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专稿: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1996年以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外媒称,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白皮书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展示《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图片来源:国新网)
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成就有目共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根据白皮书的数据,2018年中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对中国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来说也是巨大贡献。
世界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网站此前刊文称,早在1994年,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博士(Lester R. Brown)就在自己的书籍中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这一议题,引发全世界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时至今日,对于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这依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大事。
文章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曾经经历多次饥荒和食物短缺,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在1955-1993年实行了粮食配给制度;1981年,又推出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82年的3.54亿吨增长到2017年的6.18亿吨,超过了同期人口34%的增速,这样的成就有目共睹。
文章还指出,放眼未来,中国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源投入。中国正积极着手土壤改良、降低耗水量和控制化肥施用量;正在加速推进的土地流转体系将孕育大型现代农场,规模种植效应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可以使粮食产量再提升10%。中国的食品和农业生产系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迁,这种变迁还将持续几十年。中国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粮食安全的信心。
2019年10月14日,唐山市曹妃甸区一农场的农民使用收割机收获水稻。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中国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贡献方案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联合国今年7月1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挨饿人数逐年增多,截至2018年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16亿。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司官员冯娟指出,冲突和气候因素是闹饥荒和饥饿人口上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放缓则是导致粮食安全恶化的加速剂。冯娟表示,人道主义工作不可能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更有效的方法是产业的发展和制度的建立,正如中国人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的同时,向国际社会提供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方案。
新加坡的《海峡时报》称,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电商解决了农民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价格过低等问题,大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成果经验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和减少全球饥饿人口提供了“中国方案”。
报道特别提到,阿里巴巴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期合作开发全球饥饿监测系统“世界饥饿地图”(HungerMap LIVE)。这个系统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来实时预测和追踪全球90多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从而更好地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刘维靖 谢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