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励第三方(商业机构)参与学校的运行(YMCA)

“问答”模块里,有人提问:学校办课后辅导班,六块钱,大家怎么看?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某个校长因为学校的食堂出了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被革职,很多学校管理人员吓坏了,暂停取消了午间供餐服务,导致孩子们要么只能去学校周边的小饭馆,街边摊果腹,要么就是家里面要有个人专职送饭菜到学校给孩子。凡事搞株连,消灭了多少想做实事的管理人员的热情。所谓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甚至让家长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感知关联:(义务教育阶段)但凡学校收费办事,都是在瞎搞!然而,用连带株连处置领导,恰恰不能实际改善服务,解决问题。

为了让这个教育市场的民生需求有良性循环,学校参与组织(协调)的课后班(托管,运动艺术类兴趣课),有需求的家庭完全可以且鼓励参与(刷题类的语数英补课班,千万就算了,别去,别办--这个以后有机会慢慢讨论)。

机构的成熟也需要用户的反馈。在不断被提意见,整合,修正中才能趋向成熟。只要实际的民生中有需求(孩子的父母是双职工,年轻父母跟家里老人不在一个城市,或者经济能力有限请不起阿姨),这样的机构必定就会存在。如果学校怕担责任,家长对此又不理性,认知不够,那么市场上无证无资质机构参与分饼的乱象才会无端滋生。

读研期间很忙,孩子的爸爸要下午四点半下班。加拿大的小学,很多2:30就放学了。孩子放在学校是最令人心的

在新加坡,加拿大有一个机构叫YMCA,第三方机构,但政府会给每个参与的孩子贴钱。托管分为三种,早上7:00-8:00,下午2:30-6:00,或者上下都参与,家长可以选择只托管周五或(和)周三,也可以每个工作日都托管。一个时间段16刀左右,机构派员工入进驻校园,设定在一个固定的教室(空间)进行晚托,或早拖。如果晚上超过服务时间接孩子,一分钟加收1刀。在加拿大,很多父母是开车去美国上班的,单程一般在40-60分钟的车程。所以他们的孩子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就会被送到学校。如果服务不以正规商业的方式提供,乱象就会让真正有需求的父母失去工作,影响家庭的稳定性和良性发展。

民生需求商业化,或走政府补贴商业机构的路线,才是真正的慈善!我们羡慕别人体制完善,其实他们真正完善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