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我在微信群里看到朋友转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0年度项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页把中华白海豚列为药用动物并希望开展药用研究。
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568/info77634.htm
我发了条微博吐槽。有朋友猜测可能是编制指南时把不同的研究项目拼凑在一起导致的。一开始我也觉得有这个可能,实际上稍有生态学、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白海豚入药是一件荒唐的事,而这份指南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
在解释它的荒唐之前,先来认识下中华白海豚。
01 是你听说过的“乌忌白忌”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又叫印太驼背豚,是海豚科驼背豚属的一种动物。1750年,瑞典博物学家奥斯贝克(Pehr Osbeck)在广东珠江口发现了这种奇特的“snowy dolphin”(雪白的海豚),并把它们命名为 Delphinus chinensis(后改为 Sousa chinensis)——中华白海豚的名字由此而来。
由于中华白海豚幼年乌黑、成年雪白的独特体色,珠三角一带的渔民把它们称为“乌忌白忌”,也有些沿海地区把它们称为“妈祖鱼”、“送终鱼”。
中国近海岸的中华白海豚有粉色个体,体色来自血管系统颜色的外露。图片:喵鱼酱
驼背豚属的四种动物都是近岸型的海豚,其中中华白海豚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西侧的沿岸地区。在国内,从长江口到北部湾海域可能曾经有过比较连续的白海豚分布,但现在仅剩厦门、台湾、汕头、珠江口、雷州湾、北部湾和海南等有种群记录。
由于很多地方缺乏调查数据,野外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仍然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计算。根据现有资料估算,全球的中华白海豚野外种群可能不到两万头,其中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头[1]。
由于白海豚的野外分布恰好和人类活动密集的海域重叠,许多野外种群都面临着栖息地恶化和丧失、食物减少、误捕和废弃渔具缠绕、海水污染等威胁,种群数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重新评估种群现状后,在2017年把中华白海豚的整体受协等级从“近危”上升为“易危”,台湾种群为“极危”[2]。也有研究认为珠江口种群已达到“濒危”级别[3]。
中华白海豚的寿命一般可到40岁,通常以牙齿状况来分析年龄。据判断,图中这只至少30岁了。图片:喵鱼酱
02 为什么说“开展药用研究”很荒唐
在搜索相关信息时,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网站:广西海洋药用资源名录(下称网站)。
http://hyyy.gxtcmu.edu.cn/
网站中,太平洋斑纹海豚的页面写着其肉和脂肪有“解毒”和“治瘌痢头”等功效,鱼肝可“养阴明目”,且有“鱼肝:参见中华白海豚”的字样。(吐槽1:海豚不是鱼,因此也不存在“鱼肝”。)
在网站上检索“海豚科”,出现伪虎鲸、瓶鼻海豚、江豚等6个物种(吐槽2:江豚并非海豚科),但未见中华白海豚。而点开飞旋原海豚的页面,正文中出现了中华白海豚的字样,并称“偶尔获得后可取出肝脏保存,或提炼成肝油”。
匪夷所思!
冷静下来讲讲中华白海豚入药这件事有多荒唐。
首先,白海豚入药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保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网站中虽有提到“白海豚为一级保护动物,未经批准不能捕猎”这一点,但仍说偶尔获得后可取肝脏。肝脏属于野生动物制品,也在禁止范围。
第二,野保法中提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以人工繁育种群为主”。目前国内仅两家海洋馆圈养中华白海豚:南宁动物园(一头)和长隆海洋王国(五头),来源主要为野外“救助”和国外进口。中华白海豚既没有可自我维持的人工繁殖种群,也没能实现全人工繁殖;而作为具有自我意识和较高认知能力的大型哺乳动物,海豚在圈养状态下的福利和健康情况让人担忧。用圈养海豚入药或进行药用研究,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存在很大问题。
新加坡一海底世界的中华白海豚。图片:Zureks / wikimedia
第三,中华白海豚是易危物种,野外种群经不住这么霍霍。中国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总数大约四千头,其中北部湾种群大约只有四百头。由于栖息地减少、海上交通等原因,大部分种群已经面临长期的生存压力,对“药用价值”的宣传很可能给野外种群带来额外的威胁。已经有不少物种因为莫须有的“药效”而濒临灭绝,比如中华穿山甲。
第四,没有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证明中华白海豚有网站所提到的药用价值。
第五,研究中华白海豚是否能入药在医学上没有必要。新药研发确实会定向寻找有潜力的天然产物来筛选,一般找的是有生物活性的(或者说有毒的),同时新药开发也早已不是“神农尝百草”式的乱试一通了,白海豚不应在研究之列。医学的发展让科研人员对疾病的生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新药研发应选择可能起作用的靶点,针对性地筛选或者设计药物分子。
第六,食用白海豚的肌肉或是脏器都有很大的健康风险。海豚是海洋中的上层捕食者,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很多海豚体内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都比较高。白海豚是近岸河口物种,体内更容易积累污染物,而且肝脏中的污染物含量通常比其他脏器更高。此外,由于禁止捕杀,网站提到的偶尔获得可能是两种方式:一种是误捕(www.guokr.com/article/442080/),一种是从死亡搁浅的个体身上获取。海豚死亡后躯体会迅速腐烂,体表会长蛆,脏器会溶解,三个夹层口罩都无法阻挡腐臭味。给大家看看死亡搁浅的海豚通常是什么样:
图片:鸟人桃之妖妖
第七,不可忽视的人畜共患病风险。野生鲸豚类身上携带布鲁氏菌等多种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这还不包括未被发现的病原体。新冠疫情已经向全世界敲响警钟,我们也已经看到后果有多严重。
03 野外遇见它们该怎么办
由于白海豚偏好近岸海域,住在珠三角、厦门、北部湾等地的沿海居民在海上游玩或出海劳作时可能会遇到白海豚,部分地区也可能会有观豚旅游项目。
在野外遇到海豚,难免会兴奋想要接近观赏,但有时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对海豚造成干扰甚至伤害。为此,世界鲸类动物保护联盟制作了一份指南,提出野外遇到鲸豚类时的几点建议:
- 野外遇见鲸豚时,如果距离小于三百米,船只应该把速度降低至不溅起浪花的水平。
- 如果要接近鲸豚,应该从侧后方与动物平行行驶,缓慢接近。
- 禁止从正后方和正前方接近鲸豚。船只和大型鲸类的距离保持在一百米以上,和海豚的距离保持在五十米以上。
- 如果鲸豚主动接近船只,应把引擎关闭,避免鲸豚被螺旋桨打伤。
- 如果在行使时发现有海豚在船首乘浪,应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避免突然变速或转弯。
此外,沿海居民也有可能在海边游玩时遇见死亡搁浅的鲸豚。请记住,鲸豚是野生动物,死亡鲸豚身上可能携带能感染人的病原体,直接接触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搁浅鲸豚能帮助他们了解野外种群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威胁。在遇到死亡搁浅的鲸豚时,如果你了解附近的鲸豚研究机构,可直接联系它们。如果不了解,可联系当地渔政部门,请他们帮助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希望“白海豚入药”这个研究方向,真的只是笔误。
Reference:
1.Jefferson, Thomas A., and Brian D. Smith. "Re-assess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the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 using the IUCN Red List criteria." Advances in marine biology. Vol. 73. Academic Press, 2016. 1-26.
2.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82031425/123794774
3.Huang, Shiang-Lin, et al. "Demography and population trends of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7.1 (2012): 234-242.
4.https://worldcetaceanallianc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7/WCA-Global-Best-Practice-Guidance-Whale-Watch-low-res.pdf
文章来自 物种日历 作者:鸟人桃之妖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