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大义与大利:会馆扮演“超级联系人”

位于曼谷唐人街的广肇会馆。

曼谷广肇学校,学生们在操场上开心地踢球。

面朝佛山祖庙博物馆正殿,站在灵应祠牌坊下,回乡参加祖庙秋祭大典的泰国佛山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美莲,深深鞠下90度的躬。她的身后,是从明景泰年间保存至今的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的大型漆金木雕,而这组大型漆金木雕,在离广东南海近两千公里的泰国广肇会馆,找到了“姐妹版”。

这座广肇会馆矗立于曼谷唐人街上,镇馆墨宝“广肇别墅”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墨宝出自广东最后一位状元、佛山人梁耀枢之手。遥想100多年前,这块牌匾连同大型建筑构件,自广东珠江口出发随商船一路飘洋过海,来到东南亚半岛暹罗古国,奠定了岭南人在泰国发展的百年基业。以广肇同乡会馆为坐标,“无信不立”的商业大格局、合纵连横共赢之道,南海人以商业之利连接岭南与世界大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设医院、学校、义山等,深度服务当地民众需求,诠释了南海人以会馆为纽带连接乡情、凝聚人心的精神特质,并揭开一幅广府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南洋商贸网络建构、广府文化在南洋开枝散叶的瑰丽图景。

撰文:阎锋 沈梦怡 王雅铄 王谦摄影:戴嘉信

1 矗立在泰国的“东方艺术之宫”

“这里的一柱一石、一瓦一木都是在光绪六年前后从珠三角采购,飘洋过海来到泰国的。在气候湿热的东南亚,会馆虽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未受任何侵蚀损害,建筑构件与装饰基本保存完好。”泰国广肇会馆总干事周锦鑫,对会馆历史的介绍行云流水。140多年前,广肇先贤奠定百年基业,为包括南海人在内的广府人树立千秋丰碑,希冀万代鼎盛,会馆成为在泰国打拼的华人的精神家园。会馆正殿前檐,罕见的佛山传统工艺漆“万年红”历久弥新,正对广肇牌坊“万代鼎盛”。

几乎与佛山祖庙博物馆的“三雕两塑”一样,泰国广肇会馆保存完好的漆金木雕、砖雕、石雕、灰塑、漆塑,成为一座在海外观察广府尤其是南海佛山古镇建筑装饰工艺的“东方艺术之宫”。

鼠年新春来临前,像周锦鑫一样,会馆理事们这几天正在忙着筹备“九属会馆”的事务。“九属会馆”其实并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包括广肇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客家会馆等在内的泰国九个社团组织,以联合议事形式凝聚在一起。

视线来到越南胡志明市穗城会馆,这是当地众多华人会馆中规模最大、建筑装饰最为美轮美奂的一座,据推测始建于1760年,游客众多、香火繁盛。会馆内保留着三座佛山造的古梵钟。其中一座上书“国泰民安”并镌刻“佛镇隆盛老炉造 七府众立”的款识,这是包括广州府南海先贤在内的广东七府共同的祈愿。时至今日,一年365天,在声声梵音中,海外华侨华人找到了心灵的皈依。

面对前来寻访的佛山人,穗城会馆副理事长卢耀南脱口而出:“南番顺香东,清水化成龙,三新一枝花。”而这个口诀暗含的是清代广州府的十四个县,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南海,其他依次是番禺、顺德、香山、东莞、清远、三水、从化、增城、龙门、新会、新宁、新安、花县。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几乎在海外岭南会馆建馆的同一时间,南海县佛山镇内同乡商业会馆林立,山陕会馆、江西会馆、浙江会馆、楚南会馆、楚北会馆、福建会馆、海南会馆、潮梅会馆等,此外还有商业行会有38家,手工业行会有50家。佛山史研究专家罗一星认为,在闯南洋的过程中,以会馆为商业组织结构的广府人,把以会馆为代表的商业组织机制传播到了海外。

其背后,西至缅甸,东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南海人的足迹走遍了东南亚。尤其是泰国、越南等地的南海人参与建设的岭南会馆,呈现出商人建会馆的典型特征。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后,全球化的第一波浪潮使得世界大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而经历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后的岭南人,开启了开眼看世界的新征程。在参与构建南洋商贸网络中,广肇会馆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存在,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商业组织运营中曾发挥出重要作用。以广府方言为标准凝聚抱团的广肇会馆、三邑会馆、五邑会馆,七府联设的穗城会馆,甚至是九属会馆,呈现出包括南海在内的广州府各州县之间的生动互动局面。

一方面,不论珠三角城市的州县设置如何变迁,越南、泰国的广府华人总是能够清楚地说出祖辈所属的州府乃至镇村,对故土的情谊永远割舍不断;另一方面,南海会馆与周边县市抱团发展的关系,也在十五字口诀和九属会馆的合纵连横中凸显出来。在广东十四州府中,积极抱团融入广肇会馆、穗城会馆以及更多社团组织的南海力量,暗含了南海人闯南洋、重商道的独特秘诀。

2“押冬”背后的会馆商业链

在泰国广肇会馆保存了一百多年漆金木雕上,两艘大船乘风破浪的画面,让人过目难忘,木雕生动记录了当年广府人是如何乘坐舢板船,飘洋过海来到椰林古国暹罗。这是建造者、广府先贤们为世人留下的“密码”,无声地诠释着“君从何处来”。

遥想三百年前的一天,佛山一船满载陶瓷瓦缸的大船,经沙口、石湾、澜石通黄埔归海。这种船有着典型的标识,那就是高高竖起的三支大型桅杆,它的动力全靠风力。佛山人叫它作“大眼鸡”,这满载陶瓷的帆船在没有台风的秋季出发,到达暹罗、安南等南洋诸国,卸货交易后,再经过半年休整,待第二年的春季风向转变后,沿风向回到珠江口、回到佛山。

一来一回间,从珠江口出发的环南中国海之旅中,会馆此时主要作为广府商人的短暂停留、聚会议事、办税之所,这被形象地称之为“押冬”。

在周锦鑫总干事的描述中,早期广肇会馆主要是“用来议事”,这体现出会馆典型的商业组织功能,现在泰国全境就有12家广肇会馆。而在越南胡志明市、会安等地的广肇、穗城会馆,都会感受到岭南商人的巨大存在感。从“押冬”这样最初的功能开始,会馆承担的商业组织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凸显出来。

其背后,近代环南海的跨国商贸,长期以广府及南洋各地粤籍外贸商及广货营销为重心。南洋华侨商人作为近代广东开拓海外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土特产输往南洋的组织者,又是土特产到达南洋的推销者。南海商人与福建、海南等其他地域商人之间互通有无,佛山镇内会馆与南洋会馆、商贸网络产业链上下游中不同功能会馆之间的协同运作,促进了南海与南洋地区的市场信息交流、产品交流,为南洋工商业开辟了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国外大市场。从南海前往南洋,在这些南海先贤的眼中,世界已然是平的。

时至今日,善于捕捉市场需求、整合市场要素的岭南人,对于大商业格局的运作,有着独到的理解。不论是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还是抬眼望去穿过城市上空的曼谷轻轨,抑或是法院大厦、新国会大厦,这些都是出自华裔之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泰国,与泰国本土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作为改变曼谷城市“天际线”的杰出华裔,祖籍广东新会的泰国前内政部长、建筑业巨子陈景镇博士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企业与当地企业展开的竞合,将会为当地带来全新的发展图景。

每天都会坚持收看英语新闻的关鸿强,是第三代泰国糖业大王,也是泰国广肇会馆现任理事长。与父辈不同,他先后在德国、美国学习机械制造和环保专业,回到泰国后专注于糖业的革新发展,从改良机器、蔗渣回收利用等层面不断开拓创新,他把糖业生意做到了全球市场,此间,中国成为泰国糖业的重要出口地。

新时期,站在海上丝绸之路潮头的南海人与世界的联系正在于此。从南海传统商业文明和商贸智慧在东南亚广为传播,再到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从海洋经济的前沿地带,汲取世界先进技术与工厂化管理方式,内源与外源经济紧密融合、实业精神与家国情怀相融合的南海侨乡特质,正在不断强化。

而曾经作为市场化存在的南海会馆,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再度成为南海连接世界的“超级联系人”。2017年10月,借力珠三角全球制造业产业基础,首个南海制造全球推广中心选择在马来西亚霹雳南海会馆揭牌,成为南海融入“一带一路”核心的重要步伐,接下来,全球各地40多万南海乡亲,60多个南海海外社团,都将成为南海制造推广的重要枢纽和平台。

3 每周至少上5节中文课的会馆学校

走在曼谷唐人街上,路过广肇会馆牌坊的人们,会习惯性地侧身,面向会馆双手合十,以示崇敬。在广肇会馆里,鲁班先师、华佗先师、孔子先师、关帝等都是一百多年前从佛山请回来的木雕佛像,不难发现,中医、木匠、教育、商业等等百业都可以在这找到行业的“守护神”,这是来到东南亚的南海人耕读传家,重商重教,对于手工业、商业、教育等行业崇敬的写照。

当然不只是曼谷,在胡志明市的穗城会馆,如今同样香火旺盛、游客不断。东南亚岭南会馆最典型的特征是馆庙合一。研究者谢林轩、麻国庆认为,南洋许多会馆的建立首先是为了供奉具有地域特色的神。这其实是会馆利用多途径融入当地社会的新的成长机制——以神庙形象为基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慈善传统,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的慈善事业,并通过开设免费的华语交流班,不断挖掘会馆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并努力争取社会的认可。

像泰国广肇会馆一样,东南亚不少会馆旗下都设有学校、义山等公益机构,对当地华人的生活来讲,岭南海外会馆仍旧发挥着民间信仰、乡贤公益、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的延续作用。

遥想50年前,在泰国没有承认和推行华文教育的年代,广肇会馆就开始悄悄地为华人子弟设立了私塾。莘莘学子中,在泰国出生的关家长孙关鸿强,于广肇会馆的私塾里,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就悄悄埋下种子。不论后来,这位糖业大王的脚步走到德国、美国等世界各地,掌握7国语言的他,粤语始终是母语。在不断改良砍蔗机器、制糖设备、经营模式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忠诚、责任等殷实的诚信经商作风与中华文化价值观。

当然,不论出走的脚步有多远、事业做到多大,关鸿强这样的泰国华裔,始终铭记着华人家族的荣耀与肩上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广肇会馆下设的广肇医院、广肇学校的发展。

面对记者,服务于广肇医院的燦猜院长很是骄傲和自豪。他说,泰国曼谷有多个地域性的同乡会馆,唯有广肇会馆最早设立医院,100多年前,会馆最早开始了中医问诊,并设立了手术室和产房。随着时代的发展,广肇医院转型为西医为主,再到后来,当地政府医院逐渐普及后,广肇医院再度转型,为社会“兜底”生病老人的养老康复等为老服务难题。

在大义与大利面前,社会的需求在哪里,会馆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路转型服务慈善公益、回馈公益,这是以南海人为代表的广府人在异域他乡的公益形象,更是广府人流淌在血脉里的慈善基因。

“Guang means broad,Zhao means begin。”东南亚1月的温暖阳光下,广肇学校里,孩子们开心地打着球,课室里朗朗读书声传来。广肇学校是广肇会馆下设的学校,这里有900位孩子在上课。

今天的学子们,已然不再像50年前广肇会馆私塾里的关鸿强们那样,在会馆偷偷摸摸地学习华文。不论是就读于华语部还是国际部,孩子们每周都会至少上5节中文课。从广肇学校走出的孩子们,在泰国的中文朗诵大赛、中文知识竞赛中屡屡斩获佳绩。此外,学校每年还会组织学生前往中国内地进行参观交流,研习中国文化。而在这些孩子当中,也将走出更多的陈景镇、关鸿强们。

■聚焦

海外会馆上值得铭记的名字

广府杰出先贤的名字永久地刻在了海外广府会馆之上。有着142年历史的曼谷广肇会馆,“广肇别墅”光绪六年的这块牌匾上,是当时在泰国的广肇商人邀请佛山状元梁耀枢题写并运回泰国。不辞辛劳力邀佛山状元题字,以端正世风文俗,光耀门楣并激励后来者。此外,把建造者的名字永久刻绘在建筑构建中,这在国内的会馆建筑上是比较少见到的。在对东南亚泰国、越南的中华会馆的考察中,这些名字也深刻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在胡志明市穗城会馆的瓦脊上,当年的大工匠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顺邑何滔,这位大工匠是顺德人,他把自己的祖籍地永久地镌刻在了瓦脊陶塑之上,而在泰国曼谷会馆的漆金木雕上,通过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果然清晰看到了这位能工巧匠的名字——来自花邑的黄南生,这里的花邑很可能就是今天的花都,而这位来自“粤东省城”伍昌盛号的匠人,巧妙地把商业精神、粤剧故事与故乡情谊、异域风情,融合于一体。

人生知来处,方知归去处,这或许是广府工匠们的初心。在南洋的谋生并非易事,正如今天泰国政坛“不倒翁”陈景镇、泰国糖业大王关洪强等杰出的广府人,家族与责任、社会与公益,拳拳之心始终不改。

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名字,胡志明市穗城会馆门口的一副对联:“暮鼓晨钟同觉悟,欧风亚雨两调和”,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在穗城会馆屋顶的瓦脊之上,一百多年前,参与修筑会馆的南海陶工甚至还留下了“世界维新”“文明进步”的字样。

作为近代广东开拓海外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南洋华侨“为南洋经济势力中之重心所在”,“位于贸易商与土民之间,经手各种进口货以及土产集散交易之中间商人或牙行业务,为南洋华侨商业活动之重心”,走出南洋的广府人,在欧风亚雨中率先接受世界维新、文明进步的洗礼,其胸襟与视野之开阔,可见一斑。

■手记

“十五字口诀”带来会馆新猜想

在越南、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并没有独立的南海会馆。但事实上,这并不影响南海人在同乡会馆中耀眼的存在。不论是越南胡志明市穗城会馆的“十五字口诀”,还是泰国曼谷的九属会馆,在南海先辈参与构建的南洋商贸网路中,不同地域的同乡会馆之间,海外广府会馆与明清时期南海当地会馆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带来新的猜想空间。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生动绝伦的海外岭南会馆瓦脊、木雕再现的折子戏里,出现频率最多的粤剧故事是《六国大封相》和《三国演义》,苏秦能够游说六国最终拜相、三国鼎立势均力敌,能够与周边区域、不同种族的复杂联动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谋求共赢之道,这是离开故土前往异域他乡打拼的岭南人,对于自身身份认同、心理状态的典型写照。

现在,把海外南海人参与的社团组织串起来看,也就不难理解当南北客商穿梭往来佛山之际,为何全国会有十八省商人在佛山设立了会馆。

在历史的繁盛时期,佛山是岭南举足轻重的商贸大都会,汾江河为岭外到广州水路的必经之地,因为有“四方商贾之至粤者,率以是为归。”其中,在当时佛山镇的汾水、富文、大基和潘涌等铺,山陕会馆、江西会馆、浙江会馆、楚南会馆、楚北会馆、福建会馆、海南会馆、潮梅会馆等多个同乡商业会馆林立,此外还有商业行会有38家,手工业行会有50家。

也不妨大胆推测一下,在构建南洋商业网络的过程中,本地会馆与南洋商业会馆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使得佛山能够敏锐地搜集市场需求信息,完成远洋运输并予以推销到南洋终端消费市场,外贸汇兑又可以顺利通过会馆钱庄银号汇入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