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了,不出塘口就全卖掉,凭啥这么抢手?

10月14日,黄浦江大闸蟹开捕了。在黄浦江源头的松江泖港,本市最大的地产大闸蟹养殖基地内,随着气温降低,塘中“大个子”迎来最后一次脱壳,占比达八成以上,而松江区域的其他蟹养殖户,也跟这里一样,纷纷迎来大丰收。

作为当地特色农业区域品牌,黄浦江大闸蟹受到越来越多沪上市民欢迎。其中,“大泖牌”大闸蟹是当地蟹产业中的“领头羊”,中秋国庆前,前来问询的客户不断,基地相关负责人一再解释:“等一等,再等一等。” 不过,蟹卖得抢手的,不止是“大泖牌”基地一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松江的蟹养殖户家家不愁卖。

大闸蟹不出塘口就全卖掉

据介绍,今年,黄浦江大闸蟹开捕时间相比去年略晚几天,与此前一段时间气温相对偏高有关。但今年,在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占地1182亩的主产养殖区,大闸蟹长势很好,“大个子”(指“4公3母”,每只公蟹重达200克,母蟹达150克)比例增多,占全部产量的八成以上,为历年最高。12年来,基地坚持一以贯之的养殖标准,对放养量进行了严格限定,每亩仅出塘550只蟹,精细化喂养让长势稳定,亩均产值近2万元。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赶早开卖,松江其他蟹养殖户都与鱼跃水产合作社保持着步调一致的节奏,大闸蟹长势情况也基本一致。

今年52岁的潘雷鸣,是小昆山镇荡湾村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今秋,待鱼跃合作社定出价格,约定了开捕日,潘雷鸣也紧跟着排好了他的订单表。潘雷鸣经营水产之类已经有20余年,早先,靠捕捞螺蛳、蚬子起家,后又养殖青鱼,直到2013年,潘雷鸣决定改行转型学养蟹,承包了本村465亩水塘,一边小范围尝试养蟹,一边操持老本行养鱼。

6年来,潘雷鸣越来越感受到养蟹的甜头,技术稳定,品质高,市场口碑也越来越好,一传十,十传百,每年,所有的蟹不出塘口就能卖掉。他养蟹的底气大增,今年,终于将所有净水面积都养成了蟹。“养松江泖蟹,肯定赚钱。”潘雷鸣聊起这些,自信满满,“在松江养蟹,有稳定的养殖环境和成熟的市场平台,不需要操心技术,只要跟着‘大部队’走,就有一条光明大道。”

“领头羊”引路,秘诀是打造好品质

潘雷鸣说的“大部队”,是在松江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开展的“黄浦江大闸蟹大规格生态养殖研究”攻关试验,经过十余年探索,形成了“稀放蟹种、精种水草、立体充氧、优化饲料,不用药物”的大规格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出具有地域品牌特色的“松江泖蟹”。

“养殖户养殖第一年,鱼跃合作社是手把手教,之后,每年根据生长过程有针对性技术培训,每周有定期交流,最终,保证养殖户们养出的蟹,个个都是好品质,七八成以上都是大个子。”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月林说。

标准化、精细化的养殖技术,体现在水质、种源、水草、饵料等各个方面。种源,经过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联合攻关,经过14年育种而成的第七代河蟹良种——江海21,种质纯正,恢复了20年前长江系大闸蟹具有的腿长,额齿尖的优良特征。黄浦江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泖河之水,入塘后经过二次生物净化处理,经塘内水草再次净化,原有的氮和磷含量下降明显。

近两年,基地在水草的精细化种植上再下功夫。品种选取轮叶黑藻、苦草、黄丝草等利于水质改良的天然本地草,塘底犹如铺就一层毛绒绒的绿毯;今年,在基地带领下,松江蟹塘升级了底部增氧设施,高、中、低等不同水层形成了良性微循环,模拟出自然界的潮汐现象,生态养殖环境得以更大程度还原。

以渔净水,以蟹保水,一系列绿色生产技术保护了水域环境。除此,基地还指导松江养殖户投入绿色生产,在投喂螺蛳之外,合作社实践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立侨研究的饵料新配方,以植物蛋白取代动物蛋白,让大闸蟹改吃安全“粗粮”,让饵料更加绿色。这些做法对松江及周边养殖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松江积极推动黄浦江大闸蟹品牌建设,所有合作社集体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承诺“只只新鲜,保证品质”、“明码标价”、“绝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经济利益共同体也逐步形成。

据悉,今年,大泖牌大闸蟹主产养殖区总产量约在7.5万公斤,大规格蟹根据分量不同,每只可卖60元至200元不等;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年销售额预计达1800万元,其中,出口日韩、新加坡等国销量约2万公斤。初步预计,将在12月中下旬售罄。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茅冠隽

图片摄影: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