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七十章 面道

金秋十月,中国“北京面制品产业大会”隆重召开。

这是全国最大的行业性的主题大会,所有涉及面制品行业上下游的从业者,都云集到此,他们进行产品的展示、生产研发技术的交流,行业创新的各种论坛和讲座在各个分会场轮流展开。

各个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及政府主管部门近两千人参加了大会。

萧一鸣会同张总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一盛会的氛围,他们还参观了位于北京丰台的“五谷道场”的生产线,进一步追踪了“非油炸”消费理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五谷道场”的厂区占地面积很大,拉面生产线有二十多条,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土建之中,可以看出“五谷”在摆“道场”。这个道场让世人震惊,也让同行业充满了压力。

果然,高调的“五谷道场”在会后不久,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了,原因之一就是在此次大会上,以“康师傅”为首的传统油炸面生产企业,集中向五谷道场发难,(后者曾在广告中公开提出“拒绝油炸”的口号)他们向对方展开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反击战。

这一事件让脆弱的拉面郎也不寒而栗,张永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非油炸”打不过“油炸”面,这已经是铁定的事实了!

拉面郎何去何从呢?

在大鳄云集的大会上,萧一鸣和他的拉面郎如同初出茅庐的孩子,他们小心谨慎地观望着硝烟四起的面制品战场,感受着中国方便面的风云变幻,这是拉面郎的一次产品的展示,也是团队的一次集体学习和领悟。

一碗面居然承载着这么多的故事,而故事背后的故事又是多么耐人寻味,这次经历确实难得。

从北京回来后,张永富沉默了一段时间。

他似乎不再愿意过问拉面郎的许多事情,也很少找萧一鸣谈话。看到他时,总是一脸严肃,情绪显得很低落。

萧一鸣知道,乳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销售不畅,资金链出现了危机,在主业受困的前提下,乳业那边一直在给拉面郎垫资搞经营,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

在乳业公司里一直扩散着以段勇、钱国富(财务副总)和陈二牛为首的人对拉面郎的抱怨声,而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多。

“拉面郎不能把乳业拖死了!”

张永富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一边让马彬积极疏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希望能解决资金上的问题,一边给乳业公司的高层沟通做工作,希望得到公司上下的支持。

张总还以战略性的眼光,积极寻找乳业主体在国内上市的契机,这件事情,张总已经运作了很久。

他知道,一个企业要获得长足和可持续发展,走资本运作之路,势在必行。他的定位很高,一定要把乳业包括拉面项目整体推进到资本市场。

在公司整体出现困难的时候,张永富仍然不遗余力地和证券市场方面的人频繁接触,公司离上市的目标越来越近。

最后,公司获得了利好消息,公司可以以一家新加坡企业的名义“借壳”上市,但前提是只要乳业的主体,而非主体的拉面项目不能入市。

公司走到了历史性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必须做出果断的选择!

“萧经理,拉面的生产线不能再用了,我们一直强调自己不是在做‘方便面’,现在看来是自欺欺人了。”

张永富主动来找萧一鸣,他提出了自己全新的理念。

“其实一开始我就错了,我在重复着别人走过的老路。要想完整地展现‘兰州拉面’的特色,必须走传统和工业化相结合的路子。”

“汤料可以沿用秦文的办法,用真空冻干去解决,但面饼一定要下决心搞成‘手工面’,而不是机械加工的面饼。”

“萧经理,你好好想想,如果我们现在把这条生产线撤掉,在原地支起一百口大锅,让上百名拉面师傅,现场来拉面,并将新鲜的面条进行保鲜处理,这样得到的面,是不是更符合拉面的特色呢?”

张永富的设想是超前和大胆的,这是对拉面郎现状的彻底颠覆,萧一鸣感到了震惊!

“张总,您的意见打破了我们的固有思维,我们一直在原地打转,总想着如何解决现有面饼的复水和口感问题,真是一叶障目了!”

萧一鸣很佩服张永富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一个在金州创业和打拼多年,可以成为乳制品地产品牌中的当然老大的人,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功力。

“张总,我明白了,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张永富的一席话彻底点醒了迷茫中的萧一鸣,也似乎给举步维艰中的拉面郎,又趟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接下来,萧一鸣开始马不停蹄地考察市场,出入在各大拉面馆,他要“挖人”,也要寻求技术上的合作。

要知道,在一个场地同时支起上百口大锅,又有几百名拉面师傅在一起作业,这不是场面上图“好看”,而要真正落实起来,难度非常大。

最大的难度就是面条如何“保鲜”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最流行也是最先进的技术,就是‘保鲜剂’,用这种技术保鲜的面条,虽然保留了面条的鲜度,但普遍口感不好,有一股浓烈的‘酸味’!”

秦文对拉面郎改变工艺的设想,表现得比较悲观,他淡淡地说道。

萧一鸣不服气,他跑遍了金州各大卖场,搜集了很多种保鲜面和风干面,拿回来试吃,结果真印证了秦文的论断,全部都是“酸”的。

这样的“酸面”即使配上了拉面的汤料,也很难恢复兰州拉面的特色味道。

萧一鸣不死心,他反复把面条在开水里“洗”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去不掉那令人恶心的酸味。萧一鸣看着满桌子的面制品,他恨不得把它们全部都扔进垃圾桶里!

紧接着,萧一鸣又不断去查阅资料,发现“鲜面”的保鲜方法,全部都是这种酸式工艺,连日本也沿用着这项技术。

“张总,鲜面的路子,也走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