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河南有一个“花天酒地”的地方,她的名字叫宁陵县!

1965年冬天,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来到豫东平原,采访当地人民坚韧不拔改变贫困面貌的事迹。在这里,有两个人令他深为感动:一个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另一个人却是大多数河南人都不知道的,一辈子都在种树的宁陵县老人。

建国初期,宁陵县是全国16个重点沙区县之一,这个老人的家乡万庄村地处万碧风口东南,深受风沙之苦,“大风一起,刮了一地;大风一停,坑满河平”,吃个饭的功夫碗里都能刮半碗沙土。

看到风沙使乡邻的生产生活徘徊在贫困线下,爱种树的他决心以造林来驯服沙荒的肆虐,让生息的家园绿起来。这一干,就是近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带领大家植树造林绿化了千亩沙荒,让村民生活在了一个绿地清水、沃野田畴构成的美丽田园环境之中,逐步走向了富裕。

他生前育下的几十万株梨苗已成为万顷梨园,每亩梨果每年收入都在万元左右,梨农日子过得滋润甘甜。可以说他就是绿色宁陵的先行者,生态宁陵的奠基人。

到了他去世时,宁陵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如今,他精心培育并大力推广的金顶谢花酥梨、白腊条干、花生,已成为“宁陵三宝”,构成了“绿色宁陵”的主体;酥梨、白腊条干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他生前曾说:“一个人活着,不能光想着自己。一辈子多干点实事,比啥都好”。

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就是种树。在动乱的年代,有人毁了他的树,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要做给大伙看,到底谁正确!俺不是为自己,俺是为了国家,为子孙后代!”

他曾无限感慨地说:“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什么?只有大家齐心搞建设,国家才能富起来。”

这个老人就是宁陵县的“老坚决”潘从正,穆青一生四次拜访采访他,先后写出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散文《心上的树》。1989年,“老坚决”去世,穆青流着泪亲自为这位老朋友撰写了碑文,文中写道: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生命长青的丰碑……

“老坚决”潘从正的家乡宁陵县是个什么样的县呢?查阅资料发现,宁陵这地方在远古时代为葛地,夏、商、周时期为葛国(又称葛伯国),春秋时期属宋国称宁邑、沙随国,战国时期属魏国称宁城,秦朝时候叫宁陵城,汉朝初年是宁陵侯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大帝一高兴就把这个地方设置成宁陵县了,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宁陵县还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封地和曹操起兵打天下之地,也是葛、葛伯、诸葛、沙、信5个姓氏的发源祖籍地,中国葛天文化之乡,可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现如今,宁陵县当地流传一句玩笑话,其实也是目前宁陵县的真实写照,那就是“花天酒地”宁陵县。“花天酒地”按照词义解释就是个贬义词,可用在现在的宁陵县身上就是个褒义词,为什么这样说呢?

1

花天宁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年的3月底是宁陵县梨花盛开期,万顷生态梨园洁白如雪的梨花次第开放,大片大片绵延无际的梨乡花海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咋眼望去犹如阳春白雪,白茫茫一片一片煞是壮观。

连续举办16届的梨花节主要赏花地点在宁陵县石桥镇万亩梨园景区,每年都是游人如织,来自各地的游客他们赏梨园美景、品农家美食、体验梨花人工授粉、观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表演,尽情享受梨园醉人风光。

2

酒地宁陵

宁陵有着3000多年的白酒文化,因为这里盛产高粱、小麦、有质地纯净的地下水,酿酒条件得天独厚。

宁陵的中州名镇张弓镇在历史上酿酒作坊林立,具有丰富的酿酒文化,著名的张弓酒就在此地。目前,该镇拥有两家大型酒厂。在这两家酒厂内,都还保持着传统的酿酒方式。走进厂区,就能味道那浓浓的酒香味。如果您有机会去宁陵,又恰巧爱酒、懂酒,那不妨去这酒厂参观一下,了解他们的制酒工艺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3

肥都宁陵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史丹利的复合肥广告,就是不知道史丹利复合肥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走进宁陵县产业集聚区,意外发现这个知名复合肥品牌在宁陵县有生产基地。

注意到,在宁陵县产业集聚区内集聚了上市企业史丹利、嘉施利、拉多美、帝益功能肥等多家复合肥企业,已经成为中原最大的优质复合肥特色产业基地。

4

宁陵白蜡杆

宁陵县风沙大,老百姓与天斗与沙斗,总结出了一个制胜法宝,就是在田间地头种了一种绿色的植物:白蜡杆。白蜡杆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田、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以说白蜡杆就是宁陵人民的“救命树”。

宁陵这白蜡杆通体洁白,光滑柔软,木材坚韧,富有弹性,结构均匀,纹理致密,抗腐蚀,耐磨损,纤维长,不但是做武术器械的好材料,还是理想的编织原料、加工工具把柄和高档曲木工艺家具的上等材料。

宁陵县白蜡杆种植面积之大,产量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早在2006年,被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了宁陵县的“绿色银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在生态乡村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中国长寿之乡

2011年4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由论坛主办单位组成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委员会认定:河南省宁陵县为“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的长寿之乡多位于南方,沿江河分布。而宁陵县能获得此殊荣,完全给宁陵的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俗、敬老风尚和社会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

宁陵全县人口平均寿命为75岁,比全国县级水平高5岁。此外,宁陵县还是“中国健康小城”。 宁陵县不但花美、酒香、人还好啊!

6

宁陵名人

河南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每座县城都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宁陵县也不例外。

宁陵县古代名人有部落首领葛天氏、三国名将典韦、宋代经学家程迥、中国古代“二十四儒”之一吕坤等人。

除了我们前面介绍的种了一辈子树的“老坚决”潘从正,宁陵县近现代有山东快书艺术一代宗师高元均、全国劳模吕信贻、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斯忠、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洛阳市市长鲍常勇、企业家邓天志、张弓酒业董事长魏经仁、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李守宪、刘腾龙笔庄第五代传人刘兰亭、民间蛋雕艺人李振宇、中国好人王军章等人。

7

宁陵好玩的地方

宁陵地处豫东平原,没有名山大川,所以在旅游上不具备像河南嵩县、修武等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这些年,宁陵县按照“魅力新宁陵、商丘西花园”之定位,依托万顷梨园、葛天公园、大沙河水系和黄河古道等人文、自然资源,初步形成了以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游、老区红色游、酒乡工业游的新格局,值得点赞!

1、休闲生态游

自2004年以来,宁陵的万顷生态梨园景区面积逐步扩大到30多平方公里,成功开发了皇家梨园、百年梨树王、梨园六亭、金顶阁、梨文化博览园等景点,培育了“农家乐休闲”“花海果洋观光”“授粉采摘嫁接体验”“梨园养生度假”“写生摄影艺术创作”五大旅游观光体系。

2、历史文化游

宁陵名迹众多,分别是葛天文化公园、明代清真寺、黄河古道、青岗寺千年汉墓群、己吾古城遗址、曹操点将台遗址等,在这里尽可感悟宁陵文化之厚重。

3、老区红色游

宁陵是红色革命老区,黄岗、张弓等乡镇曾是民主政府所在地,邓小平在此指挥张弓战斗,废黄河战斗、毛楼战斗等先后在此发生。淮海战役张弓革命烈士陵园、柳河烟店、张庄烈士墓等红色文化为探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提供了最佳场地。

4、酒乡工业游

这几年,凡是去宁陵旅游的,当地人一般都会推荐你去“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的张弓镇,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张弓酒是怎么酿造的。闻闻浓浓的酒香,看看亚洲最大的马鞍形酿造车间和让你惊呆的原酒库房,体验一下酒风酒俗八表豪情,保证让你醉美而归。

8

宁陵好吃好喝的

1、金顶谢花酥梨

宁陵县这里所产的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酥脆易溶、汁多味甘闻名于世,是国家名优水果之一,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宁陵全县酥梨面积为20多万亩,总产量达到5亿多公斤。1958年金顶谢花酥梨曾被敬献给毛主席;毛主席吃过之后评价说:“吃了宁陵梨,不思他乡果。”2005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唐僧肉

随着宁陵县酥梨和白蜡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金蝉这小玩意的生长和繁殖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蝉,也叫知了,在豫东叫爬蚱、雷震子),素有唐僧肉之美誉。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极高之外,更富含了深厚的文化韵味。

宁陵县的石桥、柳河等镇梨园、白蜡条林内已经形成了种、养、收、销一条龙金蝉产业链,仅此一项每年可给当地老百姓带来近千万元的收入。你要是不相信,去宁陵县溜达溜达,看看当地人请你吃饭的时候,会不会给你上一道金蝉大餐,然后再问问这道菜的价格!

3、徐家火腿

徐家火腿是宁陵县南关的汉族风味名吃,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远近闻名。徐家火腿透明发亮,闻着香喷喷,吃着脆而不腻,入口化,香而爽,回味无穷。

至于宁陵其他好吃好喝的,还有花生、垛子牛肉、高炉烧饼、毛蛋、豆沫、羊汤、绿豆糊糊、哨子汤等,只不过跟豫东其他县的美食没有太大区别,也不算当地独特美食,姑且就不多介绍了。

9

宁陵名镇

宁陵县下辖的乡镇基本上各有特色,支撑起了宁陵经济的大发展。比如,中国低度白酒鼻祖张弓镇、酥梨之乡石桥镇、白蜡杆生产基地柳河镇、万顷林场逻岗镇、葡萄基地阳驿乡、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中国的孔子家谱诞生地孔集乡、陀螺加工基地刘楼乡、山羊养殖基地程楼乡等。

世人皆说家乡好,宁陵变迁耐寻味。近十几年来正是宁陵县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城市和农村面貌都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变,就像产生了窑变现象的精美瓷器一般光彩夺目,使人为之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