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留英学生的春节:报警惊响 变异病毒 离新冠病人仅一墙之隔?

作者:李心怡 指导老师:刘楠


春节前,在英中国留学生何琳的手机响起了警报声。“我们检测到新冠感染者与您有过密切接触”,就在此时,公寓的邻屋传来了阵阵咳嗽声。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2020年9月,“已交学费”的何琳犹豫再三,决定“冒险”赴英国留学。然而在国外,她不得不在公寓接受线上教育。

留学半年间,何琳和留学生小伙伴们经历了“形同虚设”的隔离措施、公共厨房的交叉感染风险、以及英国病毒变异伦敦封城的恐慌,然而更难过的是,在异国他乡遭遇“中国病毒”歧视。

这个春节,中英航班取消,思念家乡的何琳,做了几道中国菜,在公寓落地窗前,朝着中国的方向,默默祝福家人。

留学生何琳在英国公寓

新冠APP报警 与感染者一墙之隔?

“您好,我们检测到新冠感染者与您有过密切接触,请您注意防护。”

手机上英国疫情追踪APP的一条推送,瞬间打破何琳搬进新宿舍的愉悦。之前,她刚刚逃离带有“公共厨房”隐患的宿舍。

英国变异病毒引发恐慌,为了加强新冠病毒的追踪定位和检测,2020年10月,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推出名为“NHS COVID-19”的APP。除了最新疫情通报,它还能够追踪APP用户是否为感染者。

如果周围有APP用户是新冠患者,系统会将预警发送给附近的其他用户。

BBC公布的APP预警规则

收到警报时,何琳正在房间学习。原本把新居当做防疫“堡垒”的她,再次陷入了焦虑。此时,邻屋竟然还传来了连声咳嗽,让她神经骤然紧张。

“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怪不得这间寝室没人抢,原来邻居就是新冠感染者!我觉得很生气也很害怕,因为我们共用一个排气口。”何琳边叹气边分析。

何琳在英国的公寓

何琳是“冒险”赴英国留学的。去年4月,因为英国严重的疫情,留学生家长向国家求助,国家派出包机接回了一批留学生。到了2020年9月,英国疫情状况暂时平稳,一批留学生再次奔赴英国。犹豫再三,她决定乘机赴英国留学。

“当时住宿费都交了,挺贵的,也不能退。再加上自己学的是摄影,呆在家上网课能学到的东西有限,所以还是决定出国留学。”

然而,半年来,类似这样的“疫情危机考验”,一次次考验着22岁的她。

“英国这边没有那么强的执行力,不会像国内一样公布病人相关信息,患病了也是领了药回家自我隔离,隔离也是有理由能出去的,感染者也是自愿在APP上登记,出行的限制也不那么大。”

对于疫情的恐慌何琳选择向朋友倾诉

面对“松散”的新冠感染者管控,何琳只能“尽量做好个人防护”。她对当地信息不公开感到气愤,而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的慌张只能给几个朋友吐槽。

“本来换了一个自带厨房的寝室,就是为了更安全一点,却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听说这件事后,大家都不敢来我这里串门了。”新宿舍独立厨房带来的安全感瞬间蒸发,寝室之间“共用的排气口”成为了新的心头之患。

何琳留学的格拉斯哥市,位于英国北部,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拥有230万人口。这是何琳期待已久的地方,风景优美,西方古典建筑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这里云集的大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然而,就在何琳抵达这里的2020年9月,据BBC报道,当地格拉斯哥大学发生群聚感染事件,124名学生检测呈阳性。疫情主要爆发地是该校最大的两所宿舍,其中一处宿舍有1100多个房间。

“刚来觉得很危险,英国的防疫政策跟中国真的不太一样,一开始来不是很适应。即便是后来伦敦封城那样紧张的状态下,在郊区的留学生们依旧可以时不时出门散散心。”

何琳第一天到达时拍下的格拉斯哥街道

公共厨房 交叉感染的隐患

虽然本人到了英国,但是面对席卷而来的疫情,线下课堂教育难以实现。大量的网课,让宿舍成为了何琳留学生活的主要阵地。

刚到格拉斯哥市,为了定下心仪的宿舍,何琳四处打听,讨教经验、询问中介,最终抢下了一间包含独立卫浴的小单间,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公共厨房”成为隐患。

何琳首次入住的学生公寓的公共厨房

“很可怕的是,宿管并不会告诉大家有感染者,更不会强制隔离。”这是刚出国不久的何琳对英国疫情最为深切的感受:慌张、无奈。

何琳一连给大地传媒坊作者展示了多张宿舍照片,厨房是开放式的,留学生的炊具和餐具会贴好名字一起放在橱柜里,一张长方形的餐桌供学生用餐。

“主要还是公共厨房的问题!为了省钱,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会自己做饭吃,使用厨房的频率很高,虽然我也不太喜欢在公共领域吃饭,很不自在。”

公用厨房潜在的安全问题令她困扰。“一些学生常会‘占领’公共厨房,聚餐、开派对,人又多又杂乱。餐具都放在橱柜里,也担心会有人误用。”

即使是疫情也无法打破学生们对派对的热爱,寝室的公共区域更是成为了减少出行期间的不二选择,聚餐、喝酒、一起打游戏。

何琳在英国公寓

“谁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密接者或感染者?!”何琳想起看过的新闻,2020年9月当地大学暴发的疫情感染,就与新生开学周的社交活动有关。

“出国前觉得英国房租贵,能省一点也好。但现在考虑到安全问题,怂了,还是换房了。” 思索再三,为了逃离公共厨房,何琳还是忍痛补交了6万元人民币,搬进了有独立厨房的单间配套。

当时,这种房间在公寓楼仅剩一间,何琳眼疾手快才抢下。在这里,可以俯瞰格拉斯哥的温柔夜色。何琳兴冲冲地布置起新寝室,购入蓝色系家居用品,自己动手组装家具,这也成为疫情中留学的一种调剂。

然而,宿舍“堡垒”之外,是现实中的一连串困惑。

英国自我隔离规定

刚到英国,按照要求,何琳要进行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英国要求隔离者14天内不得外出、不得聚会、也不得进入公共场所,在隔离期间也避免出门购物等,可是现实中有不少“缝隙”。

“我是整个系到得最早的新生,入住后宿管就口头告知我要进行隔离。我在宜家订购了家居用品,还订了10镑每份的隔离餐。”

何琳觉得10镑的隔离餐太贵不好吃,订餐得第二天才开始送,到达当天中午实在太饿,就去同学那蹭饭。虽然违反隔离规定将会被处以高达1000镑的罚款,但何琳发现,还是有不少同学偷偷溜出门。

“特别是老生,他们就特别熟悉学生公寓,就从后面偷溜出去。实际上隔离管理也并不严格,隔离都是口头告知的,工作人员也并不记得你的到达日期和隔离解除日期,感觉主要凭自觉吧。”

“中国病毒!” 让留学生心寒的歧视

健康安全问题,已经让在英的中国留学生提心吊胆,一些外国人不友善的言行更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国际间政治博弈的暗流涌动,部分西方人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中国人”捆绑在一起,形成谣言和歧视。

2020年1月29日,澳洲《每日电讯报》发表题为“中国小孩在家待着”的文章,其中将中国孩子的遭遇夸张化来耸人听闻,而《先驱太阳报》更是直接将新型冠状病毒称为“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随后,有网友在change.org上发起请愿,要求两家英文媒体道歉,并停止使用不恰当的词语报道新冠病毒。

外国媒体公然称“中国病毒” 被要求道歉

何琳本以为这些争论只会出现在报纸新闻中,但却没想到自己也能遇到。

“那天我正从超市采购回来,正盘算着晚餐要做什么。路上遇到一群学生在路边抽烟,就下意识地避开了他们。结果这时旁边一辆摩托车冲过去,车上的人看见我的脸就对我大吼一声:‘中国病毒!’”

短促的怒吼夹杂着浓重的口音,裹着摩托的轰鸣声就像平地一声惊雷,在格拉斯哥宁静的夜晚里显得十分局促和突兀。

何琳呆呆地愣在原地,摩托的尾灯很快就消失在她的视野里。一切发生得太快,尴尬、愤怒、荒唐,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一旁抽烟的学生也不约而同地看向她。“我当时以为他们也要骂我,没想到这群学生反倒来安慰我。说刚刚那个人只是喝醉了酒,让我别放在心上。”

新加坡学生乔纳森·莫在伦敦遭遇种族主义暴力袭击

在伦敦留学的中国学生沈迪,对这样的经历也深有体会。

沈迪对大地传媒坊作者回忆,在新冠疫情在伦敦肆虐的2020年3月,当地人在乘坐地铁时人们看见黄种人的面孔就会悄悄避开。

“伦敦地铁那么挤,我旁边的座位却能空出来。有一次我去中国城,有个老头对着我就喊’中国病毒’。”沈迪沉声说。

稳住情绪,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在大学校园中,同学之间是很少遇到有歧视这种情况发生的。之前的歧视,主要还是国外报道的误导,影响了民众的客观判断,用种族歧视来转移注意力。”

说起歧视这一问题,何琳还是觉得理智、善良的外国人更多。

“确实新冠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一些素质不太高的民众就会把它和中国人关联起来。他们这么做也许是表达一下新冠对生活造成障碍的愤怒。但是随着事实的公布,歧视的现象现在变少了。”

病毒变异伦敦封城 无法回国的恐惧

经历了公共厨房、“中国病毒”歧视等一系列事件,何琳在英国留学的第三个月,又经历了病毒变异的恐惧。

“亲爱的,我们这边病毒变异了,伦敦真的封城了……”在接到伦敦封城,中英航班暂停的消息后,何琳默默给朋友发了几句话和一个哭泣的表情。

伦敦封城时何琳给朋友的信息

2020年12月14日,英国公布了发现变异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在疫情发布会上声明,新变异的新冠病毒传染性提高且正在英格兰部分地区加速传播。这无疑是给遏制新冠疫情乏力的英国雪上加霜。在这种紧张情况下,21日,英国政府宣布伦敦封城。

封城那日,离西方传统佳节圣诞节仅仅4天。伦敦封城的规定公布后,超市被“洗劫一空”,许多人排着长队等待“最后一块牛排”。

还有大批身处伦敦的人连夜奔逃,希望能够到低风险地区安稳过节,这就意味着身处于苏格兰的何琳仍旧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一开始来英国的时候,能看到大部分英国人在室外都不佩戴口罩,他们觉得这就是一场流行性感冒,但现在基本上半数的人会佩戴口罩,而室内规定必须配戴口罩。所以我也觉得做好防护,基本上也不会感染。”

何琳在英国公寓

虽然身边的中国留学生都比较重视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但是伦敦封城造成的紧张氛围,,加上身体的不适给她增添了几分害怕。

“我觉得头疼鼻塞、吃饭也没味道,还有一点胃疼,人还很嗜睡,连冬至也不想过了。”何琳描述,自己的症状更像是冬季苏格兰地区的寒冷气候造成的感冒,但在这个时刻,任何症状不断让她产生自我怀疑。

“中英往返航班停摆了!我很害怕,因为我可能回不了国了。”

在此之前,无论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集中感染事件,还是两次封锁的经历都没有这种感觉难受。回家路漫漫,心灵上的依靠突然变得模糊。

伦敦封城,英国各地尽量关闭非必要的公共场所来减少人们的聚集,切断传播途径。仅有几家超市持续营业,而书店、咖啡厅、电影院等都暂时歇业。何琳和她的朋友们很快加入了生活物资抢购大军中。

被抢购一空的货架

“外面情况不稳定,大家想多屯一些东西尽量少出门。”

何琳和同学一起将冰箱塞得满满的,还为圣诞节的餐会购置了一条红裙子。

转眼到了圣诞节,街上的行人明显少了很多。何琳和朋友们在宿舍度过。

“我第一次尝试烤了火鸡,肚子里面填进了满满的蔬菜。”西兰花和小番茄搭的圣诞树沙拉,颇有节日风格的水晶球,温暖着异国他乡的留学生。

何琳和朋友们的圣诞晚餐

中国民航局暂停中英航班,地球另一端的父母心急如焚。

英国疫情的一次次反扑,特别是伦敦封城深深刺激了家长们的神经,他们再次发出求助,要求国家出面包机接回孩子。这再次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面是国家安全,一面是子女安危,两方阵营争辩得难分难解。

“我家里人特别担心我,看到国内报道伦敦封城,就会担心我在英国‘一命呜呼’了。”何琳特别夸张地着重了“一命呜呼“几个字,有点自嘲,神色有点落寞。

中国民航局宣布中英客运航班暂停

“其实我也很担心家里人,外婆身体不太好,住院了我也不能去看。妈妈动了手术,我也不能回到她身边。祝愿他们都好!”

中国新年到了,何琳和同学做了几道中国菜,在网上看了春节联欢晚会。

何琳现在也能做一桌中国好菜

格拉斯哥下起了漫天大雪,将整个城市包裹成一片银白。何琳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远远眺望中国的方向,在心中默默向家人拜年。

“鼠年终于过去了,牛年来了!牛年大吉!”


(文中何琳、沈迪系化名)

(作者介绍:李心怡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大地传媒坊】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排版:涂越

统筹: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