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曾是富甲一方的富豪,立志扫除文盲捐建前所小学,可惜富不过两代

许多企业家都以自己的产品为荣,比如可以研发出一种畅销世界的产品,一定是每一个企业家的梦想。

许多人一定用过“虎标”万金油,几乎可以说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万金油。万金油的创造者就是著名华人企业家胡文虎。胡文虎靠“虎标”万金油起家,遂成一代巨富。

胡文虎不仅是一代的药业大王,还是一代的报业大王。1938年,胡文虎创办《星岛日报》,让胡家的财富持续了数十年。可惜这个富甲一方的家族,在传到第二代之后,就已经到了变卖资产的地步,富不过两代。

胡文虎是跟陈嘉庚、李光前等人齐名的南洋巨富,即使是霍英东、李嘉诚、郭鹤年等人都是他的后辈,在他那个年代,他也是华人巨富之一。

胡文虎是20世纪上半叶名噪南洋的“双料大亨”,其所发明的“万金油”,销售网络覆盖地球上近半人群,被誉为“万金油大王”。1920年代初,胡文虎进军报业,以缅甸《仰光日报》为发端,在香港、中国大陆等地连续创办十几家报馆。

胡文虎曾经多有钱,说一个实例。1935年,胡文虎耗巨资1600万港元建造私人别墅。这座别墅就是日后非常著名的虎鲍别墅。如今一座别墅上千万很正常,但是那可以在差不多一百年前,1600万港元是什么概念。

1882年,胡文虎出生在缅甸仰光。父亲胡子钦是侨居缅甸的中医,在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铺。10岁的时候胡文虎被送回了福建老家,父亲希望他还是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教育。当年许多人华侨都会把自己的小孩送回中国来接受教育。泰国首富谢国民小时候也被父亲谢易初送回澄海老家。

在老家呆了四年之后,胡文虎回到了缅甸开始在父亲的店里帮忙。26岁这一年,胡文虎的父亲过世了,胡文虎跟弟弟胡文豹一起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胡文虎通晓中文,经常往来香港等地办货。胡文豹通晓英文,留守仰光店面,二人同心协力,业务日趋发达。

一年之后,胡文虎开始周游中国、东南亚、日本等地。他一直在考察中西药市场,并且访问各地名医。第二年在胡文虎回到了香港之后,他就聘请了许多名医,经过了许久的研制,最后制成“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止痛散”等5种虎标良药。

当时正是战乱年代,物美价廉、功效显著的虎标的良药很快就在东南亚推广开来了。

1914年,胡文虎觉得在仰光的业务已经巩固,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新加坡,留胡文豹主持仰光业务,他自己则在新加坡兴建新药厂,将永安堂总行迁至新加坡,并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各地广设分行。

1932年,胡文虎在中国从南到北、香港澳门加上东南亚各地开设分行,虎标万金油进入了华人的各个家庭。胡氏兄弟也一跃成为东南亚华侨中著名的超级富豪和独一无二的万金油大王。

虎标良药的走俏,给胡文虎带来了巨额利润,以此为资本,胡氏又投资其他企业,星系报业就是其中的一项。胡文虎从“药业大王”到“报业巨子”,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飞跃。

从1913年开始,胡文虎就开始投资报业,从13年到52年,他先后投资了十几家报业,这些报业都冠以星字头,被人们称为星系报业,他更是从万金油大王变成了传媒大王。在华侨报业史上,星系报业以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又创了一个侨界之最。

胡文虎办报业初衷可以说并不是为了赚钱,“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以服务为前提,宣传抗日救国,竖民众之信念。”胡文虎不仅这样说,也确实是这样做。他创办的10多家报纸,对促进抗日救国事业,激励人们团结一致,维护华侨权益,推动桑梓建设,振奋民族精神起子重大的作用。

作为享誉华人世界的富豪,胡文虎跟李嘉诚、陈嘉庚一样,都是一个慈善家。他常说:“我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他除了在新加坡捐建10多所义务学校和中小学外,在国内先后捐助过上海大厦大学、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广州岭南大学、福建学院、广州仲凯农工学校等几十所大学。

30年代胡文虎曾计划捐出350万,用10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1000所小学,要扫除中国的所有文盲。不过当建完了300所小学之后,抗日战争爆发,这个计划暂停了。当时350万已经花去了150万,他把剩下的200万包括购买了“抗日救国公债”,希望抗战胜利后将此款继续兴建小学,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币值大贬,胡文虎建千所小学的宏愿无法实现。

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胡文虎出钱出药,为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海外华侨深受鼓舞,胡文虎闻讯后,立即从银行电汇国币一万元给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前线救伤之用。2月下旬,又电汇一万元直接给十九路军的蔡廷锴,并捐赠大批“虎标良药”和其他药品。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胡文虎除捐助大批药品、物资外,又出钱组织华侨救护队,直接回国参加抢救伤兵工作。

不过可惜的是胡文虎的事业,在他去世之后,开始经历衰败,股权大部分落入他人之手。这个曾经的超级富豪,最终还是富不过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