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的餐桌变化尤能体现经济发展的成就。曾几何时,粮食尚且不够吃,牛奶更是餐桌上难以想象的“奢侈品”。
160倍是什么概念?这是一段中国乳业的历程,也是中国人喝牛奶的变迁。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年产奶量20万吨。到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已高达3176.8万吨,奶类产量提升了160倍。仅伊利一家乳企每天就有一亿份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乳业的蓬勃发展,依靠整个行业踏石留印的步步努力,而龙头企业的发展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乳企龙头的伊利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餐桌上的变化,也给中国乳业发展留下重要足迹。
从“奢侈品”到“日常消费”
中国人的一天往往都是由清粥小菜开始的,喝牛奶在以前算是件稀罕事。在伊利的乳业博物馆,至今仍收藏着45年前的一张“月份付奶卡片”。那个年代,每次领取牛奶后,卡片上的对应日期都会盖上一块小小的红印,而取奶记录和饮奶时光仍然鲜活留存于百姓的记忆中。
提起过去,现年61岁的呼和浩特市民陈继华总是感慨万千。刚上初中那会儿,陈继华的身体特别不好,一个远房亲戚得知后,特意给家里送来一张牛奶票。陈继华的哥哥从此多了一项任务——每天提着玻璃瓶子去供销站打牛奶。那年2月的一天,呼和浩特天寒地冻,哥哥从外面回来时膝盖和胳膊肘都摔破了,可是手里的牛奶瓶却安然无恙。“每次回忆起这一幕,心里都不是滋味。”
实际上,陈继华当年喝的牛奶来自伊利集团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如今,牛奶已不再“一票难求”,日渐成为普通消费者习以为常的营养品。从呼和浩特的一家地方乳企,到如今位列全球乳品行业八强,伊利的成长史也反映出中国乳业的发展史。
1993年,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早年伊利牛奶虽然产量大、品质好,但囿于传统巴氏杀菌工艺,保质期短,无法长途运输至外地销售。1997年,伊利在全国率先引进两条利乐液奶生产线,把牛奶保质期大幅延长,使国内乳企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从此开启了中国乳业发展的新时代。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90年代,伊利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也引进了很多高新技术,但这些技术的核心被卡在外国企业手里,生产线维护成本非常高。经过反复推敲,伊利终于掌握了维护甚至改进生产线的核心技术。伊利技术员还大胆创新,仅在一条生产线上的技术创新就接近20个。有了自主技术能力,国内的液态奶行业才登上了新的台阶,全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牛奶的新时代来临了。
伊利牧场
从“喝上牛奶”到“爱上牛奶”
一直以来,潘刚提出的“不创新、无未来”,成为伊利的发展理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孟素荷认为,伊利品牌中最有价值的是严密安全的溯源体系和产业链,“是其强大、稳定、面向一线的优秀研发团队”。2018年,伊利研发费用达到4.6亿元,远超同行业其他企业。这种对创新长期的关注和投入,才让伊利一直走在行业的前端。
伊利通过调研发现,90%的中国人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症,在饮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腹胀等问题。为弄清楚乳糖酶缺乏对人体饮奶的影响,伊利在全国不同区域开展了一次覆盖数千人的样本筛查。经过4年、上千次的实验,伊利研发小组通过“LHT乳糖水解技术”,将牛奶中90%以上的乳糖分解成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生产出国内首款有效解决乳糖不耐受的舒化奶。
从2003年起,伊利开始进行母乳研究。历时17年,综合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地理位置等因素,伊利选取中国东西南北中七个区域共43个市/县的健康妈妈采集母乳样本,获得了累计达千万份母乳分析数据,建立了中国企业首个“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研制出“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发出的“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连续多年居国产奶粉销量第一。2019年7月,伊利再次切中高端细分市场,推出首款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塞纳牧”,向更加严苛的标准、更少的人工介入、更为严格的全程管控发力。
为深入洞察消费需求,伊利于2016年搭建了大数据雷达平台,目前已覆盖数据源420多个,积累消费者数据超过8.4亿条,有效数据量级达到全网声量的95%,确保伊利与消费者密切保持连接。伊利的畅轻酸奶,便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女性选酸奶时既要营养美味又要保持身材这一潜在需求后开发出来的。
上市已5年的安慕希是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明星酸奶产品。为了让消费者实现随时随地喝酸奶的愿望,伊利开启了一项“世界级”难度的科研攻关。远在荷兰的伊利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与中国研发团队一起,展开了跨越国度的合作。最终,伊利的这次跨国科研解决了一百多项技术难题,推出了伊利全球首创的PET饮用型常温酸奶和饮用型果粒常温酸奶产品,开创了国际乳业创新的一个先河,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2018年安慕希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
通过推进乳业智能化信息化,伊利打造“智慧乳业”,用科技创新为全产业链赋能。整个行业品质的提升,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伊利一直把“伊利即品质”作为企业信条,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仅检验项目总数就达1000多项。伊利不仅要让全国消费者喝好奶,还要让更多人爱喝奶,喝上适合自己的乳制品。
龙头企业的品质引领,带动了乳业品质和行业价值链的整体提升,而伊利也成为国人最爱的乳品之选。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9年亚洲品牌足迹报告》,伊利品牌渗透率高达90.9%,这意味着全国超9成家庭选择伊利。报告显示,伊利各项指标数据在榜单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持续领跑中国快消品市场。
从“跟随者”到“领头羊”
70年来,中国乳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中国企业渐渐从国外企业的“跟随者”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已经逐渐成长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白色名片”。
如今,当你走进超市拿起一盒包装好的酸奶,很难想象里面融合了多少来自全世界的智慧成果。以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伊利安慕希希腊风味酸奶为例,这款乳制品采用希腊发酵风味、引入欧洲的创新研发技术……它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享受到汇聚全世界智慧的营养乳制品。
通过全球化布局,中国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更大的发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采购商、生产商到现在的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领头羊,伊利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变。
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乳协第二十五次年会上,伊利联合利乐、杜邦、SGS、3M、康美等全球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国品质技术战略联盟暨伊利品质发展学院”。以企业牵头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成立的品质研究学院在国内绝无仅有,这既是中国乳业高度重视品质的体现,也是中国乳企在国际舞台中占据话语权的有力证明。
早在2014年,伊利在新西兰建立全球最大的乳业一体化生产基地,伊利在全球乳业中就以“双整合双输出”的伊利模式,向全球展现了中国乳企的实力。新西兰基地成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典范,伊利也因为输出智慧成为全球乳业中的重量级企业。2017年3月,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在新西兰奥克兰揭牌,因其“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智慧”的模式,成为落实“一带一路”的新典范。
2019年8月,伊利又将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合作社威仕兰(Westland)纳入麾下,成为加速全球产业融合的重要里程碑。
伊利收购新西兰Westland乳业交割仪式
除了对全球乳业资源体系进行布局之外,伊利品牌也走向了海外市场。2018年10月,伊利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发布11款Joyday冰淇淋,陆续覆盖当地20多个城市,标志着伊利全面进入东南亚市场。同年11月29日,伊利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快速进入泰国市场,同时对周边国家形成辐射。2019年9月18日,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酸奶产品——伊利安慕希正式在东南亚上市。安慕希扬帆出海,不仅是伊利品质再获海外市场认可的最新成果,也是伊利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更好服务全球消费者的有力举措。
伊利集团在新加坡成功举办安慕希东南亚上市发布会
2019年4月,潘刚首度提出“全球健康生态圈”这一概念,向世界发出伊利的声音。在之后8月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峰会上,伊利联合世界20多家企业成立“全球健康合作伙伴发展联盟”,汇聚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力量,积极打造全球智慧链,持续优化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健康产业合作更加深入。
70年来,我国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乳业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进入新时代,伊利推动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引领行业持续增长。从20万吨到3176.8万吨,中国乳业不会止步于160倍的增长,行业规模和价值仍将继续提升,未来还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