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兼论中国14年抗战所获得伟大胜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同时,又适逢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牺牲80周年。

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蓄谋已久,历史上,日本海盗从十四世纪——十六世纪,屡次侵扰、抢劫、掠夺我国东南沿海;1874年日本公然派兵侵略台湾。自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到1931年在沈阳制造“9·18事件”,再到1937年7月7日,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最终导致中国由局部抗日到全面抗日,历时14年,与日伪军进行的大小战斗16万多次。日本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6000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抗日军民伤亡3500多万(其中军人伤亡380余万)。抗日著名将领杨靖宇,就是一位值得歌颂的民族英雄。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张冠一、张乃超。1925年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在家乡确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运动,组织刘店农民秋收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9年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从事秘密工作。曾五次被捕入狱。“9·18事变”后,任东北反日救国会负责人。1932年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

1933年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同年10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34年2月,在江西端金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此后,还被推选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率部转战辽宁、吉林两省,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1月,因叛徒告密遭日军围攻,组织部队分散突围,与日军周旋、奋战五天五夜,于同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杨靖宇姓名的由来。据笔者多年考证,杨靖宇名字的来历及寓意,是当时的南满游击队政委姓杨,他机智英勇,很能打仗,在军内有威信,在群众中有威望,对日伪军有威慑,深受老百姓的拥护,连日本鬼子都闻名丧胆。因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能继续带兵打仗,疏散到民间隐蔽起来治疗养伤。

杨靖宇继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之后,处于对内稳定军心,对外安定民心,又能起到迷惑日军,故取该游击队原政委的杨姓,名靖宇。

靖:在古汉语中“系安定,平定”。《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引申为 平息,止息。《国语·晋语六》:“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韦召注:“靖,安也”。言内直谋相亲爱,乃考问百姓,知其虚实,然后出军用师,则怨恶自安息。

靖志:犹立志。《文选·张衡〈思玄赋〉》:“既防溢而靖志兮,迨(dài)我暇翱翔”。李善注引《字林》:“靖立也”。即树立,确立。

靖乱:平定变乱。《左传·僖公九年》:“君务靖乱,无勤于行”。南朝梁任昉 《西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弔(diào 吊)民,一匡靖乱”。

宇:上下四方,天地之间。《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成玄英疏:“宇者,四方上下也”。国土,疆域;天下。《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起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宇:扩大。《荀子·非十二子》::“矞(yù玉)宇嵬琐。”杨倞(liàng)注:‘宇。大也’,放荡恢也”。王先谦集解引郝懿(y ì)行曰:“宇,张大也”。亦有胸襟,气质和德宇之意。

宇宙:①天地。《淮南子·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纮(hóng)宇宙而章三光”。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犹言天下,国家。南朝梁沈约《游沈士馆》:“秦皇御宇宙,汉帝恢武功”。②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③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靖:在东北方言中“有扫帚”的意思,宇:则指天下。靖宇二字:蕴涵着杨靖宇要“扬(杨)起扫帚,扫除天下一切害人虫”。

总之,杨靖宇名字的寓意:是继承南满游击队原杨政委的革命精神,发扬南满游击队的优良传统,巩固扩大南满根据地,树立信念,坚定决心,平定日寇,驱除外来侵略者,推翻压迫人民的国民党政府,解放全中国。

杨靖宇1923年秋—1926年10月,曾就读于开封北道门(今开封二中)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分学专科纺染专业,学制六年(该校在解放初的50年代,并入郑州,今名为“河南省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址在新郑龙湖镇)。尽管杨靖宇在开封只有三年时间,但这却是他接受进步思想,走上革命道路的出发地。

杨靖宇在开封,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向导》上所刊载李大钊、鲁迅的文章,不顾自身安危,在开封火车站广场发表反帝演说,参加一万多人的反帝大游行,积极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该研究会88名会员中唯一的河南会员。

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积极参与反帝斗争,根据他在斗争中的表现,在开封读书期间,杨靖宇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开始了北伐战争。炽热的怒火在燃烧,各种自发性的群众团体在各地纷纷建立,大革命的高潮正在兴起。

杨靖宇受党团组织的委托,决定利用这有利时机,回到家乡确山,发动群众,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同年10年,他离开开封。回到家乡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农民协会会员就扩大到一万多人,杨靖宇被选为县农民协会会长。由此,确山的农民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27年4月,杨靖宇带领数万名农民,展开顽强的对敌斗争。此后,又以民主形式选举成立了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接管城内所有政权机构,宣告人民政权的正式建立。

杨靖宇1927年5月,经李则青(曾任确山县政协副主席,1986年病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中共驻马店特别支部书记林壮志(解放后,在宁夏银川工作)批准,6月6日,在确山县城前大街,福音堂后院小楼上的西套房里(杨靖宇住宿处),举行了杨靖宇入党宣誓仪式。

同年10月2日拂晓,杨靖宇指挥农民武装,首先,端掉了刘店的敌人岗楼,迅速消灭了敌顽固分子,其余全部交枪投降。战斗历时1小时,胜利结束,这就是著名的确山农民秋收起义。

次日,中共确山县委在刘店,举行了扩大会议,决定建立确山农民革命军(后改为豫南工农红军游击队)。杨靖宇同志任总指挥,李鸣歧同志任党代表。刘店秋收暴动和豫南第一支工农红军的创立,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刘店战斗结束后,该支工农革命军根据斗争需要,开展确山周边及豫南一带的游击战争,打击敌人。不久,工农红军已发展到4个中队,200多支枪械。地方赤卫队武装已发展到一万多人。杨靖宇在武装斗争中,已锻炼成为一名具有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军事指挥员。

确山秋收暴动和工农红军的建立,引起了河南反动当局的极大恐惧。11月中旬,伪河南“剿匪司令部”、伪省政府急调五倍于我的敌军,疯狂向我军攻击,战斗十分艰苦。

杨靖宇不畏艰险,身先士卒,沉着果断,英勇杀敌。从早晨到夜晚,他率领全体将士大败匪兵。恰在此时,杨靖宇不幸负伤,后被党组织秘密送到驻马店普济医院医治。

部队由党代表李鸣歧率领,挺进四望山(四望山在信阳西南90里,位于鄂豫交界处,入山小径仅三条皆为天险。站其巅峰,可望见河南之信阳、桐柏、湖北随县、应山四县,因此得名)同当地游击队会合,建立了四望山革命根据地。部队编为鄂豫边工农红军,后来,成了鄂豫皖苏维埃土地革命时期的先驱部队之一。

1928年2月,杨靖宇伤愈回到确山。同年秋,他被调往中共河南省委,派往白区工作。杨靖宇在白区工作期间,机警沉着,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与网罗密布的特务、侦探周旋,成功地完成了党交给的战斗任务。

在此期间的白区工作中,他主要是在两个地方:洛阳、开封。

杨靖宇于1929年初,被党派到抚顺以煤矿为掩护,发动工人,依靠群众,置身基层领导并开展对敌斗争。后又先后被调到哈尔滨、南满等地担任党和军队重要职务,积极组织、领导对敌斗争。杨靖宇牺牲之时,儿子马从云14岁,女儿马锦云12岁(解放后,杨靖宇一双儿女,1953年经组织安排到郑州,后均在郑州铁路局工作)。

1931年“9·18事变”发生后,4个月18天,东北全部沦陷。东北三省相当于日本全部国土面积的3.5倍。

从“9·18事变”,我们在杨靖宇的身上,看到了东北抗联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组织起来;是怎么样:一次又一次地走上抗日的第一线;是怎么样:一仗又一仗的夺得新的胜利的。

自“9·18事变”后,东北军的一部分官兵和许多爱国人士,纷纷组织起来,这个阶段是自发的抗日斗争,在整个东北三省大地上组织了许许多多的抗日义勇军,最高的时候各方队伍的人数达到三十多万。

后来,我们党加强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等各路抗日武装队伍的领导工作,先后任命、委派杨靖宇(已在东北)、赵尚志、周保中等党员和共青团员100多人,到东北工作,到各抗日武装部队工作,到农村工作,到厂矿工作,到城市工作……建立城乡革命根据地,因为根据地是——兵员、经济、物资、后勤保障的生命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杨靖宇这样一批批抗联干部的带领下,继续高举抗日旗帜,继续团结东北各族人民,以民族利益为重,以驱除侵华日军为奋斗目标,团结东北各族人民,相互携手,前赴后继,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歼灭和牵制了大量的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到1936年2月,联合发表了一个声明,坚持要把各抗日队伍,重新编制起来……。通过努力,共编制11个军。通过统一编制的抗日联军,人员达到了4.5万以上。从而形成了战斗力,由此威震敌胆。东北抗联的斗争,环境十分恶劣,生活十分艰辛,斗争艰苦卓绝。

中国抗日的基础是民众,只要消灭不了民众,抗日的烽火就永远不会熄灭。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展开挑衅性的军事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制造军事摩擦,企图酿造事端,最终导致“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的导火索,是日军刚入伍四个月的志村菊次郎(东京人,身体矮小,微胖),所谓失踪者志村菊次郎,因拉肚子,又迷失方向……驻防北京丰台的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则故意隐瞒真象,制造蓄谋已久的“七七事变”,并借此导致对华全面战争。

志村菊次郎:来中国前在报社工作,因涉及“七七事变”回到日本藏匿,随着日本穷兵黩(dú)武,兵员缺乏,再次应征到中国。后来参加南亚英法战争,28岁战死在印度远东战场。

牟田口廉也:1944年在新加坡升任少将,率日军1.5万人,在参加英法战争中因战败,而遭到撤职。

“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7万人,处于对日军的5千多人的绝对优势。华北驻屯军借“七七事变”,迅速向华北增派4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旅团,日军兵力达到6万多人。时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香月清司,是发动“七七事变”的最高决策人和极力的推动者。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军发动了对华全面作战,日本开始扩充军队,强行发布征兵令,大肆向中国派遣侵华日军,从东北调兵入关,从山东登陆,从江浙上岸,从上海开战,从广东南海抢滩,占山东、抢华北、进山西、攻河南、夺武汉、战长沙……企图武力强渡黄河,妄图借助军用船只横行长江,觊觎京汉铁路……。

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斗争更加残酷,战斗更加频繁,兵力大量减员,敌人扩大包剿圈,根据地日益缩小,抗日活动受限,人民生活更加艰难,尽管如此……从1931年,抗联各部队拖住日本关东军两万多人;1937年,拖住关东军40多万人;1939年,拖住关东军50多万人。关东军共计才100多万人。东北抗联拖住日军——其军费支出占日本国内当时生产总值的1%。

有50多万关东军被死死拖在东北,东北抗联只有一条信念: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就是不让侵华日军进入关内,以实际行动支援华北的抗日斗争。同时,这也是东北抗联,对全国抗战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此期间之内,东北抗日联军:一共消灭了日本侵华军1.7万人之多。当然,抗日联军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尤其是日本关东军,为了消灭抗日联军,企图阻断抗日民众对抗联的联系和支持,无比阴险地实行“撤村并屯”和疯狂的推广“部落集团”的控制及其残无人道的统治,制造无人区、划地为牢,限制人身自由及相互间的来往,制造鱼水隔离,军民隔绝。

从此导致:东北抗联同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得不到上级指示,抗联曾先后派出多人、多批次,试图西渡走向延安,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要么牺牲、要么走不出去返回原地。后来通过苏联莫斯科,借助该渠道渴望同延安取得联系,人走不出去,进不来,又没有无线电台,更是无法收到延安电报和指示。

延安也曾先后多次派往东北抗联的相关人员,也同样是无法到达东北,要么牺牲,要么无法逾越,几经努力,终于由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刘松为代表三人,经过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东北:同孤军奋战中东北抗联取得联系。

化名刘松的真实身份是刘亚楼(1911——1965),后任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空军首任司令员,上将军衔。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壮大,是一部悲壮惨烈、可歌可泣的史诗。东北抗联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浴血奋战、苦斗周旋。各级指挥官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意志坚定,精神豪爽,越战越勇,越勇越战。日军可以摧毁抗日军民的身躯,但永远摧毁不了抗日军民的斗志。日军可以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但永远掠夺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和最高形式;战争:是以领土扩张和掠夺经济为目的;战争:最终决定胜负的看是否属于正义。

杨靖宇身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总司令,协同东北各抗日武装及其城乡广大民众、进步人士等组成铜墙铁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哪一个国家时间打得这么长,没有哪一个国家战事打得这么悲壮惨烈。

东北抗日联军的部队,以最多时的4万多人,锐减到最少时的不足两千人,军以上领导干部牺牲40多位,师以上干部牺牲100多人。

杨靖宇在东北抗击日寇的斗争实践中,深知东北的冬季寒冷,而且时间又长,考虑到日军会采取封锁的战术,清剿抗联武装,杨靖宇曾要求东北抗联全军上下,建造密营,每个密营储备供400人,食用7个月份的粮食。这种抗联一路军早期的密营,极大地支持了抗联在当地的斗争。

因为——战场之上争夺的是:枪弹;战场背后——争夺的是:物资。

关于日军捣毁密营,追剿抗日联军,逐杀杨靖宇的文字记载,中国版本起佐证,日文版本较详细、可作为凭据、证据;旁推互证;质疑论证;对质证明;核实验证。因为,日本是主要当事方、是主动肇事方。而且时间相近,情节基本相似。况且有事件、有人物、有地点、有后果。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形成较为系统的生物链和证据链。笔者借此机会,分别予以简述。

(一)

1939年11月22日,杨靖宇率领少数身边人员,来到群众基础较好的通化东岔子一带,选择隐藏,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打击日伪军。此时的杨靖宇兵力仅400余人,却要面对日伪军24万多人。

程斌是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是杨靖宇颇为看重的指挥员之一,在一师期间作战也很勇敢,他和日军的作战,曾多次在日本《朝日新闻》等报刊上被报道,有“小杨靖宇”之称。但是,1938年6月,因斗争日益残酷,日军又以其母亲的老命相要挟,程斌发生动摇,于6月29日率一百余名部下,向日军投降。所部编入伪通化省警务厅富森大队,程斌任副大队长,成为日军进攻抗联的忠实爪牙,给抗联第一路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杨靖宇的牺牲。

程斌叛变后,先后引路摧毁了抗联200多个密营,使抗联一路军一下子陷入了缺粮、少衣、无药的境地,迫使抗联改变了行动的规律。

程斌等的叛变,让日军了解了抗联的作战方式,并相应做出策略调整。与此同时,日军对抗日联军从单纯的军事进攻,纯粹的剿灭,转为软硬兼施,发挥叛徒的优势,运用汉奸的诡计,调整战法、制订出新的战术,对抗联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追杀。

事实证明,程斌的叛变对杨靖宇所部却是致命的。因为,程斌本人曾经是坚定的抗联领导人,他在投降前夕,还曾经枪击日军派来的内奸,但是对于形势的判断,加之其母被日军抓获,终于使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程斌的投降,不仅严重动摇了军心,而且也使抗联的许多游击战术,为日本所掌握,此时的抗联部队顿呈被动。

抗战胜利后,程斌率部投靠国民党军队,解放战争末期隐瞒罪恶历史,混入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处。1951年被其部下举报,经北京市公安局报请国家公安部,由部长罗瑞卿批准逮捕。同年经审判并决定执行死刑。这就是叛徒的下场,这就是民族败类的最终结局。因为,正义可以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二)

程斌的投降,虽给杨靖宇所领导的抗联造成极大的损失,实际上,此战之前杨靖宇所部,并未山穷水尽,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正是做大举向日军反扑的准备。

杨靖宇部将曹亚范,作战颇为骁勇,在杨靖宇陷入重围之时,仍冒险率部杀入敌阵营救,随着杨靖宇警卫排长张秀峰的叛变投敌,当2月18日,杨靖宇的两名警卫员又突然牺牲之后,杨靖宇只剩孤身一人,日军《杨靖宇讨伐壮烈实记》(满铁杂志《协和》记者宫本旅人作),收录《阵中日记》记录:2月21日,在濛江城北——大沙河与大批抗联部队,发生激战,双方战斗达一小时。接着2月22日,在濛江大牛沟再次与抗联部队激战,日军出动了飞机才获得了优势。

日军这次攻击地点十分明确,攻击对象格外准确,缘自于叛徒的带领和指引,日军已经判明杨靖宇所处位置,并且战术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消灭抗日联军的灵魂——杨靖宇!日军内心明白:这比消灭更多的抗联战士,还要急切的目标。

日军的这次行动,首先是切断了杨将军和他的主力部队的联系,这是最为致命的打击。日军在反复搜捕和伏击杨将军的直属部队,迫使其向主力相反的方向退却。杨靖宇在23日,壮烈牺牲于濛江县西南方向三道崴子,营救杨靖宇的曹亚范所部同杨靖宇所处位置,直线距离只有7公里。

杨靖宇身边的两位警卫员,分别为:聂东华、朱文范,冒险出去购买粮物,被汉奸出卖为日军包围牺牲。而在日本《满洲国警察重要写真文献资料集成》(大阪府立图书馆藏)中则记录,这两名战士仅靠两只驳壳枪,同围攻过来的大批日伪军,苦苦周旋,竟然鏖战了30分钟,才中弹牺牲。而此前,朱文范已经负了伤。

(三)

杨靖宇以身殉国……有一份记录文字,是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国时,在场的日军军官,所记录下杨将军生命的最后一刻。日文写成的将军殉国记录(经过翻译成中文),该记录相当详细地记录了杨靖宇,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状况。

据记录杨将军(日军对杨靖宇的称呼)殉国的日方文件,名为《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第222号,原件存于(社)日本国际善邻协会(该协会坚持对中国友好),文件的编纂者名叫富永义雄。

富永义雄在1940年的身份,为伪通化省警务厅的高级警官,该厅的厅长即:最后指挥追杀杨靖宇的主要负责人:岸谷隆一郎。岸谷的厅本部直辖警务、警备、特务、教养、保安等5个科,以及专事对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讨伐作战本部,抗联叛徒程斌指挥的“警察大队”和崔胄峰(叛徒)指挥的“崔贤警察大队”,均为该讨伐作战本部所属,该本部下尚辖有该地区九县的九个警察大队、兵站部、卫生班、配车系等,富永义雄时任本部直属警务科科长(以上信息来自:幕内满雄所著《满洲警察外史》)。

何谓“治安肃正工作”,据笔者查找资料,日本侵略军除以武力进行“扫荡”作战外,并妄图从政治、经济、宣传、教育以及民众组织等方面,采取各种手段,镇压、破坏和瓦解我抗战工作。这种全面性的侵略措施,敌人名义为“治安肃正工作”。

《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是伪通化省对抗联作战的日本军警,所作一系列内部日军、警人员,以手记形式记录了大量日伪警察活动的情况。

关于和杨靖宇将军的战斗,在已发现的历史文献中,也曾记载将军和日军之间的对话,当时日军劝降,杨靖宇高声要日军派人来谈,日军讨伐队中的警官伊滕(程斌警察大队中担任“恩赏系”的日本警官,警尉补)应声起身,表示愿意谈判。此时,杨靖宇立即开枪,在300米外命中伊滕,因距离太远,子弹没有了威力,胸部中弹的伊滕仅是负伤而没有毙命。随后,和程斌齐名的另一名叛徒,“崔贤警察大队”的大队长崔胄峰,也被杨靖宇击伤。杨靖宇乘机摆脱追捕,突围而去。

关于杨靖宇的最后一战,伪《协和杂志》1940年第933期,曾经刊载“杨靖宇讨伐座谈会”的报道,其中日本警官益子理雄——伪通化警察队本部,因为总指挥为警备科长富林熊次郎,故以称为富林工作队,益子理雄是该部队本部的部附,警长警衔,也是杨靖宇牺牲时,在场的日本警官之一。

在: “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上,益子理雄说:“敌我距离是50米,‘你是怎样抵抗也没有用了,投降吧! ’我们再次劝他投降,但代替回答的是手枪的子弹。‘打!干掉他!’更近到30米,他已经进退维谷了。这时,我们分成两伙,从两方面开始了猛烈的射击。大约交战了10分钟,不知哪一方面射击的子弹命中了敌人。‘叭嗒’一下子倒下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后来(指杨靖宇牺牲前),日军发现杨靖宇在对射中,杨同意对话的用意,是巧妙地利用短暂的缓冲时间,杨靖宇把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都烧掉了。

(四)

据日本公开出版的《满洲国警察外史》一文,所描写杨靖宇最后牺牲的详细情况,在该书171—172页所载……右纵队隐蔽地接近了他(注:杨靖宇)前方三十米的地点,西谷队长下令:暂时停止射击,双方交换了下面(系日军警劝降杨靖宇)的话语。

“君是杨司令吗?”

“是的,我就是杨司令。”

“我们是通化的警察队。在我们的部队里,曾经是君之同志程(斌)、崔(胄峰),都担任着警察队的指挥。安参谋(注:指叛变的原抗联第一路军参谋长安光勋,此时在通化警察厅讨伐队,总部下属政治工作班担任班长)也在总部工作。”

“若是君能归顺,岸谷厅长必会热切相迎。现在在这个地方,要逃脱是不可能的了,何必急着去死呢?考虑一下归顺可好?”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很多(我的)部下都牺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人,虽临死,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原注:他指的或许是魏拯民参谋长、陈翰章第三师长、全日成第六师长及其他人),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抗战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

当时,杨靖宇已经断粮五天,又患重感冒且双脚严重冻伤。但他仍携带着一支一号驳壳枪,两支小号手枪,子弹230发,坚持对射55次,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这些杀死敌人的武器。

据《杨靖宇牺牲前的历史谜团》一书中的描述:“极度疲劳的杨靖宇最后躲到了一棵大树下,敌人劝降,得到的回答是一颗颗子弹。”

在日本《满洲国警察重要写真集集成》中:记录日军现场指挥官是西谷喜代人。西谷警佐道:“好吧,没有办法了。这是你死我活,射击! ”在他的命令下,“各队开始了猛攻……我方致命的一弹击穿了他的胸部。他双手向上高举,随即倒在地上,再也不动了”……忠烈虽去,忠魂永存。

杨靖宇将军正是利用这短暂时的对话(劝降)时间,完成了文件的销毁。击中杨将军致命的一弹,来自叛徒——张奚若。

据日本出版的《满洲国警察外史》文档里,日方记载杨靖宇的遗体被送到县城,为了确认遗体真实身份,日本人叫来了前面提到的叛徒安光勋。结果确认是杨靖宇本人之后,安光勋竟毫不掩饰地失声痛哭。

安光勋叛变后,在日军讨伐抗联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包括在最后追杀杨靖宇的过程中也不遗余力。

虽然,双方的对话(劝降、反劝降)十分短暂……可杨靖宇面对日寇如此坚定刚强。正是这种平静,感受到杨靖宇必死的决然。他那一声:“我将抵抗到底”,仿佛回荡在天地之间,仿佛在宣告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必将灭亡。

此时的杨靖宇:最后能献给这苦难国度的——只有自己的生命。

(五)

有利和主动情况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杨靖宇为了更好地消灭日伪军,采用缩小目标,迷惑敌人,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分散作战,各自为战,人自为战。杨靖宇身边,开始有27人,到22人,再由12人到6人,其中两名严重感冒,杨靖宇要他们离队隐藏山间。最后,杨靖宇只有他和一位警卫排长和两名警卫员4人同敌周旋。

参与杀害杨将军的日本军人,面对杨将军的尸体流泪。对于如此重大情节,笔者想重新加以复原,给予复述,引起复议和回忆。

1940年2月23日下午,由于叛徒和汉奸的出卖,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断粮多日、已经孤身一人的杨靖宇。此前,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叛变投敌。他最后的两名警卫员,在试图购买食物时与敌遭遇(2月18日)牺牲,敌人在两名警卫员中一位的尸体衣袋里,搜出杨靖宇的印章,……此时,杨靖宇的鞋子严重破损,脚被严重冻伤,又患重感冒,加之,五天粒米未进,可谓饥寒交迫,而他:祖国在心,热血沸腾。消灭日寇,牢记在胸。身陷危机,意志坚定。但他依然:充满斗志,充满信仰。精神不倒,斗志不减。心中有理想,行动有力量。唯一需要的是补充点能量,弄双鞋,弄点粮,弄点药物,弄点御寒的衣裳。因为,杨靖宇深知:只有保存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恰在此时,杨靖宇在积雪遍地、气温极度寒冷的深山老林里,偶遇赵廷喜(一说廷玉)等四位当地农民,杨靖宇仿佛有一种“绝处逢生,绝渡逢舟”的感觉,同他们展开对话和交流。四位农民也认出他就是抗日名将杨靖宇……借机,杨靖宇给他们钱,让他们帮助买双鞋、买点药物、衣物和食物,并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告诉日伪军。

谁知:赵廷喜反过来劝杨靖宇投降,说日本不杀投降的抗联官兵,象你这样的人物,不仅不杀,还会做大官。经过一番劝降反投降的唇枪舌战,杨靖宇最后一次,对四位农民说:“中国人如果都投降了,这还叫中国吗?”……此时,赵廷喜等接受杨靖宇给的钱,答应回去买点东西送来,谁知赵廷喜:绝情绝义,绝仁弃义,回去之后,即出卖杨靖宇(解放后,赵廷喜因出卖杨靖宇:被人民政府枪毙)……顿时,使杨靖宇陷入绝境,绝命危险之中……日军由此断定将军就在附近,多路日军如恶狼般的寻找着将军的踪迹,若不是叛徒和汉奸出卖,日军还是无法找到杨靖宇的下落。

对于此次,参与追踪杨靖宇的日军益子所描述的战斗,日军在战场实录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讨伐队已经向他(指杨靖宇)逼近到100米、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掉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讨伐队认为生擒无望,遂猛烈向其开火。下午4点30分,杨将军被抗联叛徒——张奚若,用机枪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益子的回忆中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当确认死者就是杨靖宇将军时,日军讨伐队员竟忍不住全体流泪。

(六)

日本国内新闻报道杨靖宇牺牲的消息。《朝日新闻》1940年3月5日报道:“杨氏讨伐战达到高潮”——(新京特稿)被称作满洲国治安扰乱的第一大元凶,并受到以治安部大臣名义,用一万元悬赏其首的共匪巨头杨靖宇,在此前二十三日,因遭到日、满联合讨伐队的攻击,于通化省濛江县城西南方地区被发现。

经过围攻作战,将其所部歼灭,该匪首杨靖宇被我讨伐队击毙……。

同一天的报纸上,还刊登了对参与此战的日、伪讨伐成员,警部附益子的访问,益子讲到:“他所属的西谷讨伐督索队,在23日下午接汉奸报告时(有可能是赵廷喜所为),刚刚吃完饭,他们立即乘汽车三公里,到达三道崴子,接着踏入没膝的积雪追击。”

杨靖宇显然从山上看到了他们,立即脱离试图突围,但日军跟踪其足迹,尽管杨靖宇两次过濛江河,都没能摆脱困境。

尽管如此,日军判断,只是因为杨靖宇处于饥饿状态,体力下降,才使他们能追上他(其实杨靖宇还有一处致命伤——他的鞋子早已破损,双脚严重冻伤),尽管讨伐队一再招降,但回答他们的是杨靖宇用一号驳壳枪和二号驳壳枪的还击。战死的杨靖宇胸部连中三弹,臂部中两弹。

正如这篇报道的题目所言:“真的是杨……”。确认系杨靖宇的真身之后:日军“一片男儿之泣。”

向杨靖宇将军致敬,所谓中国之魂,杨将军比文人要更担得起这个荣誉。

另据日本解秘文献记载:3月5日,侵华日军通化警察厅,请来和尚念经,寻找墓地,亲自安葬杨靖宇的遗体。

抗日英雄杨靖宇为国捐躯,炮火可以摧毁中国人的身体,夺去杨靖宇式英雄的生命;但永远毁灭不了中国人的精神,永远夺不去中国人民誓死消灭侵略者的意志和信念。

谁是顽强者:谁就是最后的战胜者;谁是正义者: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七)

指挥追杀杨靖宇的日本警务厅厅长,因被杨靖宇的慷慨死亡所震惊,剖腹自杀。

杨靖宇五个昼夜粒米未进,仍同敌人展开周旋,拖跨了跟踪追杀数百名日伪军。身陷包围之后,生命受到威胁之时,仍十分坚毅和镇定,孤身一人,距离敌人越近,手枪的射击精度越高,杀伤力越强,杀敌越准……直至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倒在一棵大树之下,一代抗日名将,就这样永远地躺在血泊之中。虽然一代抗日名将:倒下了;可是烈士身边这棵大树,顿时直插蓝天,傲然屹立,公开宣示——中国的抗日战争必胜!日本必败!

杨靖宇牺牲之后,日本人把他的尸体抬进城里,日本人没有办法理解,他怎么能这样子顽强,这样子坚定,这样子坚毅。他究竟吃了什么东西,是否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能使他这么坚强。后来,日伪军割下他的头颅并决定解剖他。因为,杨靖宇多日未进食物,结果在他的胃里发现的是棉絮、树皮、草根和泥土。

据参与解剖、化验杨靖宇遗体的——公医诊疗所医生洪宝源回忆:“胃里竟然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显是刚刚吃进去,一团一团还没有变样呢。”

看到这情景之后,连日本侵略者也非常震惊,他们怎么看待这个事,怎么看待杨靖宇这个人呢?指挥追踪、击杀杨靖宇的元凶,通化警务厅厅长是一个日本人,名叫岸谷隆一郎,他看了这个情节之后,非常震惊,十分震撼,他心里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后剖腹自杀。他对这一场侵华战争,已经丧失了信心,这个厅长岸谷隆一郎写了个遗书,遗书上有这么一段话:

“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适宜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抗击日寇十四年,祝贺胜利笑开颜。

中国自“9·18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英勇顽强地进行6年的局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又开展了8年的全面对日作战。由局部到全面对日作战历时14年。

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几百万大军在淞沪、徐州、台儿庄、武汉、南昌、长沙等重大战役中奋力拼杀,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巧妙地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狠狠地打击敌人,也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

十四年的决死较量,十四年的浴血奋战。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战斗16万多次,终于迎来消灭日伪军456万的划时代的胜利。其中: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间,展开大小战斗2万多次,消灭日伪军19万余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9日9时,由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军于南京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战争长达14年,签字投降历时15分钟。

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人民的支援下,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其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时间之长久,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抗日联军以自己的英勇斗争,钳制和消耗了大量日伪军,对全面抗战起到了战略上的配合作用,对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千千万万的无数英雄正在创造历史。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对外,共赴国难,英勇杀敌。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主战场。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同仇敌忾、浴血山河,终于取得反日寇、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历史是公正的,面对历史,就是面对现实。谁敢公开挑衅,谁敢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谁敢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还会——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从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后历时20年。到1894年——1895年,发动对华“甲午战争”,采取武力侵略、强行割让、强盗占领、掠夺台湾50年。

从1931年的“9·18事变”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暴发,再到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战败投降止,日军侵略奴隶中国长达14年之久,先后投入中国战场的有:97个步兵师团,5个飞行师团、3个战车师团,共计105个师团。此外,还有日本海军及陆军方面所辖:中国舰队和细菌战部队等。

根据《日本陆海军事典》中的资料记载,日本厚生省援护局在1956年3月调查,二战期间侵华日军的死亡人数(指军人,不含平民)具体数字:70.6万人。

据笔者查找资料,向中国投降的日军:128.3万人,占日本海外总兵力的70%。

中国在二战中(主要对日作战)伤亡人员占世界伤亡总人数的40%。

日军强征40多万名妇女,充当慰安妇,中国妇女占到60%,超过24万多人以上。

日军侵华历史从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中国台湾时起,在中国毙命的第一个侵华日本将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末(1955年关押、改造)在中国毙命的原侵华日本将军级战犯。

情况包括:一是在中国境内被击毙;二是在中国因病、事故和自杀而毙命的;三是以侵华战争为主要罪行的日本战犯,被有中国检察官、法官参加的盟国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死刑的;四是死因直接与中国军方有关而毙命于中国境外的等;将级以上日本军官,共计171人。

其中:侵华日军:元帅4人(含相当于元帅的1人);日军大将:19人;日军中将:59人;日军少将80人(以上均含毙命后被追赠军衔的将帅);日军在战败后有148名将官先后被押往苏联战俘收容所或战犯监狱。在苏联境内死亡的9人;其死亡原因、将衔均不详。

自日本签字投降后,占领日本的远东军总司令即开始逮捕战犯,共下令逮捕甲级战犯123名(其中自杀4名),提起公诉的28名,经审判7名被执行绞刑,其余获判不同刑期。

英国在香港和东南亚,逮捕和审判118名日本军人予以起诉,其中21人被判死刑,其余被判有期徒刑86人,释放11人。

英国在新加坡,对446名日本军人进行起诉,经审判112名战犯被判死刑,2名被判处终身监禁,283名被处有期徒刑。

荷兰政府在印尼对995名日本战犯进行起诉,判处226人死刑,30人终身监禁,697人有期徒刑,释放42人。

苏联将60多万关东军和148名将官俘至苏联各地……逮捕了969名战犯,并于1950年7月31日,引渡给中国政府。留到苏联部分将级日本军官处理结果不详。

除苏联外,中、英、荷、澳、美、法、菲7国,共起诉日军战犯罪行2244件,涉及人员5700名,经审判判处死刑984名(执行920名),无期徒刑475名,有期徒刑2944名,释放1018名,其他279名。

日本有的战史说日本,被盟国起诉的各类战犯共5423人,被判刑4226人,其中被处死刑者941人。——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4卷,第1797页。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条例,甲级战犯(发动战争的谋议者)由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乙级战犯(战时屠杀行为指挥者),丙级战犯(屠杀行为的实施者)由各国军事法庭审判。

为了审判在中国犯有乙、丙级罪行的战犯,国民政府在1945年12月中旬,在南京等地设立了10所军事法庭。从1946年4月开始审判,至1949年1月26日结束。10所军事法庭的审判情况见下表:

在中国太原、抚顺接受关押、改造的日军战俘:1109人(其中有969人系从苏联引渡,被人民解放军逮捕的140人),至1956年,共死亡47名,在押1062名。太原、沈阳两地,分别对铃木启久、富永顺太郎、城野宏、武部六藏等45名重要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中不同刑期。其余战犯予以释放。该批战犯陆续回国后,绝大多数为中日友好做出一定贡献。多数战犯子女仍坚持推动中日友好。

日军高级将领几乎都有参加侵华战争的可耻经历,特别是从明治维新至日本投降期间的全部216名元帅、大将(其中:陆军138名、海军78名),无一例外地参加或参与策划、指挥过侵略中国的战争,都是侵略战争的元凶和穷凶极恶的战争罪犯。他们由下级军官攫升至日本侵略军的高级将领,跻身于侵略扩张的决策阶层,主要是以屠杀中国人民为代价,攀爬着用中国人民鲜血和尸骨堆砌而成的阶梯而步步高升的。

上帝想叫谁灭亡,首先叫谁先疯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同样是全民族的胜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抗战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获得最为彻底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由衰落走向民族振兴的转折点。

1958年2月23日,在烈士光荣殉国18周年之际,在靖宇陵园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了花圈。中共中央专派代表前往参加大会并致悼词,对杨靖宇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据考证,中央主要领导人联名给烈士敬献花圈,仅此一例。为了寄托人民的哀思,党和人民政府在吉林省通化市专门以杨靖宇名字修建陵园。坚持定时修整,保持对外开放。

杨靖宇壮烈牺牲后,中国共产党把原来的“东北”抗日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靖宇支队”。靖宇同志遇难的濛江县保安村,改名为靖宇县、靖宇村。哈尔滨市正阳大街命名为靖宇大街。人们还把靖宇烈士,最后被困的那片森林命名为“靖宇林”。通化地区还修建靖宇墓、靖宇碑。在烈士的家乡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修建了杨靖宇纪念馆。

对老革命应该尊崇、尊重;对先烈们必须敬仰、敬重。今年,恰逢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诞辰11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纪念杨靖宇牺牲八十周年。

否定罪责就以为着重犯;

忘记过去就以为着背叛;

回顾历史就以为着更好地走向未来,走向永远。

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到永远。

过去不可改变,未来可以塑造。

杨靖宇的后代所珍藏的传家宝。在河南郑州杨靖宇后代的家中,用红布精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是:一块桦树皮和几张黑白老照片。这些东西便是杨靖宇后代家里的——传家宝。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的后人受邀到东北,参加杨靖宇遗骨(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把他的头割下来,这次是身、首在18年后,重新合并在一起)的重新安葬仪式。由杨靖宇的一位老战友和本次活动组织方,赠送给他们的特殊礼物。

杨靖宇离家一年光景,杨的母亲因病去逝。

杨靖宇的妻子郭凤于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不久病逝。1953年经组织安排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儿媳方秀云)和胞妹马腾云(1986年病逝),一同来到郑州保全街学习、生活并先后到郑州铁路局参加工作。马从云1964年因公牺牲,身后有三男二女。

杨靖宇的小孙子马继民2005年7月,开始在他爷爷:杨靖宇的殉国地——吉林省靖宇县,担任县长助理,主抓红色旅游工作。

每当逢年过节,杨靖宇诞辰日,杨靖宇的子女,都会拿出这块桦树皮、几张老照片,教育他们的孩子,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不给烈士丢人。自觉继承先辈遗愿,誓死继承革命传统,安于清贫,乐于吃苦,从严要求自己,坚持永远跟党走……

有时杨靖宇的女儿,还会从桦树皮上掰下一点含到嘴里嚼嚼。如今这些传家宝,珍藏在郑州铁路局已经退休、年已63岁的杨靖宇孙女继先的家里。因为,杨靖宇的后代深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

今年是杨靖宇牺牲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时间虽然过去了,但那场战争的硝烟,依旧在中国人民的心头升腾弥漫,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附记:该文由《中原儒学》副会长屈春山先生命题,由鄙人动手从家藏资料中寻找素材。主要参阅资料: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翻译、出版、发行,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的相关资料;近几年来,日方解密相关档案、文书和文件;侵华日军参与者的信件、日记、回忆及所持资料的公开和公布;我国关于日军侵华史研究成果的发表及发布;杨靖宇的入党介绍人、批准人,杨靖宇的同学、战友们的回忆文章,有关杨靖宇的专题研究等。拙文系从上述资料中查找、比较、引用所形成。鉴于笔者知识储备欠缺,资料有限,文笔欠佳,拙文中错谬之处,实属难免,诚望方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2020年9月9日23时59分于蜗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