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研究分享」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数据分析报告(二)

(2017年度1—6月)

(接上期)

四、民企税收贡献——民企份额增加,增速不断加快

1.民营企业税收稳步壮大,所占份额逐步提高

2017年1-6月,我国税收收入85692.9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25461.43亿元,占29.7%,较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7883.48亿元,占9.2%,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股份公司43623.76亿元,占50.9%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私营企业10392.53亿元,占12.1%,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涉外企业16121.87亿元,占18.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17年分季度累计看民营企业[1]税收收入,一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收入21072.79亿元,较上年增加3274.1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2.2%,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二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收入43714.59亿元,占51.0%,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表4-1 中国分经济类型税收收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注: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企业和涉外企业之外的企业。下同。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税收月度快报》。

图4-1 2017年1-3月分企业类型税收收入占比图

图4-2 2017年1-6月分企业类型税收收入占比图

2.民营企业税收增加额占税收增加额主导,增速远远快于其他企业

从2017年民营企业分季度累计增加额数据看,一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274.14亿元,占全部税收增加额的67.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62.8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增加额的11.5%,民营企业对税收收入增加额的贡献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5.83倍。二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5785.7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增加额的65.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38.1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增加额的9.4%,民营企业对税收收入增加额的贡献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6.93倍。也就是说,税收收入增加额的近三分之二来自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税收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在10%左右。

从2017年民营企业分季度累计增速数据看,一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8.4%,较上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收同比增长5.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税收增速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61倍;二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同比增长15.3%,较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收同比增长3.4%,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税收增速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4.5倍。民营企业税收高速增长,直接影响了全部税收增速的较高增长。

表4—2 中国分经济类型税收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税收月度快报》。

图4-3 分季度累计民营企业税收增加额比较图

图4-4 分季度累计民营企业增速比较图

五、民企工资增长——私企工资较低,差距不断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中,民营企业员工工资水平低、增长率低,长期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但是,近十年来,民营企业员工工资增长率明显提高,工资水平明显上升,私营企业与非私营企业的工资差距逐步缩小。

1.全国工资增长总体情况。

2016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比2015年增加了3244元,同比名义增长8.2%,增速较2015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同比名义增长8.9%,增速较2015年回落1.2个百分点。私营单位人员工资水平增长率比非私营单位人员低0.7个百分点,前者的工资是后者的0.63倍,二者的收入差距较2015年有所拉大。

图5-1 2009-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情况

图形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2 2005-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情况

图形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3 2009-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名义增长情况

单位:%

2.四大区域工资增长情况。

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分别为47347元、39047元、35000元和3318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9.0%、西部7.0%中部6.8%、和东北3.1%,增长率出东部持平外,均低于同地区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增长水平。四大区域私营单位人员工资相当于非私营单位人员工资的60%-63%,前者与后者工资差距有所拉大。

表5-1 2014-2016年分地区城镇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5-4 2016年各地区城镇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表5-2 2014-2016年城镇分地区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

单位:%

时间

2015年

2016年

类型

非私营

私营

非私营

私营

合计

10.1

8.8

8.9

8.2

东部

9.9

9.0

9.1

9.0

中部

8.6

8.2

8.8

6.8

西部

11.9

8.1

9.0

7.0

东北

9.8

5.3

7.5

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5 2015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图5-6 2016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

3.各行业工资增长情况。

在公布数据的17个大类行业中,2016年私营单位人员工资增长率低于非私营单位的有5个,高于者有12个;私营单位工资增长率超过10%的行业有4个,低于5%的有1个;私营单位工资与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最大的是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前者只是后者43%和52%。从私营单位各行业自身比较看,最高是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63578元)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54764元),最低是住宿餐饮业(34712元)和农、林、牧、渔业(31301元),最高与最低相差一倍。

表5-2 2014-2016年城镇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工资情况

单位:元,%

表5-2 2014-2016年城镇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各类型单位工资增长情况。

私营与非私营单位共有十种登记类型,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国有单位增速最高,同比增长11.1%;联营单位增速最低,同比增长5.4%;私营企业增速8.2%,增速低于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水平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82902元)与股份有限公司(78285元),最低的是私营企业(42833元)与集体企业(50527元)。

表5-3 2014-2016年城镇分登记注册类型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单位: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5.农民工年均收入情况

2016年,农民工年均收入39300元,比上年增加2436元,增长6.6%,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远低于私营单位8.2%、非私营单位8.9%的增速。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就业单位为私营企业,农民工群体收入的低速增长是私营单位工资收入增速低于非私营单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行业看,除制造业收入增速较上年提高,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速与上年持平以外,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5、1.9、1.5和0.7个百分点。

5-4 农民工年均收入情况

单位:元、%

2015

2016

增速

合计

36864

39300

6.6

制造业

35640

38796

8.9

建筑业

42096

44244

5.1

批发和零售业

32592

34068

4.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2636

45300

6.2

住宿和餐饮业

32676

34464

5.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32232

34212

6.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农民工年均收入4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6元,增长6.3%;本地务工农民工收入35820元,比上年增加2448元,增长7.3%。本地务工农民工收入比外出务工农民工低7044元,但增速比外出务工农民工高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年均收入41448元,比上年增加2856元,增长7.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584元,比上年增加2688元,增长7.7%;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404元,比上年增加1836元,增长5.2%;在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6756元,比上年减少504元,下降1.4%。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0.3、2.5和9.1个百分点。

六、民企最大500——民企表现亮眼,强者日益强大

12017年财富中国500强中的民营企业情况

2017年7月31日,财富中文网公布了2017年中国500强排行榜,覆盖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所依据数据为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信息。

根据中国500强企业年报披露的实质控制人信息,将实质控制人为国家资本的归为国有企业,将实质控制人为自然人、民营资本(包括港澳台资、外资)的归为民营企业。2017年中国500强中,共有国有企业330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62,368亿元,占500强的78.2%,实现利润22,269亿元,占79.5%;共有民营企业170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额73,054亿元,占500强的21.8%,实现利润5,732亿元,占20.5%。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6.1 财富中国500强按所有制的有关数据

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

民企占国企

相应指标比例

企业数量(家)

170

330

51.5%

营收总额(亿元)

73,054

262,368

27.8%

利润(亿元)

5,732

22,269

25.7%

营收第1位(亿元)

7,125

19,309

36.9%

营收前10位(亿元)

24,879

90,759

27.4%

利润第1位(亿元)

624

2,782

22.4%

亏损数量(家)

6

24

25%

亏损额(亿元)

-79

-660

12%

从营收看,中国500强第1位仍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09亿元,民营企业中列第1位的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25亿元,占36.9%;国有企业前10位的营业收入之和为90759亿元,民营企业前10为的营业收入之和为24879亿元,占27.4%。

从利润看,财富中国网列出了2016年中国500强最赚钱的40家公司,该利润榜一直被金融行业独霸——今年排名前四位的依然是“工建农中”四大商业银行,相对名次也依然没有改变。平安保险、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腾讯、阿里巴巴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进入利润前40家,去年在前40家之列的百度则没有进入。利润前40家的利润之和为19468亿元,占500强总利润的69.5%, 500强企业效益分化的情况没有改变。从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总额看,2017年比2016年均大幅减少,500强中共有亏损企业30家,亏损总额739亿元,其中,亏损国有企业24家,亏损总额660亿元;亏损民营企业6家,亏损总额79亿元。民营企业亏损额最高的企业仍为京东商城,亏损38亿元,但其亏损额与2016年的93亿元相比,大幅下降。

  1. 1.2017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中的民营企业情况

北京时间2017年5月24日,《福布斯》网站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该榜单是根据企业的营收、利润、资产和市值这四大指标综合评分,评出的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上市公司。中国企业上榜309家(其中中国内地企业201家,香港62家,台湾42家),中国内地上榜民营企业共计51家(榜单中碧桂园、吉利汽车、国美电器被归类为香港企业)。表6.1为进入“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前20名的情况。

上榜51家民营企业资产合计28423亿美元,市值合计13877亿美元,利润合计631.9亿美元,销售收入合计6584.93亿美元。

从行业看,上榜企业中房地产企业占较大比重,共11家;汽车企业发展迅猛,相比2016年,比亚迪排名上升122位,长城上升144位,吉利汽车首次上榜,排名1030;电商企业继续崛起,相比2016年,阿里巴巴排名上升34位,京东上升141位。

表6.2 2017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国民营企业前20名

3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民营企业情况

2017年7月20日,财富中文网公布了2017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公司继去年达到110家后,今年继续增长至115家,其中中国大陆企业105家,按所有制划分,国有企业81家,民营企业24家。表6.2为上榜的民营企业情况。

榜单中8家民营公司首次上榜,它们是:安邦保险集团、恒力集团、阿里巴巴、碧桂园、阳光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腾讯、苏宁云商和新疆广汇,其中碧桂园是唯一新上榜的房地产企业。去年在榜的万洲国际有限公司(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则没有进入榜单。

2017年上榜24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计10109.493亿美元,较2016年上榜的17家民营企业7149.748亿美元的总营业收入增加2959.745亿美元。

从上榜企业的排名来看,除联想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和江苏沙钢集团排名有所下降,其余12家连续上榜企业的排名均上升,其中海航集团、中国恒大集团、京东的排名分别上升183位、158位和105

表6.3 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中国民营企业

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国有企业81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8821.605亿美元,占中国内地企业的82.8%;民营企业24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0109.493亿美元,占中国内地企业的17.2%。从营收看,《财富》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第1位为国家电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1.986亿美元,民营企业中列第1位的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5.811亿美元;国有企业前10位的营业收入之和为17245.232亿美元,民营企业前10位的营业收入之和为6164.19亿美元,民营企业前10的营业收入之和为国有企业前10营业收入之和的35.7%。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6.4 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大陆企业有关数据

民营企业

国有企业

民企占国企

相应指标比例

企业数量(家)

24

81

29.60%

营收总额(亿美元)

10109.49

48821.61

20.70%

利润(亿美元)

578.44

2473.399

23.40%

营收第1位(亿美元)

1165.811

3151.986

30.70%

营收前10位(亿美元)

6164.19

17245.23

35.70%

利润第1位(亿元)

93.92

418.839

22.40%

亏损数量(家)

1

10

10%

亏损额(亿美元)

5.73

17.245

33.20%

七、民企上市公司——各项数据居前,比较效益明显

近几年,民企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在经历了2013年IPO停发后,2014年、2015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民营公司保持了快速的上市步伐,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已成为A股市场的主要力量。2016年,全部上市A股总数达3033家,总市值达54.75万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1749家、总市值20.11万亿元,数量占比57.7%、市值占比36.7%。

表7.1 历年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及占比

来源:Wind资讯、SEEC

截至2017年6月底,全部上市A股总数达3284家,总市值达57.62万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1962家、总市值20.37万亿元,数量占比60.0%、市值占比35.35%。

图7-1 截至2017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不同类型分布比例

注:公众企业:特点是无实际控制人。 其他:包括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等类型。

1A股民营企业概况

截止17年一季度,A股上市的1962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1.59万亿,产生净利润1192亿元,员工总数599.3万人。通过对不同企业类型比较来看,民营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和成长能力高于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而且随着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股东结构进一步优化,大股东占比趋于分散不少趋向公众公司类型转变,更受机构投资者偏好。

图7-2 2017年一季度A股不同企业类型盈利能力比较

注:以上指标取ttm(中位数)

图7-3 近五年A股不同企业类型成长能力比较

表7-2 2017年一季度各类型上市公司概况

注:ttm值取自17年一季度报告为基准向前推四个季度来源:Wind资讯

图7-4 近10年A股不同企业类型销售净利率(中位数)比较

图7-5 近10年A股不同企业类型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比较

表7-3 近十年不同企业类型盈利能力比较

注:表中数据剔除了银行业

2.民企成为新三板的绝对主体

经过4年多的发展,新三板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规模效应,并初步形成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规模优势。2013年新三板有356家挂牌企业,2014年新三板覆盖全国,做市商制度正式上线实施,挂牌数量达到1572家,2015年市场容量再度大幅提升,在 2016年分层制度正式推出,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挂牌公司数量突破万家,截至17年上半年挂牌公司达11297家。

7.5 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

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所有挂牌企业中属于民营企业10915家,占比96.6%。目前新三板市场实现了对境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证监会18个门类、84个大类行业的覆盖,形成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规模。截至17年6月31日所有三板企业资产总值约为3.02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总和约1.9万亿元,产生净利润1186亿元。

7.6 新三板挂牌公司情况

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表7-4 新三板挂牌企业分行业统计

从行业来看,截至17年上半年,挂牌行业最多的为制造业,共有5678家,占总挂牌数量的50.3%;数量排名第二的为信息技术行业,共有2218家。

图7-7挂牌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从地区来看,挂牌企业注册地最多的是广东,共有1818家;北京紧随其后,达到1602家。挂牌公司数量较多的地区如下:

表7-5 新三板企业地区分布

排名

所属地域

总挂牌家数

家数占比

1

广东

1818

16.09

2

北京

1602

14.18

3

江苏

1372

12.15

4

浙江

1002

8.87

5

上海

978

8.66

6

山东

612

5.42

7

湖北

380

3.36

8

福建

380

3.36

9

河南

374

3.31

10

安徽

302

3.0

数据来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八、领先发展民企——人工智能助力,推动产业升级

2016年被认为人工智能商业化元年,而2017年,人工智能首入政府报告意味着其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其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可能将持续出台。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国际水平不存在代差,甚至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过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起步稍晚,在基础技术的核心算法、芯片、储存设备等核心零部件方面需要很大提高。但国内有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很早就开始布局,通过人工智能助推其产业深度升级。比如美的通过收购库卡机器人,与日本安川机器人成立联合公司,力图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工厂;蚂蚁金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改变了金融生态,运营没有门面的网商银行;亿纬锂能通过自主创新、智能制造,打造自动化“高阶”水平的“无人工厂”。2017年可能是人工智能领域创业活跃的一年,可能会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智慧医疗等领域出现一批领先发展的民企。

1、以智能制造做世界一流锂电池——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高能锂电池供应商,是具有自助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锂电能源领先企业。目前已形成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及特种行业等市场。亿纬锂能从刚开始代工到现在全球第五大高能锂电池生产商,正如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说:“在亿纬锂能的血液中,自主创新始终是最根本的发展因子,正是自主创新,让亿纬锂能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新纪录。”如今,“无人工厂”里的诸多自动化设备甚至也出自亿纬锂能之手。2016年6月投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是国内自动化“高阶”水平的“无人工厂”,人均产值从过去的80万-90万元增长到了如今的1000万元,翻了十倍之多。自特斯拉宣布生产21700电池并计划将其应用于Model3车型以来,而国内首条21700电池产线于2017年6月28日在亿纬锂能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圆柱三元电池正式迈入21700时代。

2、用技术改变金融生态——蚂蚁金服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及网商银行等品牌。通过几年发展,事实证明支付宝已经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并为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金服利用科技赋能金融,通过连接改变生态,未来蚂蚁金服发展核心有三点:一是基于大数据能力,为整个社会金融体系贡献了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目前金融、出行、电子商务在内的7大行业正在使用芝麻信用服务;二是继续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除支付外,已经和70多家保险机构、100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和所有的银行进行了连接,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不同行业的有关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三是向国际化迈进,蚂蚁金服国际化策略是赋能当地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去每个国家设立一个分公司、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的支付宝正在将眼光转向开拓包括印度和韩国在内的新市场。与此同时,蚂蚁金服还在探索使用人工智能进行信贷业务,以及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后台操作的安全性。

3、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并已推出从大型电信级应用到小型嵌入式应用,从电信、金融等行业到企业和家庭用户,从PC到手机到MP3/MP4/PMP和玩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产品。其产品语音助手被称为中国版的Siri,其可携带实时翻译器则是一款杰出的人工智能应用,克服了方言、俚语和背景杂音,可将汉语精准地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并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语音合成产品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达80%以上。

4、打造全球一流智能工厂——美的集团

美的于1968年成立于中国广东,是一家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科技企业集团,并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迄今已建立遍布全球业务平台,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及10个战略业务单位,同时为德国库卡集团最主要股东(约95%),截止2016年12月31日年度合并收入超过1,500亿元,在全球拥有数亿计的用户、各领域的重要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并拥有约13万名员工。2016年美的通过收购日本东芝白电业务及德国库卡机器人完善了产业升级的深度布局,又与以色列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Servotronix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美的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布局的决心,战略层面更进一步。为了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制造企业,近5年来,美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00亿元,位列汤森路透家电领域创新机构的第一名。从2016年起,美的集团就已经启动“美的星”计划,以百万年薪、三年快速晋升的待遇,重点招聘全球前100强大学的顶尖人才,重点包括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级专家和人才。美的正在依托全球智力资源的汇集,抢占全球企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5、从“制造”到“智造”的巨变——福耀玻璃

福耀集于1987年成立中国福州,是专注于汽车安全玻璃和工业技术玻璃领域的大型跨国集团,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产品得到全球顶级汽车制造企业及主要汽车厂商的认证和选用,包括宾利、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为其提供全球OEM配套服务和汽车玻璃全套解决方案,并被各大汽车制造企业评为“全球优秀供应商”。

福耀集团是“工业4.0”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公司以智识引领发展,以创新为驱动,通过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一片有“灵魂”的玻璃,其信息技术与生产自动化方面位居全球同行业前列,被列为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项目。2015年福耀集团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搭建数字化的链接通道,打通研发、生产、管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定制化产品、自动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构建全新的福耀模式,打造中国制造业的工业4.0范本。两年的实践已见成效。如今,福耀集团结合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的生产工厂,已经走在全球同行业前列。“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不仅有效保证了品质和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福耀内部数据显示,其两万名职工共拥有500多台机器人,其中进口机器人占400来台,自制机器人100来台。这一比例已远超美国,接近日本水平。

九、民企收购兼并——海外并购超常,监管日益趋严

2016年国内并购交易数量与2015年持平,而海外投资并购交易则是跨越式增长的一年,无论从宣布的交易金额还是交易数量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原因可能是随着产业升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战略引导,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跨国并购来寻求突破。但在2016年底监管层对外投资的资金监管和外汇兑换开始有所收紧,导致2017年1月到6月,民企跨国并购日渐趋冷,“走出去”渐渐回归理性,跨境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额有所下降。国内并购比2016年同时期有所回落,由于跨界定增收紧,导致TMT并购回落,房地产行业生态或通过并购重塑,国企改革仍然是2017年的并购热点,民营企业依然是海外并购主力。

1.国内并购——跨境定增收紧,并购有所回落

据清科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并购559起,涉及交易金额3729.97亿,4月国内并购237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92.2%,披露金额的案例195起,披露金额是105.42亿美元,占总金额的49.1%;5月国内并购229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95.4%,披露金额的案例171起,披露金额是74.96亿美元,占总金额的97.8%。6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89起并购交易,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42起,交易总金额约为69.18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2858.52万美元。案例数环比上升20.4%,总金额环比减少9.7%。从1-6月份数据来看,整体国内并购案例数比2016年同时期有所回落,但是并购金额相对增长。国内并购行业仍然以互联网、金融、IT及机械制造为主。

从行业来看,由于跨界定增收紧,导致互联网并购步伐放缓;房地产资金压力,可能会导致行业重塑;国家政策支持可能会加剧机械制造业并购加剧。根据私募通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并购行业分布数据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案例数依然是互联网(59起)、金融(54起)、IT(53起)、机械制造(50起)及房地产(46起);但从并购规模来看,金融、机械制造和房地产三大行业位居前三甲,其中金融并购金额占总金额的30.3%,其次房地产占比12.3%。4月国内并购金额有所增长,由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规划目标,4月并购事件中汽车行业的金额亦较大,为137.46亿美元(包括海外并购),占比64.0%。未来,汽车行业在我国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其中新能源、智能网联将成为重要突破口。5月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行业比较突出,并购数量占整个行业12.92%,并购金额占整个行业20.64%(数据来源于私募通)。

从地区分布来看,从1月到6月份,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及浙江依然是国内并购主战场。根据清科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北京在交易金额和并购案例数量上稳居第一,即交易金额1500亿人民币,并购案例数量90起。4月份浙江省在交易规模和并购数量上排名第一,即交易金额37.29亿美元,并购案例数量41起。5月份案例数量前三甲分别是江苏省、广东省和北京市,案例数量分别是32起、32起和29起,并购金额方面,北京市位居第一,交易金额达16.21亿美元,占比21.2%。6月份案例数量前三甲分别是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案例数量分别是51起、32起和30起,占比分别为17.6%、11.1%、10.4%(数据来源于私募通)。

从案例具体来看,不论并购规模还是交易金额,国企兼并收购占据国内并购市场比重很高,可能由于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国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注入优质资产,有利于完善企业机制,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例如,金瑞科技以人民币184.64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四家金融公司的五矿资本100%股权、五矿证券3.4%、五矿经易期货10.4%、五矿信托1.86%股权的收购;华侨城集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侨城(云南)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成功受让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7.47%股权,作价31.4亿人民币;还有国药集团通过国药资本对子公司的兼并整合,国投安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受让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有的国投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62.74亿人民币。但民营企业依然扮演者重要角色,特别在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例如,广州市凯隆置业有限公司成功受让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2.78%股权,作价62.18亿人民币;海航集团以55.54亿人民币完成收购天津航空48.21%股权收购;高伟达4.1亿人民币并购广告代理商快读科技100%股权,继续加码移动互联网精准营销业务,而在这一领域,用友科技也以6500万人民币收购了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2.海外并购——外汇管制趋严, 并购回归理性

2016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火热一年,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达到11,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增速是2015年的三倍,并购金额是2015年的两倍,但到2017年海外并购有所回落。据私募通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海外并购57起,涉及交易金额1032.88亿,主要以生物技术、机械制造、互联网及清洁技术四个行业为主。2017年4月数据显示,海外并购披露金额的案例数13起,涉及金额将近11亿美金;5月份数据显示海外并购披露金额的案例数8起,涉及金额近1.7亿美金。2017年1-5月份海外整体并购规模和交易数量都比2016年同一时期有大幅度的回落,可能是由于外汇管制趋严及2016年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影响,使企业走出去慢慢回归理性。

但晨哨网数据显示,5月份中资海外并购渐趋复苏,其披露交易金额披露的交易金额总计约708.04亿美元,环比增247%,同比增176%,不过,交易宗数虽然也实现超过40%的环比增长,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低22个百分点;6月份中资海外并购继续回升,海外并购交易共有71宗,其中有53宗披露了金额,总计约770.84亿美元,环比增长27%。

从披露案例数量及交易金额来看,民营企业仍然是跨境并购的主力军。例如,海能达通信公司100%收购英国赛普乐公司,作价7429万英镑,赛普乐是一家伦敦的上市公司,专注于专业数字对讲机、专网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网宿科技公司收购俄罗斯CDN服务提供商CDN-VIDEO LLC70%股权,作价4.3亿卢布;渤海金控100%收购美国C2Aviation Capital Inc,作价99.95亿美元,C2 是一家主营商业飞机租赁的大型跨国集团,并拥有机队规模达 467 架,其中自有和管理飞机 334 架,订单飞机 133 架,主要客户包括美国航空、达美航空、印尼鹰航、卡塔尔航空、维珍蓝航等全球 50 多个国家的约 100名客户。

从并购标的来看,发达国家依然是中企海外并购的主要地。据晨哨网数据显示,5月在美国发生了11宗交易,占交易总数的19.64%,英国和澳大利亚各以8宗次之,各占交易总数的14.29%;6月份美国依然位列中资海外并购的热门国首位,发生了18宗交易,占交易总数的25.35%,英国以10宗次之,占交易总数的14.08%,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热门,据统计其中有超过22%的中资海外并购交易标的所在地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跨国并购已成为推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进入目标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并可有效利用目标企业的各种现有资源,降低进入新行业和新市场的壁垒,从而加速拓展全球业务,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如海能达通过收购英国赛普乐公司,迅速获得其在德国、英国、巴西、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区域的客户资源和部分战略市场和核心技术,从而进入广阔的高端公共安全领域市场。然而,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风险。由于中企与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的制度环境、面对的主要市场、商业惯例、监管法律法规、财务税收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差异,都有可能对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和收购后企业的整体经营等造成不利影响。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更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3.并购新趋势:“大吃大”

7月份出现两个大额民企并购案,一是7月11日,融创中国以631.7亿元收购大连万达商业旗下13个文化旅游项目公司91%权益和76家城市酒店100%权益。二是亚洲历史上最大一单私募股权并购:万科组团收购亚洲最大的物流地产商,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总收购估价约为116亿美元(约790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方面,万科集团占股21.4%,普洛斯管理层占股21.2%、厚朴投资占股21.3%、高瓴资本占股21.2%、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5%。万达通过并购,分离轻重资产,更一步加深企业转型升级;万科则通过收购普洛斯,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商业地产、物流地产、仓储地产都广泛涉及。

从这两个案例来看,过去那种“项目吃项目”的并购可能越不主流,发生在大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资产并购,会越来越多。大公司和大公司通过之间并购,一方面可降低其企业杠杆,减少企业债务,一方面可加强其主营产业的融资能力和扩宽其产业布局,增加利润增长点,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并购,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