空谈。宋朝南迁后,郑樵空有报国之心,却报国无门,于是隐居,潜心修史。宋高宗招他为官时,郑樵已经完成了《通志》的写作,《通志》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伟大通史著作。宋高宗曾经对他说:“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郑樵大部分时间活动于福建莆田,曾经在当地开学堂授课,跟随他治学的人达数百人,人们都被他渊博的知识所折服,郑樵的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郑绮为开基祖:的浙江义门支派,经过郑德璋、郑文泰、郑钦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宋元时期,族人发展到2000多人,到了明代已九世同居,被明太祖誉为“江南第一家”。

云南郑和家族: 因郑和“七下西洋”而名垂青史。

航海先驱郑和(1371~1433)。郑和本姓马,字三保,云南昆阳回族马氏的后裔,因为为明成祖立下战功赐郑姓,人称郑和。明成祖朱棣为加强对外友好交往,强调“宣德化而柔远人”,“共享太平之福”,提高大明帝国的国际威望,沟通国际贸易、促进中外文化科技交流,于永乐三年(1405)命郑和为出使西洋各国的正使总兵太监,并六次派他下西洋。宣德五年(1431)闰十二月,明成祖孙宣宗朱瞻基又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1433)三月,在返航途中郑和病逝于古里。郑和七下西洋,到达越南、爪哇、印度、古里、柯枝等地,给当地带去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先进的文化,也从各地带回了香料、奇珍异兽等物品,与吕宋、马来亚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率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当时已经掌握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开始使用罗盘。郑和是最早开辟中西交通航道的航海家,比麦哲伦的全球航行早了80多年。七下西洋的实践,证明了郑和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军事统帅。

扬州兴华郑氏: 则因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而闻名。

画坛怪杰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兴化县人。郑板桥幼年家贫,丧母,赖乳母教养,并随其父学画,早年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经常过着“下荒凉吉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的困窘生活。后由朋友资助,才得到读书机会,并应科举而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49岁出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历时12年。在任期间,鞭笞奸吏,勤政于民,被百姓尊称为亲民之官。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诬告罢官。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赏雅脱”的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尤其是将书法融于绘画之中,画竹是“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画兰是“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的特点。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亦具“狂怪”意趣。他的字初学黄庭坚,后又融入兰竹笔意,遂自创出一种“六分半书”。其特别是:以真、隶为主,揉合真、草、隶、篆各体,并用作画的方法来写,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章法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人有“乱石铺街”之喻,他存世的许多作品,都显现出这一独特书风。南安石井郑氏: 代表人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基祖是北宋时期的郑隐石,其后裔有名的叫郑芝龙,即郑成功生父,早年流亡日本,后乘明末动乱之机,组织民间力量发展势力。明末清初,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击清军,被当时的南明政权赐姓朱,人称国姓爷。公元1661年,率部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始了石井郑氏在台湾的经略,为大陆民众大批进住提供了契机。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原名福松,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清顺治二年(1645),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清顺治十年(1653),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清顺治三年(1646)秋,清兵进攻福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降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清顺治七年(1650)占领厦门、金门两岛。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缓兵计,战败,回师金厦,并开展收复了台湾的伟大斗争。荷兰殖民者于明天启四年(1624)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清顺治九年(1652),台湾爆发了郭怀一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清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亲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城”。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郑成功为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注;

在魏晋时期,成为显赫巨族

魏、晋、南北朝郑姓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荥阳郑氏发挥了自己杰出的聪明才智,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功臣。其中的拓荒者是东汉末期的郑泰与郑浑兄弟。郑泰与郑浑都曾经得到曹魏统治者的重用,为家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郑浑后裔郑崇、郑泰子郑袤都依附魏晋朝廷,使家族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得以发展。在晋代末年,荥阳郑氏在外迁过程中,有一支郑浑的后裔曾经一度向黄河以北迁移,后来又回到荥阳,成为北朝隋唐时期荥阳郑氏的主体,族人先后在十六国中的赵、燕以及北魏等国为官,并获得了较高的名位,如燕国的郑豁位登三公,其孙子辈有兄弟四人郑涛、郑晔、郑简、郑恬。其中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荥阳城),成为中祖;郑涛定居陇西,成为西祖,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郑氏四祖”。其后又经十余世繁衍,北祖晔公世系官位显赫,继承了温公在荥阳所创下的基业。晔公为北魏建威将军,生六子:白麟、小白(茂)、叔夜、洞林、连山、幼麟。原来留居荥阳的一族与北祖杂居并联宗,人称“七房郑氏”。幼麟即郑羲,北魏孝文帝时累官中书令、衮州刺史,后为秘书监。其次子郑道昭一支,在数代之后发展成为了可以左右朝政的大族。

隋唐时期左右朝政

隋唐时期,北祖晔公六世孙郑译,和隋文帝杨坚有同窗之谊,他积极帮助杨坚取代北周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其子郑元寿以城归唐,后封唐太常卿、宜州刺史、沛国公等,曾五代出使突厥,坚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郑译父子为隋唐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隋唐郑姓的繁盛与南播,经历了东、西魏和北齐、北周的动乱以后,荥阳郑氏在隋唐时期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荥阳郑氏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北祖、南祖、中祖发展壮大,在朝廷中的势力,其他豪门王族无人能及。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6名状元、8位驸马、9位宰相,人称“郑半朝”。其中出自第三房郑洞林之后的郑姓人由于是隋朝的开国功勋而首先显贵。郑晔的四世孙郑幼儒一支也先后显赫起来,郑幼儒一支就出了7位宰相,分别是郑王旬瑜、郑馀庆、郑覃、郑朗、郑延昌、郑从谠。

隋唐时期,郑氏在中原兴旺发达的同时,随着南迁郑氏的增加,南方郑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南迁开始于汉代,而西晋“永嘉之乱”后,南迁江南各地的郑姓多为曹魏征东大将军郑泰之后,具体迁居情况是:三国时期,郑庠因任东吴车骑常史、东安太守,举家迁居扬州丹阳,成为南渡始祖。西晋末年,郑昭从荥阳入闽,迁居福建永泰,曾担任泉州和建州刺史,是福建郑姓始祖。发展到唐初,郑昭的后代郑露与堂弟郑庄、郑淑辞去官职,自永泰迁居莆田,在莆田南湖建立学堂讲学,发展教育,被誉为“南湖三先生”。南湖派成为郑氏南迁后影响力最大的支派。其子孙散居福建各地,其中莆田郑姓多为郑露的后代,居仙游的为郑淑的后代。到明代弘治年间,仙游的郑姓分居到泉州、南安,播迁福建、广东、浙江、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南湖成为荥阳郑姓南迁的第二祖地。隋唐五代郑氏南迁可以确定的有五次:一是郑至道任县令,迁居浙江天台,后裔繁衍至今;二是唐玄宗时期,荥阳画家郑虔被贬浙江台州,被现在浙江临海的郑氏尊为先祖;三是郑时中随陈元光入福建开漳,其子孙散居福建和广东等地;四是唐僖宗光启年间,郑可远等人随王潮兄弟入福建,后裔分布于闽西、闽南以及广东的部分地区,成为当地郑姓大族;五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后,河南光州固始人郑磷、郑晋等人投靠王审知的闽国,成为福建郑氏始祖的重要一支。

五代时期郑姓的辉煌

五代十国时期荥阳郑氏因动乱迁居云南大理的后裔郑买嗣,在西南边疆建立了一个大长和国,完成了战国时期以来郑氏称帝的新尝试。这支郑氏兴起于唐代中叶。荥阳人郑回任西沪县令,后为南诏所俘,被迫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由于学识渊博,推动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得到了南诏室的赏识,并促成唐王朝与南诏结盟,影响了南诏王国数代人,使得郑回官居宰相,他的后代也世袭这一重要的职位。到了郑回的七世孙郑买嗣,郑氏家族完全控制了南诏政权,建立了大长和王国后,实行汉化教育,并与中原王朝发展友好关系,客观上加强了中原与西南边陲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长和王国传三世而亡于内乱,大天兴国取而代之。

宋元明清时期郑氏向南发展

南方的郑氏以郑泰世系为主,名人辈出,长久不衰。据粗略统计,此时名列史册的郑氏历史名人:宋朝有87人,元朝有20人,明朝有120人,清朝有57人,共计284人。到明清时期郑氏的发展中心已转移到福建中南部,入闽始祖郑昭一支已经分衍出莆田派、仙游派、兴化派、桃源派、神山派、白沙派、东湖派、西山派、钱园派、平湖派等。成为荥阳郑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分支,在福建、广东、浙江乃至台湾地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南宋史学家郑樵为首的莆田派。明清时期,其后裔播迁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郑绮为开基祖的浙江义门支派,经过郑德璋、郑文泰、郑钦等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宋元时期,族人发展到2000多人,到了明代已九世同居,被明太祖誉为“江南第一家”。另外享誉世界的云南郑和家族因郑和“七下西洋”而名垂青史。扬州兴华郑氏,则因为“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而闻名。南安石井郑氏,代表人物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基祖是北宋时期的郑隐石,其后裔有名的叫郑芝龙,即郑成功生父,早年流亡日本,后乘明末动乱之机,组织民间力量发展势力。明末清初,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击清军,被当时的南明政权赐姓朱,人称国姓爷。公元1661年,率部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始了石井郑氏在台湾的经略,为大陆民众大批进住提供了契机。

清朝是郑氏进入台湾的高峰时期

其中较大的几次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郑维谦自福建海澄县入垦台北,四十六年(1707)广东潮州府饶平人郑清雅迁居新竹;雍正年间郑友嵩、郑昌兴、郑道、郑同等入垦台北、新竹、台中等地。乾隆年间,郑国庆、郑建仪、郑建策等入垦台中等地。其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郑崇广、郑崇和家庭从福建同安县入垦新竹,成为台湾省的望族。嘉庆、道光年间仍陆续有郑氏从福建、广东进入台湾。

明清时期,郑姓在大陆各地进行迁徙、发展的同时,一些富有开拓精神的郑氏相继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地谋取发展,进而把郑姓人的生活空间拓展到海外许多地方。元末明初,是郑姓人出洋的一个高峰,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民国初年,郑姓下南洋的人数达960人之多,他们大多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发展。还有三支较大的郑姓人士为通商迁居日本,其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娶日本女子代,生子郑成功和七左卫门,后来七左卫门留在日本,依母亲姓田川七左卫门。

现代郑姓的分布

进入现代社会,田川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郑姓的发展出现新的变化。荥阳作为郑姓的祖地,外迁的郑姓人士很多,据1986年人口普查显示荥阳市现有郑姓888户,3552人,在全市287年姓氏中排名第22位。郑姓在华北、东北是大姓,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内蒙、辽宁、吉林等省市,其中居住在北京的郑姓,亦是居第22位,在辽宁居31位。在上海各大姓氏中郑姓位居第36位,在福建位居第13位,有“黄郑排满街”的说法,福建福清市有郑姓人口13万,长乐县有郑姓人口7万余。浙江临海有郑姓人口2万余,湖北红安人口4万之多,武穴、蕲春人口也有3万余,广东恩平市有8万余,其中华侨就有3万余。江苏苏州、无锡、徐州、吴县、扬州、兴化等地都是郑姓聚居区。中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两湖、两广、海南6省,是郑姓人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的人口调查显示,郑姓在广东大姓中位居第16位,而西南、西北郑姓分布则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