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家看来,改革开放加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过去40年持续增长的原因。而从长期看,决定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是劳动力因素。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而且导致创新能力和专利数量的下降,从而使增长放缓。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规律。预计中国在“第二个一百年”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会和今天的日本接近。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增速注定会大大降低。
而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是先富后老,老年人消费依然是一个大市场。而中国有几代人是未富先老,他们在消费方面非常节约。有人说,等中国今天的60后、70后年老之后,他们会比较富裕。但考虑到中国的60后、70后有相当比重是农民,而他们的财富积累并不多,所以指望他们成为消费主力军并不现实。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同样是劳动年龄人口,90后、00后会像从饥饿到温饱起步的那几代人一样拼搏奋发吗?
制造业的企业家常常抱怨,中国制造的一大挑战就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愿意当工人,尽管工厂提供的待遇更好。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回避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岗位,而选择类似文员这样更加安稳、轻松、但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岗位,经济继续高增长是不可能的。
但服务业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企业家觉得,虽然年轻人的流动性在增加,管理难度在增加,但在互联网公司特有的加班文化下,绝大部分年轻人依然拼劲十足。
过去几十年,从全世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人是最拼命的民族之一。未来中国人会继续这么拼命吗?或者说,如此拼命是值得追求的生活吗?一个理想的结局可能是,中国人的拼命劳动程度不要急转而下,而是慢慢下台阶,如此才能减缓经济增速下行的态势,并给中国进行结构调整、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来弥补劳动力供给的弱化,赢得时间。
不死的中国人?
“中国人永远不会死。”
1991年,意大利普拉托地区政府开始调查为何在过去的12个月里,在普拉托或附近的两个城镇没有任何中国人死亡的官方记录。2005年,政府仍然感到困惑——那年,在数量超过4万的中国移民中,只有3人死亡。
没有朝阳群众的洞察力,意大利人只能瞎猜测,其中流传最广的猜测是:中国人好像永远不死。因为他们在意大利从没见过中国人的葬礼。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意大利《晚邮报》和《共和国报》的记者欧利阿尼和斯达亚诺,从意大利北部动身,一路南下采访中国移民,并把见闻写成书——《不死的中国人》。
书中这样记述中国人: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娱乐,没有欢笑,没有休息。面无表情,除了工作赚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他们很少露面,但一出来就是一大群。意大利人为什么没见过他们的葬礼,因为他们一旦干不动活即被送回国内,说好听点叫“叶落归根”。
书中有一段记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在意大利的工作时长:“到达法国后,宁红接到了蛇头的电话,让她到机场商店买一顶阿迪达斯的帽子,戴着它在商店等候……蛇头终于来了,对上号码,把她带到里昂车站,在那里,宁红上了一辆宽敞的TGV车,踏上了意大利的居留之路——给一家纺织厂每天工作16小时,一周工作7天。”
中国人仿佛是永不疲倦的,工作工作再工作,攒钱攒钱再攒钱,休息极少,消费极少,意大利老板看不下去,给中国工人们放假,被他们断然拒绝,“我们是来赚钱的,为什么要休假?”
《不死的中国人》这本书封皮上赫然写道:他们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因此令当地人害怕。
中国人疯狂的工作劲头何止吓坏了一个意大利!
国人逆势增长的工作时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道: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一点恐惧。
互联网界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国内某公司高薪聘请了一位日本专家。日本专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体会议上做完自我介绍后,说到:我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请大家尽量配合我的工作!说完深深鞠了一躬。三个月后,日本专家辞职了,辞职的时候只说了一句: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无论是移居海外淘金,还是奋斗在国内,中国人不知疲倦的工作劲头并不随着地点的转移而改变,已经内化成了民族的集体本性和人格底色。
其他民族随着收入提高,工作时间越来越短,而很多中国人随着收入提高,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无论富豪或中产,还是普通民众,大家一刻不得闲,闲下来就会发慌,焦虑感仿佛“绑架”了每个中国人。记得罗振宇在节目里说过一句,他在美国度假的时候,没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和商务洽谈,刚开始轻松了一阵,仅仅过了几天就慌得一比,赶紧打道回国,生怕跟不上时代潮流被淘汰。
从全世界历史上看,人类的工作时间是持续下降的。《巨人的陨落》写过一战前期沙皇俄国的煤矿工人每周日要做礼拜,一周只上六天班,而现在五天工作日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标配。工业革命时期,人们一周工作60个小时,而现在,国际规定的工作时长是每周40个小时。
关于全球各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对比,最权威的资料来自于OECD(经合组织)。OECD常年有一项“Hours worked”(工作时长)调查,有数十个国家历年的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长的资料,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连续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各国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长都是呈下降趋势的。不仅从1950年代开始是这样的,就算到了2000年以后,趋势仍然是缓慢下降。
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以工作投入著称,从2000年到2017年,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长从1821小时下降到1710小时。另一个邻国韩国,同样以加班文化和超长工作时长著称,但最近十年却下降了10%左右,2008年为2209小时,2017年已经下降到2024小时。
但我国劳动者的年均工作时长却在逆势增长。
时隔十年,国家统计局再次公布了《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结果显示:2018年,男性就业者每天工作时间为7小时52分钟,女性为7小时24分钟,比2008年分别增加1小时26分钟和1小时20分钟。比起十年前,男性和女性就业者的工作时长都增加了22%。
2018年,内蒙古大学杜凤莲教授团队发布了《时间都去哪儿了?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劳动者超时工作(净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相当普遍,超时工作率高达42.2%。按这份报告的说法,2008到2017年,我国居民的有酬劳动时间在上升,其中工作时间增加了1.08小时/天,而家庭生产经营(主要是务农)时间减少了1.00小时/天。
全民齐拼命
农民少了,农民工多了,农民的忙是忙一阵子,农民工的忙是“不分二十四节气的。
加班加点、超时工作,不只是在农民工密集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此,985、211名校毕业生云集的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也是当仁不让,你要是不实行“996工作制”(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企业。据说“996工作制”正在向“247工作制”进化,一天工作24小时,一周7天,当然,是三班倒,只为在互联网残酷的行业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要么是1,要么是0,互联网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滴滴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东以晚上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成为中国最“狠”公司冠军。
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华为每日人均加班时间长达3.96小时,成为中国企业“加班王”。
钉钉CEO甚至质问员工:“不知道你们每天10点(晚上)前回家干嘛,回家有什么事情吗?不到1点都不合格!”
即使到了晚上十一点,去国内大型互联网或科技公司楼下看看,很多办公室都还亮着灯!
真应了那句话:比你优秀的人还在比你努力!
不只是企业界的人们如此拼命,在体制内,“一杯茶、一张报纸”也成了老黄历,“5+2”、“白+黑”成为许多公务员的工作常态。
全民齐拼命,让中国的工作时长排到了世界数一数二的位置上!
工作时长和假日数量对比
英国《卫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各国劳动时间排名中,墨西哥以每人年均工作2228小时名列全球第一,中国以2200小时排名世界第二。
而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8年7月份的统计数据,当月中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小时。若按照52周折算,并扣除16天法定假期,相当于年工作时长2287小时,超过了墨西哥,排名世界第一。
尽管数据小有出入,但中国人的勤劳是举世公认的,用于休闲的假期数量之少也是一个佐证。
从法定节假日、法定带薪年假数量看,刨除周末休假,国人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数为16天,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仅高于墨西哥(13天),不仅远低于荷兰(36天)、丹麦(36天)、瑞典(34天)等高福利国家,也明显低于法国(37天)、英国(33天)、美国(25天)等经济发达国家。
即使与同以勤劳而享誉全球的东亚地区相比,中国大陆法定假日数也明显低于越南(22天)、日本(21天)、中国香港(19天)、中国台湾(19天)、泰国(19天)和新加坡(18天)。这里要补充一句,大陆的法定假期制度比台湾更人性化,台湾的假期如果适逢周末,并不调休。
1995年5月1日中国开始实行双休制,24年过去了,能够享受双休制的中国人据说还不到上班族的50%!也许你觉得奇怪,这不是违反了《劳动法》吗?其实并没有。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上述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也就是说,单休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嘛。以每日正常工作时间7小时来计算,单休的话,每周工作时间是42小时,并没有超过44小时的工时上限。而且也规定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多劳多得”是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在市场化的职场中,你加班多意味着你得到的回报超过了你的付出,付出回报长期不成正比的话,你肯定会跳槽。一个加班但高薪的工作,一个朝九晚五低薪的工作,绝大多数有志青年都会选择前者,谁不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呢?
人人崇尚奋斗、渴望财富,收入的快速增长刺激了更多的付出,创业成功的财富效应伴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创业大军,打了鸡血似的忘我工作,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均工作时长一长再长。
目前中国人的工作时长相当于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的水平以及英德法等国1950年的水平,而现在我国人均GDP已是日本1983年的水平、英德法等国1979年的水平。
北京成最能加班城市
民族还是那个民族,穷的时候搞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多劳不多得,导致更穷;打破大锅饭,实行市场经济,多劳多得,富了之后也没有懈怠,反而更加努力。而且我们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努力,收入越高的人越能加班。
据滴滴大数据统计,北京以绝对优势占据“最能加班城市”第一名,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位列榜单前五。而从加班时间维度上来看,这些城市的下班高峰都集中在晚9点左右。最发达的地方成为最能加班的地方,最拼的地方。
工作时长越来越长,显然意味着睡眠时间越来越短。云集传媒的纪录片《追眠记》最近上了微博热搜,睡眠数据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已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
近年来,一些国外媒体在唱空中国经济时经常说“中国经济断崖式下跌、即将崩溃”,但事实上,一个GDP已经90万亿规模的经济体还在保持着6%以上的增速,不仅没有崩溃,还在持续成长。他们对中国最大的误读,就是忽略了人的拼命的因素。
历史是人创造的,经济也是。人在拼命,经济的韧性就会坚强有力。
来源:普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