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曾国藩:做人忌满,万事求缺!



文:向尚瞰 读史专栏作家


《易经》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天道亏盈,我们看月亮,月满则亏,月圆后,亮光就开始一天一天减少;月未满时,亮光却一天一天增加,这就是“天道”。

我们看水,满了就向低洼的地方流,这就是“地道”。

人道恶盈好谦,“恶”就是厌恶,就是厌恶“盈”,怕自满,好谦虚。别人看到你得志,就生起嫉妒心,就想方法加害于你,找你的麻烦。当你处于低下地位的时候,别人倒怜悯你,同情你,想帮助你一点。


唐朝魏征说:“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就是这个意思。

韩国作家崔仁浩创作的长篇小说《商道》,自2000年在韩国出版以来,仅两年时间发行量就突破了200万册,被韩国企业当作“企业圣经”;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也迅速占据畅销书榜,形成亚洲文化圈中的“《商道》热”。

2003年8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在上海图书交易会上引进推出该书,一月订数即达15万册。可见其受欢迎势头的强劲。该书讲述的是19世纪初朝鲜巨商林尚沃,从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为天下第一商的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经商中悟得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所谓“商道”。


林尚沃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得益于他师父石崇大师的三句真言:第一是“死”,只有自己对死有所感悟,敢于把自已置之死地,才能战胜人生的危机;

第二是“鼎”,对财富、权力和名誉之欲望必须如鼎之三足,保持平衡,人生才不会倾覆;

而最紧要的是第三“戒盈杯”,一只装得太满酒就会消失、斟入七分才可饮用的酒杯,这杯时刻提醒他的主人不可欲心膨胀。

林尚沃带着石崇大师的这些教诲弄潮于商界,成了“天下第一商”。

在晚年,他从“戒盈杯”得到的启示,又将自已的全部财产返还社会,住在农村每天种菜赏花,读书撰文,安分自足地度过余生。

戒盈杯,确有其物,即景德镇的九龙公道杯。它是一种酒器,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入注水,浅,则滴水不漏;满,则水流殆尽。故称“戒盈杯”。

手持“戒盈杯”,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凡事要适度,不可过贪,否则将一无所得。


前清曾国藩,对戒盈的认识,与林尚沃有相似之处。他的官位最高曾经做到四省的总督,真的像小皇帝一样。但他书念得多,知道拥有的权利太大,已经过了头,不是好事情,就为书房题名“求阙斋”,别人求圆满无缺,曾国藩却求“阙”。

阙者缺也,就是求欠缺用以提醒自己不能盈满。由于他地位愈高愈懂得谦恭的重要,所以不仅能够保得住自身的善始善终,就是他的后人也因为能遵他的遗教过得都不错。

日本明治时代有个著名的禅师叫南隐,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这位教授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倒了。”

南隐这时才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南隐禅师要人“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的话,不仅是佛学的禅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装不进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装填空间。只有虚其心,才能实其腹,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得益于人。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虚怀若谷,低身处下,永不自满,才是向上的车轮,才能百尺竿头不断进步。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做人忌满,万事求缺,万万不可风头太劲,气势太盛。一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二则,枪打出头鸟,不利明哲保身。

人们之所以要常怀“高处不胜寒”的恐惧,就是因为高处的人极易自满大意,极易轻视对手轻视危机,而且极易招致他人的怨尤妒羡,如果不时时刻刻有那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谨慎心态,那么从高处跌下来的结局就会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