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报刊发调查报道《“宋家洼子”翻身记》,讲述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宽城区“宋家洼子”发生的巨大变化。近日,记者再次探访“宋家洼子”,走进街头巷尾、百姓家中,听听住在这里的居民讲述他们的故事。
“宋家洼子”就是现在的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所在区域。几十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那个因破旧而出名的城乡接合部,只能在老照片中寻得踪迹。如今行走在这里,高楼林立,街路宽敞,干净整洁,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曾经“不想留下”,现在却是“不想走”。为何居民观念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城中村的华丽蜕变
提起“宋家洼子”,就不得不说说早年间“宋家洼子”的核心——新月村,生活在这里的老人都知道,“宋家洼子”这片区域曾经都是新月村的土地。
1958年,新月村成立,耕地面积180公顷,是长春市居民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期,长春市民养君子兰热情高涨,部分村民开始尝试着养殖君子兰,收入颇丰,“烧炉子养花”成为当时新月村的一道特殊风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整顿让君子兰养殖业陷入冰点,新月村的养兰户收益惨淡,生活都成难题,直到1996年才有了一丝转机。
据新月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文慧介绍,如今的新月村靠着君子兰市场发展壮大的东风,迅速发展村集体经济,1996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造全市第一个大型君子兰花卉基地,占地1.1万平方米,租赁给村民,让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新月村虽是城中村,但早已看不到曾经陈旧破败的模样。李文慧告诉记者,新月村一改先前的居住模式,建设起宜居小区,一幢幢小楼房整齐明亮,“城中村里住别墅”成为独特一景。人车分离、封闭式管理、文化活动室,居住环境焕然一新。除此之外,新月村还制定了“劳保退休制”“生日贺寿制”“免费医疗制”“丧葬报销制”等一系列福利制度,让村民生活幸福感备增。
村子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自然也越来越好,陈英就是新月村村民生活发生巨变的代表之一。
“20多年前,我们夫妻俩都下岗了,本来家里条件就不好,再没有了生活来源,一家人过日子都难。当时村里正在发展君子兰产业,村干部主动过来说村里帮我们养君子兰,最起码能有个生活来源。”陈英说。
就这样,夫妻俩借了点钱,在村委会的帮扶之下开始养君子兰。当时正值君子兰养殖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陈英一家很快就还清了所有债务。
2008年,陈英租赁了一栋新月村投资建设的花卉养殖大棚,发展自己的君子兰事业。在3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记者看到这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君子兰,陈英笑着说,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盆。
回想起自己这20多年养兰的点点滴滴,陈英说的最多、感谢最多的就是新月村。“村里还投钱给我们建大棚,最近又新修了暖气,改造水管花了几十万元。除此之外,村里还支持我们出去参加君子兰展会,来回的路费、住宿费都给报销,无论多远都支持我们去,要不然我们的君子兰哪能这么出名。”
多次参展,陈英凭着自己养植的君子兰拿回了不少荣誉,多次斩获君子兰展会的金奖,也因此声名远扬,不少人慕名而来购买君子兰。陈英骄傲地说:“现在我的君子兰已经远销国外,新加坡、新西兰、俄罗斯、日本、韩国都有我的客户。”
因为热爱,也因为投入,陈英的君子兰越养越好,还培育出一些新品种。最近,陈英又玩起了直播,收获了一大批粉丝,销量火爆。“我家现在每年能挣几十万元,买了楼房,吃穿不愁,日子过得真挺好。”
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现如今,生活在“宋家洼子”已经是一件令居民骄傲的事,这里生活便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不少居民都说:“让我们搬走不可能了,就这最好!”
今年34岁的吴琼2012年刚搬到这里时,她总觉得心里有落差。“那时候真没觉得这边好,交通不便,也没有大型商超,饭店都不多,每个月我都得去桂林路、重庆路、红旗街几次。”但是后来,高架桥修好了,大型商场也有了,慢慢的各种商店、饭店遍地开花。除此之外,住邦城市广场的建成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这个商场啥都有,衣服、生活用品、食物都有卖的,价格实惠,楼上有各种饭店、KTV,还有孩子可以玩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8年,吴琼是“宋家洼子”迅速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曾经这里道路破旧,环境不好,现在这里高楼林立,还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说起来,我们全家最喜欢的就是新建成的海棠园。”以前,吴琼十分羡慕其他城区的公园,茶余饭后可以去散步,孩子和老人也能有锻炼的地方。“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大公园,老人每天吃完饭就去跳广场舞,我儿子今年6岁,常常和小朋友一起去海棠园踢足球、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玩得特别开心,身体也强壮了。”
“我们这还有水果蔬菜批发市场,买水果蔬菜新鲜又便宜。以前我家小区的物业不好,后来社区牵头引进了新物业,街道又在小区里建了邻里中心,大家都很满意。”吴琼告诉记者,她还经常带家人参加新月路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义诊、观影、帮扶、文艺汇演等。“现在一点也不羡慕别的城区了,就觉得我们这儿最好!”
城市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而和吴琼一样觉得这里好的居民还有不少。
丁玮住在美景天城小区,今年65岁,但是看起来十分年轻。问起她保养的秘诀,她笑着说:“我每天都跳广场舞,坚持快10年了。”
起初,丁玮和附近也喜欢广场舞的阿姨一起跳舞,可一直没有合适的场地,只能在一条小路上跳,空间十分有限。“扶余路社区知道情况后,非常重视我们强身健体的需求,一直在帮忙找合适的场地。2018年,社区把一处刚建好的小广场提供给我们跳舞健身,还修建休息的石凳和围栏,特别支持我们。”
作为舞蹈队的队长,丁玮每天晚上6点到7点40分都要带着队员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现在舞蹈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有了60多人参加了。“每天出来跳舞的时候大家都玩得很开心,而且我感觉广场舞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大家更和谐了。”
“以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现在可真不一样了,大家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去买菜都挑好的买,开始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了。”丁玮告诉记者,广场舞让她和队友受益良多,“我们常说,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生活质量上去了,身体素质也得上去。党和国家政策好,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更要保持好心态,把日子过好!”
互帮互助人情味浓
在如今的“宋家洼子”,居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这里的民风也十分和谐,邻里关系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富丰家园小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据富丰路社区书记刘伟介绍,富丰家园小区曾经是附近有名的老旧散小区,环境脏乱差,邻里关系紧张。但就在7年前,老党员张秀英牵头在小区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后,小区慢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社区、柳影街道和宽城区政府都很重视富丰家园小区,前前后后投入了不少钱改造,现在小区不仅环境好了,升旗仪式也远近闻名,还成立了党支部。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居民能在过好自己家日子的同时,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小区有了‘帮帮团’。”
张秀英告诉记者,现在的富丰家园小区“帮帮团”有十几人,“这些人基本都是退休的居民,十分热心,居民有事就找‘帮帮团’。”
“我们‘帮帮团’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卧虎藏龙。”张秀英十分自豪地说,“我们有‘理发孙’‘巧手杨’‘浇花王’……都是我们团里的热心能人!”
“理发孙”全名孙连庆,已经为小区的老年人义务理发5年多,有的老人瘫痪在床行动不便,他就带着工具上门去理发。张秀英向记者透露:“老孙其实身体不好,有4个心脏支架,但是热心肠,后来也不止给老年人免费理发,谁需要理发就找他。前一阵小区广场施工,他还给来干活的工人理发呢!”
“巧手杨”全名杨礼臣,今年50多岁,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工程师”,基本没有他不会修的。之前小区的升旗杆坏了,需要更换钢丝绳,联系厂家对方说维修费要1000元,杨礼臣得知后主动请缨,拆开旗杆更换了新的钢丝绳。除此之外,谁家的水管、暖气要是出了问题,也会找杨礼臣帮忙维修。
“浇花王”全名王凤山,今年60多岁,之前小区改造新修建的花坛里种满了万年红,王凤山看着十分喜欢,得知这种花刚种下时需要多浇水,他便从自己家接出水管每天浇水。如今小区里的鲜花、绿植都是他在养护,他常说:“大伙看花,我浇花!”也因此得了“浇花王”这个称号。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这种互帮互助氛围的感染下,很多居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张秀英说:“以前不配合工作的居民,现在都能主动帮小区打扫落叶。有车的居民去批发粮油都会给别家带点儿,去买秋菜帮岁数大的家庭捎点儿,有条件不好的家庭大家都接济点儿,有照应不过来的就帮个忙。”
现在的富丰家园小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和谐小区。今年9月28日,柳影街道富丰路社区第二届邻里节在富丰家园小区成功举办,大家聚在一起升国旗、做趣味运动、吃百家宴,十分热闹。
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生活便利、民风和谐,在“宋家洼子”生活的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日子过得愈发红火,脸上的笑容更是实实在在。张秀英说:“我们不仅要过好自己家的小日子,更要互帮互助,这样小区才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幸福大家庭,人情味十足!”