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难、找项目难、退出不易,2018年,曾经“横冲直撞”的创投行业,在资本市场寒潮来袭之后,被迫放慢了步伐。2017上半年,市场完成募集资金的规模达1342亿美元,而2018上半年仅为341亿美元,同比下降74.59%,活下去,成了机构不得不考虑的生存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由民营企业发起,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出资的创投机构贝信基金的两位合伙人,了解了他们是如何“抗寒过冬”。
投资风格更稳健 上千个项目选投2个
贝信资本成立于2014年,是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并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面向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具体投资项目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投资于电子信息领域内企业的资金比例将不低于承诺出资额的60%。
“目前基金的战略是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尤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希望通过基金的努力对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有所贡献。”贝信资本总经理张渝表示,之所以把电子信息作为行业聚焦,一方面是因为电子信息产业涵盖面广,投资方面空间较大,而且基金管理团队也有对口人才,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子信息是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投方向,符合重庆整个产业发展的定位。
相较前两年,张渝坦言,今年的投资风格相对更加稳健。“今年有近千个项目进了项目库,立项开展尽调的有10来个,最终投了2个。”张渝介绍,投资率在千分之二左右。
中科院重庆分院的超级电容项目就是贝信资本今年的投资项目之一,贝信出资领投,高新区等跟投。据了解,超级电容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储能器件,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应用场景广泛。
“做创投,其实是需要发展的眼光,看的是行业、企业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贝信资本合伙人何培玮表示,之所以看中这个项目,首先是看中了其未来市场的前景。
其次,优质的团队也是投资的一个决定因素。张渝介绍,带头研发这个项目的研究院是一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掌握着核心技术。在他的带领下,现阶段团队研发的超级电容关键指标已经超过国外研发的产品。目前产品研发已趋于成熟,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是为了完成中试。
“除了超级电容,另一个项目是云安全相关的项目。”张渝表示,这两个项目都是通过严格筛选的,一样高科技含量项目,团队技术成熟,而且行业前景空间大。
“投资是对未来时间轴的判断,要看得长远,看清楚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行业的价值会走向何处。”何培玮认为市场环境不佳,其实更考验投资机构的眼光和功力。
张渝认为,从募投管退这几个环节来说,市场环境对于投资这个环节影响应该是最小的。“很多企业都需要钱,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价格方面会更合理。”张渝表示,不过如果市场环境不佳,投资机构肯定会更加谨慎,投资风格会偏向于稳健,会选择更加优质,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
退出通道变窄 关注投后帮助企业成长
今年,相较投资这个环节,退出受到的影响应该会更大。
“从今年来看,IPO的过会率相对较低,对于投资机构退出方面的影响不小。”张渝表示,通过IPO退出是一个回报率较高的退出方式,但是随着IPO过会率降低,这个退出通道大幅度变窄。而就算成功IPO,但是因为股市行情不好,估值和股价都会受影响, 回报率也会大打折扣。
并购也是创投机构退出的另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就今年来说,这种退出方式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窄。市场环境不好,造成众多上市公司自顾不暇,没有余心和余钱去并购。同样,就算并购完成成功退出,价格也会较低,回报方面其实相对也会缩水。
能够成功退出还好,就怕企业被活生生的“饿死”了。“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企业基本面运行的不错,但是因为资本大环境的原因,造成后续投资跟不上了或延误了,企业的资金链面临困难甚至活断裂了,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创投机构都是很可惜的。”何培玮说。
张渝介绍,今年贝信基金通过并购退出了一个项目,并达到预期的回报。“贝信的投资理念都很看重企业的基本面,目前被投企业都在良好的运行。当然宏观经济有其自然的规律和周期性,但只要企业自身条件够硬,就能够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突围而出。”
为了能够更好的退出,在投资之后,创投机构也会在“管”这个环节下功夫,让企业能够“茁壮成长”。
“像超级电容这个项目其实是成果转化,团队在技术上面很强,但是在走向市场方面就很难,这其实是成果转化都会面临的问题。”何培玮表示,所以机构在投资之后,其实还要起一个“孵化器”的作用。超级电容这个项目,贝信不仅投了钱,还提供专业人员为企业做财务辅导、组建股权结构等,帮助其进行公司化的运作。
不仅要帮助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后续的发展中,投资机构还会为企业联系后续轮投资机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
张渝告诉记者,值得欣喜的是,在退出方面最近政策也有很多调整,释放了一些对行业的利好消息。
对于明年的科创板,张渝则抱着比较理性的态度看待。“采用注册制的方式,和国际接轨,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发行问题,是A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资本市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张渝坦言,对于创投机构或投资人来说,一方面对回报的预期会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对价值认知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信心十足 明年将发起第二支基金
市场环境不佳,影响最大的还是募资的环节。投中研究院VC/PE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Q3,仅139支基金进入募资阶段,同比下降41.35%;目标募资规模545.53亿美元,同比骤降8成。
“我们明年计划设立第二支基金,如果还是像今年这样的环境下,募资肯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张渝透露,贝信资本的第二支基金已经有了计划,预计在明年开始募资,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募资应该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募集社会资金方面。
张渝介绍,贝信创投基金由宗申产业集团出资5000万元,国投高科和重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分别代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重庆市政府参与出资各5000万元人民币,其余资金则是社会出资。
“私募股权基金的门槛也比较高,基金有限合伙人至少出资1000万元。”张渝告诉记者,创投其实并不是暴利的行业,出资人的收益是在去除管理费、分成和缴纳税收后,才是最终能拿到手里的钱。而对于社会资金来说,股权投资因为投资时间较长,市场变化波动大,其实也是一项风险比较高的投资。所以,在市场上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募集社会资金将会是一个难点。
张渝表示,所以国家政策对于行业的扶持,就非常重要。“最终关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合伙人税收政策的落实,实际上就是国家对于创投行业支持的态度。”张渝期望,国家政策给与创投行业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因为创投机构虽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其本质也是在扶持实体企业,助推国家的整个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张渝认为,现阶段对于创投行业来说,何尝不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企业来说,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在大浪淘沙,能够留下来的项目和企业都经受住了考验。对于创投机构来说,过热的投资往往也意味着盲目。而市场的冷却,能够让投资机构能够沉下心来,扎实的工作,寻找优质项目。为科技进步、经济转型,做出创投机构应有的贡献。
“对于创投行业,我信心十足。”张渝深信,寒冬之后,便是春天。
新闻链接——
贝信资本获国家财政部出资
做过高级工程师,在重钢当过厂长,也在科技公司做过高管……虽然创投只做了几年,但是对于张渝来说,20多年的实业从业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是张渝是经验丰富的船长,合伙人何培玮就是技术高超的大副。何培玮是马来西亚华裔,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电机专业毕业后,只身来到中国华南的跨国企业工作。在电子行业工作几年后,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何培玮对金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到南洋理工,读了金融专业的硕士。
毕业回到中国后,何培玮转入金融行业,在二级市场做私募基金。2013年,一次偶然,何培玮结识张渝,并加入了张渝的团队一起创业。
张渝的优势20多年来的实业从业经验,何培玮则拥有电子信息和金融的学术背景,在工作中两人不仅各有所长,而且能够优势互补,配合十分默契。张渝表示,在贝信资本的团队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具有包括商学、法学、会计、金融学等优势互补的学历背景,国内一流金融机构的从业经验。其中,还有中国注册会计师(CPA)、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证书持证人。而团队实力过硬、配合默契,也是贝信资本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代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国投高科出资5000万元的其中一个原因。
2014年,贝信资本被重庆市推荐进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征集管理人备选名单。经过多轮PK,贝信资本最终成为脱颖而出,成为重庆市三家中选的机构之一,获得了国投高科5000万元的出资。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谢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