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远洋航海,很多人都会联想到1519年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划时代的首次环航地球。而在麦哲伦等一系列探险家引领了西方各国发现新大陆的五百多年后,德国海军护卫舰“巴伐利亚”号(FGS Bayern,F-217)再度航行大半个地球。可悲的是,德国军舰此次航行并不是为了“探索新大陆”,只是为了政治上的走秀。
据美国媒体在12月15日的报道显示,该艘德国军舰已于当天逼近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并称此举是显示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军事扩张行动”深感不安,试图加大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平衡中国的强势。而知晓此次行动的德国官员则表示:“德国海军不会放弃这条国际贸易航道,但巴伐利亚号军舰预计不会穿越台湾海峡。”然而,不论德国军舰以何种方式完成其所谓的20年来首次印太之行,都不应将该行动建立在侵犯中国领海的基础上,这不仅是对所谓“自由航行权”的滥用,更是对中方明晃晃的挑衅。
1、中国领海神圣不可侵犯,南海不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山十年河西,曾经作为“世界中心”的欧洲,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失去了世界的领导权后,如今已沦落为对美国马首是瞻的“附庸”。但即便如此,欧洲各国的骨子里却还依然隐藏着欧洲列强的“侵略性”。在西方媒体口中,德国“巴伐利亚”号的印太之行仿佛将欧洲带回了那个美妙的“大航海时代”(Age of Discovery),但在中方看来则是“西方列强”企图对我们重新开辟“殖民地时代”的前兆。
对于西方各国打着行使“自由航行权”的幌子竞相在中国南海“秀肌肉”、“走梯台”的行为,中方也将给予严正警告与反制,绝不会让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南海合法权益的奸计得逞。据悉,德国这艘名为“巴伐利亚”号的护卫舰是从今年8月离开本土,奉命前往印太地区展开长达7个月的巡航行动。在德国派遣巡航舰前往印太地区部署之前,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都已经出动海军舰艇前往印太地区执行相关任务,并在中国南海与东海进行了“自由航行”和联合军事演习。而为了让自己显得“合群”,这个“二战法西斯战败国”也终究没有抵住美国“老大哥”的怂恿和问鼎亚太的野心,决定在中国南海走上一遭。
早在今年3月,德国国防部就曾宣布“巴伐利亚”号将巡航印太并穿越中国南海的消息。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德国在一方面向美国等盟友宣示支持南中国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计划让这艘护卫舰能够访问上海或者青岛港,这就有点蹬鼻子上脸的意味了。倘若德国军舰只是出于友好在印太实施“环球巡演”,中国必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但显然德国的此次远洋,充满着对中方的“敌意”,更有借机打压中国提升本国在亚太影响力的政治意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怎么可能答应德国的请求。
果不其然,在今年9月15日,德国外交部对外发布了一则消息,称:“中方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决定,不希望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访问中国港口”。而《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当时就曾指出,德国军舰在巡航印太时寻求访问中国港口,令美国等盟友感到疑虑。倘若德国意图通过巡航增进与西方盟友的关系,就应当表现出相对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中方也认为其传递出的各种信息过于混乱、难以分辨,有着中间骑墙、两边讨好的嫌疑。显然,在德国政坛内部,在有关是否要到亚太“刷存在”的问题上也依然存在着分歧。
2、德国“站队”美国的行为,将极大增加中德合作的成本。
吃中国人的饭,说美国人的话,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在这一问题上,澳大利亚、立陶宛都已经成为了最为典型的“反面教材”,而德国显然有着步这些国家后尘的趋势。在德国外交部确认中方回绝靠港请求后,这艘德国的“黑船”依然按计划穿越了印度洋,先后访问了澳大利亚、关岛、日本、韩国,又在12月15日进入南海水域,预计还将造访越南、新加坡,最后穿越马六甲海峡后再依次停靠斯里兰卡、吉布提,最终在明年初返回德国。
为何我们如此确定德国海军此次印太之行就是“剑指”中国?
那是因为早在今年11月5日“巴伐利亚”号停靠在东京港期间,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就曾高调报道了该舰在11月4日抵达日本前,与日本海上自卫队(JMSDF)五月雨号驱逐舰(さみだれ,JS Samidare,DD-106)在太平洋上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海上联合演习的消息。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更于11月5日登上了该舰,并在德国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埃伯哈德·措恩(Eberhard Zorn)将军的陪伴下,参观舰上设施并与舰上德国海军官兵交流互动。措恩在之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还公开强调:“如今,印度-太平洋是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今后德军将通过与日军的联合训练,加强与日本自卫队的合作。”岸信夫则在参观结束后表示,德舰访问展现日德友谊,也显示德国对印太地区的承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指出中国“试图改变东海和南海单边局势”,是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日本和德国的国防合作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更显很重要。日德两国在德舰访日期间的猖狂发言,仿佛回到了二战时期两个“法西斯”国家连接为轴心国(Axis powers)的时代。
针对中国南海即将到来的“不速之客”,外界看来,中方也在12月13日就祭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不但包括了外交层面的警告,也有军事层面的威慑。就在本月13日,中国海事局正式发布了三条航行警告:一是清澜海事局公布的2021年12月15日,6时至19时,在南海海域A:19-57.25N/111-09.13E、B:19-57.25N/111-14.88E、C:19-51.80N/111-14.88E、D:19-51.80N/111-09.13E诸点连线范围内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禁止驶入。二是三亚海事局发布自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每天6时至18时在南海海域18-29.47N 108-42.38E、18-30.03N 108-41.08E、18-33.12N 108-40.35E、18-33.12N 108-29.50E、18-13.02N 108-27.18E和18-13.02N 108-44.22E诸点连线水域范围内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三是洋浦海事局发布自12月16日9时至17日18时将在北部湾20-05.00N 109-11.00E、20-05.00N 109-17.00E、19-59.00N 109-17.00E及19-59.00N 109-11.00E诸点连线水域范围内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禁止驶入。
中国解放军在南海的行动,不但是对美国当局的无声警告,更是对胆敢进入南海海域德国军舰的直接威慑。同时,在1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中方也对西方各国所谓的“自由航行”进行回应称:“长期以来,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兴风作浪,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和重大风险的,不是中国。蓄意挑动南海争议,挑拨地区国家关系的,不是中国。动辄派大规模先进舰机到南海搞军事侦察、军事演习,非法闯入有关国家领海领空及岛礁邻近海域空域的,也不是中国。惯于采取上述行径的是哪个国家,在座各位心里都非常清楚。”
德舰20年来首度穿越南海,但这里从来都不是德国提升影响力的舞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自国联邦政府12月8日完成新旧内阁的轮换以来,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长达16年的保守派执政时期的结束就带给了未来中德关系极大的变数。目前已成为新任德国总理的社会民主党人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虽然一再宣称中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德国的对华政策必须和现实情况保持同步,但却在上台后就展现出了非常强硬的对华姿态。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对华外交将成为德国未来的一种常态。因为早在8月初,“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从德国威廉港启航时,在德国国内也引发了一次争议,执政党社民党的议会党团主席明策尼希(Rolf Mützenich)认为,德国国防部应当避免对中国采取军事遏制的策略,至关重要的是,不要以不加考虑的挑衅导致事态激化。
而前德国国防部长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则表示:“我们希望现有的法律得到尊重,海上航线可以自由航行,开放的社会得到保护,且贸易遵循公平的规则。”而在近日,出身绿党的新任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也同样对中国展现出了强硬态度。可见这个由多党联合组成的德国政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外交政策上的混乱,这无疑加大了未来中德两国的外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