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认准了要去哪个国家或哪个学校读书,但现在我会多考虑几个专业能力相近的不同国家院校,提高申请成功率。要有备选方案,这样才不至于被动。’”
——《2022留学之路该怎么走》
教育部转发人民日报文章《2022 留学之路该怎么走》中表明了 2022 三大留学趋势,第一条就是多国多地混申。
教育部原文链接:http://jsj.moe.gov.cn/n2/7001/7001/1702.shtml
“在同一个申请季里,同时申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院校,在横向上扩大选择范围”,多国多地混申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但若不精心规划,混申的优势就很难发挥。
哪些同学更适合多国多地混申?
为什么有人混申了,结果反而不理想?
怎么合理规划混申?
如何避免混申中的“坑”呢?
1
为什么选择多国多地混申?
对某个国家/地区没有特别强烈的偏好
有些同学有亲属或者男女朋友在某个目的地,可能就会选择主攻某个地区。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地区偏好,这是大家选择混申的前提。
有名校情结
部分同学对专业、目的地并不敏感,但对高排名、品牌响亮的高校却有强烈地向往,混申就意味着可以申请的名校数量大大增加了。
担忧国际局势及疫情
国际局势近年来频频变化,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混申成了规避风险的重要策略。比如在某同学选择留学的当年,目标国家或地区政策、治安或疫情情况不太乐观,出于安全和健康的考虑,这部分同学大多会选择多国混申。
目标留学目的地申请量激增
国际局势及疫情状况也会导致留学目的地热门程度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比如中国香港近年来由于较为安全,申请人数急剧增加,竞争压力加剧,因而为了达到更好的录取结果,大家申请港校的同时,会选择多国多地混申。
通常,有以上四种情况,你就可以考虑多国多地混申,混申扩大了选择面,只要规划合理,申请结果都会更加理想。
具体到某些同学,在我们看来也更加适合多国多地混申:
有转专业诉求
案例:@susi 主攻英国,想从文科转商科,目标排名 top 院校
建议:英国高校对同学的学科背景考核比较严格,bar 也卡得比较“死”,选择比较有限。相对来说 @susi 申请美国,进入排名比较不错的学校的几率就更高(比如可以通过文书展现充分的 motivation,通过实习补充背景),建议保留对英国的申请的同时,申请一些美国的项目。
部分背景短板明显
案例:@yun 主攻美国,GPA 和 TOEFL 成绩不错,但 GRE 多次备考成绩不理想
建议:语言成绩明显低于一些高排名院校的实际要求,所以在 GPA、TOEFL 等方面都还不错的情况下,建议混申英国,大部分项目不强制要求 GRE。
2
各地审核风格&常见组合
美国:倾向综合实力
→申请材料的要求比较复杂,投递前语言标化成绩要先达标,前期投入时间比较多。
→考量综合实力,对申请者院校背景考察的优先级相对低一些,如果有实习、GPA 或其他方面的补充,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结果。
英港新:倾向成绩出身
→有 conditional-offer,很多项目允许不带语言、标化成绩投递。
→审核风格比较“硬”,部分学校依靠院校 list 来筛选学生,存在很多自定的标准,每个“等级”院校 GPA 要求都不同。
澳洲:倾向宽进严出
→采取宽进严出的审核政策,对转专业、低 GPA 比较友好,申请材料比较简单,但毕业没有那么容易。
参考上面的情况,大家根据自身优势和愿景选择目的地即可,比较常见的组合思路有:
美+英港新,通常主攻美国高校,分梯度进行申请,再选择 2-5 所排名比较高的其它地区的院校(比如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港前三、G5或王曼爱华)做搭配。
英联邦,尤其是英港新,由于录取标准比较类似,部分地区和家人地理距离比较近,可以根据喜好自由组合。
专业上,同一或相关度高的专业(比如 BA、金融)放在一起申请,各地的文书、材料上(例如文书篇幅、问题等等)会有一些出入,但本质上的要求(比如成绩、个人素质)之间差别并不大。
3
多国多地混申如何规划?
福利时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多国混申精华笔记】,详细解析:
混申申请时间线和典型案例
混申语言标化成绩要求、文书材料准备方法
扫码,即可免费领取
Q:混申常常碰到哪些问题?
A: 混申同学常常碰到以下三种问题。
优先级颠倒导致的心理波动:
混申的同学,优先级被颠倒的情况会比较常见,但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波动。
比如@L同学想主申新加坡混申香港,然而新加坡的高校本身就比较少,项目也不多,最后新加坡只选了一所学校,剩下的几乎都是香港的项目,最后不得不变成主申香港,所幸结果不错,新加坡的项目录取了她。
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由于对留学目的地不够了解,导致之后的申请情况和前期的主观设想有出入,是很正常的事情。出于先拿到offer、再做选择的考虑,还是坚定混申的步伐,心态放平。
各地之间专业的描述有差别
不同国家&地区,专业和项目的描述、名目会有差别,需要仔细辨别。
举个例子,比如美国的金融项目通常都被称为 Finance,下面有不同小分支,而英国就有很多独立的、和 Finance 相关的泛商科项目(finance and accounting、finance and investment…),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每个项目的课程设置和实际的录取要求,以免投错项目。
忽略个人特质和录取要求而做出不当决策
比如,有些同学不顾个人绩点一般、软实力更强的特点,从主申美国改为主申英联邦。但英国院校对 GPA 的要求又比较严格,导致同学自己的实习优势发挥不出来,英联邦部分 offer 惨淡;而本可以倾注更多精力的美国申请又没有充分重视,导致整体结果反而不太理想。
还有些同学,先入为主地认为香港高校的申请比较容易,用港校“保底”,结果最后冲刺不成功,保底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好。
多国多地混申的策略还是要综合考虑个人特质、国际形势、院校要求等多个因素,不能因为单一因素或误解偏见而盲目地调整策略。
Q:申请很多国家&地区,如何分配精力?
A: 在申请时,我们要努力找到每个阶段的核心目标。
申请前准备阶段:
无论去往哪个目的地,GPA、语言成绩、关联度+含金量高的背景经历始终是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准备阶段(尤其是大三下之前)既然时间充裕,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软硬能力上。
临近申请季:
虽然是多国多地混申,你还是要找到一个最想去的目的地,以这些院校的要求为核心目标。
比如 @X同学主攻英国,我们就会建议她把大部分时间放在通过修课等方式提升 GPA 上,语言和标化成绩的冲刺计划我们会稍微推后;反之,如果主攻美国,我们就会建议在 GPA 可以接受的基础上,重点准备语言和标化考试。其它辅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时间线准备和提交材料即可。
Q:多国混申,选校上有没有独特的技巧?
A: 如上文,虽然选择混申,但大多数同学还是会有自己的优先级。
比如主攻美国的同学,在没有特殊的院校要求的情况下,通常我们建议大家申请 12-15 所院校,其中美国高校在 10 所左右,这些高校按照保底、主攻和冲刺拉开梯度,保底做到充足,剩下的 2-5 所混申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就对比喜好、个人优劣势和学校要求,穿插在既定的选校表中。
如果实在没有先后顺序,那么每个目的地的选校都要拉开梯度,兼顾不同的地区和院校。既然选择混申,在最开始选校时就思路打开,拉开选校梯度,才能发挥混申的作用。
Q:混申时间线如何筹划?
A:时间线是多国多地混申的过程中比较复杂的问题。
每年的 9 月左右,申请季的大幕拉开,一直会持续到次年的 2-3 月,甚至一些英国项目可以投递的日期会延续到次年 6-7 月;申请季漫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 timeline 不尽相同,为了能在混申时调整好步伐,我们要做好时间线上的规划。
7-8 月,前申请季,做好投递前的考虑
对于混申党来说,前期的规划尤为重要,确定好主申和辅申的目的地,再根据当地高校的偏好开始准备。例如美国 DDL 通常比较晚,等到结果不理想之后再去补申英国高校,即使拿到 offer 可能也不是非常理想。
比如我们碰到过的 @C 同学,主申英国,看到朋友拿到香港 offer 之后又想申请香港,但香港高校前两轮申请机会比较多,到次年 1-2 月的时候 offer 基本定格,录取难,同时 offer 也下得很慢。一边香港的高校没有消息,另一边英国方面又已经在考虑留位费和语言班的问题,两边的压力让她很纠结,情况就变得比较被动了。
所以想要混申,打好提前量早做规划非常重要,切忌规划得晚,同时中途又不停调整目标。
孤注一掷,有时会让我们十分被动。多国多地混申,只要我们尽早、合理规划,相信混申能成为我们获得理想 offer 的好策略,也希望大家在申请时能时刻保持开放心态,先拿 offer 再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