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渝中推进“自贸区+中新合作”头号工程

近日,重庆市渝中区召开自贸区建设工作推进会。渝中区副区长邓光怀表示,渝中将加快整合开放平台资源,把“自贸区+中新合作”作为该区改革开放的头号工程,将自贸试验区与中新示范项目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促进政策共用、举措共商、资源共享,实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努力为新形势下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具有渝中特色的自贸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渝中对外开放水平。

邓光怀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渝中推动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渝中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深化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创新,形成自贸试验区区内区外差异化制度体系。

两路出击并蒂开花

数据显示,自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在渝中板块4.38平方公里土地上,就培育形成增值税“一表集成”“服务贸易五联动”等1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增值税“一表集成”上报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并作为重庆自贸试验区第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

挂牌以来,渝中板块引进BEBE、言几又旗舰店等20余个国际知名品牌,引入重庆适达口腔、瑞力医疗美容等中外合资医院及机构,吸引国内首家DIY智慧银行、WOW全球精选店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入驻,落户企业3400余户,其中外资企业80余户,占全市自贸区比重近20%,市场主体更加活跃。

在“放管服”改革上,渝中出台34项自贸区并联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有序推进“一窗办理”“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全程网上办”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超50%,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监测追溯及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成投用,有效解决监管执法力量与不断增长的监管对象间的矛盾;“信用渝中”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设,加快推动信息联通共享。

此外,在跨境金融创新方面,渝中板块也取得新进展。建设、德意志等银行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实施规模达40亿元;建设、光大、星展等银行创新开展跨境上市、结汇等金融业务实现跨境结算量超2万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新示范项目推动下,新加坡星展银行、中国银行联合推动中西部首笔房地产投资信托赴新上市,实现重庆首笔REITs融资。而位于渝中板块的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将作为重庆来福士综合体八大业态中首个业态亮相,将于9月开业,目前已进入开业百日倒计时,预计新业态和品牌首店面积占比将超30%。

五大关键推进创新

邓光怀指出,下一步,渝中将抓住制度创新、营商环境、试点任务落实落地、标志性项目落地、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五个关键,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创新任务。

在制度创新方面,邓光怀强调要以企业痛点、难点为关键,深入对接企业需求、项目诉求,有针对性的推进创新探索。

渝中区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渝中板块内重庆瑞力医疗美容医院、重庆适达口腔医院等2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相继落地,但在外国医师执业及自用药品、医疗器械进口等方面存却遇到了制度瓶颈。目前,国内中外合资医疗机构自用药品、医疗器械进口手续较为繁琐,且按现行《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医院需每年向市卫健委申请办理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不利于涉外医疗专业人才引进。“像这样的项目,就是我们制度创新的着力点”,该负责人说,目前涉及到该项目的制度创新前期工作已在对接之中。

充分发挥“自贸+中新合作”优势,渝中还将探索在凯德来福士、复星国际等自贸区内符合“集群注册”条件的重点楼宇实行无地址办公的“集群注册”模式,为自贸区内小微企业及创客节约场地租赁费,降低创业者注册门槛和准入门槛,释放头号工程的红利。

落实改革任务,渝中将重点推进“一本报告管全域”、探索服务外国人服务便利化机制、力争取得影视文化品版权质押新突破等事项。

促进项目落地,渝中用好用足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吸引优质外资企业、外向型企业入驻,争取年内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市场项目达70个以上,让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外贸企业的重要增长点。

同时,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吸引境内外企业到区设立贸易型总部,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力争年内培育外贸进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总部贸易企业5家以上。(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