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博格丹诺维奇的去世,为什么铁杆影迷都在悼念?

作者:Margalit Fox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纽约时报》(2022年1月6日)


带着对黄金时代电影的热情,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拍摄了《最后一场电影》和《纸月亮》等广受好评的电影,但也正是好莱坞,让他的名誉「受损」。周四,他在洛杉矶家中逝世,享年82岁。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他的女儿安东尼娅·博格丹诺维奇证实了他的死讯,但没有透露具体的死因。


博格丹诺维奇最初是一名舞台演员(他还是一名制片人、编剧、电影史学家、评论家,以及戏剧和电影导演),长期以来,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他那张标志性的脸、特大号的眼镜和富有个性的围巾。


作为一名电影人,他对演员细致入微的指导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他拍摄的那些苦乐参半的影片也常常受到称赞。这些电影不仅唤醒了美国电影过去的荣光,也回溯了美国的过往。


《最后一场电影》是博格丹诺维奇的第二部影片(许多观众认为,这也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当它1971年上映时,《新闻周刊》的影评人将它称为「自《公民凯恩》以来,另一位美国天才导演拍摄的杰作。」


《最后一场电影》 《最后一场电影》


然而到70年代末,博格丹诺维奇在好莱坞却一下子从势头正劲转变为了最受排斥的导演之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面临的是对他电影生涯的批评,电影票房的惨败、个人的破产以及电影业对他失败的袖手旁观。


比利·怀尔德曾说:「毋庸置疑,好莱坞是一个充满了仇恨、贪婪和嫉妒的是非之地。只要彼得·博格丹诺维奇一败涂地,就能让整个好莱坞团结起来。」


更重要的是,博格丹诺维奇的生活和工作将受到不可想象的影响。


然而,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电影界都很少允许「复苏」,博格丹诺维奇在21世纪却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他在HBO剧集《黑道家族》出演的角色。他饰演艾略特·库普菲伯格医生。



博格丹诺维奇的电影生涯似乎是先天注定的,因为他简直就是一个电影神童。「我天生和电影有缘,并且我很爱电影。」他常常这么说。


20世纪60年代,博格丹诺维奇一直致力于成为一名作家和评论家,他是好莱坞那些知名导演有力专著的作者。


而作为一名导演,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凭借三部广受好评的电影一举成名:根据拉里·麦克穆特瑞关于德克萨斯州小镇生活的小说改编的《最后一场电影》;由芭芭拉·史翠珊和瑞安·奥尼尔主演的当代神经喜剧《爱的大追踪》;以及瑞安·奥尼尔和他的女儿塔图姆·奥尼尔主演的《纸月亮》。


《纸月亮》


回顾往昔,博格丹诺维奇的生活充满了缺憾,这一点首先来自于他那残缺的家庭。


1 移民之子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是鲍里斯拉夫和赫尔玛·罗宾逊·博格丹诺维奇的儿子,1939年7月30日出生于纽约州北部的金斯敦,在曼哈顿上西区长大。他的父母是移民——父亲是一名塞尔维亚画家,而母亲则出生于富裕的奥地利犹太家庭。


据博格丹诺维奇回忆,自己童年时候的家弥漫着忧郁的气氛,他的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有当他带着自己去现代艺术博物馆看那些默片的时候,他的身上才带着一丝父亲的温情。


当博格丹诺维奇8岁时,他知道了这个家庭悲伤的根源:他曾经有过一个哥哥,可是哥哥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来得及避开一锅滚烫的汤,被烫死了。


也正是在此时,博格丹诺维奇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电影——不论是默片还是有声片。从12岁到30岁,他保存了记录自己看过每部电影的小纸片。最后,他积攒了大概五千张卡片。



他被那些由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乔治·库克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导演执导,约翰·韦恩、加里·格兰特和詹姆斯·斯图尔特等明星主演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影片深深地吸引了。那个世界仿佛在召唤博格丹诺维奇。


「我只想像那些银幕上的人一样,」1972年博格丹诺维奇在接受《洛杉矶时报》的采访时说。「我想变成像威廉·霍尔登那样的明星,因为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男孩,做所有那些美妙的事情。可是博格丹诺维奇这样的名字听上去和电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十几岁的时候,彼得师从著名的表演老师斯特拉·阿德勒。正如1971年《纽约时报》所写的那样,离开曼哈顿的大学预科学校时,博格丹诺维奇「代数考试不及格,还没有拿到高中文凭。」他在暑期档影片、外百老汇剧场和电视里扮演了一些小角色。


20岁时,他执导了克利福德·奥德斯的戏剧《大刀》在外百老汇的复演(演员阵容包括年轻的卡罗尔·奥康纳)。这个阶段他开始为《时尚先生》、《周六晚邮报》和法国《电影手册》等刊物写电影评论。他同时还为纽约客剧院、曼哈顿复兴之家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艺术影院策划、编排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影片。



博格丹诺维奇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伟大导演,包括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希区柯克以及奥逊威尔斯的专著。他高兴地承认,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因为他终于可以见到和采访自己自童年时就崇拜的那些偶像了。


这些珍贵的采访瞬间,就是博格丹诺维奇接受的电影教育。在余生中,博格丹诺维奇时常提到自己「老师们」的名字,他管约翰·福特叫「杰克」,「希区」和「奥逊」则也是常常挂在嘴边的名字。


他与奥逊·威尔斯的关系最为密切,直到1985年威尔斯去世前,他为威尔斯记录了几十个小时的口述历史。有媒体评价道,由乔纳森·罗森鲍姆主编,博格丹诺维奇和奥逊·威尔斯合著的《这就是奥逊威尔斯》(1992)是「最能让我们接近威尔斯的一本书。」


尽管博格丹诺维奇一再否认这种简单的对比,但评论家们喜欢指出威尔斯和博格丹诺维奇的职业生涯之间的相似之处:两人一开始都是导演神童(1941年上映的《公民凯恩》是威尔斯的第一部长片),并且两人后来都被逐出了「一线导演的伊甸园」。(20世纪70年代,穷困潦倒的威尔斯曾在博格丹诺维奇位于洛杉矶贝莱区的豪宅里住过一段时间。)


2 好莱坞之旅


1964年,在妻子——美术指导波莉·普拉特的陪伴下,博格丹诺维奇进入了好莱坞。他被罗杰·科尔曼聘为B组导演和剧本的抄记员。科尔曼拍的那些B级片——《大战螃蟹魔王》(1957)和《年轻野蛮人》(1958)都以极低的制作成本获取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科尔曼门下,博格丹诺维奇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目标》(1968)。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1966年查尔斯·惠特曼在德克萨斯大学犯下的枪击案。这是一部惊悚片,讲述了一个陷入困境的年轻人开始疯狂杀戮的故事。


《目标》


《目标》既是博格丹诺维奇献给好莱坞电影的赞美诗,又是一首挽歌。年迈优雅的波利斯·卡洛夫几乎是本色出演。随意射杀陌生人的杀手则由蒂姆·奥凯利饰演。《目标》中出现的那些场景——储油罐、汽车影院的银幕,处处都在对《歼匪喋血战》(1949)中詹姆斯·卡格尼的形象致敬。


凭借着出色的导演功底,以及妻子普拉特的帮助,博格丹诺维奇的《目标》获得了评论界的一众好评。这部影片的成功让哥伦比亚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成为了《最后一场电影》的导演。


《最后一场电影》


《最后一场电影》的剧本由博格丹诺维奇和拉里·麦克穆特瑞合作完成,讲述了50年代初隐藏在一个破败小镇里的生活和爱。影片在麦克穆特瑞的家乡得克萨斯州阿切尔城拍摄,在新好莱坞导演们急切地用彩色片来展现自己导演才华的时候,博格丹诺维奇却克制地拍了一部黑白片。影片的美术指导是普拉特,描绘了一个店面凋敝、尘土飞扬的世界。


《最后一场电影》中不乏许多彼时默默无闻的演员——杰夫·布里吉斯、蒂姆斯·伯特姆斯和19岁的模特斯碧尔·谢泼德。博格丹诺维奇是在超市排队结账时「发现」斯碧尔·谢泼德的——他无法从《魅力》杂志封面上移开自己的眼睛。



当然,电影中还有许多老面孔,比如克萝丽丝·利奇曼和来自福特西部片中的本·约翰逊。


《最后一场电影》本身也是对古典好莱坞一次深情的回眸。在阿切尔城的电影院里,放着文森特·明奈利的《岳父大人》(1950),当影院不得不关门的时候,放映的最后一场电影是由霍华德·霍克斯执导、约翰·韦恩主演的《红河》(1948)。


《最后一场电影》获得了当年奥斯本卡奖的八项提名,最终本·约翰逊和克萝丝·利奇曼分获最佳男女配角奖。



这部电影使博格丹诺维奇一跃成为好莱坞的一流导演。这也颠覆了他的私生活。为了谢泼德,他离开了普拉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开始了一段长达八年的恋情,这段恋情为好莱坞八卦专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在《最后一场电影》之后,他继续拍了根据《育婴奇谭》改编的《爱的大追踪》,还有《纸月亮》。《纸月亮》以尘土飞扬的30年代的堪萨斯州为背景,让10岁的塔图姆·奥尼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尽管普拉特和博格丹诺维奇已经离婚,她还是担任了这部电影和《爱的大追踪》的美术设计。)


3 无用的人


但在70年代初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一系列的失败接踵而至。博格丹诺维奇为斯碧尔·谢泼德量身打造的两部影片都遭到了批评——改编自亨利·詹姆斯19世纪70年代中篇小说的《黛丝·米勒》(1974)和同样由伯特·雷诺兹主演的歌舞片《永恒的爱》(1975)。


《永恒的爱》


1990年《芝加哥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部耗资1500万美元,由科尔·波特作曲的『歌舞片』的演唱者都是一帮音盲,舞者看上去都受了伤。评论家们把男主角伯特·雷诺兹比作一头受伤的水牛,把谢泼德比作试图扮演诺埃尔·科沃德的孤儿。这部损失600万美元的影片简直是博格丹诺维奇的《天堂之门》。」


他的下一部电影是1976年的《大滚友与小老千》,这部电影是在向瑞安·奥尼尔和伯特·雷诺兹主演的早期电影致敬,但也受到了评论界的嘲笑,不过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头。


《大滚友与小老千》


70年代末,和谢泼德的恋情结束后,博格丹诺维奇在《花花公子》主编休·海夫纳的豪宅里遇到杂志模特多萝西·斯特拉滕。他们坠入爱河,已婚的斯特拉滕离开丈夫搬去和他住在了一起。


博格丹诺维奇让斯特拉滕在由奥黛丽·赫本和本·戈扎那主演的喜剧《哄堂大笑》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但在1980年8月电影上映之前,她分居的丈夫保罗·斯奈德开枪打死了她,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斯特拉滕去世时,20岁的她被谋杀一事将成为了1983年的电影《八零年代之星》的主题,该片由鲍勃·福斯执导、玛瑞儿·海明威主演。)


《哄堂大笑》


有媒体报道,博格丹诺维奇在斯特拉滕死后一遍又一遍地看《哄堂大笑》,好像在和死去的她对话,因为这是她此生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哄堂大笑》于1981年上映,在票房和口碑上都遭遇了惨败。博格丹诺维奇对影片的发行感到不满,于是自己买下版权,亲自发行影片,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让他损失了大约500万美元。


1985年,根据法庭文件,博格丹诺维奇「银行存款21.37美元,口袋里有25.79美元,」于是他宣布破产,此举进一步边缘化了他在好莱坞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据他自己说,他开始对处方药上瘾。


「我犯了很多错,」博格丹诺维奇在2004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当有人在你的生活里引爆原子弹时,你不会做理性的事情。」


博格丹诺维奇常常为自己写了斯特拉滕的传记《独角兽的杀戮》而感到后悔,这本书既是对斯特拉滕的爱,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的指责。这本书发表于1984年,书中指责海夫纳在将斯特拉滕包装、商品化的过程中,对她的死负有责任。


海夫纳随即用自己的「重磅新闻」进行了报复:他公开指责博格丹诺维奇在谋杀发生后不久勾引了斯特拉滕同父异母的妹妹路易丝,当时路易丝只有13岁。


博格丹诺维奇否认了这一指控。但有记录表明,他支付了路易丝的教育费用;安排她做了下巴矫正手术——他的批评者说,这是为了让她看起来更像她死去的妹妹——1988年,当路易丝20岁时,他与她结婚,引发了小报的疯狂抨击。路易丝·斯特拉滕曾出演过博格丹诺维奇导演的几部电影和电视电影,他们于2001年离婚。


博格丹诺维奇和路易丝·斯特拉滕


「她的身上有斯特拉滕的某种影子,」博格丹诺维奇2002年在谈到这段婚姻时告诉《纽约时报》。「有人说我让路易丝做了面部整容手术——让她看起来像多萝西,就像《迷魂记》里演的那样。」


4 「我的人生一点也不苦」


博格丹诺维奇在1985年凭借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面具》回归了自己的导演风格,雪儿在片中饰演一名面部畸形男孩的母亲。

《面具》


但他对环球影业和制片人马丁·斯塔格提起了数百万美元的诉讼,指控他们删减了影片中的两个场景,并用鲍勃·西格的音乐取代了自己喜欢的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音乐,他再次对好莱坞式的做法嗤之以鼻。(该诉讼后来被撤回。)


好景不长,博格丹诺维奇后来几部影片的口碑遇到了滑铁卢,包括罗伯·劳主演的喜剧《违法的你》(1988),与《最后一场电影》交相辉映的《德州小镇》(1990)以及讲述乡村歌手故事的爱情喜剧《爱情有什么道理》(1993)。90年代末,再次宣布破产后,穷困潦倒的博格丹诺维奇曾在年轻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客房借住过一段时间。


《爱情有什么道理》


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的头几年里,博格丹诺维奇开始拍一些电视电影。他的代表作包括电视电影《徘徊者》(1995)和《不夜城:圣诞杀手》(1998),还有《迪士尼奇妙世界》中的一集。他说,影像媒介的转变教会了他什么是赚钱,什么是速度。2001年,他凭借近十年来的首部故事片《哈利斯特游艇谋杀案》重返大银幕。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为600万美元,仅用了24天就完成了拍摄。


《哈利斯特游艇谋杀案》 《哈利斯特游艇谋杀案》


这部电影也是对古典好莱坞的怀念。它讲述了1924年在报业大亨威廉·鲁道夫·哈利斯特的私人游艇上发生的一起致命枪击事件,这是一起多年来一直在业内悄悄流传、被压制已久的事件。影片获得的反馈颇佳,爱德华·赫曼饰演赫斯特,克斯汀·邓斯特饰演他的情妇、默片明星玛丽恩·戴维斯,以及艾迪·伊扎德饰演她的情人查理·卓别林。


博格丹诺维奇出版了两本广受好评的书:1997年的《魔鬼导演》(暂译,Who The Devil Make It)和2004年的《伟大的演员》(暂译,Who the Hell‘s In It),这两本书囊括了他对知名导演和影星的采访,恢复了他因拍摄烂片丧失的名誉。



之后,他还执导了《爱你就捧你》(2014)以及《了不起的巴斯特》(2018)等影片。


《了不起的巴斯特》


除了女儿安东尼娅,他在世的亲人还有另一个女儿亚历山德拉(两人都是他和普拉特所生)、妹妹安娜·博格丹诺维奇和三个孙辈。博格丹诺维奇担任导演的其他影片包括1979年的《圣徒杰克》,本·戈扎那饰演一位打算在新加坡开妓院的美国人;1992年由迈克尔·弗雷恩的戏剧改编的《大人别出声》;以及纪录片《约翰·福特执导》。(译者注:这部博格丹诺维奇采访福特的影片片段出现在了《马丁·斯科塞斯的美国电影之旅》中。)


在2002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博格丹诺维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了明确的评价:「我的人生一点也不苦,」他说。「这是我自找的。获得成功非常艰难,没有人会让无缘无故成功。你认为自己无懈可击。假装自己知道的要比实际更多,假装骄傲。但最后失败总会到来。」


但面对那些他当年的批评者,博格丹诺维奇似乎笑到了最后。他晚年两次(2005年和2007年)出现在NBC的电视剧《法律与秩序:犯罪意图》中。



在这两集中,博格丹诺维奇一直都是一个邪恶的模仿者,他穿着吸烟夹克,俨然是休·海夫纳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